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六十年代单亲妈妈 > 第18章 学习英文

六十年代单亲妈妈 第18章 学习英文

作者:是如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02-09 16:11:52 来源:文学城

老外指着书上写着孙和平三个字的地方说:

“窝叫贺平,损贺平。”

欧荣伸出手,老外跟她握手。

“我叫欧荣。”

老外重复了一遍他的名字,但是荣这个读音总是读成四声,他无奈的抓抓头发:

“你们中文,太……难,太难了。”困难和灾难的难字读音不同,他把难读成了难。

欧荣翻着那本武侠小说。

小老外还挺认真,读小说就像现代人读古文一样,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了横线,整本书从第一页开始,空白的地方都被填满了注解和翻译。

当然,是英文版的。

欧荣缓慢的和他说:

“我教你中文,你教我英文。”

她还贴心的正对着老外的脸,以方便他能看清楚每个发音的口型。

“解释这本书,需要你打好中文基础,你的中文基础还不够。”

欧荣这样告诉孙和平。

他懂了她的意思,比着ok的手势,嘴里说着:

“ok,ok。”

然后意识到欧荣不懂ok的意思,又用中文连着说了三个好。

就这样,欧荣从小学拼音开始教,一个字一个字的纠正孙和平的发音。

孙和平也从英文字母开始教欧荣。

欧荣学习的时候吴晓丽就坐在她身边也跟着学习。

他们约定好,孙和平下班吃完饭后,一起学习两个小时,一个小时学中文,一个小时学英文。

孙和平走后,欧荣还要自己再教晓丽一遍,并且布置作业,帮她巩固知识。

欧荣是一位负责任的老师,她不懂得如何教人中文,也不想误人子弟,于是晓丽睡着后,她去空间淘宝里买了几本专门教外国人学中文的专业书,还有磁盘。

为了看碟片,还特意买了一台电脑和超级大容量充电宝,可充电脑的那种。

明天该讲什么?留什么样的作业?

欧荣都在空间准备好了。

她不禁再次佩服起国人的大淘宝来。

欧荣本来还在为纸笔的事情发愁,学习没有纸笔怎么行?而供销社的学习用品要拿学生证和文具票买的,欧荣现在哪里能弄到这些东西。

一筹莫展之际,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搜了一下60年代笔记本。

没想到还真给她找到了。

大红色的塑料封皮上面是工作笔记四个烫金大字,塑料封皮是可拆卸的,就像书皮一样。

更妙的是,这家店还有笔记本内芯卖。

款式相当复古简单,无论是封皮还是可替换内芯,和现在供销社里卖的一模一样。

笔的话也能找到复古款的铅笔,钢笔,配套的橡皮更好找,就连墨水也找到了同样复古包装的。

连厂名都是一样的。

唯一不同的是,到了后来,要么这些厂成了百年老厂,归私有化,要么就是早就倒闭了。

但淘宝牛就牛在这里,人家厂子都倒闭了,但是打着厂名的经典款还在卖。

而这些厂,在现在,都是新兴产业,而且属于国有。

圆珠笔,中性笔,是后来才有的,现在国人用的文具都是铅笔为主,只有一些大领导才用的上钢笔。

所以在大街上,要是看到哪个人,穿着一身笔挺的中山装或者军装,胸口的长方形衣兜里再别支钢笔,那绝对是大领导或者大领导的家里人没跑了。

教授或者科研人员也有可能,反正别钢笔的基本都是这一挂的。

又能代表学识身份,又能代表社会地位,他们对待的钢笔的态度,就像现代人对待法拉利的态度一样。

这些东西在淘宝都不贵,笔记本内芯6块8,钢笔三只不到十块钱,还送墨水。

带封皮的工作笔记10块7,欧荣买了三本,一本备课用,一本当学英文笔记用,最后一本也是学习笔记,不过是学学校知识用的。

她在村里初中毕业,但村里初中的程度和京市小学差不多,教教外国人学拼音还成,要是靠它拿毕业证,想都别想。

这些知识她虽然都会,但是样子还是要做的,不但要做,还要多做,不然你一个农村丫头都不用努力,就能考上北大清华,是个人都得把你当天才,可是考上北大清华之后呢?

欧荣知道自己不是天才,她就一定要在别人心里做个很努力的人才行,以后真的考上理想学府,要学习新知识,学的慢,或者跟不上,就都有借口。

笔记本内芯她买了一百个。

分一个给女儿。

还给女儿买了田字格和拼音本,不过这些本子只能偷偷用。

等晓丽学校的事情办下来,还是要在供销社买文具给晓丽。

第二天一早,她把孩子托付给哥哥,跑了机关一趟。

校长带着眼镜,看起来六十多岁,已经是能退休的年龄了,还在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着。

他看起来很和善,也确实很和善,当欧荣提出想让女儿来机关小学念书的时候,他没有觉得农村孩子就不该在这里上学,而且详细解释了机关小学的招生标准,以及为什么不收达不到标准的学生,并且亲切的告诉欧荣,只要她女儿能达到标准,他欢迎每一个孩子。

只是吴晓丽年龄偏小,班里都是比她大一两岁的孩子,而且这些孩子家境优渥,怕欧荣的孩子被欺负,叫她考虑清楚。

现在回去时间尚早,欧荣对京市不熟,就没事多走走,多看看,晚饭前才回去。

欧荣没想到的是,晚饭后,孙和平来学习的时候竟然自己带了笔记。

他手里拿着两本新笔记,其中一本还是给欧荣准备的,他把笔记递给她,说:

“单位发的。”

再次替他纠正读音,欧荣大方收下。

课程很顺利。

晚上欧荣淘宝买了小学课本,小学生读物,还有小学生作文,童话故事书之类的。

她把那些故事一个字一个字抄到笔记本上,把它当做孙和平的课本。

首先得让他的读写和理解能力达到小学生水平,写和理解能力不难,孙和平是有基础的,正因为在国内学的还不错才会被派来这里,主要是抓读音这一块儿。

小学方面的课程孙和平只用了七天就全部搞定,而且发音标准。

这个发音在他们外国工程师圈子里简直就是神话,连厂里给他们配备的翻译(出国留学回来,英文相当好)都惊叹他的中文发音,进步过于神速。

慢慢的,其他工程师也来找欧荣请教。

其实在孙和平来学习的第三天,招待所里已经开始传风言风语了,哪怕欧荣开着房门,哪怕晓丽也在,而且孙和平还是打着教晓丽学英文的幌子来的,仍然堵不住长舌妇的嘴。

她们把她说的很难听。

什么老公不要她了,她就勾搭老外。

什么因为她生活不检点老公才不要她的。

什么打着女儿的旗号勾搭男人不要脸。

总之是什么难听,什么恶心,她们说什么。

每次去吃饭那些招待所员工都盯着欧荣嘀嘀咕咕,晓峰哥忍不住上前理论,那些长舌妇们还反倒来劲了,理直气壮的说:

“我说怎么啦?”

“我说的不对吗?”

“这里谁不知道有个小老外天天往你妹妹房里跑?”

欧晓峰吼道:

“那是他们在学习。”

长舌妇撇撇嘴说:

“你说学习就是学习喽。”

然后小声嘀咕:

“也不知道一个女同志学外国话有什么用。”

虽然声音放低不少,但在场的人都能清清楚楚听到。

旁边另一个长舌妇补了一句:

“还能学着干嘛?现在不学,那等以后上了外国可咋过呀?人家是为嫁老外做准备呢。”

然后长舌妇们都哈哈哈的笑了。

晓峰气的要死,一个大老爷们又不能上去打她们,只能愤愤的回头对欧荣说:

“走,去国营饭店吃饭去,以后咱们不在这吃饭了。”

欧荣期间一句话没有说。

吴振华他妈给了她钱,但没给票,去国营饭店吃饭没票可不行,欧荣让晓峰哥领着女儿去门口等,她走到前台问收银员小李:

“有没有粮票?能不能换我点儿?”

小李摸出一张□□票塞给欧荣:

“今天我身上就带这一张,我晚上回家给你多换点。”随后压低声音说:“钱的话,等我换完了再算,到时候我去你屋里找你。”

欧荣也低声回答:“行。”

然后小李又说:

“她们那帮人就这样,年纪一大把了,不寻思好好做事儿,一天到晚以埋汰别人为乐,谁家的事儿她们都好奇,都得说两嘴,你啊,别跟这样的人一般见识,不然气都气不完。”

食堂本来就不隔音,那帮老娘们又特意放大声说话,生怕别人听不见是的,小李把前因后果听的真量儿的。

现在她把欧荣当朋友,肯定得安慰她一下。

欧荣笑笑说:

“没事儿,我老公跑的那时候,村里人也都这样,我习惯了。”

但习惯可不代表不记恨,这种事儿就没必要和小李说了。

她寻思了一下,和小李耳语:

“留京的事儿我给家里拍电报了,估计过个一星期回信就能到,连着一起到的,可能还有几十斤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学习英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