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六十年代单亲妈妈 > 第17章 外国工程师

六十年代单亲妈妈 第17章 外国工程师

作者:是如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02-09 16:11:52 来源:文学城

供销社员工少,所以院子住的还算宽敞,但只是和别的院子比而已,这里一栋房子也住了三户人家之多。

还有一栋房子住四户。

小夫妻因为刚结婚,还没孩子,所以才能腾点地方出来,还有一个人也住的宽敞,但是,那是人家供销社的单身男领导,死了老婆的,和他住不合适。

小夫妻要把自己的屋子再改出一个隔间来,尤其欧荣带着孩子,还要求隔音,这得拿实心砖再砌一堵墙。

这种工又占地方,又花材料,砖头也不好弄,还花钱,花人工,反正就是费劲,要不是欧荣给的实在是太多了,连着材料费一起,给50块钱。

两夫妻一合计,她们能挣二十的话,小夫妻也不会给她弄。

不过为了省人工费,小夫妻决定自己干,所以欧荣想要搬进来,还真得再在招待所住上一个月。

行了。

欧荣回去的时候又乖乖补上二十天房费。

收银员脸上笑的像朵花:

“地方不好找吧?”

欧荣点头:

“是不好找,好不容易找到愿意租的,还要等一个月才能搬进去。”

收银员万万没想到,一个外地女人,对京市人生地不熟的,才一天就找到房子了,这也太幸运了吧。

不由的问:

“呀,那还真不错,在哪儿的房子啊?一个月要你多少钱?”

欧荣说:

“供销社员工的大院,一个月五块钱。”

“五块钱?真不少。”收银员感慨,突然反应过来:“你说住哪儿?供销社大院?”

欧荣点头:

“是啊。”

收银员态度立马就变了,眼睛里还带着些讨好。

“哎呦,那可是好地方,供销社的工人不多,大院里住着宽敞,大姐啊,你赶紧出去找工作,一定得留在京市啊,赶明儿个你搬过去了,我去你那里看你。”

那口气,一下子就熟络了,仿佛她们是多年好友而不是房客与员工的关系。

收银员小李是势利眼了些,这也正常,欧荣没必要因为这下她的面子,出门在外不就是这样吗,多个朋友多条路。

再说了,想也知道,小李突然这么殷勤无非是想借着欧荣的面子,买点东西,供销社的东西想买得靠抢,还有好些东西,不用等上架,社员们私底下就卖给亲戚朋友了。

供销社没东西,欧荣有呀。

小李呢,是京市本地人,年轻,工作也好,这不正是欧荣的优质客户嘛。

那点看不起算什么,只要那些看不起她的人最后都能成为给她送钱的人,那就让看不起,来的更猛烈些吧。

于是欧荣大方的回答:

“行啊,正好我在京市也没个朋友,心里还有些打鼓呢,你愿意来当然好啦,天天来我才开心呢。”

“欧姐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我去的多了你可别嫌我烦。”

“不会的。”欧荣说。

“那欧姐,以后京市你有不知道的尽管来找我啊。”

欧荣也不客气:

“要说想打听的,还真有一件事儿。”

“啥事儿?”

“我想给晓丽找个好学校上学,小学的话哪个学校好一点?哪个老师好一点?”

京市的人口多,父母都在厂里上班,所以有很多子弟小学,几乎每个大厂都有一个子弟小学,比如肉联厂小学,钢铁厂小学,纺织厂小学等,还有分片区的,比如老城区小,新城区小。

六十年代的小学都不大,一栋平房,六个房间,一个年级一个房间,总共五个年级,再加一个教师校长共用的办公室。

每个年级有二三十个学生,一共一百多个学生,老师身兼数职,加校长总共两三个老师,有时候校长也兼职老师。

这就是六十年代小学初中直到高中的所有配置,到了大学才会有不同。

小学太多,欧荣不会乱选,肯定要打探一番。

收银员小李说:

“咱们京市最好的学校,就是机关学校,机关小学,机关初中,机关高中,一条龙,不过这个学校可不好进,里面全是政府工作人员的孩子,有些孩子家长工作还挺敏感,人家怕孩子被间谍绑架拿来威胁父母,这一块儿的审核特别严。”

“首先你得是政府大院的,就算不是,得有政府大院的人担保,一般的高层还没资格做这个担保呢,然后查你全家,政审过了之后,才是高昂学费,书本费,等等等等,不像我们子弟小学,一年一块多钱就够了。”

欧荣想想就特别心动。

而且她也不是完全没办法。

小收银员还在说:

“除了机关小学,其他小学都差不多,初中就少了,京市就三所,除了机关,另外两个升学率都差不多,高中更是只有两所。”

所以最后小收银员给她的结论竟然就是,哪里住的近就选哪里,不过好老师她倒是给推荐了一个,可惜推了也是白推,她推荐那人是京市大学的教授,她女儿才六岁。

好吧,在这个初中毕业可以横着走,考上大学堪比中□□的年代,她也没法要求小收银员能给她多少帮助。

心里有了算计,欧荣又跑去邮局一趟,往老家拍了封电报。

电报费特别贵,按字收费,一个字五毛钱,连标点符号都要钱,欧荣只写了十八个字:

晓丽要读机关小学,需要军区帮忙推荐。

九块钱就没了。

不过电报也是最快的,明天她爸妈就能收到。

她们欧家村是专供军区食材的地方,早八百年,就有人下来审查过了,可以说全村人都是过了政审的。

还认识不少当兵的,尤其是炊事班,整个班的人她们估计都见过了。

身份绝对安全的话,欧荣这点忙,相信军区领导不会不愿意帮。

三个条件都能集齐,只是推荐信那边可能会慢一点,这个不急,欧荣打算明天先去学校找校长谈一谈,再看看机关小学的课程学到哪里了,把教科书先买了,等信的这段时间,先自己给晓丽补一补。

在老家她不敢卖弄自己的知识,因为没法说出来她是怎么接触到这些的。

她只能一心一意当个村姑,万万不敢出挑,她以为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平平淡淡,普普通通,幸幸福福的活着也挺好,吴振华的离开,改变了一切。

就是因为太普通所以才不被珍惜,就是因为太平淡才可以毫不犹豫的抛弃,如果她比吴振华学历还要高,吴振华还会看不起她是个农村姑娘吗?还会抛弃她们母女吗?

她想,应该不会吧。

从三年前她就一直憋着一口气,现在终于有机会让她大展拳脚了。

她要让吴振华后悔,要让吴振华看到她有多优秀,对吴振华的感情真的不剩下什么了,除了心中这份不甘。

但这份不甘也不是对吴振华的,是对她自己的。

欧荣想用背叛者的悔恨来抚平曾经受到的伤害。

她不觉得这很过分。

所以她留下来了。

她还不止做了这些。

晚饭后,她的房门被人敲响。

当欧荣打开门,见到一个金发碧眼的年轻老外站在门口的时候,她没有很意外。

但她做了一个很意外的表情。

年轻老外拿着一本书,用蹩脚的中文问她:

“我遇到了困难,学中文的时候,能不能……嗯……能不能……嗯……嗯……他嗯了半天,憋出来一句英文,help me!”

欧荣不能让人知道她懂英文,但门口的洋人来的目的太明显,她也不需要完全装傻。

这正是她要的。

她每天特意等那些外国工程师下班回来的时候才带着孩子出门洗漱,然后再对着走廊里偶遇的他们友好一笑。

果然。

鱼儿上钩了。

从她第一天办理入住,听说这一层住了很多外国工程师的时候,她就有这样的想法了。

欧荣大方一笑,打开门:

“进来吧!”

欧荣特意把说话的语速放的很慢,让门口的老外能听的清楚。

然后她伸出手。

老外非常上道的把手里的书递给她。

“哦~稍等!”

老外夸张的伸出一个食指,叫欧荣等一等。

一分钟之后,他竟然从他的房间里搬来一张凳子。

如果是中国男人,欧荣叫他进门他一定不会进的,有问题在门口问完就会走,一定会注意和女同志保持距离。

不,他们有问题甚至都不会去问女同志。

老外不同。

欧荣叫他进门,他就真的大大方方高高兴兴的进了,他认为欧荣邀请他进去说,代表她愿意教他更多,而不是只回答完问题就算了。

既然要长篇大论,那只有两个凳子怎么够呢?

老外从来没觉得欧荣六岁的女儿占着一张凳子有什么不对。

而这个年代的人们,无论乡下还是城里,有很多人家里来客人吃饭,都不会让女人和小孩上桌。

这个习惯,直到几十年后,有些地方的农村还一直都有。

欧荣打开那本书,意外的挑了一下眉头。

她原以为老外拿的是一本中文书,结果没想到竟然是一本武侠小说。

她知道为什么后来的外国人,都觉得中国人会飞檐走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