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流沙 > 第25章 人世间

流沙 第25章 人世间

作者:Airflyer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8 16:26:19 来源:文学城

破镜重圆是世间最美好的愿望,如同失而复得、死而复生,重来一遍、一切如初。

破碎的镜子是可以粘在一起凑合用,但青春尚有大把时光可以探寻,世间还有那么红男绿女可供挑选,为什么要凑合?

撞破不堪的陈瑶当时被打击到几欲神形俱灭,她哪里是原谅孟波,她分明是放了自己一条生路。可一旦缓过那口气来,之后的每分每秒,那丑陋的画面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冒出来。

她不能看到床、不能看到别的漂亮姑娘、不能听《英国病人》的电影原声,尤其不能看到孟波,甚至无法忍受镜子里的自己。

她拼着半条命硬撑着和孟波熬过了圣诞节的日,是夜,就借口公司有安排,飞回了贵阳。

孟波试图陪她一起出差,陈瑶拒绝了。

她说重新开始指的是,一切推倒重来。他们需要时间重新调整自己,了解彼此,最好的结果是,重新爱上对方。

孟波问她什么叫重新爱上,现在不爱了吗?一向善于变通的她,此时却怎么也说不出违心的话:“现在如果能归零就已经很好了。”

一个人的好处独处是可以尽情发呆、感伤、哭泣,毕竟可以卸下所有伪装了。

从北京到贵阳这一路,虽是夜里,但她除了过安检外,一直带着墨镜,方便自己放弃面部管理,以至于在机场还有好事者以为她是什么小明星。

她尽情自虐,带着耳机循环播放《英国病人》电影原声,翻看笔记本里孟波的照片、邮件、□□里的对话记录,然后轮到卞雨佳。

陈瑶心疼得难以复加,恨不得能没有这个器官,就不疼了。

飞机开始下降时,舷窗上有了点点水滴,又汇集成条条水线,斜斜滑去。贵阳在下雨。

陈瑶歪打正着,提前回来对了,刘总和她前后脚落地,并没发现她回京一事。

当他看到雨天带墨镜的陈瑶,忍不住打趣:“贵阳是出了名的‘天无三日晴、路无三里平’,你还带什么墨镜啊?”

陈瑶推说是眼睛上火得了麦粒肿,红肿的没法见人,前半句是假,后半句确是真的,她哭太多,眼睛确实肿得跟小桃儿一般。

刘总级别虽高,跟陈瑶隔着不只一级,但毕竟人是他带到基金公司来的。而且,他初看她,觉得也无非是个普通花瓶,但半年时间接触下来,他知道这是个能啃硬骨头的狠角色,已对她另眼相看起来。

他心知陈瑶在外出差已一周,那边宋大姐也耍花样回家休整,她又生眼疾,不免心生怜惜:“今天没事,贵阳最大的公园就在市内,刚好去玩玩转转。做市场的就这点好,祖国的名山大川基本都有机会公费走一遍。”

刘总说的公园是黔灵山公园,黔灵山有“黔南第一山”之称,特别的是这个公园当真离陈瑶入住的酒店步行距离也就20来分钟。

她和刘总边走边说,虽然只是扯闲篇,但确实让她的自怨自艾消解了不少。

刘总问她对市场部各个岗位的看法。她赶忙强打精神,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对话上。陈瑶婉转表达了对大客户开发和维护的一些想法,她建议老客户维护、新客户开发应该建立一个定期更新的名单,然后把每次拜访,达到了什么效果,遇到的问题都记录在案,否则销售离职或者借口出去跑业务实则干私事,公司是无法有效监控的。

刘总问:“销售之间对自己的客户名单都把的很严,不太可能共享,都怕别人挖墙脚呢。”

陈瑶说:“各个销售之间可以彼此屏蔽,但是这个名单对公司领导的权限应该放开,这样销售离职可以派人接着跟进。另外,也方便公司调配资源。”她还就手举了个俩同事同时开发同一个客户的例子,说这样客户难免会觉得是公司内部管理有问题。

陈瑶知道自己是刘总带过来的兵,当时把她放在市场部而不是投研,也是因为他主管这条线。自己算是他在部门安插的眼线,所以虽然中间还有主管副总监和总监,但她还是会对刘总实话实说。

刘总又问了她对代销、营销和客服等业务的意见,陈瑶把自己日常在工作中的发现和优化方案都一一汇报给了他。刘总听的频频点头,脸上再没有了当日招聘时狗见骨头的表情。

两人这么一路谈着,不知不觉中已进了公园。只见一座大山平地起势,直面而立的便是陡峭的山壁,毫无平缓山势以及可供拾阶而上的山路可走。

正想着怎么才能到山的另一侧,待到近前,才发现原来山脚下凿有可供穿过的隧道。只是这隧道也不知是不是供人走的,路面上还铺着窄窄的铁轨,如果贸然进去,万一撞上往来的火车呢?

隧道口一位摆地摊儿卖小吃的瘪嘴没牙老婆婆看出了他俩的疑惑,指着黑黢黢的隧道口说:“莫得车”。他们这才大胆走了进去。

隧道里很安静,只能听到二人踩在碎石砾上发出的“咔啦咔啦”声,和这声响的回音。好歹也是周日,这里却毫无游览区的样子,没人、也没灯光。越往里走,光线越弱,最后完全黑了下来。

他们只能摸索着洞壁缓缓前进。由于这隧道是在石头山上生生凿出来的,洞壁上挂满泛潮形成的水滴,摸上去湿滑又阴冷。

陈瑶身上已走出了一层薄汗,手脚却冰冷。和男人单独呆在这样的地方让她有些手足无措。但刘总倒是坦坦荡荡,还一直说话给她壮胆。

他冷不丁提起那天在成都夜总会的事。说那个分行的人太没素质了,他本想着对方应该知道陈瑶和他们行长的关系,没想到……刘总恨恨道:“什么玩意儿!”

陈瑶知道这是领导在对自己婉转地表达歉意,并猜测,也就是趁着黑暗中不必正视彼此的脸,这话才好对下级说出口吧?

莫约过了十几分钟,前面依然没有见光的迹象,但总算有了脚步声,是相向而行的游客。

刘总问来人大概还要多久才到洞口,那人说再有十来分钟吧,陈瑶暗自叫苦不迭。好在心里已有了谱,后面的路走起来倒不觉得那么难熬了。

甫一钻出洞口,只见绿水青山,云烟氤氲,忽有两三只白鹭从烟雾缭绕的山间飞过,如仙境一般。

经历了一番工作洗脑、隧道探秘、又有美景当前,那晚让人万箭穿心的场面终于在陈瑶脑中淡化了些许。

刘总租了一条乌蓬木船,俩人在碧波荡漾中闲适地划起来。刘总跟陈瑶说要想想以后的工作规划,看自己适合什么岗位,就往那方面多努力……陈瑶明显感到成都一站后,刘总对自己态度愈加亲近起来,不知是因为自己跟行长的关系,还是因为夜总会事件让他觉得内心有愧。如果是后者,那么吃亏是福倒是所言非虚了。

船儿穿过河边浓密的树叶,他们看到远处有座长廊样式带飞檐顶的孔桥,向那里划去。

天气阴沉,感觉**时刻要压落下来。整个公园人烟稀少,靠近孔桥的岸边上却围着一群人,嘈嘈杂杂,似乎在捞鱼,二人好奇,遂划过去一窥究竟。

待到略近,只见三四个人跳下水去。陈瑶只道是有人冬泳。正欲细看,却见有六个脑袋冒出水面。等更多部分露出水面上,陈瑶才发现,其中两人是制作逼真的道具人。

一男一女,衣着整齐,摆成相拥的姿势,只是四肢僵直,所以看起来并不亲密,非常诡异。

刘总突然惊叫道:“操!别看了。”同时尽全力调转船头往远划去。

陈瑶瞬间意识到,那不是人模,而是真人,只是已没了生命。

这一幕把两人都吓得不轻。回去路上,他们没有走来时的隧道,而是绕了一大圈,从另一个出口离开。

此后几天,那两具纠缠的尸体时常浮现在陈瑶脑海里,如逃不脱的梦魇。那些僵直毫无生气的肢体,比所有恐怖片的场景都令人难忘和惊惧。可她仍忍不住去琢磨,那二人是否如《失乐园》一般殉情自杀。

陈瑶自诩不是怕死的人,她小时候过得不如意,便并不留恋生,时不常便有自sha的念头。以至于小学时某次因考试失利被母亲责罚,而大着胆子冒失地实施过一次。

那时她只有三年级,拿着削笔刀,毫不犹豫地在手腕上对着薄薄皮肤下淡青紫色的血管轻轻横划。那层透薄到几乎透明的皮瞬间裂开,形成一个浅浅、截面呈V字的小沟,细小晶莹的血珠就从白玉似的沟壁上一个个渗出,很快填满了小沟。

她当时看的出神,一面还细致入微地记下了此番观察。

这哪儿是真的寻死觅活,分明就是少年人的悲春伤秋罢了。熬过去,多半会变成惜命如金的普通人,熬不过去,就成了少年维特,把生命定格在最无知青涩的年纪。

后来母亲恐她如此多愁善感,日后再生祸端,就给她讲了个据说是自己亲历过的故事。儿时邻家一个女孩自戕,本应割动脉,却错割成静脉,暂时脑缺血导致神经受损,整日里赤身露体在外奔跑,变成了疯子。

现在想来这多半是大人骗小孩的玩意儿,但当时却把陈瑶吓得够呛,再也不敢尝试。足可知,知女莫若母,谢晓岚早知对女儿来说,跟死亡比起来,面子才是头等大事。

女疯子的故事跟现实中的溺尸比起来,对陈瑶的冲击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虽然裴多菲那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已被无数恋爱中人奉若经典,但是陈瑶从来无法理解因感情而轻生的人。在她看来,面对生死,万物皆轻如鸿毛。

那两具僵硬毫无生气的身体很快在陈瑶脑中取代了孟波和卞雨佳鲜活的模样,世事不过了了。

如同自己经历了生死一般,她突然对一切都觉得兴味索然,无论是对工作还是感情。

她开始平静地回复孟波的信息,甚至是卞雨佳在□□上的道歉。

她心平气和地告诉卞雨佳,自己最生气的不是她和自己男友上床,而是她出卖自己的行径。其实连这事陈瑶也不那么气愤了,只好奇缘由?她不是只想跟孟波随便搞搞嘛?诋毁好友是期望孟波能就此不爱自己转而爱她吗?她把这些问题敲在屏幕上的时候,心里波澜不惊。如同在给客户发邮件一样,之后就把卞雨佳拉黑了。

既然不过了了,这段友谊过去,也就过去了。

不知刘总是否跟陈瑶一样也受了那件事影响,接下来的行程里,他们工作节奏明显慢了下来。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谈着,虽然配合度千差万别,但居然西南三省一市的分行都接受了传真的基金认购方案,而不像有的地区那般颗粒无收。结果全国仅有17个省分行愿意跟他们合作,陈瑶和宋大姐是唯一把辖区都搞定的一组。

“一言堂”大发雷霆,但也只是门背后的老虎——窝里横,对银行他完全无计可施。这个结果意味着他们已无缘百分之四十的市场份额。陈宋二人组虽然任务完成的不错,但被整体败绩所累,连句口头上的肯定都没得着。

孟波回美国了。他们吃饭、说话、夜晚不□□地睡在一起,陈瑶心神不宁、孟波小心翼翼。

她送他去机场,两人礼貌拥抱,没有亲吻,都感觉到彼此间有层看不见、戳不破的膜。

工作中跌跌撞撞、情感上伤痕累累、陈瑶无意间被生活打磨得粗砺起来。无论什么打击挫折,不出一周,痛感总会逐渐变钝,到后来,自己都不记得当时的痛楚。就像磨出茧的皮肤,虽不再敏感,却能保护方寸、不至受伤。

春节后公司产品就要通过证监会的审批了,之后定有一场硬仗要打,陈瑶打定主意春节回家要好好休整一番。

谢陈两家都是大家庭,陈瑶虽然是爷爷奶奶带大,但成年后倒是跟母亲这边走的更近,尤其是祖父母过世后,逢年过节便基本都在外祖父母家过了。

叔父辈自己的余生已是一眼可见、翻不出什么花头,百无聊懒就爱多管闲事,不但要管自己子孙,也爱管其他晚辈。倒是外祖父母经历过大风浪,荣辱兴衰早已看淡,对孙辈的事并不放在心上。

外公腿脚不便,病卧在榻已多年。平日里就是听广播度日。因他耳背,说话人很难像收音机那样始终如一保持最大音量,故而即便有心陪他聊聊天,往往也无法顺利沟通。且到了这个年纪,对外公而言,身边事不见得比远方事更有趣,所以跟他说话反倒像打扰了他似的。

外婆倒是愿意跟儿女们坐坐,面容祥和地听后辈聊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虽然并不插话。她从年轻时起就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活菩萨。

陈瑶犹记得谢晓岚说起儿时经历。彼时通行粮票,每月定额,短缺了没地方补,只能挨饿。有一日贼偷了外婆粮票,被同事捉起来吊在树上打,外婆听那贼说是家里闹饥荒实在养不活孩子,就央同事放了他,还把粮票分了一半给人家。回家后被外公好一顿数落,外婆却说难道要见死不救吗?这也是谢晓岚印象中母亲唯一一次跟父亲还嘴,通常都是父亲跟在母亲身后碎碎念责怪她的不是,母亲脾气好、心又宽,只当没听见。

谢晓岚常对陈瑶说自己不羡大富大贵,亦不盼得道成仙,能修炼成母亲那样慈悲为怀、温柔敦厚足矣。

儿时陈瑶因外婆寡言少语,不会逗孩子玩,又不擅长家务,没法在生活上亲近孙辈,跟外婆并不算最亲近。但这些年,她每每回家,倒是喜欢陪外婆安安静静坐着,外婆不喜发问,陈瑶不管说什么她也只是耐心听着。有了外婆这样的听众,陈瑶觉得自己的语言都变作流水潺潺、而那言语里的故事亦化作似水流年。

陈瑶本以为回家可以放松心情,尤其是在自己已经顺利留京工作,解决了以往他们发问最多的一个关卡后。可谁成想,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工作解决了,还有买房、结婚、加官晋爵……前途上问题重重、子子孙孙无穷匮也。陈瑶疲于招架,尤其是当别人问到和孟波几时结婚时。

谢晓岚并不知道当时孟波家在陈瑶工作上使的阴招,只道是肖建国给找的工作专业更对口,所以也常追问她跟孟波以后做何打算,他什么时候才学成归来。

最尴尬的是大年初一,不明就里的陈景仁自作主张给肖建国打了拜年电话,开着免提让陈瑶感谢肖叔叔在北京的照顾,几乎没让她难堪死。还好不是当面,隔着电话演戏会容易的多:肖建国道貌岸然地关爱晚辈、陈瑶也装模作样地千恩万谢。

于是当她即将离家时,除了对母亲外婆的不舍外,心里却生出一阵轻松,同时也不免感伤从此生活变得逃无可逃起来。

其它几个区谈下来传真交易基本不是无条件的,例如中原分行就要求公司带他们二十多个先进网点负责人去外地做基金销售培训。说是培训,实为分行借个名头,让有求于己的基金公司替自己发的员工福利,说白了,就是借培训之名旅游。

这种伺候人的苦活儿自然派给能吃苦耐劳的新人,陈瑶当之无愧。她找来原先负责集团差旅的一家旅行公司,把地陪这项工作外包出去。她的想法是各司其职:自己只负责培训,陪玩的事儿就让旅行公司的导游做好了。

一般人对海南的印象都是铄石流金的热带景象,即便在冬天至少也是温热晴好。但陈瑶许是近期运势不太好,一行人刚到就赶上台风。室外凄风惨雨,室内也是阴冷潮湿,二十多个支行网点的负责人个个怨声载道,陈瑶和导游小姑娘到达第一天,时间几乎都花在跟酒店协调空调制热不灵的问题上。

这些负责人年龄多在三十到五十之间,都是从基层业务骨干一步步干上来的,平时在自家一亩三分地也是呼风唤雨的角色,稍微伺候不周,就会不加掩饰发作出来。

不是嫌饭菜寡淡,就是怨舟车劳顿。海南景点确实比较分散,如果天公作美,原本半天一个景点的安排十分适宜。但如今在一个地方待不了多久,大家就冻的哆哆嗦嗦要求回车里歇着,便显得在路上比在景区的时间还要长了。对此,陈瑶却也束手无策。

第三天,眼看行程过半,众人的怨气已经到了几乎压不住的地步。有个老大哥带头要求吃饭要喝烈酒,既能暖和身子,又可活跃气氛,陈瑶请示领导后也就照办了。

这些人却都来灌陈瑶,她没有经验、不知深浅,只当是工作,就要尽心完成,又憋着口气觉得自己酒量不差,有不服输的心思。觥筹交错间,她白的啤的一起灌下,直喝的头晕目眩,胃里翻江倒海般难受。到最后,她已是人事不省,完全不记得发生了什么。

次日醒来,发现早已睡过了头,慌急忙给导游小姑娘打电话。对方说让她放心,大家已经在去往景点的大巴上了,又说她昨夜吐得一塌糊涂,自己抱着她,她才不至于翻下床去掉在自己的呕吐物里。

陈瑶这才发现床头边放着一个敞口垃圾桶,但里面的塑料袋却干净如新,想是那个小导游已经帮自己收拾过了,心里不由一阵暖意。想起昨夜这个小姑娘本身也没少喝,一直在努力帮忙挡酒,不仅要照顾宿醉的自己,又要按时起床伺候那群大爷,不免既惭愧又感激。

来时的飞机上,她跟这瘦瘦小小的导游聊过几句。得知对方是导游学校中专毕业,比自己还小一岁,但工作年头可不短。陈瑶心知陪玩绝非易事,所以早早想好把这份苦差事推给对方。但是经过此事,她只觉得大家都是在外闯荡的打工人,对小导游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情,下定决心跟对方一起担起来剩下半程的担子来。

说来有趣,一顿大酒之后,那些难伺候的领导们,竟对陈瑶亲近起来。跟她经常兄妹、姐妹相称,也不再刁难挑剔。

难怪国人喜欢酒文化。酒是个好东西,能麻痹人的神经,让人放下戒备心,亮出本色甚至软弱来,互相亮过底的人总是更易相交吧。

这一章似乎没有推动剧情,好多都是工作和老家的事,希望亲们坚持一下,我希望陈瑶的人设能更扎实一些。跪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人世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