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我们这些人会一直一直在一起,至少是整个高中三年都会像这样朝夕相处,真可谓是朝夕相处了,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要来到学校早读,晚上下了晚自习披星戴月回家。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文理分科是躲不开的事情,不过好在学校给了我们一点时间来过渡,于是发明了一种新型授课形式——走班。
文理分科后,原本的12班被分成了三波人,理科生全员按兵不动留在了12班,而文科生如我、付依纯、刘明月、胡希蕊、卢荟荟、曲之扬、路子常被分到了9班,孙舒桦、李馨彤、刘沁羽、钊曼圆、王栎栎、张子刚、贾自皓被分到了14班。走班就是说上类似于语文、英语这些公共课的时候,大家还是会在12班,但是到了需要上文科or理科相关课程的时候,文科生同学就要走出去到相应的文科班级里了,同样的,其他班级被分到12班的理科生同学就要走来到12班上课。
其实这个时候,大家的教材也出现了分化,毕竟不同的科目大家要学习的侧重点和难度都不一样了,可是那个时候大家的座次还是维持原样的,于是,在发教材的时候,班长刘允涵只能十分不舍地说了一句“文科生同学在书桌上放一个水杯吧”,离别的气氛开始慢慢笼罩在了班级上空。
再后来,为了方便走班,大家只好重新排座位,文科生们单独组成了一个大组,这样一来等到走班的时候,只需要这个大组和其他班级走过来的理科生同学对换就好,其他同学的位置可以按兵不动了。就这样,我的同桌变成了付依纯。
离别不仅仅是体现在走班上,到了高二,很多同学也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前途考量,会选择去到其他城市甚至是国外升学。
我们的小花高梓蓓就是在这个时候转学去了首都,因为她的爸爸一直在那里工作,她现在过去的话,不仅仅是在升学上会有更好的条件,还能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虽然我们彼此都十分不舍,但是也衷心希望她可以得偿所愿,拥有一个似锦的前程。
李熙露也是这个时候转学的,她要去美国读大学,在我还搞不明白单词3500的时候,她已经在背托福单词了,不过这些都是我很久很久以后才知道的,咱就是说,人与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关于她的离开,最舍不得的,除了她的同桌,也就是一姐孙舒桦以外,还有班长,当年他们的感情是真的很深厚。我记得某天走班回来,我看到班长腿上打了石膏,旁边还有拐杖,我惊恐地问道班长你这是怎么了,班长只是说没事没事,私下里我才知道,原来是给李熙露买生日礼物的路上出了意外摔伤了,srds危险动作,请勿模仿!
还有贾自皓,当时他和钊曼圆在一起了,这也是一位才子,据说给圆圆写了很多英文情诗,真的是相当厉害了,毕竟咱连中文诗都写不明白呢,这事情后面再展开讲。不过他也是不久后就转学去了东北,这段感情也是不了了之了。
同样转学去东北的还有曹雨雯,刘沁羽的好闺蜜,不舍之情人皆有之。
无独有偶,后来我听说,类似的大神还有一位,就是郑倾澄的同桌朱哥哥朱家润,据说朱哥哥有个喜欢的女生昵称小龙女,是他初中同学。为了追求小龙女,朱哥哥给小龙女写了首英文歌,叫《get injured》,但是小龙女似乎一直都没有给过朱哥哥正向的答复。害,有才是真的有才,惨也是真的惨。
不过变化也不局限于这些,在走班的过程中,我们的成小霏也遇到了心上人,也就是东哥章东呈,其实我也不知道他们两个具体是怎么在一起的,毕竟他们相处的时候,我走出去了,我依稀记得东哥当时对她还是蛮上心的,一直给她送各式各样的零食,后续咱也是跟着沾光了。
走班过来的还有两个男生,都是郑倾澄的好兄弟,一个是刘景程,我听说的版本是他和路婧谣在一起了,从小学就认识了,在当时已经认识十年了,路婧谣的扣扣签名是“十年执子,一世恋君”,哇哦!郑倾澄:我听到的版本是只暧昧没在一起……也正常,毕竟我们都没见过他们在学校里交往密切,全都是“你好”“谢谢”这样非常有礼貌的相处的方式。另一个是许子蒙,这兄弟等到以后的剧情再展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