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六米之上[竞技] > 第2章 2

六米之上[竞技] 第2章 2

作者:熙十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2-04-20 23:35:23 来源:文学城

一家三口,当然是戏称。明明是三个男人(还差点年纪满十八岁的沈应也姑且算上吧),说起来却是“母女”三人。

海妈,七姐,嘤妹——幸福快乐的一家人!

最开始是魏期和沈应的互相伤害。

魏期因为傅海之对沈应“小应”的称呼,怎么听怎么觉得像是在叫女孩子。他小时候有陪着表妹一起看魔卡少女樱,很难不有所联想。

而且生长期以前的沈应也确实漂漂亮亮的像个小姑娘,脸长得精致可爱,五官没长开的时候线条还挺柔和。再加上以前他还爱哭,魏期就很自然的喊出了“嘤妹”。

沈应就有样学样,以眼还眼的叫他“七姐”。

再然后,也不知道是谁先喊出来的。但傅海之真的太会照顾人了——会叫起床,会帮忙洗衣服晒衣服,还会帮忙收拾行李,甚至会做营养餐!

沈应和魏期享受着傅海之贴心程度一流的关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两人的对话中傅海之的称呼就不再是“海哥”,偶尔会出现几声“海妈”。

后来有一次,魏期在和傅海之说话的时候不小心嘴瓢了,把“海妈”给秃噜了出来。傅海之呆了一会儿,意识到是在叫自己,竟然也没有生气。从那以后,幸福快乐的一家人就彻底成型了。

“恭喜啊。”傅海之很为沈应感到高兴,“21号挑战赛大阪站你去吗?”

“去。”沈应点点头,“如果不是后天上海站的钻石联赛没有撑竿跳,明天就要跟你们一起出发去上海。”

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和其他多站点的比赛不同,虽然设置了十二个资格赛站点,但实际上每个项目只安排了六场比赛。以男子撑竿跳举例,只有一半的站点有这个项目。

而17号在中国上海的钻石联赛,很不巧今年分配到的项目中就没有撑竿跳。但是有跳高——所以魏期口中的“一家三口一起行动”,还要过几天。

“哎,沈应。”魏期凑到沈应身旁,“你说,周教练要你多去参加国际比赛,是为了让你在世锦赛前刷点成人组国际大赛的经验,还是为了积分啊?”

“世锦赛这边甭管积分够不够,只要队里最后选了你,把你的名字报上去就能参加。这话和张朋不大好讲,不过如果是为了世锦赛积累积分,还真不用那么急。”

“明年就是洛杉矶奥运会了,周教练不会是想要你拼一把,凭借世界排名获得奥运会入场券吧?”

洛杉矶奥运会男子撑竿跳项目的准入名额是三十二名。

男子撑竿跳和别的项目不太一样,虽然同样设置了达标线,但放眼全世界,基本上历年能达标的都凑不满三十二个。所以撇去达标准入的选手,剩下的名额就会依次顺延,按照积分排名分配下来。

“两边意思都有点吧。”沈应没有隐瞒,把自己的情况大致讲了一下。

“洛杉矶奥运会的达标线有5米80,现在我也没什么把握一定能达到。教练的意思是,最好能把排名刷到二十八名以内,这样会比较有把握。”

“你现在是多少?”魏期问,“感觉你之前基本没参见太多成人组比赛,积分是不是不太够啊?”

“小应现在差不多排在第五十位左右吧。”答话的是傅海之。他回想了一下:“四十七……还是四十八?”

“四十七。”沈应有点意外,“海哥你居然知道我的排名!”

就连沈应自己都不太关注他的世界排名,他还是今天早上听教练提起的时候知道的。也可能是因为他现在排名不高吧,等到他排在前十位的时候说不定会在意一些。

“小七的我也知道。”傅海之的声音透着一股淡淡的骄傲,“现在是第三十一。”

魏期于是就怪声怪气的叫唤起来,一面说着“不愧是海妈”,一面又说“这样无微不至的关心还真是吓人”。沈应在旁边不客气地戳穿他:“魏期你耳朵都红了!”

耳朵红了还被戳穿的魏期一把捞过沈应:“你还好意思说我!你还不是脸都红了!”

“我又没嘴硬!”沈应不服气地反驳,“我就是很感动海哥关心我啊!不像某些人,明明都害羞了还不承认!”

那个“某些人”恼羞成怒了,作势要掐他。沈应当然不会傻乎乎的任由魏期来掐。两个人很快又闹了起来。

虽然魏期看起来比沈应高一点,已经十九岁的身体彻底长成,宽肩窄腰的,初步有了男子气概——但他是练跳高的。而沈应呢,看着总感觉还有些少年气的纤细。他早年也练过跳高,可这么些年的撑竿跳训练早就让他今非昔比。

拿训练项目来说事,并不是闲着无聊。

跳高运动员主要锻炼的还是下肢力量,核心也会练到,但上肢训练就不会占据太大的比重,练得太过反而影响跳姿。而且跳高运动员还要控制体重。很少能看到世界顶尖的跳高选手有特别壮的,大多都是瘦瘦高高,再加上两条大长腿,就很符合跳高运动员给人的一贯印象了。

撑竿跳不一样。撑竿跳运动员上肢力量普遍都很强。别看沈应瞧着细胳膊细腿的,能借助长竿把自己甩到空中的人,力气怎么也不可能小。

所以每次魏期和沈应闹起来,基本上最后都只有一个结果——看上去比魏期小一号的沈应,以不容反抗的绝对优势毫不留情的把魏期镇压。

“好了好了。”最后还是傅海之一手一个的把两个大龄熊孩子拎开,“为了庆祝小应很大可能参加世锦赛,今天我下厨怎么样?”

“好——”

两个熊孩子都一起欢呼起来,开始叽叽喳喳地点菜。不过说来说去也都还在营养餐的范围内,顶多点个味道稍微重一些的炖菜,也就心满意足了。

吃过海妈的爱心晚餐后,沈应又在魏期和傅海之的宿舍里待了一会儿,差不多九点的时候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洗漱完毕,沈应换好睡衣躺上床。

宿舍的主灯已经关了,只留下床头的一盏小夜灯。灯光很暗,放在平时,睡意很快就会酝酿出来,今晚的情况却不太一样。在床上躺了很久,沈应仍然十分清醒。

国家队男子撑竿跳选手现在就三个,除了沈应以外,就是两个二十八岁的大前辈——杨冬,潘同波。

杨冬和潘同波以前个人最高纪录都跳到过5米75,但大概是年纪上来了,今年状态开始逐渐下滑。现在杨冬还能够到5米65,潘同波已经好久都在5米50徘徊了。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杨冬和潘同波的成绩只会越往下走。而沈应的成绩还在上涨。不光是周教练对他寄予厚望,沈应自己也感觉到,他还能进步,他还没有碰到最高点,他的巅峰期还没到来。

虽然选拔赛还没比过,但今年世锦赛的两个名额沈应是十拿九稳的。沈应真正在意的是明年夏天的洛杉矶奥运会。

他现在5米60的成绩,放在世界上根本不值一提。沈应甚至没把握在洛杉矶奥运的达标周期内突破5米80的标准线,一方面因为他现在距离5米80还有一段距离,另一方面,撑竿跳的成绩真的很看发挥。

就算是三年前在悉尼奥运会上以5米98的成绩夺得金牌的罗斯托,也有过在第二年的钻石联赛上三次5米60试跳失败提前退出比赛的经历。更不用说沈应了。

周教练也做了两手准备,让沈应努力积累积分。至于周教练那句“照这样进步下去发挥好的话说不定能在世锦赛拿牌”的话,说白了也只是一个美好的希望。

如果沈应能够在世锦赛上跳到5米75以上,还是有希望争夺一下奖牌的——前提是他的对手没有表现的很好。这种“说不定拿牌”,很大一部分还是在寄希望其他国家的选手发挥一般。

私心里来说,沈应不是太服气。

他不太想要那种“对手发挥一般”才拿到的奖牌。比起这个,他更希望自己能够跳出更好的成绩。

5米60远远不够,想要真的在世界级的大赛上成为奖牌的强势争夺者,至少个人最高纪录要跳到5米85以上才可以。现在世界排名前五的男子撑竿跳运动员,今年的赛季最好成绩都超过了5米80。

和顶尖的撑竿跳运动员比起来,沈应还差的很远。但一个多月的时间从5米10提升到5米60,让沈应对自己有了一些信心。

他确实是在飞速上涨期,说不定半个月、一个月后成绩又会提高一个档次。沈应感觉得到。他可以做到。

距离八月份的世锦赛还有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在这三个月里,他的成绩究竟能提升多少?世锦赛的奖牌……有没有可能?铜牌,或者,甚至比这更多?

虽然沈应在魏期和傅海之面前表现得若无其事,好像没怎么把世锦赛放在心上。但其实他心里可在意了。

沈应忍不住问自己:

我现在和世界顶尖的运动员还差多少?

5米60是在室内训练的成绩,通常室内的成绩会比室外要好,如果是室外的比赛,我能跳到一个怎么样的成绩?

出于精力、地域等因素的考虑,运动员不会每一场挑战赛都参加,在不完全的世界竞争中,我能拿到什么名次呢?

而这些问题,将在六天后的大阪田径挑战赛上得到初步的解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