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李家村发展大会:
李叔:山楂栗子挣了钱,这说明啥。说明咱们手里有东西,就是不知道咋变成钱。用沁沁的话就是,咱有资源,就是不会资源变现。现在大家都积极说说自己的想法,看看都有那些挣钱的点子。
大家都积极发言,谁先来?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
跑销售的几个感触最深,也最先站起来发言。
做销售的李树林感动特别大。他是做销售的,整天和各个厂子打交道,知道现在什么都缺。原来思想也只局限于地里的庄稼还有山上的野物这些未加工的可以换钱,而且还不能个人去换钱。现在,大队提供了以集体的名义来做买卖,加上还有山楂糕栗子糕换钱的经历。一时是想法很多。
李树林激动的站起来说,现在城里什么都缺。咱们可以集体养猪,养鸡鸭鹅和城里各个厂子换钱换东西。咱们山上还有果树,可以做罐头。一些长着杂树的山,可以砍了种果树。
会计:养猪,养鸡鸭鹅这个可以,就是怕到时候遭瘟了。
陈大狗:我们出去跑的时候,有听到张家村那一片遭过猪瘟,一开始县里的兽医没给看好。后来,还是他们那的一个知青给看好的。说是家里有人在宁市猪场,跟着家里学了很多,后来,也就不下地,专门管着村里的猪场。我看,咱们也可以问问知青,看有没有家里在在养猪场,养鸡鸭鹅场工作的。到时候可以让他们也专门负责养猪或者鸡鸭鹅。这样一来,他们也轻松,咱也有专业的人。
李淘气:那要是家里人会,知青不会咋办。
陈大狗:我都想过了,咱大队可以给他们批假,让他们回去学一两个月。当然,为了以防万一,咱尽量多找几个知青,等都学好了,看看谁养的好就留谁。反正,现在各大队对知青都不太看好,咱村知青私底下,可以打问打问其他大队的知青都擅长啥,家里有养猪鸡鸭鹅的,可以把人调到咱大队。
李叔: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活啊。
张会计:大狗从小就聪明。不错,不错。
张破锅:我小舅子他们村就有人在罐头厂做罐头的。那个需要配方的。没有配方,做出来的不好吃,还容易坏。咱不知道,这个咋整?
听到这,大家也有点愁,没有配方。不过想想,养猪,养鸡鸭鹅还是可以的。这个现在就行。找知青学了,专门管着。吃的到时候让孩子们打猪草,赶着鸡鸭鹅去湖边,也好养。罐头做不了,有其它收入也很不错啊。
李沁看着大家激烈的讨论着。也被气氛感染,想着罐头自己还是会做的。李沁想着也就说了,我之前不是在城里跟着人做糕点吗。实际,罐头也学了怎么做。就是,我学的就是家常的做法,不像人家厂子里做罐头用的机器。咱山上的橘子,可以做橘子罐头。
李叔:沁沁真能干。行了,既然现在罐头沁沁会做,咱也把罐头做起来。这样,以后咱们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树林,淘气,大狗你们仨问问知青家有没有在大厂子里养鸡鸭鹅猪的。顺便统计一下看看其他知青家里都有做什么的,如果家里有什么资源,以后咱也可以互惠互利。
我去县里养猪场问问,开年给咱村留点小猪仔。这样,第一年大队养20头小猪仔,每家也可以养一头猪仔,年底队里统一收了一块卖。要不,40-50头猪不好养。队里养一部分,各家再养一头。队里的年底平分,各家的每家出50斤肉,剩下的归自家。大队的猪就直接换成钱。
张会计:那我和破锅负责盖猪场还有鸡鸭鹅场吧。正好,现在地里没啥活了,招呼咱村壮小伙们挖坑盖猪场,鸡鸭鹅场。
李叔:好。那会就开到这,咱先把这几件事做好,以后有啥好的想法,更容易实现。
树林,你们几个再去各厂子的时候,给他们提提,咱村以后养猪鸡鸭鹅这事。城里吃肉也不容易吃的上。
树林几个:好,好,好的应到。
沁沁,山楂糕栗子糕那就让清清和你李婶看着。罐头那一块,想来也是一个精细活。你和你根叔家的张婶再挑5-6个人和你们一块做橘子罐头。山楂和栗子公社那边摘差不多了。以后让张虎他们主要配合你们摘橘子。
李沁:好的,李叔。
李叔,明天你给我开个介绍信,我去趟市里。看看罐头瓶。
李叔:那行。晚点去大队拿就行。
李沁:好的,李叔。
开完会大家就都去忙了,打听小猪的打听小猪,盖猪窝的组织人,负责地里剩余工作的去地里了。当然,更重要的是,和小队长通知大家可以每家养一头猪这件事,知青那边男女院那边也可以养一头。
听到一家可以养一头猪,年底只上交50斤就行,剩下的自己吃也行,换成公分也行。无论是地里忙的,还是做糕点的或者山上摘果子的都议论纷纷。这可是关系到来年吃肉多少的大事呢。
李沁去公社食堂,大家也是热热闹闹的讨论养猪崽,吩咐家里那几个娃打猪草,煮猪食之类的。更主要的,还是讨论,一头猪只用交50斤肉,剩下的自己做主。怎样多留肥肉,过年要不要做腊肠,肉怎么保存一年不容易坏之类的。一直讨论到下工,大家都是意犹未尽。
听的李沁去和根婶商量罐头的时候,满脑子都是猪肉。
回到家,看到李江正带着李湖他们修家里的旧猪圈呢。一个个看起来也是开心的不得了。
李湖:大姐,明年一家真的可以养一头猪,年底就给大队交50斤就行啦。
李沁:对。
李湖一脸馋的说:哇,我们明年可以吃上猪肉啦。我要吃好多肉。
李河想到猪肉,也默默的咽口水。
家里能打猎,时不时吃点肉,但是猪肉是很少吃到的。一来,野猪不容易碰到,就是碰到,也尽量避免,以防受伤还要花钱。二来,之前家里孩子上学,地里的也勉强够吃,谁不没想过另外花钱买猪肉吃。三来,前几年人都要活不下去了,队里也没养猪,更别提分肉一说了。
都是穷闹得。
现在好了,一来,自家和队里都可以养猪了,以后猪肉也是能吃到了。二来,现在队里能挣钱了,还和其它厂子合作,多少也能换点肉肉,买一点肉。就是换不来肉票,以后养了猪,和肉联厂早晚能搭上,平时换不来肉,换点猪蹄猪下水也能解解馋。
晚饭桌上,也是离不开猪这个话题。
李海:大姐,我们明年就能经常吃到红烧肉了,对不对。
李沁:对。
李涟:大姐,以后我负责煮猪食吧。
李海,李润:我们会多多打猪草的。
李润:把猪喂得肥肥的。年底多留肉。
李河:我们几个把猪棚重新修了修,以后不会漏雨了。这样猪不容易生病。
李湖:我听说,以后咱们还有兽医呢,专给猪看病。
李沁听着大家说猪肉,一时也想吃猪肉炖粉条。那可是自己前世的在老家的最爱啊。大锅炖出来的肉,肥而不腻,粉条也香软无比。
想着,李沁也忍不住咽口水。可惜家里没肉票了。想买肉,也不行。看着弟妹们也在偷偷边咽口水边吃饭。李沁赶紧转移话题,猪肉这个话题不能再继续了。
李沁:清清,以后山楂糕和栗子糕就你和李婶看着了。我和根婶以后专门做罐头。
李清:行。山楂糕,栗子糕大家都做熟了,只要认真,也不会出啥事。姐,你们在哪做罐头啊。队里食堂应该还有点地。
李沁:不在队里食堂做。那边堆了很多山楂和栗子,人也多,加上做罐头的不容易伸展。尤其是罐头占地比较大。我们打算去陈财主家原来的院子做罐头。那离根婶家也近,有人在哪看着,也更安全一点。
李清:我听说,陈财主家在外的姑奶奶带着孙子回来了。是不是真的?
李湖:姐,你说的是彭彦东吧。
李清:我还真不知道叫啥。就远远见过一次,看起来和阿江差不多高,白白瘦瘦,有丝书卷气。
李湖:东哥就是看起来瘦,实际劲挺大的。有次,邻村混混过来上我们野果。就是东哥把他们打跑的。东哥是不是练过武功啊。打起人来,特别帅,刷刷几下就把那些混混打到了。
李沁看着弟弟迷弟的表情,不知道说啥。
李江:那确实挺厉害的。
李湖:哥,他和你一般大。你说,我能不能拜他为师,学武功啊。
李江也不知道说啥了。
李沁:人很优秀,阿江都说厉害,那人确实是不错,以后可以多和他来往。你二姐说,对方有书卷气,想来学习也差不了。你得像人学习,人家那是能文能武啊。你这打算做人小弟的,得像老大看齐啊。
李湖瞬间就蔫了,刚刚还在说武功,咋就说到学习了。学渣伤不起,还是赶紧吃饭吧。
饭桌瞬间就安静了。大家看着李湖的怂样,偷偷的边吃边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