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六零之全村养娃 > 第4章 第 4 章

六零之全村养娃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文字搬运工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9-16 17:39:10 来源:文学城

上山的分了两批,两个青壮带着10个半大孩子,一批去采摘山楂,一批去摘毛栗子。

李河李湖兄弟俩分到摘山楂的队伍中。早上5点在大队集合。猎户家的老大张虎带队摘山楂,猎户家的老二张狼带队摘毛栗子。

第一次摘,也不打算去深山里,近处的山楂树和栗子树就够做第一批糕点了。

就是平时,家里皮的孩子偶尔也会上山摘点山楂栗子。不过,毕竟,是队里组织上山采摘,为了安全起见,还是把猎户家的两个壮劳力都安排在各队带队。以防出现意外。

李河兄弟俩跟着张虎从西侧上山摘山楂,张虎带大家去的是一处更大的山楂林,树上满满当当的挂满了红彤彤的山楂。

李叔家的建国:虎哥,厉害啊。这山楂可真多啊。

张虎憨憨一笑也没说话。他对山上比大部分村民更熟悉一点。说是不能占队里的便宜,不过平时也会偷偷打个猎,补贴一下家用。

孩子甲:哇,这能做多少山楂糕啊

孩子乙:可不是吗

孩子丙:我娘说,过年多分钱,攒两年留给我娶媳妇

孩子丁:我上次就说你想娶媳妇了,你还不承认。

孩子丙:我没有。

孩子丁:那隔壁村的......

话还没说完,就被孩子丙捂住了嘴。大家也都哈哈大笑。

山楂多,说明能做的山楂糕也多,能换更多的钱,大家都有奔头。心情好了,干起来也更有劲。

说话间,早走等不及的爬到树上开始摘山楂了。树也不太高,也有在树下摘的,都忙活起来了。也有不上工跟着过来帮忙的孩子们。大家都干的起劲。注意着不能撇下树枝采摘的。昨天会上就提醒了,不能伤了树,要是好,明年还要等着挂果继续做山楂糕呢。更何况,上山的时候虎哥和建国哥又提醒了大家,现在也留心着呢。这要是哗哗的把树枝都给撇了,明年结不了果,回家也得让爹妈混合双打。

摘满一部分背篓,张虎带着一部分半大孩子先把摘好的山楂运回去。好提早清洗去核。建国带着剩下的继续摘山楂。

在山下碰到张狼背着背篓带着一批人往山下送毛栗。人们也是一脸的疲惫加兴奋。不过谁也没抱怨,农家挣个现钱也不容易。现在有这个机会,大家都很高兴。

等山楂和毛栗子的时候,妇女主任李婶带着大家把队里之前当食堂的屋子打扫干净。大铁锅该刷的刷,不够的,就从各家借。还有大小箩筐也是重新刷洗的干干净净。就是晾晒的按压的木板,也找张木匠刨的光滑明亮。争取做出来的山楂糕光滑透亮,更好卖。晾栗子糕的筛子,也洗刷好,放在太阳底下晾晒。

山楂栗子一到位,就按照之前分配好的,5个人收拾山楂,3个人取栗子肉。其她两个先跟着李清李沁学着做山楂糕和栗子糕。大家一天一轮换,先跟着李沁姐妹俩学会并做好山楂糕和栗子糕。

都是家常做惯厨房活计的,处理比例需要特别注意的。像是山楂糕切块,栗子糕捏花型,比李沁姐妹俩做的甚至要更好些。

山楂和栗子源源不断的从山上运下来,李沁她们也不停的忙活。一天下来做了50来斤山楂糕,70斤栗子糕。

给镇上供销社送了20斤山楂糕2毛一斤,栗子糕20斤3毛一斤,给运输队送了20斤山楂糕,30斤栗子糕。剩下的书记带给社长5斤山楂糕,5斤栗子糕。社长过几天去县里开会,到时候给其它社长尝尝,尽量给其它公社供销社供货。剩下的,3个销售往镇上县里单位跑,看能不能按照过年福利订点货。

第二天就见到了钱,大家干劲更足。接下来几天,还是以大家学习制作山楂糕栗子糕为主。多的山楂栗子,就先收拾出来晾干堆在食堂。已经入秋了,山楂糕和栗子糕都能放一段一时间。

供销社那边现在是什么也缺,栗子糕和山楂糕卖的也快,尤其是栗子糕,一分钱就可以买上两块,就是山楂糕一分钱就可以买一条解解馋。20斤山楂糕和30斤栗子糕就卖完了。

这其中贡献力最大的还是那些知青。他们手里有下乡补助。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里心疼他们在乡下,补贴一部分。平时乡下供销社也没什么东西可以买,就是有钱也没地方可以花。

现在镇上供销社,终于有吃的卖,吃起来还不错,更好的是不要票。有的甚至想着买一些寄给城里的家里。

城里现在日子也不好过,主要是什么也限购,就是有钱也没地方可以花。这样一来,李家村的山楂糕和栗子糕卖的更好了。

供销社这边卖的不错,去县里拉生意的也很顺利。镇上的单位一共要了500斤山楂糕和500斤栗子糕。县里的单位要的山楂糕栗子糕加起来得有4000斤。

收到这个好消息,村民们干劲更足了。这可是1000多块钱啊。

队长还说,队里出面直接和厂子接洽,以物换物。换点布啊,线啊,甚至还有橡胶鞋,暖水壶等等。这样还要票干什么,有钱有东西,想想日子就美。

干活更有劲了。

来年给家里小子去个媳妇,给闺女填个被子当陪嫁,加上家里之前攒的钱能多盖间屋子。日子有盼头,忙起来也是红红火火。

知青们也跟着高兴。虽然他们没有分红拿,但是日子好了,队长高兴了,过年请假回家会更容易一点。

陈明亮也很高兴。

陈明亮:杰子,我今年打算回去一趟,你要一块回去吗?

赵斌杰:你回吧。

陈明亮:赵叔他们也想你了,你一直在乡下也不是个事啊。

赵斌杰看着陈明亮没有说话。

陈明亮:赵奶奶的事,谁也不想发生.....

看着赵斌杰沉下的脸,陈明亮不敢再提赵奶奶。消了音,也安静下来,望着从山上下来的采摘队。安静不到一分钟,陈明亮又聒噪起来,你说,咱们在京城什么没吃过,来了这穷乡僻壤,连山楂糕栗子糕也好吃起来。

赵斌杰:那你别吃

陈明亮:我又没说不好吃。我只是感叹一下。

陈明亮:哎,杰子,你说李家姐妹那学的这手艺啊。也不对,毕竟是祖上遇到过贵人的,说不定那会存下的方子。

赵斌杰听着陈明亮一个人说的兴高采烈,也没有应声。

想着,大队和公社干部还是做实事的。这买卖做起来,除了队长李叔听取他人意见,说服大队干部,得到村里人支持。还获得公社同意,甚至公社那边还给县里其他公社推广。

队长出力不小啊。这事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去执行的时候,也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更何况,还和其它单位资源互换,很有能力,将来说不定能走到镇上。

陈明亮:杰子,杰子

赵斌杰转头看陈明亮

陈明亮:你刚刚想什么呢,我叫你好几声也不吱声。

赵斌杰:没什么,咱们也该去吃饭了。

陈明亮:这边真的没有什么好吃的。我明天请假去镇上买点肉,让三子给做顿红烧肉。你明天要一块去吗?

赵斌杰:你去吧。

俩人说着往知青点走去。

回去,果然三子已经做好晚饭了。三子大名,张卫国,上边有两个哥哥,在家排行老三。家里人经常叫他三子。

和陈明亮,赵斌杰一个大院的,从小一块淘气大的。也跟着他家里人三子,三子的叫他。

仨人玩的好,陈明亮他们整天在大院门口扯着嗓子叫,三子,三子。时间长了,大院里人也都叫他三子。

三子是个体贴的人。家里父母忙,还有个比他小几岁的妹妹。

看着父母下班晚,下班后特别疲惫,就主动学做饭,带妹妹玩。

这也是,现在三人,三子厨艺最好的原因。至于说,三子的两个哥哥,就跟普天下的所有淘气男孩一样,家里不叫是不会回家的。

所以,三子这样,才格外的珍贵少见。

三子是高中毕业没考上理想大学,不想复读。

正好,赵斌杰下乡就跟着来了。陈明亮是赵斌杰在哪,他在哪。

赵斌杰则是,和家里闹了嫌隙,当兵年龄不够,才选择下乡的呆几年,然后直接去部队的。

晚饭是凉拌水萝卜,炒蘑菇,白米饭。

虽然没肉,但蘑菇是用猪油炒的,至少有点油水。

主食是白米饭,这在乡下是很少吃到的。更主要的是量大,三大小伙,管饱。

这在63年的乡下,已经是很难得的了。其它知青,好多吃的是红薯饭。

三人伙食好,也没和其他人合伙。合伙,伙食水准得下降,还不一定能吃饱。不合伙,也没什么,毕竟不是一批下乡的。

就是同一批,也是要看是不是一伙的。

吃饱了,又收拾了碗筷。

三人坐在院里聊起回家的事。当然,主要是陈明亮和张卫国俩人聊。

陈明亮:三子,咱们得快两年没回去了吧。

张卫国:对。我都快要忘了家里门往那开了。

陈明亮:夸张啦啊!

张卫国:真的。也不知道,我妹现在长高了没有。

陈明亮:你妹现在应该快上高中了吧。

张卫国:对,明年上高中。

陈明亮:学习咋样?

张卫国:挺好的。上高中没问题。

陈明亮:你们一家学习都挺好的。就跟李江家一样,一家子学习都好。

张卫国:李江家都学习不错?你怎么知道的。你和李江也没打过交道吧。

陈明亮:我和他们家李湖熟。咱们吃的野鸡,都是李湖送过来的。

张卫国:怪不得呢。

赵斌杰听着俩人说话,想起那个在林子里看到,偷偷哭的女孩。如果没看错的话,应该是李湖的二姐吧。

俩人又闲聊了几句,就进屋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