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六零之全村养娃 > 第10章 第 10 章

六零之全村养娃 第10章 第 10 章

作者:文字搬运工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3-26 10:43:43 来源:文学城

在大家祈盼着雨停的时候,大队收到公社通知,上游齐家村那一段可能会决堤,让大家去山上避一避。

听到这个消息,李叔让家里的小儿子去通知大家开会。

张会计来的最快,看到老李黑黄打皱的老脸,坐下也叹了一口气,没想到之前的担心成真。

昨天看着接连不断的大雨,还担心李家村这一块水位溢出,商量要组织大家搬到kr 那会村里在山上挖的藏身洞,只是没想到会是齐家村那块要决堤。

事情已经这样,无力改变,只能先组织大家往山上撤。

人员都到齐后,看着大队长和张会计严肃的表情,心开始下沉,饥荒那会都没见这么严肃,也是李家村这块也就63年那会粮食少收了一两成,其它时候就是吃不饱,但也不至于饿死,近十几年更是洪水都没发过,顶了也就是堤坝满溢一些。

有消息灵通的,知道要发洪水,家里已经开始收拾。

时间比较紧,吩咐完各人负责的区域,大家就都开始忙起来。

齐家村那边已经有县里和公社组织维护,尽量多拖延一点时间,让各村有时间转移。

邻近部队也尽力在往这里赶,各大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10小时内上山,生命安全第一。

各家的老人孩子带着一些口粮先上山,壮劳力把口粮被子,也一趟趟往山上拖。不能一下拖到洞口的,担心时间来不及,就先拖到大半山腰,然后再往山洞里搬。没车的,就临时编藤子,拉着被子粮食往山上走。至于猪和家禽早在孩子带着口粮上山那会哄着往上走了,能跟着走几只就走几只,剩下的直接绑了带走。

有配合的,也有那不配合的。

队里组织大家住到山上避难所处。避难所位于山顶背山处,那一块都是连绵的大山,安全又干燥,只要洪水淹不到山顶,那就没事,不过就是离村子有点远,搬粮食不容易。

公社年年组织筑河堤修堤坝,如果不是今年连续不断的特大暴雨,也不会决堤。

有一部分人家里修建的高,生活没太大影响。确实是不太认为洪水会来,就是来了,自家房子牢固,位置偏高也不太担心,就不太想往山上跑。

不过,好在除了极个别的,大家都往山上去了。

李沁家也赶紧收拾粮食被子书本往山上走,还好早先把猪和家禽卖了,现在也不用麻烦。

就在大家晚上在山洞里整理东西,想着明天早上下山还要搬那些的时候。突然听到,轰隆隆的声音,人们知道应该是洪水决堤了。

这会人们就开始庆幸,至少在山上,如果在山下,跑都没时间跑。

这会山下没搬的有点傻眼,有往山上跑,也有往房顶跑的,别说收拾粮食,这会人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从房顶往远处看,那真的是吓人啊,轰轰的水往前跑,转眼就到跟前。水没到房顶,不过一楼也是彻底淹了的。洪水带着木板,瓶子,罐子,猪,或者鸡鸭鹅之类的,轰隆隆往前跑去。

听着轰隆的声音,看着天上不断往下掉的雨,大家都沉默着。

洪水什么时候能过去,这是山上山下所有人的心声。想着山下的房子,家里的东西,地里的庄稼,洪水过后还能留下多少。

想着带的粮食够不够一家人活命,想着父母兄弟是否平安?

想着山下没来的邻家怎么样了?

想着早先发洪水时没了的家人,洪水过后留下的一片狼藉。

第二天下午的时候洪水变小,队里派人打听消息,组织青壮年救人。

看到有当兵的在救人,大家心里有底,知道国家在救大家,心里有盼头,愁苦的脸上都开出花来。

队里给部队人员带路的带路,打听消息的打听消息。

李沁她们晚上才知道,隔壁公社,有个不当回事,村子全被淹了,还没看到人。

姚英英看着全被淹的村子,心里恨极了大队长。她们在堤坝不远的树洞玩,看到有水溢出来,赶紧回家告诉爷爷。爷爷后边又让爸爸跑到队长家,把这事说了,可能会决堤,要不要通知大家搬家。结果,队长不做人,没什么事,不搬,这一块都十来年没发过水了,也懒得去看。爷爷担心真的发水,把这事告诉了村里人,自家又往山上搬,好多人家和他们一样,都搬到半山腰,只是没想到,这次的决堤这么厉害,直接就冲到半山腰,还好人在洞里深处,只是湿了些衣服粮食。

对生命不太在乎的,也只能说很遗憾。

真的很庆幸,工作有疏忽,对人员有造成损伤,但至少不是一整个村子,人们还是有经验,很小心堤坝的,大多数人逃过这一劫。

李沁她们听到一个村子人被淹的特别伤心,当知道这个村子大部分人平安无事的就特别庆幸,人无事就好。心里默默祈祷,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大家都会越来越好的。

丽乡附近多山,多水,有便利,也有不便。那会的救援,大多都是部队救援。救援设备不行,稍不注意,救援人员就会发生不好的事情。这次,救援,也不例外。很多人被救的同时,也有人被洪水卷走。

洪水退后,李沁家多了两个孩子,一个是没人养的李小体,他爸爸参与这次救援没再回来,妈妈改嫁;一个是下放人员的孩子孙苗,下放的人,淋雨高烧,没熬过去。

经了灾,县里各处都不好。李家村现在日子比别村好很多,一是这次损失相对别村,不大,二来,这两年村里挣到钱了,以后日子也不会差,拿不出钱帮县里,但是孩子还是可以帮忙养几个的。干部们商量着村里领养几个孩子,帮县里分担一些。本想着在村里单独分一间房给几个孩子住,孩子成年前每年分些口粮和钱,加上他们自己在村里干活挣的,上学糊口,是没有问题的。和县里协调后,收养了4个孩子,两个两三岁的,两个七八岁的都是没人养的时候的孤儿。

赵瓷家没有孩子,和队里商量,收养了两个小的。剩下两个孩子单独住,自己照顾不过来自己,直接播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又不合适。两个孩子大没大到自己照顾好自己,小也没小到需要喂饭穿衣,更何况村里孩子早熟,自己勉强也能洗衣做饭,但吃点不一样的饭,除了各家送,他们自己就没办法了。

李沁和家里人商量,平时受村里人照顾,现在村里为难,让两个孩子住家里,他们也能自己洗衣服,顶多就是多做些饭。他们也有自己的粮食,平时也是和小七小八小九几个一块上学打猪草,村里人也会轮流过来帮忙照顾的,合不来过两年他们就可以住到大队给的房子里。

李小体和孙苗在李沁家住了下来。

他们也是真的省心,在家跟着小七几个,洗漱收拾,上下学,打猪草。李沁几个除了多做一些饭,衣服多洗几件,没太操心。也可能是,那个年代,大家都是挣生存,没有别的想法,给吃给穿上学干活就行了。村子里的大娘婶子,时不时也会送点吃的,帮着做几件衣服,省了李沁几个好多活。

今年县里遭了灾,钱粮方面没法倾斜,县里和市里争取,今年多给了几个当兵名额。

李叔家的建国通过体检,当兵走了。

李江高中毕业没考上军大,今年碰到招兵,体检合格,也进部队了,军大等进部队后继续考。

赵斌杰和家里别了一年苗头,去年和陈明亮当兵走了,张卫国在消沉了一年,努力了一年后,今年考上理想的大学也走了。

清清去年考上技术学院,去了省里。清清顾家,本来在纠结要不要读,毕竟家里没有大人,大姐也就比自己大一岁,不能再给增加负担了。李沁给她分析,现在队里做罐头,家里收入还不错,有余力上几年学。等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家里就缓过来了,苦也就这几年的事,再有,李叔早就打过招呼了,上学的钱如果不够,队里给凑。

李江当兵走了,每月的津贴都寄回来贴补家用。山上的树遭了殃,队里生意受影响,收入可能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庄稼也得重新种。李沁一个人上工,年底也不会分多少粮食,相对一大家子来说,就是村里照顾,也不太够,怎样都得私下买一些,这个缺口李江的津贴可以贴补上。下边弟妹明年的学费,还差点,算来算去,当工人最合适。现在工人工资高,还有各种票证,就是以后回村里,下边的弟妹也可以接她的工作。李沁高中毕业,在县城全是有学历的了,最后进了县城糖厂办公室。

李沁每天骑车带着老五上下班,老五在县城读初二。老四在县里读高二,一旬才放假。小六小七会做饭,加上村里人照顾,家里几个到也不用太担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