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流放世子科举日常 > 第8章 第 8 章

流放世子科举日常 第8章 第 8 章

作者:二月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3 23:13:41 来源:文学城

初十,参与水车修造的农户集结在卫河边。

关秋屿首当其冲,按进度为大家分派任务,预计三个月内搭好主体架构,而具体任务量的制定,表面是由县衙完成,实际却是由关秋屿自己决定的。

原来的县衙水利文吏罗义,因阻拦关秋屿上报水车图纸,出现严重工作失职,好几天前已被王营辞退,这个职位就此空了出来。

博县农户们在工作间隙都在私下议论,猜测王营何时把这个职位交给关秋屿,但也有人不赞同这种推测,认为关秋屿不可能看上县衙的末流小吏之位,毕竟人家将来还要科举回京复家的!

对于大伙的讨论,关秋屿自然听到一些,却也不置可否。

科举、回京、复家……多遥远的事,谁又知道将来会出现什么样的动荡?与其考虑太多,他更愿意着眼可控制的部分,协助大伙又快又好地造出水车。

眨眼三月过去,工程推进一切顺利,看着高达十丈的水车骨架一点点呈现在眼前,关秋屿还不敢放下心,只因那些被王营没收的农具,还没影子呢。

三月初九,春日氤氲。

关秋屿依照工程进度,给所有农户放了一日假。大伙一连劳累数月,都在家中修养,唯独关秋屿没闲下来,他拿上阶段性工程账本,去县衙找王营汇报。

临走,母亲云氏把土豆饼子拿给他,又提起归还农具的事,事情一直都在关秋屿心里记着,一天都没忘,他让母亲安心等着消息,“工程进行一半,如果王营不答应归还农具,咱们都罢工。”

云氏被这话逗笑,又提醒关秋屿:“娘有信心的!那王营看起来是个讲理的,他没收咱的农具,是因为咱不肯修水车,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他想在今年底的京察出政绩,一定会重新考虑。”

关秋屿点头,“这是互赢互利的结局,咱们懂,王营也懂。”

话虽如此,关秋屿却没想到,他刚到县衙,竟见门口的衙役慌慌张张地整队,上前打听才知:卫河边发了大火。

脑袋一嗡,关秋屿见王营冲出衙门,骑马要走,也顾不上再多问,也向衙役要了匹马,跟上王营的身影赶到卫河边。

隆隆黑烟,映入关秋屿眼中,他视线模糊,看不清具体情况,整个人愣在了马背上,听见王营喊他才回过神,下了马冲到王营身边。

“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王营递了块湿布过来。

关秋屿捂住口鼻,没搭理王营,继续往水车地基走,却被王营从后拽住。

“火太大,太危险,你不能去。”王营急道。

关秋屿眼眶发酸,皱眉道:“水车骨架是木头造的,再烧下去,什么都不剩了!”

王营坚决不放手,抓紧关秋屿的胳膊,“那也不行,请你别添乱,就在这等,灭火的人已经派过去了。”

说着,他眼神示意衙役上来扣住关秋屿,要求送到后面的营房,好生看管起来,自己却捂着口鼻冲进了火海。

关秋屿挣扎不掉,只能随衙役离开现场,他看着滚滚浓烟,在心里念叨着希望水车骨架没事。

这场火烧了大半天,到天黑才被彻底扑灭。

关秋屿走不出营房,一直站在门口观望,好不容易见到火势下去,黑烟却散不开,他还是看不清水车的情况。

正着急,王营咳嗽着从门外进来。

关秋屿看他脸上满是黑灰,头发还被烧焦一簇,先问候了一声,“人员都安全么?”

王营抹了把脸,回说:“没有人员伤亡。多亏你今日给农户放了假,现场只有几个看守,起火就疏散了。再就是……物料仓库那边,两个库管员被烟熏了,暂时昏迷,而且,仓库的损失比较严重。”

关秋屿听说有人受伤,心就揪紧了,但再一反念,他又琢磨出不对劲,便问道:“你刚才说,仓库的损失严重?那就是,水车地基反而安全?”

王营喝了口水,对关秋屿点头,“这也是我觉得奇怪的地方。按理说,如果有人恶意纵火,直接去烧水车骨架,不是更方便么?为什么就挑上了仓库,把余下的木料都烧光了。”

正说着,外头进来两个衙役,压着三个身强力壮的男子跪在王营面前,说在附近山下发现的,觉得很可疑便抓来审问。

王营盯着那灰头土脸的三人,让衙役给他们净面,等露出真容,王营忽而惊道,“你们是罗公家的儿子?”

此言一出,跪在地上的三人都没说话。

还是王营走近去,仔细端详三人面容,才确认道:“的确和罗公长得像,却不知你们为什么放火烧木料?”

三人依旧不语。

王营着急了,“别以为不说话,本官就定不了你们的罪!等那两个仓管员醒了,一切自然水落石出。”

威胁奏了效,三人之中最小的一个,颤巍巍昂起脖子,看着王营道:“大人!我们也是收人钱财,替人办事啊,真正想为难大人的……另有其人。”

王营脸色一变,蹲下去,眯眼看那人,“那你就告诉我,究竟是谁指使你的?”

那人动了动唇,正要开口,被旁边的大哥喝断,“三儿,别犯糊涂,咱爹还在人家手里!”

话音一落,打算告密的三儿子立刻咬住嘴角,对王营摇了头。

王营的目光看向罗家大哥,还没发问就听罗家大哥咬牙道:“求大人别为难我们兄弟,爹爹他——”

话没说完,大哥的眼睛转向了关秋屿。

同时,营房里所有的人都盯上关秋屿。

王营走到关秋屿身前,惊讶道:“莫非今天的大火和你有关?”

关秋屿同样惊讶地看着王营,反问道:“王大人真这样以为?可我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王营继续道:“就算不是你,也有可能是你认识的那几个兵痞子!叫……吴奇、张介的。”

关秋屿更惊讶,却一时找不到理由为这两位大哥开罪。他心里明白,吴奇和张介一向痛恨县衙,确实有动机故意妨碍王营的工作,让王营陷入误工的危机。可吴奇、张介那样的粗人,再傻也不可能下脸子,找罗家人合作。

思及此,关秋屿已经有了判断,便对王营拱手。

“我可以性命担保,吴大哥和张大哥绝不是指使纵火之凶。而罗家人刚才的含糊其辞,是否也是整个计划的一部分,请王大人细察。”

王营听言冷静了些,却还深皱眉头,负手来回踱步。

关秋屿看向地上的罗家兄弟三人,这时听见门外有人冲进来,跌跌撞撞扑到王营跟前。

“大人宽恕,大人宽恕!贱民有证物上交!”

哭喊的人,竟是罗义,他双手颤抖举过头顶,手上有张皱巴巴的纸,似乎是一份银票。

衙役取来交给王营,罗义便退后,和自家儿子喊起话:“真糊涂,谁给你们胆子放火。你老子做了三十年文吏,还没赚够五十两,你们这是着急送我上路啊!造孽,造孽!咳咳——”

“罗公莫急,事情究竟如何,请您慢慢说。”

关秋屿搬了椅子上前扶罗义坐下,自己便站在罗义身边,眼睛却看向保持沉默的王营。

似乎那份银票上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王营自己瞧了一阵,抬头的眼神显出惊恐。

关秋屿若有所感,过去拿了银票看,才知王营发现了什么。

却听王营大喊一声“罗义”,吓得罗义跪了地。

“那人指使你儿子放火,就拿的这东西?”

王营忽然压低了嗓音。

罗义抬头看,满脸疑惑,似是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王营叹了声,摆手让衙役把罗义一家四人收监,又立刻吩咐去找银票上的银号老板。

不多时,老板被带到,王营不废话,直接问起兑换银票的人是什么来头。

老板低头想,“京城口音。”

王营怒回:“博县一大半人都是京城口音!”

老板又想,“他也没什么明显特征啊!就是腰上挂了块贵玉,双鱼图案的。”

“你确定是双鱼图案?”

王营逼到近前,见银号老板对他点头,眉头霎时皱得更紧。

他眼神失焦,低声自语似的,“这不可能,造水车的工程是刘尚书下派,他又找人放了火?”

刘尚书……

关秋屿听到王营的嘀咕,迅速在原书中找到“刘尚书”的背景资料。如果没错,王营提到的刘尚书,应该就是户部尚书刘列。再比照水车工程任务的发布,关秋屿推测,三年前在户部坑王营,现在又打算坑王营的,正是这户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刘列。

然而,此人与原身父亲关达南似乎没交集,便没理由坑害原身父亲了。

关秋屿拉回思绪,又看了眼王营,见他面色稍微恢复,心事重重走出了营房,忙紧步跟上。

“事已至此,王大人想如何处置罗义一家?”

王营没回头,继续往外走,“发配,充军。”

关秋屿一顿,再问:“那张银票是怎么回事?”

王营陡然停下,却没接话。

关秋屿绕到王营面前,看着他道:“王大人答应给京城写信,请问,京城回复了么?又是如何回复的?户部的刘尚书是否——”

王营猛地转头,“关公子明明猜到了指使放火的是谁,为什么还要追问本官这些?”

关秋屿没有退让,冷静道:“因为我身后还有几千博县农户,他们的辛苦劳作,被人一把火烧了,我有义务替大家向王大人问清楚。”

王营冷笑,“双鱼贵玉和谁有关,本官不想多说,而本官也确实收到了刘尚书的回复。他在信里责备我无才无能,不该被几个农户牵着走,更不该质疑他送来的水车图纸。”

对于京城的答复,关秋屿无话可说。他早在王营提出写信回京时,已想到事情走向,但他似乎低估了户部尚书刘列的厚颜无耻。

“介于本官的糊涂,刘尚书下了新令,要求缩减一个月工期,务必在十一月底完成水车修造。”

王营说着忽而大笑,听来尽是无奈,“这个任务不可能完成了,本官年底的京察注定失败,不仅如此,说不定要被发配、充军。”

关秋屿看着王营低头沉默,暗自捏紧了掌心。

机会稍纵即逝,他喊一声“王大人”,等王营看他,忙拱了一礼,缓声建议道:“赶工期完成,不是不可能。只要王大人想办法弄到木料,想办法鼓动农户,别说提前一个月,咱们同心协力,提前一个半月都不在话下!”

这话叫王营愣了神,他呆望着关秋屿,半晌才问道:“木料短缺问题,本官可以解决,但本官该如何鼓动农户?增加钱粮?”

关秋屿沉吟片刻,对王营摇头,“王大人手里的钱粮也不多,要细水长流,紧着点用吧。其实,大人想鼓动农户积极参与,要从农户需求出发的。只要大人答应归还农具,即可。”

“这样即可?”

王营面露惊讶,因笑道:“大家的农具本该归还的,是本官一时疏忽了。那就请关公子代本官转达,等水车完工,县衙一定归还农具。”

关秋屿瞬间松了口气,还得和王营客气一番,谢过他的大度。

王营一摆手,愁云惨淡的脸色终是见了晴。

关秋屿举目看,大火过后浓烟散去,水车屹立在夜幕里,完好无损,便想起今日找王营的正事,拿出带来的工程记录册,给王营上报了现有进度和接下去的安排。

王营频频点头,说自己眼光准,也夸关秋屿为人可靠。

“不过,以你的才能,留在博县太浪费了。就没打算再回京么?”

关秋屿也笑,“可我是罪民,想回就能回?”

王营转过身,“太子今年十二,按祖制,**婚。你再等四年去科举,别在博县。”

关秋屿也转了身,沿着山路往后走。

“四年后的事,哪儿说的准。我只愿大人一言九鼎,答应的事一定做到。”

第二日,放假的农户来到卫河边,继续未完之事,谁都不知昨天烧了一场大火。

关秋屿肯定不会多话,只召集大家,并转达了王营的承诺:水车完工之日,就是归还农具之日。

众人大喜,抬起关秋屿抛上天,干劲十足。

晌午,关秋屿用了午饭,到营房找王营商量木料短缺的问题。

到了门外,听里面有个陌生人在和王营争吵。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 8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