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流放世子科举日常 > 第7章 第 7 章

流放世子科举日常 第7章 第 7 章

作者:二月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3 23:13:41 来源:文学城

从县衙出来,关秋屿被门外等候的人围住。

吴奇许是从关秋屿脸上看出失望,安慰道:“没关系,你已经尽心尽力,只要你平安,其他的再说。”

关秋屿抿唇不语,想起王营最后的委婉拒绝,心里不太能释怀。

正琢磨着,耳边又传来些声音,是同来的农户张大哥。

“秋屿,县衙态度怎样,你仔细和大伙儿说说?”

“你懂个屁!”

吴奇听言哼了声,拿眼睛斜瞄张大哥,“秋屿见多识广,都玩不转图纸,你还想听内幕?不怕人笑死。今天哥儿几个外出,地里旷了工,你有闲心不如去刨几分地!”

张大哥扁了嘴,低头没再接话。

其实张大哥有名字的,叫张介,从前在京城兵部当差时,没少和吴奇吵嘴,但今日他想向关秋屿打听图纸的进展,肯定不是故意找不痛快。

关秋屿沉默走了几步,偏头看向张介,客气答道:“张大哥,我实话说了吧。王营承认了图纸落后,但他不敢违抗京城的安排,所以这件事,只能先按老图纸开工。另外,我也不会放弃改良水车结构,有机会的话,再向王营提建议。王营自己也说了,如果我研究出成果,他会上报京城的。”

话毕,一行人都停了步子,巴巴地望着关秋屿。

唯独张介叹气连连,冷笑着继续往前走。

吴奇大约看不过眼,上去揪住张介地后领子,把人整个拧了起来,“你啥意思?想听秋屿给你解释,现在又这个态度?我警告你别找事儿!连秋屿都没办法的事,你就算不甘心也不能对秋屿撒气!”

张介面相硬朗,不是软蛋脾气。

他虽在力量上干不过吴奇,但他深知,问题的关键在关秋屿身上,便转头望向关秋屿,冷笑问道:“你有没有尽心尽力,自己最清楚。图纸的事,大伙都不懂才推举你和王营接触,但现在明摆着,造了水车也是个笑话,所以,你就是脱不开干系,就是没尽责!谁知道你有没有收王营的好处,和王营穿了一条裤子!”

“你闭嘴!”

吴奇忍无可忍,举起拳头就要往张介脸上打。

其余几人眼看要出事,赶紧上来拉住吴奇。

关秋屿也走到吴奇身边,尽量控制好情绪,对张介道:“如果大哥觉得今天是我的错,那我也认了,可到初十开工……希望大哥能准时参加,否则,先前那批过冬物资,就得还给慈享田了。”

张介气到胸口起伏,笑声更冷漠,“行啊!你小子是个会过河拆桥的。慈享田的物资,我可以还,但你也别想好过!昨天借的油灯钱,你抓紧时间还我!”

言尽于此,吴奇那一拳头便重重砸到张介脸上。

“忘恩负义的家伙!白眼狼!”

吴奇骂道,叫其余人松开张介,任由张介哭喊着躺去了地上,又拉上关秋屿,头也不回地大步走远。

关秋屿回家后,怕母亲担心,什么都没说。

他吃了点饭,就在屋里墙边转悠,一开始没动手,光站着看,后来才弯腰,拿手轻轻地扒拉。

“过了年,天变暖和,被褥用不上,厚袄也快穿不着了,你都整理出来,拿去街市上换钱吧。”

母亲云氏的话音从身后传来,听起来语气平淡,仿佛早看出关秋屿的心事。

关秋屿回头看母亲,尴尬地笑,“儿子听娘的安排。”

说罢,干脆蹲下去认真整理起来。

一会,云氏也来帮忙,和关秋屿一起叠好被褥,又找来破布条捆绑,以便于关秋屿搬扛。

等忙活完,关秋屿扶云氏起身,却听云氏问他道:“今日去见王营,他是不是拒绝你的建议,不敢擅改原水车图纸?”

关秋屿点头称是。

云氏笑了笑,“王营是外放官吏,还指望京城里提携他,当然不敢冒险。但水车工程质量是王营该操心的,咱们提了建议,他不采纳,等将来出问题,便是他自己的报应,和咱们没关系。要说咱们该关心的,是王营何时归还没收的农具?”

关秋屿微愣,这段时间忙于画图纸,他真没顾上找王营说农具的事。现在听母亲提醒,他便向母亲交了底。

“按儿子原先计划,事情不能着急,最早也要等到水车开工,工程完成一半后,儿子再去找王营提要求。”

这个答案,也许无法完全让云氏满意,但至少给了一个确切时限,就让云氏不好再逼问下去。

云氏“嗯”了声,嘱咐关秋屿道:“你别忘了就行。其他的事,娘不懂,也帮不上忙,你和王营打交道,一定多加小心。”

母子二人正说话,住在隔壁的慈琰来敲门,给云氏送了晚上该喝的药。

关秋屿去打了盆热水,给云氏洗了脚,又给二弟、小妹洗了脚,这才端着盆出门去。

“关公子,我有话与你讲。”

慈琰从后跑上去,叫住关秋屿,不等关秋屿开口,她往关秋屿手里塞了一块又凉又亮的小物件。

关秋屿低头看,那是一块碎银,至少有一两重。

他忙要还给慈琰,被慈琰推辞,“我看大娘的鞋底都烂了,你去街市上给大娘买双新单鞋。开春后,气温变暖,脚上舒服,心里舒坦,自然病也好得快,不是?”

“我不能再要你的钱,我自己有办法,不会缺了我娘的鞋。”

关秋屿转身就走,他了解慈琰的直性子,还是有点被她冒犯到。

次日初九,春寒尤甚。

关秋屿扛起母亲打包好的被褥、厚袄之类的物资,上街换钱。

他不是第一次来街市,根据他之前的观察,这街上不仅有卖灯油的铺子,也有卖布匹的铺子。可惜那布匹店的老板,一听说关秋屿不是来买东西,是来卖旧物的,立刻摆手表明,现在不收厚袄,只收春单衣。“真想卖的话,等秋天来卖。”

关秋屿但笑不语,秋天谁还来卖厚袄子,自己都不够穿。

既然布匹店不给换钱,他出门就奔着另一家灯油店去,灯油店老板倒是热情得很,上下瞧着关秋屿,客气道:“我看公子面相贵气得很,今天要买几斤油?”

“买三钱。”

关秋屿记得,昨天向张介借的灯油就是三钱,他心里清楚自己带来的物资不值钱,根本没敢有多的幻想,能换到足量的灯油,了了张介的欠债就算幸运。

“三钱,就是十文,公子自己带了油罐么?”老板往货架去取货,顺口问道。

关秋屿掏出油罐递过去,又说:“我没钱,能不能用这些东西换?”说着,他把肩上扛的物资都放上柜台,发出沉闷的响动。

老板见此忙喊,“别压坏我的台面!拿走拿走。我是油铺子,只卖不换。”

关秋屿无奈搬下被褥,见老板要走便伸手拉住。

“我不要三钱了,只要二钱,这些东西都归你。”

一大捆棉花只换二钱灯油,这也太心酸,关秋屿咬咬牙,对老板挤出个灿烂的笑,“我家里急用钱才肯换的,老板再考虑考虑?”

老板沉默无言,盯着关秋屿打量。

“公子看着真不像穷人,你从前住京城吧?唉,又一个可怜人……行行行,我给你换,但是,你这些东西换不到二钱,我只能给你一钱。”

“一钱?”

关秋屿僵住,他欠张介的可是三钱,讲讲人情也许能减到二钱,但是一钱绝对不够。

他留下一句“我不换了”,重新扛起东西出了店门。

正低头苦恼,忽听对街有伙计的招揽声,喊的竟是“慈家棺材铺新品上货”。

他怎的忘了这间铺子?

关秋屿走到铺前,与门前伙计笑了笑,“哥哥记得我吧,今天你家老板在么?”

伙计呆了下,没认出关秋屿就打算轰人,却见铺子里走出个胖男子。那人锦衣披身,该是慈享田的长子、慈琰的大哥、县令王营的女婿,更是原书中的头号木工爱好者,慈琅。

依照原书剧情安排,慈琅将来要去京城皇宫,给皇帝做龙椅龙床,但那是三十年后的事,也挨不着眼前的关秋屿。

“哎呀,我晓得你呢!岳父昨日来家里……”

话到一半,慈琅噤了声,招呼身后的伙计,帮忙接住关秋屿肩上的被褥,又拉关秋屿进店内隔间坐下说话。

等关了门,慈琅扶着双下巴笑,才和关秋屿详说起昨晚发生的事。原来王营当着慈琅的面,赞赏关秋屿是见多识广的匠人。

“县衙那些破事儿,岳父是烦不甚烦,他早看罗义不顺眼,这次借关兄的事解决了罗义,也算大快人心。另外,岳父还建议我和关公子结识,多向关兄请教先进技法。那可赶了巧,没想到今日就见到关兄,只是……关兄上街,怎还随身带了那些臃肿行李?”

关秋屿有点不好意思,“不瞒慈公子,家中急用钱,想卖了周转。”

慈琅点头,又说:“今日店里上新,择日不如撞日,我想请关兄帮着参谋,过后付给关兄一点报酬,以解燃眉之急,关兄觉得如何?”

关秋屿正想这茬儿,听慈琅先提出来便直接应了。接着,他随慈琅去看新货,那批棺材果然如原书中所写,特点和缺点都很明显。他打算和慈琅交个长期朋友,看出问题就不客气地直说。

“设计浮夸,用料浪费,致使价格虚高,生意寥寥。”

只言片语,直戳慈琅的痛处,尤其是这最后一句。

慈琅听着干笑两声,再看自己的新设计,半晌没说出话。

关秋屿知道自己说准了,就再进一步,给慈琅指出几处容易改动的大结构,并精确算出能节省多少成本,直听得慈琅陪笑不止,面色更尴尬。

“这些地方,都是我最得意的,关兄竟然都看不上么?”

慈琅语气透出抗拒,看着关秋屿问道。

关秋屿估摸着慈琅的情绪变动,以退为进,拱手道:“也是我个人的一点拙见,慈公子不必太在意。”

慈琅顺着台阶下来,“是这个理儿——你去取十两银子给关先生,虽然我采纳不了先生的建议,该付的报酬是不能少的。”

伙计听命下去拿钱,倒是关秋屿推辞十两太多,他只要一两,否则下回就不来了。

慈琅只好同意,亲自送关秋屿出店门,“我知关兄现在身负县衙公务,等关兄不忙了,同样欢迎关兄上门。”

关秋屿辞礼,瞅见墙角有些碎木,便又向慈琅求来一把刻刀,想带回家做点小物件。慈琅没意见,让伙计包好交给关秋屿。

手里有了银子,关秋屿也没忘带走自己的被褥,随后,去灯油铺打两斤油,用去一百文,又到布庄给母亲买新鞋,给小妹买新衣,去书店买本旧《千字文》,给二弟认字用。

路过糖铺子,再买几块饴糖,以后少不了哄二弟小妹的时候。

到家又是日暮,气温变冷了些。

关秋屿趁着母亲做饭,溜进里屋,把被褥放回墙角,拿了礼物找二弟、小妹。母亲云氏以为他卖了好价,见他拿出新鞋,都没多问,只说他过完年长大一岁,衣裳裤子明显短了些。

“我近来做了手工,等找人卖掉,也给你做套衣裳。”

关秋屿端碗喝粥,回说:“娘不必辛苦,熬坏了眼睛。明日水车工程开工,县衙答应会给儿子工钱的,以后家里吃的穿的用的都不缺。娘在家闲不住,可以教二弟、小妹认字。纸墨那些虽然贵,紧着点用,我都能供得起。”

一番话说得一屋子老小都安静下来。

云氏放了碗,眼眶里又有泪在打转,“说起读书,你才是最耽误不起的。若有天……”

关秋屿摇头打断母亲,“京城里的事,都是料不准的。现在,我只想好好把水车工程干出来,让王营满意,让大伙儿吃饱饭,让娘和弟、妹安安稳稳地活着,就成。”

一家子老小吃完饭,关秋屿还得出门去办正事。

他沿着门前的山路,到张介家门外,还没靠近便听见张小七的哭声,接着就是张大嫂的骂声。

“你看你干的啥子事?人秋屿多好的孩子,多亏他帮咱争物资,咱才没冻死、饿死。你倒好,反手找人要油钱,你到底咋想的啊!人家从京城来的读书人,就是在等大赦,将来要考科举做大官,你究竟和秋屿闹什么?”

张介明显气弱,“我……我气上头了!现在已经闹翻了,我还能怎样?不可能让我去道歉吧。”

“为什么不道歉?”张大嫂咄咄逼人。

张介骂了声“住口”,冲出门来,又不知该去哪,只能站在门前,垂下脑袋。

张小七跟着爹出来,抱着张介的腿继续哭。

张介烦心死了,抬手要给儿子一巴掌,被关秋屿上前拦下。

“弟弟莫哭,给你糖吃。哥哥找你爹说事,你乖乖的。”

关秋屿摸了下张小七的脑袋,递了糖过去,等哄住张小七,才抬头看向张介。

“张大哥,对不住,因为我的事,让你和大嫂吵架了。”

张介揣着手,直叹气,“她和我闹,也不是一天两天,和你没什么关系。我那天找你还油钱,你……你别往心里去,是我昏了头,没管住嘴,说了错话。”

“张大哥没说错,欠了油钱当然要还,你家也不富裕。那半罐灯油,老值钱了,我今日上街买过才知道。这不,我肯定不占你便宜,借你三钱油,还你一斤,你都收下,指不定以后还要找你借。”

关秋屿把油罐子递上,沉甸甸的。

张介接住,眼中的惊讶一闪而过。

他大约知道关秋屿是有本事的,没多问买灯油的钱从哪儿来,只重重点了头。

“你放心,以后我张介的命就交在你手里,你说怎么造水车,咱都听你的!”

关秋屿回之一笑,“多谢张大哥支持,等造完水车,咱还要开荒种地,日子一定越来越好。”

随着关门声,张介进屋与张大嫂说了些话,张大嫂心愧,出门想给关秋屿道歉,却已不见关秋屿的身影。

关秋屿走在回家路上,想着自己给张大哥的承诺,也没有完全的把握。大家想拿回农具,王营能答应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 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