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灵魂厨房 > 第4章 第四个故事

灵魂厨房 第4章 第四个故事

作者:十三弦声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9-05 14:47:50 来源:文学城

我从未后悔遇到你。

丝竹声响起的时候,孙姑娘正在厨房准备少爷的长寿面,一整根面条,仔细擀好,粗细均匀有劲道,小心地托起面条,下入翻滚的汤锅中。

孙姑娘是沈家少爷沈玉桴的童养媳,自幼养在沈家。沈将军跟着张作霖将军在北方打仗,把独子沈玉桴留在老家,虽然养尊处优,却是疏于管教,又接受了一些西式的教育,性格越发叛逆,对童养媳一事尤为排斥。

孙姑娘却不介意,自幼伺候他伺候惯了,虽然比他还要小一岁,却一直像姐姐一样照顾他。每年生辰更是少不了这一碗长寿面。

后院有人在咿咿呀呀地唱戏,不知道唱的哪一本哪一折,孙姑娘一边回忆着小少爷的口味,一边细细地切出一把碧绿的葱花。

倏地一道清越的嗓音出现,这声音便如山间一缕清泉,又如秋空一抹鸿影,一个陡陡的拔高,听得人心尖儿发颤,而后转而平缓,如丝绸一般熨帖。

孙姑娘一个愣神,指尖一痛,却是锋利的菜刀将指尖划了一道细细的口子。

细细的血珠渗出来,不及细想,锅里发出“噗噗”的声音,孙姑娘手忙脚乱地擦掉血,揭开锅盖,取了个福寿纹的大碗,将面条捞进去,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面条没有断,这才轻轻舒了一口气。

卧一个少爷喜欢的溏心荷包蛋,浇上卤汁,再撒上葱花,孙姑娘这才得空将自己的手粗粗包扎一下,端着面去了后院。

沈玉桴正百无聊赖地陪沈夫人看戏,据说今日请来的是最近城里有名的角儿,叫做临江仙,虽是男人,唱的却是旦角儿,扮相美,嗓子亮,是个难得的美人。

见到孙姑娘来,沈玉桴眉头一皱,瞪了她一眼:“不是叫你不要做这个么?你又不是下人,我也不想吃面!”

孙姑娘低着头轻声道:“长寿面还是要吃的。”

沈玉桴刚要继续开口,却一眼瞥见了她受伤的手指,话到嘴边却又转了个弯:“做个面条都能把手弄伤,你不是喜欢做下人的活吗?哪个下人像你这样娇气的?”

孙姑娘抿抿唇,把手收进袖子里准备离开,却被沈玉桴粗暴地扯住袖子:“回去记得自己上药,不许再进厨房!”

孙姑娘点了点头离开,临走瞥了一眼戏台,却没看见沈玉桴一边翻着嫌弃的白眼,一边老老实实地吃面条。这长寿面有个讲究,就是吃的时候必须一口吃完中途不能断,沈玉桴虽然嘴上嫌弃,却是真的一口没断把面条吃完了,最后夹起荷包蛋,轻咬一口,吮吸一下,微微眯了眯眼,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笑容。

是夜,孙姑娘听着逐渐停息的丝竹之声,白日里的惊鸿一瞥又浮上心头,那人的模样,那人的身姿,那人的嗓音,仿似猫爪一般在她的心里不得安分。

恰好见到侍女去戏班暂住的小院送饭食,咬了咬牙,她提着一盒点心也跟了过去。来到小院,正看到那临江仙妆都没卸,抱着一碗烂糊的面条大口吃,见到她来,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道:“今日也是我的生辰,老板给我买了碗面,却不想结束晚了,面条都烂糊掉了。”

戏班老板走出来笑道:“烂糊了那也是长寿面,你得给我吃完才行。”

心里像被一根针刺了一下,孙姑娘突然上前一把夺过那碗面,道:“别吃了,我给你重做一碗。”

临江仙笑得眉眼弯弯:“好呀!”

面条做好的时候已经很晚,孙姑娘紧赶慢赶,终于赶在子时前一刻把面条送了过来,她有些懊恼,因为手指受伤,面条断了好几回,才终于擀好这一碗。

走进小院,临江仙已经卸了妆,眉眼素净,披着一身月华坐在院中,面前一壶酒,两个杯盏。

他抬眼笑了笑:“等你好久。”

孙姑娘放下面条,却被他伸手握住手腕。

“你受伤了?”他啧了一声,“包扎得真糊弄,我帮你重新包一下。”

他手指很长,骨节分明,轻轻柔柔地为她上药、包扎,最后打了个细致的结。

孙姑娘觉得脸有些热,讪讪地抽回手,别开眼睛:“吃面。”

“你陪我喝一杯,我再吃。”

酒液入喉,辣的呛人,喉中似要烧起来,等她缓过来,发现那人已经快把一碗面吃完了。

“临、临江仙,我先走了。”孙姑娘起身,脚底下有些飘,伸手撑住石桌。

那只骨节分明的手又伸过来,牢牢握住了她的手腕。

“我叫苏凌。”那人声音闷闷地,仔细听居然还有点委屈:“为什么我的碗里没有荷包蛋?”

孙姑娘回头,看见台上谪仙一样的人此刻仰着头看她,微微皱着眉,竟有几分可怜巴巴的味道:“我看见他的面里有荷包蛋。”

孙姑娘觉得头有些晕,下意识讷讷道:“忘了……”

苏凌放了手。

“哦。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

“蘋儿。”

孙姑娘逃也似地离开,怕再慢一步,自己胸腔里激烈的心跳声就会惊到那人。

孙姑娘觉得自己恋爱了。

她跟着沈玉桴学过一些西方的知识,知道自由恋爱,只是从没想过,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从小她就知道以后会嫁给沈玉桴,她从未想过喜欢不喜欢的问题,只是觉得,嫁就嫁了,自幼一起长大的情分,再朝夕相对几十年,也没什么。

只是被临江仙、不,苏凌,被他握住手腕的时候,她觉得被握住的那一处肌肤几乎要烧起来,一颗心满满涨涨的,不知道什么东西似要从里面满溢出来,让她窒息,将她溺毙。

可那一刻她是开心的,或者说,她从未如此开心过。

戏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可想着想着她又难过起来,她是有婚约的人,而他只是个戏子,就算再红,也是下九流的身份,且不说世俗眼光如何看,光是沈家这一关就过不了。

更何况,他们才第一次见面,苏凌的心思是什么样的,她一点儿也不知道。

或许是她一厢情愿呢!

孙姑娘辗转了半宿才沉沉睡去,醒来的时候却发现手脚发软,头晕得厉害,一摸额头,滚烫滚烫的,这是发烧了。

沈玉桴正好来找她,见她这个样子,哼了一声:“真没用,本来还想让你今天陪我去学堂听两节课的。”说罢看都不看她一眼,走了。

不多时,有个洋医生带着个女护士提着药箱走进来给她诊治,细细的针头扎进肉里,凉凉地疼,孙姑娘忍不住便想起昨晚帮她包扎的那双很好看的手,想着想着,又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病好之后,孙姑娘开始一有空就往戏楼跑,有时候还会大着胆子趁着后台没人给苏凌留下一盒亲手做的糕点。

反正也没有以后,能多看一眼是一眼呗。

孙姑娘想。

这一日她又悄悄溜到后台,她知道苏凌有个专用的休息间,每次她都会把糕点放在那里面,今日推开门一看,却发现一张浅色的信笺端端正正地放在里面。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孙姑娘的心狂跳起来,虽然知道这只是一首古人的词,可是无巧不巧,她的小字正是蘋儿。

或许……他只是随手写写……

孙姑娘捂着胸口,匆匆放下食盒便要离开,却一头撞在来人的身上。

那人声音闷闷的:“每次来都不等我,好不容易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给你看,你还要跑。”

孙姑娘不敢抬头,她怕自己一抬头就会想哭。

那人却伸出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抬起她的下巴,逼她跟自己对视。

“喜欢吗?”

孙姑娘不知道他问的是什么,是那首词还是他自己,她胡乱点了点头想挤开他出去,却被苏凌一把揽进怀里。

“嗯,我也喜欢。”孙姑娘听见他轻声说。

这几日沈玉桴在闹着要去北方参军,沈家上下被他搅合得鸡飞狗跳,孙姑娘回到沈家的时候他正在跟沈夫人吵。

“胡闹!小小年纪参什么军!”沈夫人声音威严,中气十足。

“母亲,你这是迂腐!好男儿志在四方,百无一用是书生,我已经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一事无成,我的同学们要么上战场,要么出国深造,为什么只有我必须留在这里?”

“成家立业,先成家后立业,等你明年成年,你和蘋儿便完婚,之后我让你父亲送你出国。”

“我不要娶她!我根本就不爱她,我需要爱情,爱情你懂吗?”

“胡闹!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

孙姑娘没有再听,她觉得自己能够理解沈玉桴,因为她已经尝到了爱情的滋味——像沈玉桴说过的那样美好。

沈少爷抗争失败,沈母关了他三个月的禁闭,三个月后终于得以踏出大门以外的地方,劈头砸来的却是沈母在为他筹备婚事的消息。

这一次,沈少爷没有大吵大闹,他打算直接跑路。

隐姓埋名去从军也好,去国外也好,怎么都比在这深宅大院里被逼着与一个不爱的人洞房花烛要好。

沈玉桴做好了准备,却被孙姑娘堵在了房里。

孙姑娘平日里柔和的眉眼此刻迸发出让他心惊的目光。

“你来做什么?你终于要和我结婚了,你不是应该高兴吗?”

“我知道你要走。”

“你——”

“我不想和你结婚,我帮你逃走。”

沈玉桴愣愣地看着她,仿佛不认识似得,他记忆中的孙蘋儿,沉默内向,总是柔柔地笑,轻轻地说话,跟眼前的她判若两人。

“为什么?”

“我有喜欢的人,我也想要爱情,我不能和你结婚。”

沈玉桴脑子里有些乱,不由自主地就开了口:“或许,我们可以先假装结婚,他们说过,完婚后我就可以出国,我可以带你走,到时候你想去哪里都可以。”

孙姑娘坚定地摇头:“不,他不愿意看到我和你拜堂。”

沈玉桴一瞬间心里有些说不出的滋味,独自咂摸了半晌,终究还是答应下来:“你怎么帮我,什么时候走?”

“今晚,我们丑时出发,去渡口,他会在那里等你,船是明天下午的,所以你明天白天必须藏好,他会化妆成你的样子来与我拜堂,等到你离开后,我们会想办法离开沈家,你不用担心我们,我们想要躲起来比你容易许多。”

“开什么玩笑?化妆成我的样子?你觉得我母亲会看不出来吗?”

“你去看了就知道了。”

渡口。

穿过潮湿逼仄的街道,尽头的小屋里,一盏油灯如豆。

灯下坐了一人,手里拿着一卷书。

沈玉桴吓得顿住了脚,那人的模样分明与他一般无二!

孙姑娘笑着带他进了屋,屋里那人抬起头,与孙姑娘相视一笑,看向沈玉桴:“你好,我是临江仙。”

“临江仙?你是临江仙!不可能,我见过你的,你不是这个样子!”

临江仙掏出帕子,沾了一点水,在面颊、眼廓、鼻梁几处擦拭了一番,沈玉桴看见帕子上有一些深深浅浅的脂粉色,而随着脂粉的掉落,他的整张脸都变得柔和下来,仔细看,其实他的脸型和五官与沈玉桴有五六分相似,只是气质迥异,是以不刻意装扮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这一点。

沈玉桴惊得合不拢嘴,临江仙本就是戏子,最擅长妆扮和模仿,沈玉桴又是个很简单的人,他轻易就模仿了个七八成,混个一天拖延时间应该不成问题。

三人把计划详细说了一遍,沈玉桴兴奋不已,他只需要在这小屋子再藏一天,从此就可以天高任鸟飞了。

临近卯时,临江仙重新妆扮好,换上了沈玉桴的衣服,打算跟孙姑娘回沈宅,望着俩人的身影,那种怪异的感觉又涌上心头,想了想,沈玉桴忍不住开口道:“喂,虽然还没到我生日,但我以后可能都吃不到你做的长寿面了,你能不能再给我做一碗?”

孙姑娘想了想:“也好,时间来得及。”

小屋里东西倒也齐全,不一会儿,孙姑娘做好了两碗面,临江仙斜斜地靠在厨房门口,孙姑娘笑着递过一碗面:“你的。”

临江仙抱着碗嗅了嗅,忽然道:“我要和他换。”

“为什么?”

“因为每次都是他有荷包蛋,我却没有。”临江仙的语气和初见那天一模一样,每每想起来孙姑娘心中总是忍不住一阵柔软。

“你的藏在面下面。”

“我不管,我要和他换。”

孙姑娘无奈地换了碗,摇摇头去了堂屋,把面放在沈玉桴面前。

沈玉桴也不计较没有荷包蛋,拿起筷子便准备吃。

停下!停下!

一个声音在脑海里尖叫,孙姑娘呆了呆,僵硬地伸出手,用力把沈玉桴的那碗面扫落在地!

“没有想到,你竟然会放纵自己在这样一场梦境之中。”

“我活了太久,快忘了无知无畏地爱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孙姑娘茫然地低语一声,眼前逐渐清明。

还是她熟悉的灵魂小肆的院落,她坐在树下的石桌上,茵陈坐在石桌上,旁边是摊开的一卷玉简——《行者录》。

孙姑娘摸了摸胸口的位置,那里,孙蘋儿留下的感觉还残留着,但她知道,这不过是一场梦,是行者录所记录的执念。

行者录里记载了太多的故事和执念,玉简本身就是一个梦境世界,只要有契机,便可进入其中,亲历那些故事的主角们所渴望的梦境。

茵陈坐在石桌上,晃着双腿:“这个故事原本是什么样的?”

孙姑娘摩挲着玉简,半晌不语。

那一夜,沈玉桴毫无戒心地吃了那碗长寿面,却在孙蘋儿难以置信的目光中自口鼻中流出血来。

“少爷!”孙蘋儿惊慌失措地伸手去扶他,想要替他拭去血迹,却害怕得浑身发抖。

面!是面有问题!

孙蘋儿猛然回头,见到的是临江仙好整以暇地倚着厨房门口,一口咬住荷包蛋,吮吸一口,满足地眯上眼睛。

“苏、苏凌!你——”

临江仙咽下口中食物,优雅地擦拭了一下嘴角:“我从母性,若是从父姓,我叫沈凌。”

“我的父亲,和这位大少爷的父亲,是同一个人。”他笑得邪异起来,“但他的母亲是名门之后,我的母亲是个戏子。所以,他的生辰可以大摆筵席,而同一天出生的我,却只能在台上给他表演!”

苏凌说得很慢,和沈玉桴几乎完全一样的一张脸慢慢变得暴戾狰狞起来。

“你以为我为什么扮他扮这么像?为了这一天,我已经练习了十几年。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我都看在眼里,然后千遍万遍地去模仿,就是为了有一天,我可以取而代之!”

他咧唇一笑,看向孙蘋儿:“至于你,你的价值到此为止,所以,你陪他一起消失吧!我会代替他,代替你们,去享受沈家的一切,你们觉得如何?”

匕首的寒气一点点靠近,孙蘋儿的目光却始终僵在苏凌持刀的手上,骨节分明的一双手,曾经温柔地给她包扎过伤口。

“快走!”

沈玉桴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一把扑上去撞进苏凌的怀中,将他撞得一个趔趄。

“走!快滚!”沈玉桴嘶声吼叫,怒不可遏地目光狠狠瞪视着呆站着不动孙蘋儿,苏凌扬起手中匕首,一下一下刺进沈玉桴的身体里,鲜血溅在苏凌的唇上,他笑着舔了一口,仿佛无上美味。

一刀,又一刀。

沈玉桴的声音虚弱下来,直至再也说不出话,他凶狠的目光也一点点软下来,只剩下留恋。

孙蘋儿跪倒在地上,她早就忘记了逃跑,眼睁睁看着曾经温柔似水的一个人手执染血的利刃向她走来。

“杀了我吧,我对不起少爷。”孙蘋儿喃喃低语。

沈凌挑挑眉:“如你所愿。”

冰凉的刀刃,沾着沈玉桴的血,刺进孙蘋儿的心脏。

时间从这一刻开始在孙蘋儿的世界中凝固,她觉得自己在黑暗中漂浮了很久,直到远处那一抹光亮映入眼帘。

是了,是灵魂小肆,一家存在于传说中的小肆。

孙蘋儿挣扎起来,疯了一般跑过去。

城南深巷有小肆,烹以灵魂,佐以岁月,凡所愿,无不得。

孙蘋儿跪在孙姑娘面前:“是什么都可以实现吗?”

“是。”

“我不想少爷死。”

“可以。”

渡口边的小屋内,死而复生的沈玉桴在临江仙惊恐的目光里拔出身上的匕首,一刀一刀刺在他的身上:“你不该利用她。”

沾满鲜血的匕首移到临江仙的脸上,沈玉桴继续道:“你不是想要取代我吗?那你就替我去死吧!”

一刀划下,在这张酷似沈玉桴的脸上留下深可见骨的刀痕。

沈玉桴丢下匕首,抱起孙蘋儿的尸体,一步一步走进夜色之中。

三日后,沈家大少爷在渡口身亡的消息传遍了全城。

三年后,东北有一个名叫苏凌的年轻将军声名鹊起。

而孙蘋儿,她唯一留下的,就是行者录中那一场未完成的梦境。

故事讲完了,茵陈有些疑惑:“既然她最大的遗憾是害死了沈玉桴,那么在梦境里不要招惹临江仙不就行了?”

孙姑娘摇摇头,玉简翻开的那一页,写着一行小字:我从未后悔遇到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