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邻家的女人 > 第28章 此情可待成追忆(五)

邻家的女人 第28章 此情可待成追忆(五)

作者:薛不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22 01:08:59 来源:文学城

是夜,五班教室。

“桐桐,桐桐~”王仁用中性笔戳张桐的后背。

张桐扭头看他,“又有什么事儿?”

“嘿嘿,这不是那什么,我想跟你对对历史的答案。”王仁说着便要把自己手中的卷子递给张桐,“或者你愿意帮我看一下,我也不介意的?”

“人长得丑想得挺美,卷子拿去吧。”张桐从抽屉里找出被自己塞在最底下的卷子。

“谢啦,对了,你刚才跟夏歌说什么呢?”

“没什么。”张桐想了想,斟酌着说了句,“不过是关于高考的一些事情罢了。”

“高考……”王仁肃然起敬。

在得到张桐的卷子之后,王桐便运笔如飞,“嗖嗖”写下答案。

刘麒支着下巴,见同桌总算是脱了冬季校服,露出自己雪白的臂膀,不由得笑道:“总算舍得打赤膊了?”

张桐也笑道:“总不能真捂出一身痱子来。”

“捂出痱子来了你会舍得出来见我们吗?”

“唔,大概不会,不过真把痱子捂出来我也有办法解决。”

“什么办法?”刘麒奇道。

“藿香正气水跟十滴水,这两个混在一起用有奇效。”张桐道。

藿香正气水很常见,最近几天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这个气味。每到夏日,药店卖出去的最多的药就是藿香正气水。然而现在还没有六七月份那么热,还有一个多月才高考呢!不过高考这事儿离他们还远着呢!他们可还是高二,去年这个时候,他们还是高一,才刚分了文理科,也分出来了艺体班。艺体班的老师很负责,才刚放暑假,即便还没有到新班上课,却也提早给学生们开了素描课和油画课。

听说有人曾经问过张桐为何不去读文科班,明明她文科也很有优势,张桐只说她对文科没有什么兴趣。

或许,更准确的说,她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

“喂,在想什么呢?”张桐好奇道。

“没什么,你继续说那什么十滴水吧。”刘麒道。

背上有痱子的人用藿香正气水混着十滴水一起擦拭身子,能够有效地祛除身上的痱子。这个方法还是奶奶认识的老中医告诉给她的。那个医生姓陈,城里有人得病都来找他,张桐以前听人说过无论别人得了什么病,哪怕是癌症,这个陈医生都能够把人的病给治好。

“藿香正气水我知道,十滴水是什么?”刘麒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祛痱子效果很好么?”

“单独的我也没用过,我一直是混着藿香正气水用的,效果不错。”

“我又没有长过痱子,怕是用不上咯。”王仁对好了答案后把试卷塞到张桐的柜子里去,随后也凑上来讨论。“不过我还是要用六神花露水的。”

“六神花露水?这种东西能少用尽量少用吧,凡是成分里有冰片的,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张桐眨巴着眼,“不然我肯定是用大家都熟悉的东西。”

“啊。”王仁狐疑道:“你从哪儿知道的这些事情?”

“一个老中医。”

王仁还想要说些什么,却听上课铃声响起,原先交织在一起的混乱声音刹那安静,学生们一齐看向前门,历史老师钟礼端着保温杯走了进来。

钟礼上课从不看教材书,也不怎么按照教材书的顺序教学,然而他教出来的学生却比其他人知道的更多。秉承着黑猫白猫抓着耗子就是好猫的理念,学校对他教学方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明明还有一年才高考……”王仁小声道:“大家却都很严肃认真的样子。”

“毕竟是为了自己的前程。”张桐回头冲着他一笑,“王仁同学可不要跟我一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哦。”

“那也得我能够跟你一样啊,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是咱班名列前茅的人,我要是跟你一样,我奶得说我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王仁说罢,认命地拿出了笔记本。

“嘿,老钟,咱们这节课讲啥?”王仁成绩不好,却很爱与老师们搭话。不过这些老师也都挺喜欢王仁捧场,也都没有批评他。

“咱们这节课,不讲课吧,这学期的课基本上上完了,再跟你们讲点重复的你们也不乐意听,当然我这个人讲故事的水平也不怎样你们随便听听。”王仁当即说道:“老钟你讲什么我们都乐意听!”钟礼站定后笑道:“就你?信你们爱听历史,还不如跟我说最近天下红雨,当然,最近天气热,你们心浮气躁,我也是能够理解的,我也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你们有什么想听的吗?”

“不如讲点亡国之君吧。”张桐支着下巴看向钟礼,“以前讲的那些个皇帝我们其实没有什么感觉,他们封建社会做到的最好,也不过是让一部分人吃饱饭,更多人仍然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不如整点败家子给我们乐乐。”毕竟普通人败家也就败一点田,皇帝败家能够把整个国家都给败完。

“败家子有啥好讲的?”王仁不太赞同。

“行吧,就按照张桐说的,讲点古代的败家子吧。”钟礼却答应了张桐这并不靠谱的提议。

“老钟,你要讲的败家子是胡亥吗?”王仁想了半天,只从记忆里搜刮出胡亥这个人来。胡亥此人,走了狗屎运当上秦二世,以自灭满门的骚操作震撼了整个华夏历史,也给王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毕竟被灭满门的常见,自灭满门的胡亥可是头一个。

钟礼笑了笑,道:“胡亥大家都知道,靖康耻、犹未雪大家也都背过,甚至于隋炀帝大家都是听说过的,这些讲起来好像都挺没意思的。”

“啊啊啊!是啊亡国之君有什么好讲的,故事听很多了,耳朵都快起茧子了。”王仁提议道,“刚才上了长恨歌呢,不如讲讲李隆基和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说到这,他又嘿嘿一笑,不知想到什么。

“缠绵悱恻?爱情故事?”张桐嘲讽地勾了勾唇角,“你也信?”

“我哪里有相信,不过是好奇啊,难道你不想了解吗?李隆基跟杨贵妃究竟是怎样一回事,我是实在想知道,心好像被谁挠痒了一样,烧得慌。”王仁解释了一句,“是你自己多想了。”

“哦,是吗?”

“你今天是吃了火药吗?火气这么大。”王仁毕竟是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被张桐接二连三怼了几次后,心中也颇有些愤懑不平,“老师就那样讲的,你冲我阴阳怪气作什么。”说着他又低声嘀咕道:“女生就是麻烦,一有什么不顺心就冲人撒气。”

“哦,你也这样认为?”张桐幽幽道。

“我不是啊,是你自己找茬的啊?”王仁扭过头,不去看张桐。

“咳咳。”钟礼咳嗽一声,“看你们都很想听杨玉环与李隆基,那你们认为,她与李隆基有爱情存在吗?”

“肯定有啊,不然为什么要与他在一起呢?”有男同学大声说道。

“才不是呢,李隆基年纪都可以当杨玉环爹了,她那么年轻貌美,干什么要喜欢李隆基啊?”有女生小声反对。

“那你认为呢?张桐同学。”钟礼看向张桐。

“爱情不爱情的,我们又不是当事人,怎么讨论也讨论不出来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张桐站起来,笑着看向钟礼,“不过老师不如问下我觉得杨玉环有没有错?在安史之乱当中。”

“哦?那张桐同学说下你的看法。”钟礼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

“我的看法就是,她肯定是有错的,但是她的错太小了,跟李隆基这些人比起来就跟没有一样。因为她根本就没有实权,她要是有点实权,还能够说她究竟错在哪里,怎么错了,但是她连当个贵妃都是被迫的,这时候说这个感觉不太对劲。封建时代的女人根本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去亡国,把大量的焦点聚焦在她身上,无疑是转移视线:毕竟真正该骂的怎么也得是最高的那个统治者也就是皇帝吧。

有人说不理解为什么大家都觉得杨贵妃无错,那是因为她根本就没有掌握实权。你看要是有人写下一个作品,说慈禧太后多可怜多无辜,你觉得会有人这样认为吗?但是杨贵妃真没有什么能量,对比起来确实很无辜。

至于说她错,这也不是因为她本身做了什么,而是她自己所用的就是民脂民膏,那肯定不会全然无辜。所以有些人说普通人将矛头对准她如何如何,其实我也能够理解,对于那些普通人来说,她确实就是个祸国妖妃。普通人能怪皇帝吗?那恐怕是不能够的。封建时代的皇帝,说白了就是天,错了也得是对的,皇帝亡了国,有太后怪太后,有太监怪太监,有奸臣怪奸臣,有妃子怪妃子,反正肯定不是皇帝的错。有没有人能够跳出来?可能有,但是这样的人肯定活不了,能活下去也得躲在深山老林里。

至于有人觉得我们同情杨玉环不过是因为她是一个女人,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即便是在现在,也会有男人说,我是男人,肯定是完全理解认同皇帝的。先前一个电视剧,有人批判后宫里的女人,心疼皇帝戴绿帽。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够仅仅因为她是个女人而同情她呢?一个人的看法是脱离不了她所处的环境的,你可以说阶级矛盾,我也可以说性别矛盾。毕竟即便是再底层的男人,也可以奴役一个女人,那就是他的妻子。

现在很多人还要扯阶级矛盾,也很好玩,阶级矛盾能够掩盖住其他的事情吗?我认为把过错都给推到杨玉环身上的人很可笑。不过,还有一句话,李隆基必须死。杨家人死了,他凭什么活着。”张桐几乎是一口气说完。

“好吧,你坐下。”钟礼面无表情,他又把话题重新转到了亡国之君上。

“朱祁镇。”

“朱祁镇?是朱元璋的后代吗?”王仁大声问道。

钟礼叹口气,点头称是,笑了笑,又摇摇头,道:“明太祖朱元璋是很厉害的啊,历史上唯一一个出身贫寒的皇帝,他的儿子明成祖朱棣也是很厉害的,文能修永乐大典,武能亲征蒙古,又派出郑和下西洋,宣扬明朝国威,然而这位朱祁镇,却没有继承半点他先祖的能力。”

“若只是没有能力便罢,偏偏他有与实力并不匹配的野心。宣德皇帝教太监读书,这个举措为后面宦官干政埋下祸患,不过在宣德皇帝那时候,宦官干不出什么事,宣德皇帝一死,太监王振跟朱祁镇说起朱祁镇先祖的威风。”

“啊?太监啊。”王仁直觉不对,戳了戳张桐的后背,张桐转过头看他,挑眉道:“你最好给我个合理的解释。”王仁把手放在嘴边,小声询问道:“太监在古代不是受歧视吗?皇帝咋还听太监的?”

虽然不知道这个皇帝做了什么事情能够被称之为败家子,但是既然讲了这个名叫王振的太监,就说明这个太监很重要。

“有没有一种可能,古代的皇帝其实并不是能够随意杀人的,很多时候大臣甚至可以牵制皇帝,皇帝那时候能够任用的人,其实也只有太监,而且太监的权利是从皇帝这里得来的,所以……”张桐微笑着看王仁:“皇帝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又为什么不用呢?”

王仁吞了吞唾沫,有些后怕。

“朱祁镇被王振一说,心思浮动,认为自己的太爷爷朱棣能够亲征蒙古,五战五胜,送蒙古人去见了他们的祖宗成吉思汗,自己身为朱棣的曾孙,应当也是能够胜利的,于是他便亲征瓦剌,可惜他被俘虏了,还留下了叫门天子这一外号……然而他的庙号却是明英宗,出类拔萃曰英;道德应物曰英;德华茂着曰英;明识大略曰英。”钟礼喝了一口茶,“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被孙太后和少保于谦奉为皇帝,朱祁钰力挽狂澜之后却也没有什么好结局,朱祁镇给他的谥号是郕戾王,戾不是什么好词大家都清楚,不过也因为戾太子刘据和郕戾王朱祁钰,这个谥号竟然也有了一点委屈的含义。”

“也就是说在他被俘虏的时候,他弟弟力挽狂澜……那他后面是又恢复了皇帝这一个身份吗?”王仁有些不解,“既然他弟弟已经当了皇帝,又怎么会把皇位拱手让人呢?”

按理来说,如果是他当了皇帝,他是肯定不愿意再还回去的。

钟礼道:“朱祁钰把朱祁镇尊为太上皇,只是把他幽禁了,并没有杀了他,后来朱祁钰病重,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重登帝位后,朱祁镇杀害了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于谦,也就是那位写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

王仁顿时愁眉苦脸,道:“所以说朱祁钰就该杀了朱祁镇的。”

“说什么呢!”一道急冲冲的女声阻断了王仁接下来的话。王仁回头看去,却是班级里一向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女同学柳依依。

“朱祁镇废除了明朝的殉葬制度,难道不能够称得上是明君吗?钱皇后为他瞎了眼睛,他便为钱皇后废除了殉葬制度,这样至纯至善的人难道也要被钉在耻辱柱上吗?”柳依依死死瞪着王仁,急得眼睛都红了。王仁被吓了一跳,他总觉得他是被可怖的野兽给盯上了。明明是看着可爱的女学生,给他的感觉却像是露出了锋利的獠牙和锋锐的爪子的骇人凶兽。而此时,这个野兽正瞪着猩红的眼睛,现出锋利如刀的獠牙,张开血盆大口……

王仁额头不断冒出冷汗,正要道歉之时,却听到一声冷笑。

王仁猛地一抬头,只看张桐已经回过头,斜觑着眼,柳依依见她斜着眼睛瞧自己,登时老大不服气,正要开口说话,却被张桐一番话气得胸口不断起伏。

“呵,我当是谁,原来是把弟弟的妃子给葬了后再废除殉葬制度的明堡宗朱祁镇啊。”张桐双手抱胸,眯着眼,嘲弄道:“土木堡之变,便足以把朱祁镇给钉在耻辱柱上,更别说他该杀害功臣于谦,至于钱皇后,钱皇后确实以泪洗面,哭瞎了眼睛,然而他被朱祁钰幽禁的时候也有心情寻欢作乐,还生了不少孩子,你就说他对得起谁?”

“可是……”柳依依还想要说些什么,却见钟礼摆摆手,柳依依才心不甘情不愿地闭上了嘴。

钟礼本来只是想着随口说下朱祁镇的事情,没想到班里竟然还有人知道朱祁镇这个并不会出现在教材里的皇帝。虽然其中一位同学的态度令他有些担忧,但是张桐的话还是让他眼前一亮。

“朱祁镇的得失暂时不讲,据说蒙古人对那朱祁镇挺好,也先还想要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朱祁镇。”

“我去,那他咋不娶呢?说不定还能够生出个混血,混血可漂亮了。”王仁眨巴着漆黑得发光的眼睛,道:“现在想找个外国老婆可难了!更别说是有个漂亮的混血宝宝了。”王仁说着叹了一口气,“要是我有个混血宝宝,要我的命我都愿意的。”

“明朝恐怕不行,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是很刚的。”张桐道。

王仁一下子没精打采,仿佛失了魂似的,嘀咕道:“那还真是可惜……”

“你说什么?”张桐瞪着眼。

王仁慌忙摇摇头,道:“我说,我说……”

张桐哼了一声,道:“这朱祁镇也真是可恶,他自己做出了那等丧尽天良的事情,居然还有人为他求情,真是可恨。”

王仁先是一惊,旋即反驳道:“怎么可能,我为他求情我就天打五雷轰,永世不得超生。”

“那你还说可惜?”张桐撑着自己下巴,随后伸手抓住王仁的衣袖,似乎想要理论。然而张桐只是笑道:“同学,你是不是觉得他们的生活比我们好,所以羡慕嫉妒恨了?”

王仁一甩胳膊,躲开了张桐的魔爪,怒道:“你胡说八道什么,我只是觉得明朝太过迂腐,不懂得进取!”王仁想起自己以前看到的明清八股文压迫文人钳制思想,立马为自己的行为套了个合理的壳子。

钟礼咳嗽一声,“你们就不想知道他的庙号为什么是明英宗吗?”

“想!”同学们一齐道。

“有人说明英宗的英并不是英明的英,而是英年早逝,大业未成。”钟礼道。

王仁拿着笔的手微微颤抖,“啥?英年早逝?大业未成?这确定是说他的吗!”

他弟弟死的可比他还要早。

如果要说死得早,明代宗朱祁钰才是真正英年早逝吧?

“重点是大业未成。”张桐提醒道。

王仁“哦”了一声,道:“有点意思哈,给了这么个称号,他那是英年早逝大业未成吗?他是根本就没有任何成就。”

“所以是明英宗嘛,非要说,他弟弟明代宗现在估计很多人都觉得是代替的代。”张桐道。“不过这个庙号也挺滑稽的。”

“看来张桐对这段历史知道的很多哈,那么大家认为明代宗朱祁钰的代是什么意思呢?”钟礼提问。

王仁看着自己笔记本上满满当当的笔记,再瞅一眼张桐历史书上空空如也,一点笔迹也无。不由得得意道:张桐还是这样,什么笔记也不做,看来自己要超越她只是迟早的事情。

“代替的代。”有人大声喊道。

“应该不是代替的代吧?朱祁镇都能够是英,朱祁钰怎么也不至于只有个代。”有人紧接着说道。

“有人说,明代宗是明世宗的意思。”钟礼道。

“可是,明世宗不是朱厚熜吗?”有人提问。

“所以,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明世宗另有其人,明代宗便不应该是明世宗的意思,而且,明朝不应该有个明代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钟礼又抛出问题。

张桐举手,钟礼颔首看她,张桐晃晃悠悠站了起来,“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他的名字只要避讳双字即可,不必要避讳单字,然而唐高宗李治却说单独的世和民也要避讳,因此唐朝出了个唐代宗。”

“但是,在唐朝之后的其他朝代,却没有代宗这样的说法,都是用的世宗,比如辽世宗,所以说代宗便是世宗,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张桐停顿了一下又道:“唐讳世,代宗犹言世宗,近人欲以加景皇帝,其不学如此……由此可看,可能只是后面的人一知半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由此出现谬误了。”张桐想到方才出言维护朱祁镇的人,又冷笑道:“当男人就是好啊,无论做什么都多的是人维护,比不得比不得,杨玉环没什么能耐亡国都是祸世妖妃,朱祁镇这么个实权皇帝做下错事都有人维护呢。”

“坐下吧。”钟礼瞪她一眼,“扯太远了。”

“是。”

窗外月色如水,霓虹闪烁,室内灯火通明。夜幕低垂,在教室昏黄的灯光下,学生们奋笔疾书,回到家后,他们大多又通宵达旦,直至天光破晓,才又回到学校。

时光似水,日月如梭,时间走走停停,很快又来到了六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