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猎猎红袍掉汸河 > 第136章 帮凶

猎猎红袍掉汸河 第136章 帮凶

作者:春灯吹吹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01 01:20:05 来源:文学城

院坑醒来时,她拍了拍手,手心一个来自息隙灵渊的星盘,摸了摸舌头,她与了我舌灵?摸了摸脖子,愣了愣,那些“不息”亦回来了,理理发髻,扯扯衣衫,却见群村民数十人捆了她,出了花园,进屋子来。

只见一个男子出来,生得一副圆脸宽额,眉毛粗短,脸上嵌着一双茫然的眼睛,眼白略多,黑眼珠圆溜溜的。鼻子不高,鼻头圆钝,嘴唇厚实,嘴角微微上翘。头发不浓密,却总有一两撮不听话地支棱着。身形敦实,肩膀宽厚,走路时晃荡。衣裳领口歪着,腰带系得松垮。

殷漱低头,与他施礼。

旁人叫着:“钱串子,快过来。”

“来了,”钱串子回过头问:“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你是盗贼?”

殷漱忙摆手,答道:“不,不,不,实不相瞒,我只是名摘星郎贪行了些路程,错过了鸡毛店。来到这里见了热闹,爬了树头,翻到这里,望您周全方便。”

钱串子道:“既是如此,且等一等,待我去问问。无嫌疑时,但去不妨。”

殷漱道:“大哥,请便。”

钱串子入去多时,不见出来,随到里面看了看。

先见着灰布衫男子,约莫三十,满头乌发,穿直缝宽衫,腰系一绦,足穿布鞋,来回了几回,盘桌转间,览籍攀门。再来群男子拂案摸几,检镜觅甲,望梁查砖。

前方青砖地上划圈 “人”型朱砂,窗棂漏进的月光,将屋里照亮,照见素纱帐床。

“哎,你怎么进来了?”钱串子腰边系着手帕。

殷漱连忙拜着。

那男子道:“姑娘休拜,你是行路的人,辛苦风霜,请坐一坐。”

殷漱谢了坐定。

“章村长,” 钱串子拿出帕子擦泪,“我推断,盗贼是从木梯攀上隔壁观景台,再翻入此处。"

身旁捕头呈一方布帕:“村长,可要过目死者随身物品?"

章哑佛微微颔首:“有劳。”

接过布帕,几枚铜钱、一把小刀、一块木牌、半块干粮。

章哑佛盯木牌片刻。

“观景台在哪里?”

“村长,这边请,”钱串子引路。

穿过正堂时,章哑佛见一位女子静坐矮榻。

女子约莫二十五六岁年纪,袭素白长裙,简髻挽起,面容清秀却透着些冷峻。

见有人来,她起身微微欠身。

章哑佛拱手还礼,望过整个中堂,几上两盏茶,一盏已冷,一盏尚温。斑竹小屏风后露出一角包袱,似是匆匆藏起。

钱串子推开观景台门:“请,村长换靴。”

章哑佛脱下靴子,却站在门边望向窗外。

远处沙丘起伏,近处两三株杨树在风里乱摇。

“你看见那位女子了吗?”他低声问。

钱串子点头:“正是她打趴了盗贼,我还听说她是城中脚店的大夫,专治脚气之症。”

章哑佛眯起眼睛,透过窗棂缝隙望那女子,见她端坐,平静得不似方才受惊之人。

“观景台在这里,”钱串子指向处窄小的外间木廊。

章哑佛进廊,俯身查看栏杆上的痕迹,几处新鲜的刮痕清晰可见。

他探身望下方条窄木梯悬在半空,通向隔壁院落。

“如此高度…...”章哑佛喃喃道,“为何不直接进入隔壁?”

"隔壁门户紧锁。"

"撬开便是。"

钱串子苦笑:"那盗贼未带工具。"

章哑佛忽然转身,熊手在门闩上轻轻一抹:“此门亦未上锁,无破坏痕迹。"他眼中闪精光,“若此门也锁了,那贼人当如何?"

"只得再寻下家吧。"

"倒是个知难而退的贼,"章哑佛轻笑,转向钱串子,"你如何看?"

钱串子正检查一双布鞋:“是上好的“烹玉蕊”绸面。

章哑佛突然拍他肩膀:“入室脱鞋?”

“确是如此。”

“倒是个知礼的贼人”章哑佛意味深长地说,“既知难而退,又恪守礼节之人,会做这等勾当么?”

他大步走回中堂,向那女子拱手:“在下章哑佛,奉命查案,敢问姑娘芳名?"

“封语嫣,”女子声音清冷,“村长,但问无妨。"

“姑娘受惊了,”章哑佛温声道,“听闻事发时,姑娘刚归家?"

“正是。”

“可曾点烛?”

封语嫣略一迟疑:“正要找烛盏时...…”

章哑佛走到木门的木柜边:“姑娘当时站在这里吗?”

“是。”

“贼人从何而来?"

封语嫣起身,指向门口:“那边。”

“钱串子,烦请演示,” 章哑佛示意手下扮演贼人,“封姑娘当时如何应对?"

“我拿起门边的烧火棍...…”封语嫣做了个挥击动作。

钱串子配合地倒地呻吟。

“一击毙命?”章哑佛挑眉,"姑娘好身手。常人遇此情形,多半夺门而逃。姑娘却迎难而上,不愧是医者。"

封语嫣面色不变:“正当防卫罢了。”

章哑佛点头,忽见捕头递来一物,便道,“姑娘请看,可识得此人?”

布帕上是一张竹制牌子,写着“田西施”三字。

封语嫣瞳孔微缩:“这是我三年前的客人,患有脚气之症。”

"哦?"章哑佛紧盯她双眼,“客人可知姑娘住处?"

“脚店宣传册上有载,”封语嫣道。

章哑佛忽从袖中取出一支蜡:“姑娘可有火石?"

“我不带,”封语嫣道。

章哑佛从袖子里拿出帕子,擦了擦眼泪,望一眼殷漱道:“你是哪里来的?怎么昏晚至此?”

殷漱答道:“我姓殷,一路贩锤谋生,这次消折了本钱,无可营生,辗转这里,贪行了些路程,欲投村里的客店宿一宵,来日早行。”

章哑佛与钱串子交换眼色,点了点头,敛了帕子。

封语嫣望一眼殷漱,依着移目。

章哑佛与钱串子径自走向厨房,左壁为一排平底锅,右壁为刀具与砧板,灶台边柜子收的是石碾,纳的是甖甑镬鼎。

开了灶台上的炙炉,里只烤鸡散着香气。

钱串子伸手欲取,被章哑佛拦住。

“借镊子一用。”

钱串子递上镊子,章哑佛从灶边竹篓中夹出一些琵琶散

章哑佛回到堂时,忽然问道:“姑娘,擅长庖厨?”

封语嫣一怔:“?”

“那烤鸡火候极佳,非熟手不能为。”

章哑佛笑了笑,告辞前一问:“今夜除姑娘与贼人外,可还有他人在此?"

“没旁人,”封语嫣道。

殷漱起身告辞。

章哑佛深深望她一眼,拱手告辞。

院门外,钱串子忍不住问:“村长,你发现什么了?她是不是凶手?"

“看着不像,”章哑佛捻着支蜡烛,“没点烛火却能一击毙命,自称独居却备两人份的烤鸡,不点火却有使用过的烧火棍…...”

他望向院内,“更奇怪的是,一个知礼怯懦的盗贼,为何偏要冒险攀爬观景台闯入一位认识他的足医的家中?”

风沙糊了章哑佛等人的身影。

院内,封语嫣站在厨房,盯着炙炉里的烤鸡,手指深深掐着掌心。

殷漱自离了那屋子,就有两个防送民壮过来,假借帮扶之名,行监管之实。

前不通官道,后不靠野店。

殷漱匆匆过去,仔细一看,见一个头戴布巾,身穿布衣,腰间系着草绦,脚踩凉鞋的男子,他的身侧坐着个老妇,望筐里勾着麻绳。原是一个樵夫及老妇在那里卖柴。

男子口里与擦泪母亲说道:“天不怜见,我们樟木村也受了还泪咒之厄,此去投奔亲戚还远着,便要饿我也就算了,不当饿着了娘。”

子母两个愁眉不展,不停掩袖擦泪。

殷漱见得子母两个人眼里滚出颗颗豆大的泪珠,近前问道:“这是什么缘故起泪?”

樵夫擦泪,她母亲道:“姑娘,你外地来的吧,赶快走吧,实不瞒你说,这个地方名做樟木村,乃一妖鬼诅咒过的地,过时必会掉泪,我们日日年年受咒落泪,这村里的池塘都是我们哭出来的啊,那妖鬼与我们相邻,却不顾我们家事劳苦,我们日夜直教烦恼,无法解困,思虑念念。不期被你听了。”

殷漱子母两个双眼将要哭瞎,忙化锤为针,与睛明穴治疗。

“神仙啊,神仙来到这里了!”子母两个跪谢。

那樵夫慌忙丢了斧,磕头答谢道:“我是拙汉,衣食不全,竟不识‘神仙’面容?”

殷漱道:“我不是神仙,只是求学过医者,只会一些。”

樵夫道:“说甚么,姑娘就是神仙话啊,”说着磕头。

殷漱扶他们起来,道:“我才来这里,只听的你说这里的“泪失禁”,持续多少时日了?”

樵夫叹道:“这儿的诅咒有百来年了。”

殷漱道:“你们既无法忍受,何不离开这里?搬得个养老之处?却不是好?”

樵夫道:“走不了,樟木村的村民受了诅咒,都走不了,我父亲当年去打桩就没回来,母亲也老了,家里再无兄弟姐妹,只我一人了早晚侍奉母亲,一发不敢抛离。只是田地荒芜,衣食困难,只能砍下两捆柴薪,担到城镇去卖换取钱米,供养母亲。”

殷漱道:“你是一个孝子,日后必有好处,告辞了。”

子母两个谢道:“决不忘姑娘断泪之恩。”

“不用谢,不用谢,” 她摆摆手,转身顺着前方的那条小路儿去了。

走了这一晚,她正不知道哪里去投宿。

那两个防送民壮把殷漱带来前方山坡下,那小菜园像野丛中凭空擎出的一只掉漆木盘,盘里有几块方格形的蔬菜地,蔬菜不成行,却茂盛非常,周遭绕着矮矮的疏疏落落的栏杆,栏杆外就是粉意盎然的红花酢浆草,沿着通往前面一座茅草屋。

茅草屋的远处还有一处村坊,转着小锤子,径自进到茅草屋前,叉腰打量着。

两个防送民壮各自回家收拾行李。

殷漱见那屋顶枯枝虬了,瓦片脱了大半。

墙裂了缝,风一吹将倒。

四下里,草棚前的池塘兜着天光,正巧照着烂门槛半褪色的残黄符。

泡胀的竹节上停着虫,薄翼每颤一下,抖了灰。

野风掠来腐腥气。

这地方破成这样,真让她忍不住与它颁个‘最惨草屋奖’。

当时好事的村民经过,摇了头,摆了手道:“姑娘,那破屋子,破得连鬼都不敢进去住,墙歪得跟喝醉了似的,屋顶塌得连月亮都能照进来,你要是进去住,怕是半夜房梁掉下来丢了命!”

殷漱听了,再看那茅草屋时,勉强入了。

门板歪了,“吱吱”作响。

杂草铺着深浅不一的石板,石板上留了凹槽,汪着绿斑。

四壁昏潮里蛛网密布,地上碎瓦间腐朽横生。

这里破破烂烂不计数,没个像样儿,她正没有落脚处,硬着头皮收将起来。她虽不乐意,手却没闲着,该扫的扫,该擦的擦,忙得满头汗,倒顾不上嫌了。

当时还真有村民来到草屋前,访问多时,只见个个伸长脖子瞧了。

那太公年近七旬了,须发银白,瞧她扫得灰头潮脸,送只像样畚箕来。

那太奶从家里拎出把竹帚,还捎带块旧布与她来:“姑娘,用这个吧,擦擦扫扫,总会快点。”

那个大婶,笑着提了桶水过来,念叨着:“这屋子年头久了,灰大,拿水冲冲才成。”

更有村民从自家里抱筐茭白来,水灵灵的白嫩嫩的,添分清爽之意。

殷漱见了,生出感激,这乡野竟存有淳朴好心。

用石头修了池塘,成一个小花园,请草丛里的花鸟来玩。搬来了稻草,搭画挂了墙,桌子锃亮,铺放茭白,摆成个“香”字,她瞅了瞅,琢磨着,这地方虽破,亦可安名儿,干脆就叫“茭白斋”,她念了念,挺顺口,翘了翘,决定了。

殷漱粗略收拾了一番,虽缺些锅碗瓢盆类物件,可总算有样了。

她一拍脑门,差点忘了最要紧的东西,床。

没床可不成,总不能睡地上吧?

她出门了。

对了,还得弄点吃的,门锁换个结实的,破门一碰就荡,哪能顶事儿?

望见了池塘,想起在灵渊吃的海货,生个主意,找了石板,拿石头刻着:“好消息!好消息!清仓大处理!鲜鱼免费领!鱼肉任拿,请自备鱼桶,回去就能刮啦!"

村婶议道:“这姑娘咋这么讲究?破屋子整成书香门第似的。”

村叔论道:“这姑娘有意思,俢房还带卖鱼的!”

殷漱吃着一根茭白:“好吃,好吃,当真是吃海货不如吃茭白。”她在路上,又没买床处,盘算着该去哪儿置些炊具。

殷漱贪看明山秀水,总算来到镇上,见镇上热闹非常,市肆栉比,人烟吆喝,车马骈阗,阛阓喧嚣,百货辐辏,铺的整齐。

见到个妇人热情拦住她,推销香膏,强拉她进店试闻。铺内香料气味混杂,妇人接连推荐沉水香、兰花香等,但都过于浓烈。殷漱想起兄长身上的淡香,询问是否有清淡香料。妇人神秘取出一盒“贵人专用”香膏,索价十两银子。殷漱细闻后发现是劣质仿品,欲离开时被妇人强行阻拦。危急时刻,两位路过的防送民壮贾正经、范迷糊出面解围,殷漱得以脱身。

殷漱先去了镇上的“良木轩”,向店里定制了些天然榆木桌子。

店主见她挑得仔细:“姑娘,我家可是老料子,耐用得很,您眼光真不错!”又定了椅子,椅背虽不华丽,却有古朴味。

她想着:吃饭的家伙可不能马虎,去了杂货铺,老板推荐一套竹制筷子,说夹来顺手,她选一套釉色清亮花纹雅致的碗碟。

去了布店,挑了棉布,意欲回去做帘子。老板娘见她漂亮,送她盒绣花针,笑着说:“姑娘,这针线活儿可得用心,布虽普通,但缝好了也能显出几分雅致。”

买完这些,她又去淘了个金铜罍及绿霉斑斓铜香炉,摊主见她力气大,与她底价,送包香料。那只金铜罍别看它外形小巧,老板说内有乾坤,它能收纳十人餐具,像十个耳杯、十个小碟、十个金盆、四个碗、二十五个盘、加上三件罍形外壳,共六十二件餐具。这些餐具器壁薄而轻巧,各部件衔接紧密。虽说提着它花了不少功夫,可里些物件儿都是她精挑细选,每一件都中着她的心思。真是超强餐具套娃!

约莫逛了两个时辰,殷漱买了细软布料。

心满意足地回走,“茭白斋”虽破烂,可有了这些,总算是有点家的样子。

殷漱寻思,买辆马车,马车没买到,买来头骡。只是那头骡脾气倔得很,不仅不肯拉车,还一脚踢翻了她的“套娃”。

回程路上,只雇了一驴,路上颠簸,整个“套娃”翻了,散了一地。驴还趁机啃了她的腿,气得她直跺脚:这驴是来帮忙的还是来拆台的?

殷漱方才拾罍起身,忽见河上流头,有一个渔翁,撑着一只枯木筏子,木筏尾部堆着高高的箱子,慢悠悠顺流来。

她想起来时,似在樟木村见过渔翁:这木筏既是同路,何不搭个顺风筏?

渔翁的桨,轻轻一挑,溅起水花。

她忙上前,笑了笑,叫声:“老伯,您这木筏是往樟木村去么?能不能捎我一程?”

渔翁站定,眯着眼,瞅了瞅她手里的罍,点了点头,忙撑拢来:“行是行,不过,姑娘,你这罍可得绑结实,别半路掉河里了。”

殷漱至岸边道谢,只手拎着包袱,只手提罍上筏。

渔翁看时,笑道:“姑娘,抱紧了,你这物什倒挺讲究,可别让河水给托走了。”

殷漱拍拍胸口:“您放心,托不了!”

正欲移步找地歇气,方一侧头,见那高高的箱料后,早就半坐着个人。

那人惬意靠着箱子,眯着眼,像是睡着了,又像根本没睡着。

殷漱定睛看时,只见双蓝靴辨不出皮质,她心里暗忖:莫非是可御百毒玄犀皮?能辟刀兵的灵鼍皮?靴身缀铃,随着流风,靴口紧束,倒系着没骨樱,衬得双腿修长。

殷漱看那男子时,头顶只圆顶宽檐黑笠,身穿一领蓝衫,腰间绦结银链来系。

殷漱一想:这样的人不是高门子弟出来戏耍,就是私塾学子出来采风。

这位倒会挑地睡觉。

她也没多话,找了空位坐定,忍不住琢磨:这筏上热闹非常,老头撑船,闲人睡觉,女客抱罍,箱子坐伐,像了‘水上杂货铺’。

她自袖里取梅子解馋,味道还算凑合,嗅了嗅,浑身汗味。

老渔撑开筏子,晃悠悠,水浪不算大,不觉过了前方一片蓝楹林,树浪似起起伏伏。

望着前边雾气缭缭的村坊:“老伯,这村子平时都这么冷清吗?”

渔翁慢慢划桨:“安静?姑娘,那是你没赶上热闹的时候,我们这儿热闹起来可吓人喽!”

“哦?什么时候最热闹?”她问。

渔翁眯眼,笑了笑:“每逢“授灵会”之夜,村里就有还泪的仪式。你要是见了那场面,保准一辈子忘不了。”

“还泪仪式?这是什么风俗?”她问。

渔翁轻轻点水,水波荡开:“我们这儿有个邻洲的传说,曾经有个年轻男人大婚当日突然暴毙,听说新娘子伤心过度,抱着他的尸体投河了。后来,附近的村镇就出怪事,每逢月初就有水鬼从河里出来挨家挨户敲门,大家都叫它急脚鬼。”

殷漱听了,好奇非常:“敲门?它想干什么?”

渔翁笑了笑:“找新娘呗,村里人说那急脚鬼是当年的新郎,非要找到新娘才肯安息。所以,每逢月初,我们村人就举办“授灵会,”做木偶新娘打发它了。”

殷漱若有所思:“授灵会”里的木偶新娘会动么?”

渔翁压低声音:“动?何止会动,我亲眼见个木偶新娘,黑珠子夜里发光,走路时,咔嗒咔嗒似真人。有一回,有个外乡人不信邪,非要去耍木偶新娘,最后……”渔翁叹了叹。

殷漱忍不住问:“发生什么事?”

渔翁摇了摇头,叹了口气:“第二天,人就失踪了。我们找遍整个村子,只在河边找到他的鞋子,鞋里塞满樟树叶。”

“樟树叶?这有什么说法吗?”

“姑娘,我们这儿的樟树可不是普通的樟树,那些樟树做成的木偶新娘,还会动。”

“那村民为什么不离开这儿?”她问。

渔翁苦笑:“离开?哪有那么容易,村里人早就和这些樟树绑在一起了,住久了就会知道,这村子里啊,活人和木偶早就分不清谁是谁了,还不都是因为急脚新郎惹的祸啊。”

这时,箱后传来一声轻笑,像是从远处飘来的风,轻轻拂过她耳畔,那一个声音懒洋洋道:“是吗?”

殷漱望了过去。

那声音来自箱后,殷漱回头望去了。

“村民总喜欢给无法解释的事添彩,这样才够味,若急脚新郎真如传言那般恐怖,这里的村子早就存不着了。”

那后生依前恣意倚在那里,连起身的意思都没有,只曲膝上搭着条胳膊,手里正转着叶尜儿,像方才的话只是随口一提。

“嗯,你说的也没错,” 殷漱顺着他的话头接了,也没多说什么,转过头去,望着前方水面,她的目光也似叶子一般,随筏晃着,荡开圈圈涟漪。

她手指无意间划过木板的边缘,忽触到一撮头发,抬头望了望箱子,纳闷地问:“老伯,这里好多头发是做什么用的?”

渔翁悠悠划着竹竿:“姑娘,你倒是眼尖,我们老一辈传下来的说是搜满头发能避水鬼。我们这河啊,有时不太平,带上这些图个心安。”

殷漱点了点头,发现块箱形是一块异石,异石也似一个符号,约莫两三尺高。问:“老伯,这石箱瞧着怪有意思。”

渔翁笑了笑:“是用来纳樟木神头发的信物,老一辈传下来,说是能保船平安得渡。”

殷漱疑惑道:“樟神之发?我只听说水中浮发,人皆要骇走,竟还有携发荡筏自保?”

这时,那后生双手交叠颈后,松散散道:“百年前,樟神的精壮发须是味名药,这些发须拿皂角水洗净,晾干封进铁锅,黄泥掺盐水糊边儿,慢慢煨着。到了挖出来一烧,乌发就化成了“血余炭”这味药来保平安。” 听后生的口气,似乎压根儿没把这樟神之发当回事儿,话里话外还带着闲散的意思。

渔翁点了点头。

殷漱转身来,笑了笑:“竟是这样吗?有趣,那这些头发倒像不起眼的福气。” 她不动声色又道:“既然有樟神镇村,恁地十分好,那村子每逢月初怎么还有急脚鬼从河里出来挨家挨户敲门?”

“如今只有老人家信了,年轻人不信这些了,樟神之发更不灵喽!不过发丝的附着物,依着樟神的脾气,若不与他好处,立时刁难,道是,天地妖物,不归我掌,自己来渡。村民见他如此霸道,送他一个花名,唤作“铁发侠”,这名号也似一只“铁公鸡”,约有想拿条棒在那里使他的劲。”

殷漱听了,点了点头,笑道:“竟是这样,谢谢你为我解惑,”话到这儿,她停了停,见后生说话挺有意思,便又打趣道:“小兄弟,你这年纪不大,懂得倒不少啊!”

那后生道:“不值一提,就是闲得慌,没事儿瞎瞅瞅,打发个工夫了。”

殷漱暗忖,坊间书摊遍布神怪话本,或写仙鬼奇闻,或述恩怨琐事,真伪难辨。他见多识广,只觉寻常。

殷漱问道:“小兄弟,樟神的事儿你门儿清,那众鬼之主的传闻,你可曾听说过?”

那后生问:“谁的传闻?”

殷漱道:“四大鬼洲的鬼主,蓝魔一笑鬼温城……蓝阕…”

听到这话,那后生低头轻轻笑了笑,总算坐直身子,他一扭头,摘了笠来,黑笠顶端暗纹,笠缨是琥珀的一种蜜花制成。

殷漱只觉眼前忽地灿烂,心里不由咕哝:这后生……长得恁有意思!

只见那后生约有十五六岁,白肤似雪,浑身蓝衣。

黑发松松地束着,侧在一边,透着不经意的洒脱。

眼神里带着说不清的野息,灵动又难以捉摸,清冷中杂着妩味,轮廓硬朗里隐着锐气,让她应接不暇,看不过来。

漫天蓝樱落来,那后生微不可察歪了歪头,望着她的样子也似话本里出来的,带着一种不真实的美,却又让她忍不住多看两眼。

就这么多看了两眼,她立时转头,望向远处的波光粼粼,潋滟非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