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知,世间唯有我一仙人,其实中原大地,还有四位同僚,我们共生于天地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都是天地孕育的仙灵,守护世间安宁是我们五个与生俱来的使命。”
“分别有
南山杻阳有鹿蜀,白首虎纹,红尾马身,得兽灵庇佑,南山黎民昌盛不绝,后代绵延。于万万年前,我本金石身,因鹿蜀经过,以鹿角相碰,我便受其点化,享万寿,护普愿,佑天下万民之祈愿。
北山丹熏有耳鼠,菟首麋身,其状如鼠,可解万毒,座下十万弟子广布中原,云游四方,行走世间悬壶济世。当下坐镇在北的是他座下大弟子,庄公。庄公原身是...咳,臭椿树,又名樗,是第一个得耳鼠亲自教化的弟子。
西山英鞮有冉遗,鱼身蛇头,目似马耳,由她亲自镇守西山,可入梦解人忧,抵御邪祟。
东山耿山有朱獳,状如狐而生鱼翼,可占卜预测,在灾祸来临前降下神谕。
中山厘山有犀渠,据说乃是苍身,状如牛。掌管死亡,轮回,是黄泉路的引路人。它很神秘,至今无人见过,就连我们也不曾见过,因为见过它必然已赴黄泉。至今无人知晓从何处寻它,有时我们四个一起谈笑喝茶,就会想起有这么一个兄弟,或者是姐妹,在遥远的地府与人间的桥上孤独地伫立,一个人守了轮回道千万年。”
“好神奇,我第一次知道。我以为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仙子。”
“准确来说我不是仙子,我只是为天地运行而生,倘若这世间未来会产生动荡,我们即使付出生命也会去守护它。
天地给了我们生命,在任何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都愿意将生命再次还给它。
这世间真正的神。其实是天地。神无实体但神无处不在,就连我们也不曾知晓神之外貌,或许,这世间没有神。我们只是被创造出来守护世界的仙人,你们也可以说是神使。
我们不是规则,也无法创造规则,我们同样困在规则里。”
“懂了。”少年人清俊的面庞浮现一点对这世间,这天地的敬意。系着高马尾的发带随风飘动,煞是好看。
天地无情,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仙,人,畜生,同样受困于天地的规则里。
可是天地间,有花,蓝色的,红色的,绿色的,五彩缤纷的。
有灿烂的朝阳刺破长夜,有暮色暗沉时的凄凉。
有眼前这个,静静立在对面耐心给他讲解世界的师傅,一朵尾处缀着蓝莲金石造的簪子插在那墨色的长发里,披散下来的一多半发像墨色的瀑布一样流淌。
他心里有爱,他爱这个世界,他也愿意保护这天地,保护这天地间他爱的一切。
尽管这世界待他不公。
话锋一转,“话说师傅您,您说的,什么南山北山的...”,少年挠着下巴,若有所思,“我不懂,我不懂您为什么说他们有鱼身蛇头,狐生鱼翼,我连在书里也不曾见过,我想象不出来,他们究竟是什么样子啊?”,少年人白皙的面庞扬起笑容,像一块小石子一样轻轻落入了云木的心海里。
但也仅仅一瞬。
自从万年前那次百鬼夜行,天灾**齐齐降临,民不聊生之际,与魔兽夜雏死战时失去了秋水,便一直很容易心中产奇异的感觉,它本是白色晶石幻化,因缘际会遇见了鹿蜀,它才成为了仙人,有了神识。
话说点化他的大恩人从不在家,刚化形的小孩子云木任他自生自灭,幸亏石头坚韧,活了下去。
当然,神树也任它枯萎,不死即可。
是云木接手了这神树,它才日益繁茂,长成真正的参天神树。
而那朵一直陪在它身边的莲花仍旧在风里摇曳,孤芳自赏,为了陪伴这朵莲,云木便在那曾经一起生存,一起吹风淋雨的荒草间,建了茅屋和结界,一个只属于莲花和石头的地方。
他们没有家人,彼此是依靠,后背,世间唯一的家人。
云木把莲池留在了茅屋外,造了一个摇椅,像老爷爷一样和莲花说话,还是像以前一样一起晒太阳,下雨了会给莲花做一个油印着莲花和石头的很小很小油纸伞撑在花顶,自己甚至也会蹲在池边,撑一把同款油纸伞。
雨过初霁,云木在池边种的梨树下晒太阳,那时正值杏月,梨花正盛,云木学着人间听书的老人煮了一壶茶水,一盏一盏地喝,金石本无无感,他喝着烧开的水也学着山下的人连连赞叹,实则入口的只是无色无味无温度的液体罢了。
接着还给那花一盏烫茶,直接浇上去,口中道,
“莲兄也喝点。人间的那帮家伙都喜欢,应该是好东西。”
多亏这朵蓝莲花已经修炼千年,早已经有了自己的神识和灵根,未被杀死,只是蔫巴了一周多。云木那段时间百般照看,浇了不少水,以为是天气太热太蔫巴,还给它用小芭蕉扇子扇风,闲了,还是会喂它喝茶,滚烫的茶。
千年磨合,莲花耐高温力都被磨练出来了。
后来,云木在山上种了很多松树,这些松树有生命有力量,严冬岁月不改春色,云木很敬佩这些顽强的生命,他学着酒楼里的醉客以壶代杯,几壶下肚仍是毫无知觉,但也学着山下醉鬼,走路东倒西歪,好像真的喝醉了,远处成林的松树送来清风,孤独的岁月里只有这朵莲花陪他。
过了几千年这样花落煎茶水,松生醒酒风的,红尘客装世俗人的日子,他自觉无趣,便也放弃去自娱自乐。转而认真去履行普愿守护人的职责,实现万民祈愿。这万民包括一切生灵,花花草草,牛鬼蛇神,有了神识的物品,他们的美好祈愿皆可上升变成红色丝带。
他渐渐发现,这颗祈愿树所产生的愿力很强大,万物信奉“神明”,万物的信仰给这棵树赋予了更多去实现他们的美好愿望的力量,而他只是链接这一切的使者。
他发现,每次完成一个美好的祈愿,他的感受力便多一份,时至今日已经与凡人无异。
云木一开始对人世间充满了好奇,像个刚出生的孩子,他时常化作儿童模样,老妪模样,卖糖人的,等等,下山去听书,变作蝴蝶去寺庙听和尚讲经,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莲花听了轻轻摇了摇花瓣,明明无风,云木只当自己看错了。
绕到私塾听讲学,
“不是风动,是心动。”
飞到青楼间听歌姬唱歌,
“故人初识,星月心知君不知,相思成疾.....”
还在夜里去稚子卧房听年轻的母亲唱的摇篮曲:
“月儿弯弯,轻轻摇曳~
莲儿在池,叶片摇摇~
小儿不睡,娘唱睡曲~
愿儿平安,顺遂无忧~”
“娘亲,娘亲真好,每个人都有娘亲吗?”
稚子童音可爱至极,叫的人心痒。
年轻的妇女,轻轻笑着刮了刮他的小鼻子,“是啊,每个人都有娘亲。乖,睡觉,娘明天给你做桂花糕。”
小云木把两个人的对话都完整地复述给了莲花,“你说,我们有娘亲吗?”
“我好想有娘亲,哄我睡觉,叫我乖乖的,给我做桂花糕。”
小云木去了很多次人间,扮作帮工,去酒楼后厨学过那桂花糕的做法,用酬金买了粉面,桂花,带回山上,做了好几次才实验成功。小石头明明没有味觉,只是觉得卖相不对,重复修改。做好了自己哄自己,“云木,乖,我给你做桂花糕。”
字字句句听在莲心,很苦涩。
一莲一石相伴数千年,莲开了神识,石有了五感。
平静的岁月过了千年,普愿愈加壮大,魁梧,鲜红的丝带缀着人们的祈盼,挂着万物的对生存的美好祈望,树和石,彼此为养料,缺一不可,融为了一体。
东南西北山的仙灵参照了山海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莲石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