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怜香伴 > 第18章 六月·你写稿,我播音

怜香伴 第18章 六月·你写稿,我播音

作者:梅清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1 14:09:23 来源:文学城

当天下午晚晴从寺庙里回来后就跟慧心两人继续闲逛,熟悉环境,她们没让格桑师父陪着,也没让邓玛陪着,两个人就想自由自在地走走看看。

这个月月初她们在紧张地疯狂刷题,然后疯狂地高考,高考完又在疯狂地撕书、撕试卷,就连填完志愿后她们一拍即合地来到这个闭塞的小村庄支教的行为也有着难以言说的疯狂。总而言之,这个月的主题,可以说是“疯狂”二字了。

但,谁能想到,月末的时候她们终于逃离了学习,而且即将带领着另一群孩子学习呢?

“慧心,高考志愿的结果早上就出来了,我们还一直没有得空看呢。”

慧心这才想起今天是出志愿结果的日子,她似乎完全将这件事情给忘记了,若不是这会儿晚晴提起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想起呢。

“你不说我都忘记了呢,那我们现在就看看吧,正好这会儿网络应该不拥挤。”

“嗯。”晚晴点点头,两个人就地坐在草地上,各自掏出手机查各自的结果。

“网络应该不拥挤,可是我们这里信号不太好,根本就打不开查结果的网页。”晚晴对着一片空白的手机屏幕喃喃自语。

“那我们去对面的山上吧,邓玛师兄说过山上的信号会好很多。”

“好,那我们从前面的桥上过去,再从对面山脚往上爬。”

两个人即刻起身,跨过不远处的一座小桥后就来到了山脚下,那里有一条蜿蜒曲折的仅可单人通行的上山的小路,看得出山上本没有路,路是村里人一步步踩踏出来的。

慧心和晚晴一前一后走在上山的路上,天色还早,藏地海拔高,本就黑得晚,两人不疾不徐,说说笑笑,不到一个小时就爬到了村民们平时能爬上去的最高处。

她们脚踩的地方虽不是山顶最高处,但手机信号果然好多了,喘了两口气,她们继续查成绩。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本硕连读八年。”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两人分别将手机里的结果递到对方眼前,都是意料之中的结果,没有惊喜,也没有失落。

“你在武汉,我在十堰,我们隔得不远,又可以经常见面了。”

“是的呀,晚晴,而且你以后就可以去看世界了。”

“嗯,就像我们曾经说过的,一起踏遍大好河山,用双脚去丈量每一寸山河、欣赏每一处风景。”

“嗯”,慧心坚定地点了点头,“反正呀,你去哪里我就跟着你去哪里。以后你做导游或者领队,我就做你团队里最听话的游客。”

“你呀你,小傻瓜”,晚晴也不由得笑了笑。

两个人也不急着下山,就并肩站在山上看落日。

落日方向的远处是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那片纯粹无涯际的茫茫的白就是红日即将奔赴的地方。而那红白交接处,既是天地间雄伟壮丽的奇观,也喷涌着孕育万物、吞吐一切的生机与力量。

“真美啊!”两人不约而同地感叹,眼前的景象对她们仿佛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慧心,你喜欢这个地方吗?”

“喜欢呀,这里很美,而且没有任何压力,像陶渊明的桃花源和王维的终南山。”

“那以后不管我们俩有多忙,每年都要抽出时间一起去一个美好的地方彻底把自己从世俗生活中抽离出来,彻底放空自己,就当作是短暂的小憩,我们不是避世,而是为了休息好之后再次好好出发。”

“好,一言为定。”

此时的慧心和晚晴还未工作、还未走向社会,也并没有亲身经历她们这代人面临的“牛马”困境,但她们已经提前感知到了这代人在世俗生活中的无力、疲惫、倦怠、抑郁、虚无等种种精神危机。她们不想去走那条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路,或者说,如果一定要走那条路,那么也要尽量抓住一些路边的美好风景,让脚步慢一点、再慢一点。

……

第二日,两个人就在教室里一起准备上课的内容,慧心教汉语,晚晴教英语,两人坐在窗边手写教案,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天黑下来了,她们就准备回去了。一路上踩着细碎的月光,慧心蹦蹦跳跳的,好像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推开门,月光像雀跃的慧心一样涌进屋子里,也涌上了邓玛的脸庞,他本来就温润的气质在月光的闪耀下越发温润了。

见她们两人回来,邓玛和绛秋就连忙起身。

“你们要是再不回来我就准备去叫你们了,该吃饭了,准备了一天的教案饿了吧。”绛秋阿姐一如既往地温暖。

“没事的阿姐,我们不饿”,两人异口同声。

“但是,阿姐做的饭一定要吃,因为很好吃,嘿嘿。”慧心又调皮的说。

这时邓玛照例递给她俩各自一杯暖暖的酥油茶,就转身去厨房端菜了。慧心和晚晴灌了一口邓玛递过来的温度刚好可以入口的酥油茶后也跟着他一起去厨房端菜了。

四个人各自坐在餐桌的一方,简单的四菜一汤,有说有笑,很快就吃完了。吃完饭,邓玛收拾餐桌、洗碗,绛秋去厨房里把一些没干完的活儿结个尾,慧心和晚晴也准备去帮忙,但绛秋阿姐叫她们早点休息,明天还要上课,她们想想,确实如此,也就不再推辞,上楼洗漱完后俩人很快就睡下了。

第二日早上闹钟铃响,她们按时起床,简单吃过早饭后就出门了。推开门,就看见邓玛站在门外等她们。

“今天是你们第一次去上课,我陪你们一起,有些小孩子可能有些调皮。”

“好的呀,那就谢谢邓玛师兄了,我们一起去吧。”

慧心和晚晴煞有介事、充满期待地往寺庙的方向走去,谁能想到有一天她们去寺庙里居然不是为了烧香拜佛,而是为了给孩子们上课呢?

人生就是这样奇妙,总是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

今天是周一,慧心和晚晴商量后制定的课程计划是每周一到周六上课,上午汉语,下午英语,各上三节课,每节课四十五分钟,中间休息十分钟,所以今天上午的第一堂课是慧心的汉语课。

慧心站在讲台上按照昨天的备课计划有条不紊地讲下去,虽然心里还是有些小忐忑,但好在晚晴和邓玛都坐在下面,时不时地朝她微笑,给她一个鼓励的眼神,就给了她一颗定心丸,况且教的内容还是她最熟悉的汉语,倒也显得不那么紧张了。

或许因为是第一堂课,孩子们跟慧心还不算熟悉,人与人之间的第一次相处总还是有着敬意的,所以整堂课下来并没有出现邓玛所说的“调皮的孩子”。小孩子们虽然没有像一些支教宣传视频里所说的那样都睁着好奇的、渴望知识的大眼睛,但他们都规规矩矩地坐在那里,该跟老师互动的时候也积极地跟老师互动,上午的三节课很顺利地就结束了。

中午回到邓玛家吃绛秋阿姐做的饭,绛秋阿姐这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就是给慧心和晚晴做饭,她在成都生活了许多年,多多少少也了解汉地人的饮食习惯,因此每顿餐饭基本上都准备了汉地口味的饭菜而非藏餐,这是他们对慧心和晚晴的优待。

吃完午饭,略作休息,他们三人又去寺院的教室里开始了下午的课程。

下午是晚晴的英语课,虽然教室里没有多媒体设备,但晚晴借助电脑和手机还是将课上得津津有味。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多媒体,她就把自己的手机和电脑当作孩子们的多媒体设备,时不时地播放一些英语动画、听力,如此,也能达到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上完下午的课,跟孩子们告别,三个人简单收拾了一下教室,走出门外,又是夕阳西下。晚霞成绮,他们沿着河岸走在回去的路上。

“你们的同学这个暑假都在做什么呢?”邓玛有些好奇这些即将走进大学校园的学生会在这个漫长的暑假做些什么。

“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慧心回头,有些不解。

“就是随便问问。”

“我有同学出门旅游去了,你都不知道刚结束高考的学生有多累、有多惨,有些同学就想出去好好玩玩、解解乏。”

“也有同学已经开始自学大学的课程了。”

“是的呢,我们班也有这样的同学,他们太勤奋、太卷了,真是可怕。”

“有同学在做兼职挣钱,提前接受社会的捶打。”

“也有同学可能会在家里打游戏、睡懒觉,彻底放飞自我吧,哈哈。”

……

慧心和晚晴你一言我一语,说起她们的同学可能会有的生活就简直眉飞色舞,反正大家高考之后都是在做自己想做的、喜欢做的事情,就像她们俩。

“那你们如果不来我们这儿支教,你们会做什么呢?”

“我大概会写作吧,写小说、写诗歌、写散文……总而言之,只要能写,我就很开心。”

晚晴想了想说,“我喜欢声音,也许会朗诵,做有声电台吧。”

邓玛顿了顿,继续问道:“那来这里支教会不会耽误你们想做的事情?”

“不会呀”,慧心和晚晴又一次异口同声。

“来这里支教有很特殊的意义,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段有价值的时光,我可是看到格桑师父的朋友圈后第一个跟他报名来这里哦。”

“是啊”,慧心接着说:“怎么会耽误,这里的生活很有意义,文章什么时候都可以写,有声电台什么时候都可以做,但是来支教的机会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有的。”

等等,文章什么时候都可以写,有声电台什么时候都可以做,慧心忽然想到了什么,猛地停住脚步,兴奋地看着晚晴说:“晚晴,我们在这里也可以写文章和做电台呀。”

“你的意思是?”

“生活是文学最大的源泉,我可以写文章记录这里的点滴生活和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写文章传播藏族文化,你也可以做有声电台,我写文章,你播音,就像之前在学校里那样。”

晚晴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好,你写稿,我播音,就像从前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