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五百四十五章 跑官

脸谱下的大明 第五百四十五章 跑官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25 15:46:51 来源:转码展示1

六月份的天,即使是北方的京城也酷热难当,明朝的皇帝可没有后世那些辫子皇帝还能去避暑山庄。

大一统朝代的皇帝,大都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皇宫中度过,离开京城去逛逛的非常少,嘉靖帝自从正德十五年入京后,只在前十年离京返乡,之后就一直在京城,只是从皇宫搬到了西苑。

万寿宫后殿空旷的很,但前后不通风,即使太监们搬来冰块,也难解暑意,虽然身边黄锦不停摇扇,嘉靖帝也心中烦躁,端起桌上的汤碗一饮而尽。

“论撰写青词,还是得严东楼、徐文长啊……”嘉靖帝看着桌案上的青词叹了口气。

严世蕃为父亲严嵩代笔青词十多年前就遍传京城,嘉靖帝怎么可能不知道。

虽先后招李春芳、郭朴、袁炜等翰林入西苑,但嘉靖帝还是最喜严世蕃撰写的青词,去年董份献上的那份青词其实也是严世蕃代笔的。

不过自从徐渭入西苑之后,别说李春芳、袁炜等人了,就是严世蕃在这方面也渐渐失势。

以至于严世蕃不得不写了封信给东南的钱渊,最终达成协议,压制李春芳、袁炜等人不论,但徐渭要留出部分份额给严世蕃。

对臣子们玩的这些小猫腻,嘉靖帝也不在乎,转头问道:“文长今日入直?”

“是,已派人传唤。”黄锦谨慎的没有多说一句话。

昨日朝中有科道言官上书弹劾招抚汪直一事,如今朝中严党、徐党对此事都没有公开发表过任何评论……至少从表面上来看,东南亦成了分宜、华亭相争的战场。

胡宗宪攀附严党得势,钱渊是徐阶的长孙女婿,两人为东南抗倭巨头,合作无间,以至于取得上虞大捷。

所以在严嵩、徐阶都没有表态之前,虽然东南欲招抚汪直的消息已传入京中,但少有人议论此事。

而这位冒冒失失的都察院御史……将浙直总督、浙江巡抚、浙江巡按三位全都告了,虽然奏折中基本上全是揣测,但已经在朝中引得暗流汹涌。

嘉靖帝是无所谓这些的,做好做坏都是胡宗宪、钱渊的事,做好了他不吝封赏,做坏了……虽然很欣赏钱渊,但也不得不丢出去。

但嘉靖帝关心的是,如果能顺利的招抚汪直,浙江、苏松何时能输送财赋入中枢……户部尚书方钝昨日觐见,直言已经发不出京官俸禄了。

而这些信息,从兵部的军报中是看不出的,从锦衣卫的密报中也很难看出,但嘉靖帝相信,能够从钱渊的密信中端详一二。

等了好一会儿,小太监才引徐渭进殿。

“拜见陛下。”徐渭脸上赤红一片,显然被午后的烈日晒的不轻。

“起来吧。”嘉靖帝指指对面的圆凳,“黄伴。”

黄锦端了个汤碗过去,“文长这是去哪儿了,先歇歇。”

“冰沙啊。”徐渭笑道:“这是绿豆冰沙,酒楼里供不应求。”

“银子也大把大把的赚!”嘉靖帝都有点眼红,熬制的绿豆汤在深井中冰镇一个时辰,再加入磨成小颗粒的冰屑,一口进去,暑意全消。

这种好东西一经推出,自然是供不应求,据说连续三次涨价,但还是不够卖。

“去年展才挖了深窖藏冰?黄锦好奇问。

“当然没有。”徐渭两三口喝完,“展才有制冰秘法,前年寒冬腊月就提过。”

这话要是让钱渊知道,得惭愧死,让小七知道,得笑死……钱渊前年倒是提了句硝制冰法,但他到现在都没折腾出来,人家徐渭倒是钻研出来了。

嘉靖帝看了眼一旁的小太监,“这是从哪儿来?”

小太监头也不敢抬,“直庐。”

嘉靖帝眉头一皱,入直西苑撰写青词的诸位翰林中,只有徐渭会去内阁办公场所直庐,这是得到嘉靖帝默许的,因为在东南战局上,钱渊的密信和徐渭的解释在嘉靖帝心中颇具分量。

“展才有信来?”嘉靖帝立即问了这句,徐渭不会莫名其妙跑去直庐,而兵部并无军报,只可能是钱渊密信送来消息。

“是,昨日护卫送信入京。”徐渭露出个苦涩的笑容,“臣这是去帮人跑官呢。”

“跑官?”嘉靖帝眉头皱的更紧了,不屑道:“展才是想回京了?”

“这般没长性,能干什么大事!”

“东南尚未平定,回来做什么?”

“原本朕还想赏他个侍读学士,真是不堪造就!”

其实嘉靖帝是希望钱渊在东南折腾的,至少这个臣子的折腾是让局势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前进……至少,在招抚汪直还是开战这个选项上,嘉靖帝其实是赞同钱渊的选择,招抚汪直。

只不过,嘉靖帝不会公然承认……万一以后汪直叛乱,这个黑锅难道让嘉靖帝来背?

当然是钱渊来背。

等嘉靖帝一连串的话骂完,徐渭才摸摸脸颊,眨眨眼轻声道:“是替展才跑官,不过不是他自己。”

嘉靖帝两眼一瞪,你不知道一次性把话说完?不知道抢在前面说清楚?现在尴尬了不是!

这时候黄锦只能挺身而出,“展才这是替谁跑官呢?”

“台州同知唐荆川,绍兴府镇海县令宋继祖。”徐渭看了眼嘉靖帝的脸色,小声说:“展才信中明言,招抚一事已定,接下来是……”

“开海禁通商。”嘉靖帝哼了声,“这厮就是念念不忘开海禁通商,此事哪有那般容易!”

“展才也是为国财着想。”徐渭顿了顿,补充道:“当然了,也不是没有私心的。”

“还有私心?”黄锦好奇问。

徐渭两手一摊,“辣椒就是海商带到杭州一带,展才无意购下,这才……”

“就是个吃货!”嘉靖帝骂道。

“人生大事啊。”徐渭笑嘻嘻道:“展才还吹嘘,海外有一种作物,耐旱易活,可代五谷,比稻谷亩产多出数倍。”

嘉靖帝大笑道:“不知所谓……你告诉他,如真有此事,朕赏他个爵位!”

“要真有此事,能活万民,回信中臣明言,徐文长给他磕头都肯。”徐渭显然也不信此事。

黄锦看看嘉靖帝的神色,才出口问道:“文长,展才跑官所为何事?”

“黄伴,还没听出来吗?”嘉靖帝斜斜靠在榻侧,“自然是为了开海禁通商。”

“不敢说开海禁,只是通商,即使是通商,也是能做不能说。”徐渭苦笑着从怀中取出一个油纸包,将折叠起的地图铺在金砖上。

“展才选在宁波府镇海县侯涛山。”徐渭熟练的接过黄锦递来的如意,虚虚指在地图上,“此地扼甬江之咽喉,为商船出入之要道也,此兵家的必争之地。”

嘉靖帝微微皱眉,“兵家必争之地?”

“所以展才选在侯涛山顶建城,以精兵驻守。”徐渭解释道:“此城与镇海县互为依仗,倭寇来袭,难以破解,在此庇护之下,通商方能无碍。”

嘉靖帝在心里盘算了下,才微微点头,“他倒是想的周到。”

“行此事如若踏索虚行,哪里能不谨慎万分。”徐渭低声道:“展才信中提到,如若无碍,这两日就有船队出海。”

嘉靖帝没吭声,黄锦突然插口问道:“缴纳税银了?”

“噗嗤。”嘉靖帝没忍住笑出来了,“看看,第一个麻烦来了,黄伴要来抢银子了。”

“还不是为了皇爷着想……”

“缴纳税银……现在也没个名义啊。”徐渭笑道:“再说了,这也不是展才第一个麻烦。”

“噢?”

“第一个麻烦是,侯涛山要建城,还要建码头、库房,平整道路……展才一个巡按御史,哪里有银子?”

“那……”

“用展才信里的话说,这叫空手套白狼。”

徐渭略略解释了下,对着无奈的黄锦说:“黄公公,税银怕是一时半会儿没戏,不过多少有点……绍兴知府代为收缴。”

黄锦还没想那么多,嘉靖帝已然冷笑道:“那展才跑官的那两人……谁升绍兴知府?”

绍兴知府代收,这是一个信号,代表着文官系统有意取代内宦,正式接手海贸关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