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府。
深宅大院,雕梁画栋。
女帝步入柳府前,抬头望了望。
与一般官宦人家不同,柳府大门外并无过多浮夸装饰,只以深棕色的厚重门板、浑圆的铜环点缀,仿佛在无声彰显这户人家的底蕴与自持。
门匾上书“忠肃”,正是四世三公显赫家族的标志。
“皇上驾到——”
内侍高声通禀,柳府上下顿时有了动作。
门口两列家仆身姿笔挺,衣衫整洁,脚步轻缓。侍卫侍女跪拜行礼,所有人都规行矩步,井然有序,一片肃然。
几乎每一处细节,都有等同宫廷规制——如果由女帝评判,她会更激进些,宣布其更甚与如今的宫廷——的严谨,足见柳府的森严与奢贵。
为首的管家朝她恭敬行礼,道:“恭迎陛下。柳政事身染恶疾,唯恐传染,不便出迎,还望陛下恕罪。”
“带路。”女帝神情平和,语调也并无波澜。
管家立刻躬身引导,不再多言。家仆们低头让道,神色中既有敬畏,也有某种微妙的谨慎。
甫一踏入府门,楚映昭便留意到,地面廊道每块砖石都打磨得平整干净,花木修剪得曲直有致,甚至空中弥漫的香气也带着微微药味。似乎,一切都在在为府邸主人的病事做出辅证。
引她至正堂后,管家便告退了。
屋内,正悬着一席厚重的黛色帘幕。帘幕后,隐约可见昏黄的烛光若隐若现。
“恭迎陛下驾临,陛下万安。”一道略显低沉的声音隔着帘幕传出,音色如玉石相击:“微臣染疾,病中无状,不敢冒犯龙体,还请陛下宽恕。”
楚映昭静默片刻,目光打量四周。
帘幕垂至地面,丝毫不透光,似乎刻意将里间与外间隔绝。她不慌不忙,踱步向前几步,轻轻抬手,示意随行的侍卫止步在门外。
——显而易见,这位权臣男主哥刻意营造出这样的场面,是想和她连麦私聊。
“朕亲身探望,”她语气平静,但不容置疑:“竟连见柳卿一面都不能吗。”
帘幕后,那冷沉的声音不疾不徐响起:“陛下恕罪。微臣此疾或有传染,实在不敢妄动。况且,柳家一向遵循规矩,病中退居,正是礼数所在。”
“礼数?”楚映昭轻笑一声:“柳家遵循礼数的时机,总是恰到好处。”
对方没有立刻接话,只听得帘后又是一阵咳嗽,似乎是某种提醒,但又带着些掩饰般的虚弱。
半晌,柳千峥才缓声道:“陛下如此在意,倒让微臣受宠若惊。只是,陛下已为天子,何必为些旧人旧事而劳心劳力?”
……不太对。
女帝卡顿了半秒。
她倒是能听出话中暗藏异意,但宅博实在没把技能点点上社交,于是只得飞快地开始提取关键词:
已为天子,旧人,和……旧事。
最后一个词,此时出现在这个语境里,是不是有些突兀了?
她眼神微微眯起,试探道:“柳卿不妨……细说旧事。”
“旧事众多,微臣不知陛下指的哪一件。”柳千峥的声音平静,仿佛将一切置于千里之外:“但若是陛下登基前后的事,微臣以为,不提也罢。”
“不提?”楚映昭压了压语调:“你我君臣同心,柳卿又有何避讳?”
“……微臣不敢。”柳千峥被她梗了一下,声音变得有些轻飘,但内容却带着令人无法忽视的重量:“只是,有些事,提起并无益处,反而徒增烦忧。陛下如今天命加身,又何必为这些琐事烦恼?”
不对。
……这儿绝对有隐藏剧情。
女帝轻吸一口气,大脑开始飞速运转。
她目光渐冷,语调却更加平稳:“既是琐事,柳卿倒不妨说来听听。”
帘幕后沉默片刻,柳千峥低声一笑,仿佛在揣度她的耐心:“陛下果然不同凡响。既然如此,微臣斗胆问一句——先帝密诏,如今是否寻回?”
坏了。密诏,这种东西最容易生事。
楚映昭飞快地眨了眨眼,掩去眸中的情绪:“柳卿这话倒有意思。先帝崩前,亲自发旨,册封朕登基承继大统,哪有什么密诏呢?”
“密诏遗落,”柳千峥的语气平淡得近乎无情:“微臣承接诰命,才略知一二。”
楚映昭心头微沉,却不露声色:“柳卿既知有密诏,不妨直言,密诏内容为何?”
柳千峥轻笑一声,带着不紧不慢的试探:“微臣并不知晓。只是听闻,先帝崩前曾有意另作安排,具体如何,微臣不敢妄议。”
“另作安排?”楚映昭声音越发冷了下来:“柳卿今日锦里藏针,倒是引人深思。不知先帝安排为何未见施行?”
“或许是因为时机未到。”柳千峥的声音低而稳,仿佛每个字都蕴含深意:“陛下如今稳坐朝堂,自然不必多虑这些陈年往事。”
楚映昭看着那帘幕,眼神深邃:“柳卿的意思是,这旧事,或许有朝一日……”
“微臣只是提醒陛下,天下纷争未定,朝堂之内也不尽如人意。”柳千峥带着一丝模棱两可:“若有意外,陛下当以大局为重,切莫因一时心绪,而动摇根基。”
楚映昭面色稍沉,心头波动翻涌。
他的人设标签是权臣,她想。
那么,这样一位大权独揽、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角色,如今同她说这样的话,是在试探些什么?是想让她察觉某些隐秘,还是某种无言的警告?
女帝收敛心神,把那丝愠怒与忌惮压下。她语气一转,温声道:“柳卿好生修养,病体要紧,莫误了大事。至于旁的事端……朕自有定夺。”
话音刚落,帘幕下摆忽然轻轻抖动,仿佛里面有人起身。
柳千峥的声音传来,含着一丝慢条斯理:“陛下说的是。微臣既在病中,便实在无力料理。至于假若再起事端,恐怕……”
——这言外之意,半是警告,半是威胁。
厅堂中那黛色帘幕下,仿佛正潜伏着一头猛兽,随时会扑将向女帝。
“朕实在有心与柳卿讨教一二,”女帝却还是微笑:“但爱卿病重如此,朕实在不忍劳累啊。”
柳千峥并未直接答话,沉默一阵后,只轻咳着道:“微臣身体不济,确实无力长谈。若陛下有兴,往后一定再议。”
楚映昭没再答话,于是他也并不开口。
堂内静得落针可闻。
女帝清楚,这一场隔帘对峙已经演变为一场无声的刀锋交击。
柳千峥不肯露面,却在言语间处处暗示自己手中隐秘的牌局;她则屡屡试探,却未能真正撼动对方。
最终,她深吸一口气,轻声道:“朕只期盼柳卿早些回到朝堂,实在有许多事,要与爱卿商谈啊。”
帘幕后,似乎传来柳千峥一声虚弱的低笑:“微臣定不负所托。”
说罢,灯光微暗,似乎有人将那帘幕后的烛台吹灭。
空气中多了几分药味,咳嗽声再次传来,不紧不慢,带着某种难言的意味。
楚映昭微一抬手,随行侍卫立刻上前护卫。
她转身朝外走去,步履并未见急,每一步都稳实踏切。
直至走到府门外,她才驻足回头,视线跨过院落,落在正堂之上。
仿佛隔着层层墙壁帘幕,她还能感受到柳千峥在帘幕后沉默注视的目光,莫测又不露形迹。
*
天色渐暗,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声响。她竭力理清今日九曲回肠的对话内容:柳千峥虽未明确表态,但他的定位已显而易见。
权臣。
这两枚字眼在她唇舌间咀嚼片刻,终于化为一声咋舌。
……流民募兵的进度,也该再加快些了。
思及至此,她敲了敲马车厢壁:“影,来。”
黑衣冷玉郎当即应答,数息后,便已单膝跪在她面前:“陛下。”
马车缓缓行驶,窗外阳光透过竹帘撒进车厢,斑驳的光影在两人间摇曳。
楚映昭靠坐在一侧,目光落在自己这位贴身暗卫身上。与往常的简洁明了的下达指令不同,她此时的视线带着些审视和深思。
影察觉到了,却没有任何不适的表现。他的跪姿一如既往地笔直,眼神中没有情绪波动,仿佛一尊木俑般安静地等待命令。
楚映昭微微侧过脸,清晰地捕捉到他无意识中的细微动作:衣袖下的手掌紧贴膝盖,目光总是垂得很低,几乎从不与她对视;即便在这狭小的空间里,他依然保持着下意识的警惕,似乎连呼吸都在控制着不发出多余的声音。
“影,”她忽然开口,声音柔和:“你是谁?”
影毫不犹豫:“夜巡卫,为您所用。”
果然如此。
楚映昭靠在车壁上,目光从他的额头、面颊一路扫到他的手,再转向他黑色的衣袍。
“不。”她再度出声,这次语气更轻,“朕问的是,‘你’是谁?”
影的眉头微不可察地动了动,似乎被问住了。他沉默片刻,答得简短:“属下是……死士。”
“死士?”楚映昭重复了一遍,微笑道:“没有这个身份以后呢?你会是谁?”
这问题似乎有些超纲,他明显愣了楞,半天没有答话。楚映昭注意到,他指尖动了一下,微微蜷缩,又迅速恢复原状。
他答道:“没有死士身份后,属下会是死人。”
……好带感的男主人设,楚映昭在心中小声感慨,不愧是游戏看板郎。
她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换了个话题,语气带着一丝若无其事的轻松:“好,那么,假如有一天,朕让你放下暗卫的身份,去执掌一支军队,你会怎么想?”
看板郎当即回应:“陛下有令,属下自当竭尽全力。”
“竭尽全力?”楚映昭笑了笑:“错。朕问,你怎么想?会觉得有趣,还是厌恶?紧张?自信?”
影顿了一下,似乎被问住了。他答得极慢:“属下……会为陛下分忧。”
她摇了摇头:“你没有回答朕的问题。”
这句话对暗卫的打击似乎很大,他甚至不由自主的抬了一下头,接着又立刻低了回去,只飞快道:
“无论是暗卫还是兵士,都是为完成陛下的目标。陛下需要,属下便做,并且做好。”
“倒是一如既往的干脆。”楚映昭笑了笑,随即神色一敛,语气认真起来:“朕想要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军队。”
影思索片刻,问:“陛下觉得,现在的军队不够用吗?”
楚映昭摇头:“不是不够用,而是不能用。他们要么和世家大族勾结,要么只知道争权夺利。我想要的军队,得像……”
她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像义军。他们得有确切的纪律标准、有一定文化知识,对战争性质有明确认知,也理解自己为何而战。战时能打胜仗,平时能帮助民生……总之,军队,不该只是一件暴力工具。”
她没说出口的是:同样的,你也不该只是一件工具。
这位看板郎,显然有极其严重的心理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自我认知失调,严重物化,以及情感压抑隔离。
且非常典型。
影并不知道,女帝正在开具自己的精神诊断书。他只点头道:“这恐怕比训练暗卫还难,陛下。”
楚映昭笑了笑:“不难的。”
“是。”影无条件接受她的全部想法,又问:“从哪里开始?选人?立规?筹备资源?”
“都得做,”楚映昭答得毫不犹豫。
她低头扫了眼系统界面的金色倒计时——32天。
微妙的数字让她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她将倒计时抹去,又补充道:“但时间不多了。影,有些事,得抓紧。”
此时,女帝陛下还没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件同样重要的事。
——柳千峥的个人任务,没有触发。
和柳千峥的整个对话里,昭昭的潜意识都在提出异议,但她技能点没点到这边,所以脑子没捋明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 17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