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恋爱补完计划 > 第10章 过年

恋爱补完计划 第10章 过年

作者:我真的方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3 22:00:58 来源:文学城

蔡珍珍从卧铺上层爬下来,拉着行李箱走到过道,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山峦发呆。

她已经好多年没回老家过年。自从大二那年,奶奶离开人世间,她便成了无家可归的人,每年只在四处漂泊的空隙里,偶尔回去给奶奶和父亲清理坟头上的杂草,打扫打扫屋子。其实老家还有些远房亲戚,但在奶奶过世之前大家就不怎么走动,之后更是没了联系的必要。

这一次返乡,她跟徐立之约好大年初三一起回学校转转。出乎意料的是,徐立之说齐林山也要来。而一想到齐林山,她就止不住地生气。

命运真是捉摸不透,她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竟然成了齐林山的员工,还被他当众欺负,不能还口!

那次年终总结汇报,明明其他人也说了些不痛不痒的话——毕竟谁敢在老板面前吐槽公司和领导呢?可他偏偏抓住她的小辫子,讽刺她“拍马屁”“钻营关系不钻研业务”,不是摆明了针对她?

她记得那场会议刚开始的时候,她看着齐林山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感受到他处在老板位置上给其他人带来的强烈压迫感,再一想到自己跟他是昔日一起念书、玩耍、斗嘴的同窗,不禁感到恍然如梦。

等到她发言而他强势打断并出言针对的时候,她起初还觉得不可思议,没想到齐林山竟然能明目张胆做出公报私仇的事来。后来她才反应过来,在横亘在两人之间的阶层和地位差距面前,那点同窗之谊根本不值一提。他打压她,就像随手拿起空杯子罩住桌上的一只蚂蚁那样简单,完全不需要有任何的顾虑。

说到底,她根本就不该对这个家伙抱有任何期待——他还是当年那个自我中心、目空一切的讨厌鬼,不可能有任何改变!把这一点想明白了,他做出任何过分的事,都不会再让她感到惊讶和难过。

火车到站后,蔡珍珍又坐了一个小时大巴才抵达镇上。接着再换乘两趟公交,走上二里路,当她终于站到家门口时,时间已经来到大年三十的下午四点多。

她掏出手机,对着屋后的山林拍了张照片,发给徐立之。

进屋以后,她先是打扫了屋子,从衣柜里拿出干净的床单被套换上,然后从手提袋里掏出她的年夜饭——出发前在北京买的几根火腿肠,几包方便面,一袋卤牛肉,还有些不需要冷藏也能保鲜个两三天的食材,如土豆、娃娃菜、白萝卜……她本想买点鲜肉,怕路上变味,便作罢。

大一下学期,她用打零工挣的钱给家里添置了一个微波炉,至今还能用。在那不久之后奶奶便过世了,此后她虽不常回家,却也陆续添置了一些便宜的东西,尤其是有助于帮她抵抗寒冷和孤独的东西:有烤火的电炉子,厚棉被,电热毯,单人电热火锅……还有一个二手的蓝牙音响,让她可以大声播放喜欢的音乐和脱口秀。

夜色降临,她把手机连上蓝牙音响,放着春节联欢晚会前的预热节目,听着天南海北的人分享过年的仪式和感受,在人们充满喜悦和憧憬的欢声笑语中,热乎乎地烫起了火锅。

初一一早,她接到许多拜年电话和微信,那些没有群发消息而是特意给她送来祝福的,大多都是这些年走南闯北结识的朋友。时晓月和秦峰先后给她拨来视频电话,她便向他们展示大山和老屋。随后她又忙着编辑拜年祝福,发给各路朋友、同事。等她忙完这些,已经到了上午十一点。

她随便吃了几口东西,扛着锄头和铁锹,来到父亲和奶奶坟前。把杂草清理完毕后,她往地上铺了个塑料袋,在坟前坐了许久。

她想起自己很小的时候,父亲、母亲、奶奶都在,一家四口的日子虽然过得紧巴巴的,但家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她最期盼的是过年,从放寒假第一天就开始数日子。每到小年夜,她能拿到母亲给的小红包,第二天跑去小卖部买零食和花炮。到了年三十,年夜饭有十二道菜,说完吉祥话,一晚上能收到三个红包。她把钱存起来,等开学了给自己买好看的文具盒和圆珠笔。

后来,父亲病了,如同被魔鬼上身一般,成日里鬼哭狼嚎,还时不时地骂人、嚷着要砍人。母亲和奶奶从不让她去父亲那屋看,但她很清楚,父亲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发作的时候谁也没法靠近。母亲任劳任怨地伺候他一年多,后来便失踪了。再到后来,父亲离世,剩下她和奶奶相依为命。一老一小的日子虽然清苦,但奶奶从不愁眉苦脸,她用自己的言行教会她:无论何时都要乐观地面对生活。

她又想起高三结束后,那个漫长的暑假。

七月结束之前,她盼来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她考上了省会长沙的一所重点大学,也是她填报的第一志愿。然而,她的喜悦只持续了两分钟,随后便陷入更强烈的忧愁之中。

那时,奶奶的肺病越来越严重,经常整宿整宿地咳嗽。为了治病,家里已经耗光所有积蓄,别说要支付大学学费,就连给奶奶看病买药的钱都拿不出。之前,村干部已经为她们争取到几千元补助,学校也为她筹集了一笔善款,但那些钱早已花光。她只好求助亲戚,能借的都借遍了,也才筹了不到三千。如果她要去上大学的话,学费从哪里来?她不在家里的话,奶奶一个人没人照顾,怎么办?

她决定不去报道了。等奶奶身体稍微好一些,她就到县城打工去。

“珍珍,你怎么哭啦?”

奶奶虚弱的声音,混在“嘎吱嘎吱”的老式电风扇声音中间。蔡珍珍飞快地抹了把眼泪,笑着说:“我没哭啊,奶奶你眼花啦!”

奶奶咳嗽几声,撑着身子要从床上坐起来。她赶紧扶住,帮她靠坐在床头,喂她喝了一口水。

“我这几天感觉好多了,力气回来了些,晚上也能睡觉啦。”奶奶微笑着说,“上回那个陈医生开的药,管用得很。”

这时,忽然有人在外头唤道:“蔡珍珍在家吗?”

她听出那是初中班主任姜老师的声音,赶紧出去迎接。之前替她在学校筹款的事就是姜老师发起的,没准他又带来什么好消息?

她请姜老师在堂屋坐下,给他泡了一杯茶。姜老师问:“收到录取通知书了吗?”她点点头:“收到了。”他又问:”哪天收到的?”她答:“一星期前。”

姜老师从帆布袋子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她:“我又筹了两千,虽然不多,但你先收着,后面的我再想办法。”

眼泪一下就涌了出来,她连忙用手背去擦。姜老师满眼心疼地看着她,说:“我知道,你肯定在发愁学费的事,还有给你奶奶治病的事,说不定都想过不去大学报道了。但我还是建议你要慎重考虑。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改变命运,老师不希望看到你因为眼下的困难,放弃了改变人生的机会。大学一般都有针对贫困生的助学金,我帮你去联系一下看看。答应老师,你自己千万不要放弃,好吗?”

姜老师走后,她心底又燃起一丝希望:说不定奶奶的病很快就好了,说不定姜老师会帮她申请到助学金呢?到那时,她可以带上奶奶去省城上学,课余时间可以打工赚钱,也方便就近照顾她、陪她治病。

她在焦虑之中等了半个月,还是没有等来姜老师的消息。她越来越绝望,决定不再耽搁。就在她准备去县城找工作的那天早上,姜老师终于来了。

他拿出一张银行卡,高兴地说:“世上还是好心人多,有人给你捐了五万!”

五万!对她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有五万这么多?谁捐的?”她不敢置信地问。

姜老师摇摇头:“是一位匿名的好心人,把银行卡和密码快递给我,注明了是给蔡珍珍的资助,还说自己不愿意暴露身份,叫我们不要追查。”

正是这张银行卡,改变了蔡珍珍的命运。那年八月的尾声,她带着奶奶来到长沙,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开始了一边上学一边打工、照顾奶奶的生活。她的事迹被学校知道以后,还给她额外批了一笔助学金。

日子眼看着好了起来,然而奶奶的身体每况愈下,一年以后便撒手人寰。

多年过去,她始终不曾忘记奶奶临终的时候,又哭又笑的,握着她的手说:

“好孩子,我的时候到啦,要去天上陪你爷爷,还有你爸爸啦……不要哭,我现在好开心,就是舍不得你呀……以后你一个人,也要好好地活,想怎么活,就怎么活,我只希望你开开心心地活着……你记得,走正道,做好人,到处走走看看,多交朋友,用真心待人,你才会活得安心、开心……如果你还是想找你妈妈,那就去找吧,她是你在世上唯一的亲人啦……好孩子,我不能陪你啦,你一定要答应我,好好的活着,开开心心地活着……”

回过神时,她已泪流满面。

大年初三上午,蔡珍珍来到母校。看门的大爷一开始不让她进去,她给徐立之去了个电话,他便放她进去了。

学校进行过翻新改造,早已不复当年的样子。她走到当年上课的教学楼下,抬头看去,虽然楼体没变,却刷了新漆、换了门窗,还装了空调。

过了一会儿,她远远地看到两个人影走过来,是徐立之和齐林山。两人穿着精致有型的大衣,从长相、气质到穿着,都与这环境格格不入。

“新年好呀!”蔡珍珍微笑着说。

“新年好!”徐立之还给她一个大大的笑容。接着,齐林山淡淡地说了句:“新年好。”

徐立之从兜里掏出一串钥匙,晃了晃,叮当作响。“走吧!”

三人进入教学楼,回到当年初中和高一上课的教室。教室内部也是装饰一新,没了当年的模样。不过,到底建筑结构没有改变,他们还是能指出当年谁谁坐在哪个位置,发生了什么或狗血或好玩的事情。

走出当年高一的教室,徐立之突然叹了口气,道:“好可惜……高二的时候,我跟小山山都走了,只剩下你一个人。你后来在哪间教室上课,还记得吗?”

蔡珍珍摇摇头,笑道:“不去了吧。我们去画室怎么样?”

徐立之又叹了口气,一脸遗憾地说道:“那间画室早没啦!”

蔡珍珍和齐林山听了,都露出遗憾的表情。徐立之耸耸肩,说道:“那间画室本来就是我爸单独给我辟出来的,我走了,也就没必要留下了。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凡事从来只分有用和没有用。”

蔡珍珍脑海里浮现出那些年在画室里岁月静好的片段,就连和齐林山之间的斗嘴吵架,在回忆里也是格外的美好。回过神来,不由得一阵心酸。

“过去的回忆固然美好,但我们大家终归还是得向前看。”徐立之粲然一笑,“珍珍我是一点也不担心,毕竟你真实坦荡,内心又强大,还有十八般武艺,到哪都能活得很好。倒是你……”

他把脸转向齐林山,半开玩笑地说道:“小山山,你真是让人操心呢!”

齐林山横了他一眼,道:“那就请你不要瞎操心。”

“哈哈哈!”徐立之笑得肩膀乱颤,转头又对蔡珍珍说道,“先去吃饭吧,吃完去你家,我都好久没上山啦!”

三人一边爬山,一边说了许多中学时的趣事。蔡珍珍注意到,齐林山只回应徐立之的话,永远不会直接跟她对话,而她自己当然也一样。不过她倒也不介意这一点,她只需要徐立之接受她、亲近她、喜欢她就够了,这才是她应该关注的目标。至于齐林山,管他呢!

“说起来,我们三个里头,看上去我是走得最远的,但实际上,我认为珍珍的人生是最丰富多彩的,你也是我们三个里头最有生命力的人。”徐立之说着从树上折了一根枯枝,随着接下来说话的节奏,对着空气戳戳点点,“你天南海北去过,上山入海闯过,玲琅满目的职业体验过,犄角旮旯里各种奇葩事经历过……我看着你发的那些朋友圈,一年比我五年还精彩呢!”

说完,他又兴致勃勃地扯着齐林山的衣袖,问:“珍珍发的那些照片、视频你看了吗?是不是很羡慕?”

齐林山黑着脸不说话。徐立之忽然恍然大悟,指着他说道:“你们该不会没有互加微信吧?啊,一定是!”他边掏手机边说,“天呐,这么久了我竟然都没想过要拉个微信群,我真是糊涂了!”

很快,徐立之的微信群便建好了,群名被他改成“我们仨”。随后,他又当场监督齐林山和蔡珍珍互加好友。等两人别别扭扭地把对方加上以后,他又伸头探脑地察看,警告他们绝不能对对方屏蔽朋友圈,否则他要生气的。

做完这些,他淡淡一笑,道:“我以前还以为交朋友挺容易的,结果越活越发现,人生中能有这么两三个真朋友,真是不简单。”说完,他扔掉树枝,一脸轻松地说,“走吧!我们仨喝酒去!”

徐立之开了很久的车,载着他们到市中心找了家KTV。三个人时而唱歌,时而斗地主,累了就喝酒,等结束时已经是下半夜。

有了上一次喝酒的前车之鉴,蔡珍珍和徐立之都收着,没有把自己喝醉,徐立之却喝得醉醺醺的,嚷嚷着说要在KTV里睡下,理由是三个人都喝了酒不能开车,不然车子会爆炸。

齐林山扶着在沙发上晃晃悠悠的醉鬼,道:“我提议,在附近找个酒店,先凑合住一晚。”

这是他今天头一回直接与她对话,蔡珍珍虽不愿搭理他,但考虑到眼下的情况,也只能点了头,道:“那你订吧。”

齐林山脸色一沉:“凭什么我订?”

蔡珍珍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此刻我不是你员工,你也不是我老板。你比我有钱,当然你来订。”

齐林山瞪了她一眼,眼中露出讥讽之色:“这时候就不说公平公正了?”

两人僵持了一会儿,最终齐林山掏出手机,订了全城最贵的酒店。他们把徐立之的车留在KTV停车场,然后打车去了酒店。在前台,蔡珍珍发现齐林山开了三间房,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他果然是纨绔子弟的做派。

第二天,徐立之醒来,又拉着他们四处游玩,不仅聊了许多从前的事,还说起他在国外留学、工作、办画展的经历。第三天又玩了大半天,直到下午齐林山坐车离开,三个人才分道扬镳。

经过这几天的高密度相处,蔡珍珍明显感觉到和徐立之的关系升了温。如果说年前两人阔别多年短暂重逢、把酒言欢一夜之后,亲密指数是60%,那么,经过春节这番故地重游、追忆往昔、分享人生,两人的亲密指数至少升到了80%。

这种升级具体表现在:徐立之与她分享的内容越来越广,也越来越深;在微信上交流的频次也越来越高;徐立之还缠着她,让她事无巨细地聊了许多她毕业后走南闯北的事,听到高兴处,他还用各种她都没想过的形容词夸赞她。

最重要的是,离别之前,徐立之当着齐林山的面,对她说:“珍珍,我觉得你就是传说中的宝藏女孩。哪个男人能够跟你在一起,那真是他的福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