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 第21章 秦灭六国

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第21章 秦灭六国

作者:苦竹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07 19:46:45 来源:文学城

这时,天幕上出现一个简陋的周朝地图,上面标注着镐京和几大诸侯国,还有赢氏部落的新家园。

【此地位于渭河平原的最西侧,水草丰美,是养马的好地方,周孝王六年(公元前905年),秦非子就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分封在秦地,非子以封地为氏,号为“秦嬴”。】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

【经过长达百年的惨淡经营,秦人筚路蓝缕,逐步适应了西陲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周围的戎人打成一片,实力与日俱增。】

评论区

“真“打”成一片!”

“秦国是在战与火中崛起的,比东方各国更加武德充沛。”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赢氏终于等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因宠爱褒姒而废申后和太子宜臼,把褒姒所生的儿子伯服立为继承人。可是,申后却不是任人欺负的小可怜,她的背后是强大的申国。申侯联合犬戎一起攻打周朝,在骊山下杀死了幽王,西周灭亡。】

申侯:“既然我外孙做不了周天子,那这周天子也不必存在了。”

周武王:“这小子,怎么连诸侯国都压制不住。”

姜子牙眉头微皱:大王忧心的太早了,以下克上的事只要发生过一次就不会结束,更何况申候还赢了。

原来西周是这样灭亡的,之前,天幕说起春秋争霸时漏掉了拼图终于补上了。

西周末年,周幽王已经废除了王后和太子,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他只能急召诸侯勤王,先下手为强,拿下申国。

申候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一场大战即将在这个时空爆发。

评论区

“这波明明是夺嫡之争,怎么就变成烽火戏诸侯了。”

“申侯私通西戎,可不是什么好名声,可是谁让人家的外孙最后成了周天子呢,当然得树碑立传,为自己王位的合法性加上一层好看的装饰了。”

“可以想象,当时申侯的势力已经能与周天子抗衡,其他诸侯可能也在暗中扩充自己的势力,对申侯的僭越视而不见。”

“周幽王废申后和太子,会不会就因为外戚势力过大,已经到了威胁王权的地步。褒姒出身小国,而且是被周幽王打败的国家,她的背后没有依靠,这才是周幽王立其为后的真正原因吧。”

“细思极恐!”

“烽火戏诸侯中褒姒是嚣张跋扈的妖妃,幽王是废长立幼乱了纲常的亡国之君,申后和太子就是受欺负的小可怜。西周灭亡是犬戎入侵导致,申候甚至都没有戏份。”

“权利的争斗,本就是成王败寇,最后却归罪一女子,真是可悲!”

后世的帝王将相见多了皇位之争,天幕所说的事一点都不新鲜,他们只是迷信典籍,笃信儒家,第一次从这个角度看待历史事件。

武则天:“哼,儒家!”

【诸侯国大败周天子,改朝换代,这是一个不好的开头,是周天子权威衰落的象征。就像玄武门之变开启了大唐皇室血腥斗争的潘多拉魔盒。从此以后,周天子至高无上的光环被打碎了,诸侯争霸的时代正式到来。】

李世民:这件事是自己最大的污点,也不知天幕会如何评价。

天幕会潜移默化的改变民众的倾向,对民心的影响太大了。

【在一番操作下,前太子宜臼登基为天子,是为周平王。但请神容易送神难,犬戎还盘踞在镐京,这地方气候温和,人很有趣,说话也好听,到处都是粮食,他们不准备走了。】

【周平王很识时务,打不过就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为躲避犬戎的骚扰,把都城向东迁到洛邑。秦襄公带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

【周平王还说:“戎人不讲道义,侵夺我岐山、丰水的土地,秦国如果能赶走戎人,这些土地就归秦国。”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穆公死后,秦国逐渐没落,与晋国屡战屡败,被封锁在崤函以西,巴蜀之北,失去了与中原强国争霸天下的资格。】

【春秋末年,晋国一分为三,分裂后的三晋还是与秦国缠缠绵绵,赵、魏、韩挡在秦国东出的必经之路上,成为秦国的心腹之患。】

【战国初年,魏文侯以李悝为相,变法图强,魏国迅速强盛;又拜吴起为将,侵吞秦国河西之地,窥视关中。吴起以五万兵卒大败秦军,秦国再也无力抵抗三晋的攻势。】

【就在此时,魏国的强势崛起,引起了赵国的警惕,赵魏反目,三晋联盟瓦解,秦国的压力大减。】

评论区

“众所周知,三角形是最稳定的。”

“近在眼前的威胁比远方的敌人更让人寝食难安。”

【此后,自秦厉共公到秦出公,大臣专权,数易君主,国政不稳,秦国日衰,偏居一隅,只能旁观中原诸侯龙争虎斗。】

【直到公元前362年,献公之子嬴渠梁继位,是为秦孝公。他发布“求贤令”,任用商鞅变法,富国强兵,迁都咸阳,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傲视于西方。】

【史记记载:“孝公十九年,天子致伯。”周显王册封秦君为方伯,正式承认其霸主地位。虽然战国时期的霸主对其他诸侯国已经没有任何威慑,但这依旧代表着秦国的正式崛起。】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嬴驷继位,是为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为了缓和守旧派与变法派的矛盾,拿商鞅作替罪羊,车裂商鞅。商鞅虽死,但“秦法未亡”。秦惠文王继续奉行商鞅变法以来的国策治理秦国,并以商鞅造反查无实证,公子虔和公孙贾纯属陷害为由,顺手除掉了妨碍秦法实施的大量旧贵族。】

秦孝公再次抬脚踹了嬴驷一脚,这一脚却轻了很多,更多的是做给旁边的商鞅看的。

商鞅连忙阻止,“君上,是鞅没有处理好与老贵族的关系,太子做得对。”

如今的商鞅还不是晚年大权在握的商君,在他心里,为理想赴死,本就是自己最好的结局。

【大批能臣名将造就了秦国在惠文王时代的辉煌,也体现了秦惠文王识人驭人的本领。】

【文有张仪连横六国,武有公孙衍、樗里子、司马错、魏章等将领,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评论区

“秦惠文王是第一个称王的秦王。”

【张仪是魏国人,他与苏秦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师从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是战国著名的纵横家、谋略家、外交家。张仪在魏国不得重用,进入秦国却得到惠文王的看中。惠文王重用张仪连横破合纵,在秦与列国间复杂的邦交斗争中,多次逆转危势,击溃五国攻秦之兵。】

“魏国,战国人才市场。”

“魏惠王,秦国人事部长。”

魏惠王:怎么又是寡人,说商鞅的时候就骂寡人,现在又把寡人拖出来鞭尸,寡人都不知道张仪是谁。

说起来,这个时空的商鞅已经成功逃到了秦国边境,与秦孝公派出的军队汇合了。

【公元前328年,秦惠文王派遣公子华和张仪围攻魏国的蒲阳,很快,秦国顺利占领了蒲阳。张仪趁机劝说惠文王把蒲阳归还魏国,而且派公子繇到魏国去作人质。张仪的目的是什么——放长线钓大鱼。】

【很快,张仪又劝说魏王道:“秦国对魏国如此宽厚,魏国怎么能不以礼相报呢。”魏国迫于形势,便把上郡十五县和少梁献给秦国,用以答谢秦惠文王。】

天幕上出现了战国时期秦魏地图。

【上郡与少梁地理位置特殊,他们都在黄河以西,与秦接壤,是曾经的秦国故地。公元前409年,魏国以吴起为将,打下河西之地,上郡与少梁从此成为魏国领土,将秦国死死压制在倄函以西。如今秦国有了上郡和少梁,便有了东出的基地。】

评论区

“魏国真是大冤种。”

“从压制秦国不能东出,到被秦国打败,再到跟在秦国身后摇旗呐喊,魏国完成了三级跳。”

“跳向亡国的深渊。”

魏惠王:秦国给的实在太多了,寡人身为大国之君也不好小家子气吧。蒲阳是魏国腹地,上郡和少梁却贫瘠苦寒,如同鸡肋,以上郡换蒲阳,寡人的决定不会错!

【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想要攻打楚国,但碍于齐楚联盟,担心齐国会帮助楚国,张仪受命出使楚国。他对楚怀王说:“大王若能和齐国断绝往来、解除盟约,我愿意奏请秦王献出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只是断个交,就能得到这么多土地,而且商於之地是秦楚交界,又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对楚国意义不同,楚怀王非常高兴地答应了张仪。】

【大臣们都向楚怀王祝贺,唯独陈轸劝谏楚怀王不要轻信张仪。劝楚王明面上与齐国断交,暗中合作,先拿到商於之地再说。楚王却说:“你快闭嘴吧,等着我拿到土地给你看看。”于是,楚国和齐国断绝了关系,废除了盟约。】

陈轸:张仪小人,鼓唇弄舌之辈。

陈轸原是秦国大臣,后与张仪政见不合,争宠失败,离开秦国到楚国为官,此后,他一门心思促成六国伐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