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历史许愿墙:开局给辛弃疾换皇帝 > 第12章 第12章

历史许愿墙:开局给辛弃疾换皇帝 第12章 第12章

作者:干卿底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01 17:42:40 来源:文学城

苏州,我闻堂。

柳如是长发披散,面容平静地坐于窗前,一笔一画,写着自己的遗书。

凄凉昏黄的月影在天边浮沉,一抹冷凝的光辉洒落在纸上,将那些字迹照得历历分明。

因为国土已经沦陷,她不愿埋骨于敌人的土地,所以她写道:

死后将我悬棺入殓,于墓穴中,悬空挂铁索,再将棺木系于其上,切不可土葬。

当年南京城破,钱谦益带头降清,她力劝对方抗争殉国而不得,自己打算投水自尽,又被钱谦益死死拖了回来。

而后,二人之间的关系便一片冰霜。

钱谦益入清后郁郁不得志,曾萌生死志,柳如是回以一声冷笑:“当初亡国时不死,今已迟矣!”

她与钱谦益分居,来到苏州,变卖家产为抗清之事奔走。

一方面资助义士起兵,包括松江海上义兵营等十余处,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进行消息传递。

因为抗清势力大多都是各处百姓义民自发而为之,故而东一处西一处各自为战,音讯不同,形如散沙,极易被满清各自击破。

此时,柳如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她利用郑成功在苏州开设的商铺,长期为各处抗清势力联络传讯,充当中间人。

三入长江战役,就是由她主要居中斡旋策划。

一面给滇南的李定国传讯,一面联络郑成功、张煌言起兵,登金山而次崇明,筹措谋划,费尽心思。

并前往南京宴请云间诸子,接应北伐大军。

柳如是对于光复河山怀抱着极大的希望,二十年岁月几乎都扑在了这一件事上,当一切都破灭之后,已然万念俱灰。

如今,女儿已经成家,她终于再无牵挂,可以清清白白拂袖而去,同这人间永诀。

柳如是在遗书上落下最后一笔,轻轻合拢。

她最后望了一眼天边那弯渺茫高远的月色,无声笑了笑,慢慢站到凳子上,将白绫绕上自己的颈间。

神智在逐渐消退,今生今世的一幕幕都如电光火石般,飞速在眼前掠过……

年少时,她和陈子龙一同居住于松江南楼,后来遭逢家国巨变,南下投奔隆武帝抗清。

陈子龙起兵遭人出卖,被清兵俘获,投水自尽,隆武帝在汀洲身亡,而她则开始了漫长的二十年奔波。

这一路,遇见许多的故人、故友、与同袍,却都一一逝去。

魏耕,文武双全的侠士,得她资助,为多方抗清势力奔走传讯,在前不久事发,遭到凌迟。

林古度,终身佩戴着一枚万历钱的遗民诗人,双目已眇,曾长期充当她在南京城的眼线,作为起兵内应。

还有郑成功,也算是她的半个弟子,一生何其短暂又何其悲苦,纵有惊世之才,终于败给了莫测的命运。

许多的影像从脑海中掠过,最后出现了张煌言。

不但出现了,还出现得很久、很清晰,一动不动,仿佛本人就站在面前,甚至还十分活泼地动了动。

柳如是:???

咋滴,你这还自带特效的?!

“河东君,使不得啊!”

张煌言刚走出传送门就看到好友上吊,魂都被吓飞了,慌忙奔过去把她放下来,“快醒醒!”

柳如是半天没缓过神,浑浑噩噩地转头看着他,目光逐渐聚焦,却是无比茫然道:“此地可是九泉?苍水,难道你也死了?”

“什么死不死的,都好好活着呢”,张煌言又心酸又好笑,将她扶到一边坐下,长叹道,“此事说来话长,我就简单说说……”

听他讲了一通,柳如是恍然间明白过来:“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去郑家,然后是吕宋岛?”

“正是”,李来亨可算是找到插话的机会了,“有河东君在,此去郑家定然畅通无阻。”

郑成功从前是钱谦益的学生,后来因为降清之事决裂,但和柳如是的关系一直很密切。

虽无师生之名,却有师生之实,志同道合,情义深厚。

加上柳如是长年担任情报联络人,郑氏军团的主要将领都与她相熟,郑经也是事以长辈之礼,不敢不敬。

当然,郑经的长辈有点多。

张煌言也是他爹生前让他认真礼敬的长辈,必须以「世伯」称之。

家庭地位体现得明明白白 →_→

此刻,柳如是想起郑经干的那些荒唐事,不由双眉蹙起:“这孩子如此不像话,回头得好好教育一番。”

秦良玉奇道:“我听多了他父亲延平王的光辉事迹,还以为郑经也是个少年英雄,他到底有多不像话?”

柳如是冷笑一声。

张煌言叹息不已。

唯有李来亨眨了眨眼,诚实地说道:“比如道德败坏,气死亲爹?比如智勇全无,擅长逃跑?比如引兵内讧,削弱实力?再比如打仗总输,短短两年就弄丢了金门、厦门、铜山等十余座城池和岛屿?”

秦良玉:“……”

观众们:“……”

那是得好好教育一下了哈。

郑成功上辈子犯了什么孽摊上这么一个世子,还不如在他刚出生的时候,就赶紧挥剑清理门户。

她沉吟说:“既然这郑经作风如此荒唐,我担心大家前往吕宋之际,他那边发生什么事,致使后方不稳。”

“这倒不必担心”,李来亨沉思说,“郑经虽然缺点无数,但也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擅长吃亲爹留下的老本。”

此话真是稀奇无比,秦良玉一愣,发出了诛心的拷问:“世上难道还有不擅长吃老本的二代?”

“海了去”,李来亨一挥手。

他虽然是流寇出身,老父亲李过早年却从不放松他的学业,一直压着他读书,别的记不住,历史八卦倒是记了一箩筐。

“比如什么——胡亥、杨广、萧昭业、陈顼、宇文赟,刘义隆、朱祁镇之类的。”

秦良玉:“……”

观众们:“……”

历史漫漫数千年,要找出一个比这些人更荒唐的败家子,怕也不容易。

胡亥、杨广,典型的非人类,二世而亡,就算加上惨兮兮的子婴、杨侑/杨侗也才三世。

萧昭业,数个月败光国库的奇才。

要知道,他从爷爷齐武帝手中接过的可不是什么烂摊子,而是实打实的南朝治世,永明之治啊。

陈顼,哥哥陈文帝陈蒨南征北伐、威震四方,一统江南,他倒好,大败又割地赔款,几乎全部还了回去。

宇文赟,周武帝的好大儿,登基之后沉湎酒色,残杀忠良,一年即殒命,几乎亲手将江山送给了杨坚。

刘义隆,这位更是重量级中的重量级。

亲爹刘裕从微末中崛起,吃了多少苦,打了多少仗才终于收复长安,终见一统天下、结束乱世的曙光。

到他这里,笑死,没有他输不了的战役,突出一个花式给敌方送人头。

北伐三战三输,直接给江淮输成了无人区,被拓跋焘一通侮辱性地飞龙骑脸,饮马长江。

更是搞出了残杀忠良满门的操作,来了个数十倍的「莫须有」,北府宿将被他一通屠杀殆尽。

至于本朝堡皇帝……那真是不提也罢。

“哦,险些忘了,二代里面还有慕容宝、慕容熙”,李来亨抚掌道,“古今君王论丧心病狂,舍他兄弟二人其谁。”

秦良玉:“……”

观众们:“……”

果然,慕容家的人是评论区的消耗品,每天必定要塌房一位。

今天甚至一下塌了俩!

参合陂战神慕容宝,数十万大军输给拓跋珪的两万,投降之后,全部被坑杀。

堡皇帝见了他,都要称一声「前辈」。

冰恋王者慕容熙,癖好之清奇,品味之独特,即便放在类人生物中,都是极其跌破下限的那一个。

为讨皇后欢心,更不惜大兴土木,出猎千里,五千多名士卒因此被冻死沟渠。

就连外出打仗时,都为了让皇后凤驾先进城而命令全军退后,延误战机,导致大败,损兵折将无数。

天幕前的老父亲慕容垂:???

飞来横祸. jpg

他看看自己的太子慕容宝,再看看自己的幼子慕容熙,终于百思不得其解地问:“朕与你们两个孽障究竟何仇何怨,非要托生我家,坏我大燕江山?”

就特么离奇。

自己堂堂鲜卑战神,纵横捭阖,平生除了在临漳输给刘裕,没败过任何一场,到底怎么生出这两个丧病玩意的。

莫非真是当年背刺苻坚的报应?

可是,姚苌贼子行事比他更阴毒十倍,怎么就能有姚兴那样的好儿子呢。

哦,他一下想起来了,姚兴从前给苻坚的太子当过伴读,一同在东宫受教于王猛。

慕容垂:“……”

踏马的,怎么又是王猛。

此贼欺我太甚,骗我金刀,杀我嗣子,毁我宗庙,和前天刚揭露出来的拓跋珪小贼一样可恨 !

啥也别说了,毁灭吧!

对此,万朝观众也是无比热心地安慰慕容垂。

虽然你昨天刚塌过,今天又塌了,但塌房这种事塌多了也就习惯了。

想开点吧,没准明天还是你呢。

慕容家本来就是奇葩聚居地,慕容垂更是个中翘楚,一人的八卦就可养活万朝那么多嗷嗷待哺的观众。

此刻,李来亨又道:“我听闻,郑经在台湾的所有政策,全部照搬延平王留下的,一字不改,抚土民,通海商,兴学校,进人才,明律法,所以现在应该发展得还不错。”

秦良玉叹了口气:“但愿如此。”

传送门只剩四十分钟,他们不再耽搁,即刻出发前往郑家。

……

海外,郑家。

荷兰红毛鬼自从被郑成功赶走之后,始终贼心不死,试图卷土重来,重新殖.民这片土地。

红毛鬼的内心:我大荷兰正值帝国黄金时代,东印度公司纵横欧洲大陆,在海外有数百个殖民据点,垄断了波罗的海、北海的全部贸易……

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大的亏!

忍不了,真的忍不了,必须把这笔账讨回来!

恰好此时,清政府也准备趁着郑成功逝世,大举进兵,拔除掉这一个奉明朝为正朔的海外据点。

双方可谓是天雷勾地火,臭气相投,一拍即合。

荷兰统帅博特(Balthasar Bort)和清朝与清廷达成联盟,荷兰帮忙进攻金门、厦门,而清廷会在战胜后,将台湾移交给荷兰人。

这一战,郑经输了,但没完全输。

他特别擅长跑路,加上郑成功给他留下了当世最一流的火器和坚船利炮。

这些武器都由郑氏集团的军械营生产,有龙熕、连环熕、百子炮、连珠火箭等数十种,曾屡次给荷兰人的“洋枪洋炮”以毁灭性打击。

清荷联军带着共计500余艘战船,一通猛攻,如狂风暴雨般密不透风。

结果回头一清点,居然只俘获了3艘郑军船只,其他全部安然撤离,跟随郑经回到了台湾。

郑经大败之后,意识到自己毫无军事才能,于是转向了经济领域。

他在台湾,一边照搬他爹的那些政策,开荒耕地,大搞文化和民生建设,一边寻思着和海外进行贸易,赚取利润。

巅峰时期的郑氏集团,是一个组织高度精密的海洋商业帝国。

掌控制海权,制霸东南亚,独占了许多贸易路线,垄断了生丝、丝绸、糖等高利润行业,年利润高达3000万两白银,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四倍。

所有路过商船都要交保护费,什么英国、丹麦、葡萄牙、西班牙,统统一视同仁。

诸国每年需上交白银1万两、箭坯10万支、以及用来制作火.药的硫黄1000担,以获取船只往来贸易的资格。

然而,如此声威完全建立在郑成功的武力威慑基础上。

各国商船不交钱挂牌就要挨打,甚至被炮火轰炸沉船,只得乖乖掏钱。

郑经却没这本事,诸国瞧不起他,也不打算再出钱。

更有甚者,比如西班牙,完全是流氓作风。

不仅不交保护费,就连关税都不想掏一毛,还想在港口自由佩戴军械来去。

如今,西班牙使者正趾高气扬地站在郑经的大殿里,背着手,夸夸其谈道:

“我西班牙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岂是尔等区区小地可以抗衡?此地已近帝国疆域吕宋岛边缘,何不顺应天命,关税开放,允许设教,贸易自由,否则我大军北上之日,汝定要为阴间一鬼!”

太荒谬了,郑经无语。

这昔日的手下败将小嘴叭叭的,怕不是得了失心疯。

他爹要是还活着,别说攻占吕宋,西班牙已经被赶出马六甲了。

西班牙使臣却觉得他实力弱小,不敢轻易开战,态度愈发张狂,鼻孔都翘到了天上。

言行之间,可谓是将欧洲殖民者的霸权逻辑诠释得明明白白。

郑经已经听得不耐烦,他虽然不想主动找事,但也不怕事,正想叫人把这厮轰出去,回头再给西班牙国主发一份谴责文书。

忽见半空中神光一闪,秦良玉几人从传送门中出现。

“啊哈,发现了一个落单的蛮夷头头!”她转头看见西班牙使臣,欣喜道,“出征祭旗的人有了!”

郑经一怔,下意识地说:“阁下是何人,不可胡来,西班牙在吕宋岛一带有数万兵甲......”

“什么”,秦良玉两眼放光,“居然有数万落单的蛮夷!这还等什么,快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12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