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老祖宗年方八岁(科举) > 第9章 姑母

老祖宗年方八岁(科举) 第9章 姑母

作者:王廿七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12-13 07:26:18 来源:文学城

林长济正要反唇相讥,却见长世终于从褡裢里翻出了一粒碎银子,昏暗的光线下闪着诱人的光泽。

他说:“写悔过书的孩子倒是个有钱人家的少爷,出手就是一钱银子!”

“嚯!”众人惊叹:“谁家的孩子,出手这般阔绰?”

“看着眼熟,似乎是刘员外家的。”林长世将铜钱和碎银子分文不留的全部交给长济。

林长济将零钱全部给了他:“留点钱在身上花用,万一遇到市井无赖收取‘规费’,便打发去。”

林长世接过钱,但没吱声,显然是看不惯那些横行街市的无赖,却不明说,这倒让林长济更加不放心起来。

林砚却干咳一声,意思不言自明。林长济愿赌服输,进屋给他拿钱去了。

“开饭吧,边吃边说。”林长安费了一整天的脑子,饿的极快,早就闻见生煎包的香味了。

今天没有鸡汤,但有一碗豆腐蛋花羹,一盘生煎包,元祥念叨着:“买了鸡蛋,买了生煎包,又买了两只鸡养在院儿里下蛋,这个月的家用花的差不多了,谁给钱?”

林砚和林长济相互对视。

“为什么要买两只鸡?”林长济问。

“一只打鸣,一只下蛋。”林砚理所当然的说。

林长济一脸肉痛,两人继续对视。

“好吧。”林砚败下阵来,掏出一枚还没焐热的小银锭递给元祥,还不忘强调:“剪下一块儿就还我。”

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存有几锭银两,足已算小康之家了,市面上流通的散碎银子也是从整个银锭上剪下来的,几两或几钱不等,比钱更小的称为“角”,一角银子可以换十文钱,是银的最小单位,换到上辈子,林庭鹤瞧都不会瞧上一眼,如今却也要分金掰两的算计清楚。

此时才懂了,说钱乃身外之物的人,怕是没穷过。

次日一早,林长世还没出摊,老元祥刚把烙饼端上桌,林长安满巷子抓鸡,林砚在搭鸡笼,双手因不听使唤而显得生疏,步骤却极为熟悉。

“别人家的鸡都是老老实实待在院子里,咱家的鸡怎么到处乱飞?”林长济万分不解的问。

“别人是从小鸡养起来的,生下来就在鸡圈里。”林砚道:“新买的成鸡要剪羽或绑羽。”

林长济看着那双稚嫩的小手耍着一柄锋利的篾刀,连声道:“小心!留神!还是我来吧!”

林砚嫌他聒噪,默默将篾刀递了过去。

林秀才对着手里的竹竿比划了几下,无从下手,还扎了满手刺,复又将刀递还回去,好奇的问:“您怎么会扎鸡笼呢?”

“年少时我也是斗鸡走马的公子哥来着,会玩的东西可多了,后来娶了你们曾祖母,才开始收心读书的。”林砚一边说着,一边用篾刀刮掉竹节,在较薄的一头剖开一个口子。他力气小,只能用小榔头敲击刀背方能将竹子劈成两半、再两半,一条条削成宽度相等的竹片。

林长济犹在焦急的提醒着:“慢点,小心扎到手。”

林家人的手是握笔研磨的,哪里做得来这些粗活?

林砚手上顿了顿,微微喘歇了片刻,语重心长道:“人到了什么样的境地,就要适应什么样的生活,万不能因为放不下身段,怕苦怕累,就眼高手低。平民百姓家的孩子七八岁已算半个劳力,为什么你儿子不行?”

林长济站在原地沉默片刻,主动上手去帮忙。

这时一妇人探头探脑的进来,原来是隔壁的李家阿嫂,只见她拎着两条肥大的鲫鱼,态度热情:“林相公啊,这是给你们的!”

林长济忙起身道:“这怎么使得啊,无功不受禄!”

“怎么使不得!这可是感谢林小相公的,今早我家那口子赶着驴车刚出门,车就坏了,车上两筐着急给人家送去,被小相公看见,拿个小榔头叮叮当当,几下就给修好了!真是神了,小相公小小的年纪,还能修驴车哩!”李嫂道。

李嫂走后,林长济将两条鱼递给元祥,满脸惊讶:“工部侍郎……还会修驴车?”

“我生来就是工部侍郎吗?”林砚驳的他哑口无言,又一脸淡然道: “我会的多了,触类旁通,区区驴车算得了什么。”

林长济倒是听说过,曾祖父殿试时发挥失常,落入三甲,仕途不像京城里的翰林老爷那样清贵顺遂,他曾以文官掌兵,造过军械、平过匪患、打过倭寇,又任河道御史,治水修堤,若非如此,怎么可能以同进士的出身做到正三品的位置。

“在说什么呢?什么修驴车?”清冽如甘泉般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人未到声先到,一听便知是心情特别好。

“大姐回来了?”兄弟三人同时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便见个身穿湖蓝色袄裙的年轻妇人出现在门口,面容姣好,眉目含笑,若非眼底透着一丝难以掩藏的憔悴疲惫,倒让人以为是十七八岁的少女,林砚愣住了。

“咳。”林长济干咳一声提醒他。

“姑~母~~~”林砚扮作从前的样子凑上去,声音发嗲,还带着个长长的尾音。

三兄弟骤起一身鸡皮疙瘩。

“砚儿,我的儿呀!”林毓秀一把将林砚紧紧抱住,忍不住落泪道:“老天保佑,没事就好!”

“姑……姑母,”林砚被抱的喘不动气,吃力的说,“本来是没事的,再勒下去就不,一,定,了……”

林毓秀慌忙将他松开,破涕为笑道:“你个死孩子,吓死姑母了!”

林砚仍在愣神。

“大姐,你还真是险些见不到你侄儿了。”林长安心存报复,火上浇油般对林毓秀比划道:“那么大的砚台,冲着头顶砸下来,后脑勺直接撞在桌角,不信你摸摸他的头皮,两块伤口很恐怖的!方先生说能活下来都算奇迹。”

林毓秀慌了,前番林砚卧床时,她只敢喂水煎药,不敢轻易搬动他的头,并不清楚伤情,如今听了这话,抬手就打散了林砚的头发。

林砚抗拒的挣扎一下,又被林毓秀拉了回来,不容分说的拨开他的头发。林砚心中恼怒,成何体统成何体统……活像个母猴在给小猴捉虱子。

林毓秀却只当他是小娃子,见头顶和后脑处两块明显的伤口,头发被剃的只剩青茬,伤口已经结痂,但仍能看伤势极重。

“还敢不敢淘气!”她心里又疼又气,抬手弹了林砚一记爆栗,林砚捂着额头,生疼。

复又将他抱在怀里,口中不停的念:“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三兄弟心中暗哂:姑奶奶,不用那么大声,祖宗听得见,祖宗在你怀里抱着呢……

“砚儿,他们怎么能让你动刀子呢?看看,都起血泡了。”林毓秀忽然想起进门看到的场景,心疼的抓起林砚的手,数落弟弟们:“三个大男人有手有脚,让孩子干活!”

三兄弟一同看向林砚,似乎在等着他把刚刚驳斥林长济的话再说一遍,可林砚半个字也说不出来。

终于,林毓秀哭够了也笑够了,从包裹里翻出一个漆面盒子交给林长济,林长济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颗辽东参。

“砚儿这次大伤元气,我问过郎中,吃过十副药后就可以进补了。”林毓秀一边说,一边往灶房走:“我还要了个熬参汤的方子,保证不苦。”

“姐,这是你的陪嫁。”林长世有印象,当年林家嫁女到周家,显然是高嫁,母亲怕大姐在婆家受气,与父亲争的面红耳赤,姐姐的陪嫁正是母亲一样样极力争取来的,这颗百年老参就是其中之一。

“砚儿眼下活蹦乱跳的,这么难得东西还是留着傍身吧。”林长济也说。

林毓秀愣了愣,挤出一丝笑:“不妨事。”

说完便牵着林砚的小手去灶房。

“姑母,我刚吃过早饭。”林砚道。

“一碗汤总归喝得下的,砚儿现在长身体,多吃点不碍事。”林毓秀仍坚持。

“那就煮几根参须子吧。”林砚拗不过她,他对三兄弟尚能疾言厉色,对林毓秀却是半点脾气都没有。

“你还知道参须子呢!”林毓秀掩口笑道。她婚后十年未能生育,早把这打小没了娘的娘家侄儿看做自己的儿子。

“我知道的还多着呢。”林砚话里有话。

但林毓秀对一个八岁孩子毫不设防:“砚儿真是聪明!”

“姑母,我很久都没见过姑爹了。”林砚故作天真的试探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