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老祖宗年方八岁(科举) > 第8章 山有二虎

老祖宗年方八岁(科举) 第8章 山有二虎

作者:王廿七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12-13 07:26:18 来源:文学城

次日,卯时初刻,天光微明。

林砚醒来时,老元祥在扫院子,林长济已经洗漱完毕,坐在书桌前读书了。林砚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爬起来帮他点灯。

点火要用取灯儿。既是将小块火绒压火石上,一手捏住,一手用火镰使劲儿磨擦,擦出火星点燃火绒,再把取灯儿对着火绒,用嘴不断地吹火绒引燃取灯儿。

可他正在换牙,漏风的门牙无论再怎么努力,火焰纹丝不动。

头顶传来一声轻笑。

林砚闻声抬头,发现林长济在取笑他,气急败坏的扔下火石去了西屋。

西屋里,林长世也醒了,正在唤林长安起床,后者缩着身子往床内拱了两下,继续睡。春寒料峭,他不想离开温暖的被窝。

林砚去了灶房,一手拿铜盆,一手拿擀面杖,对准林长安的头顶“咣咣咣咣”敲了好几下。

林长安捂着耳朵惊坐而起,怒道:“林砚,你小子又皮痒了是不是!”

林砚“咣啷”一声扔下铜盆,冷着脸站在床边。

林长安忽然清醒了,一边穿衣下床一边赔笑道:“哎呦,您看我这记性……”

西屋也有一套桌椅,从前是给林砚做功课用的,但是众所周知,林砚几乎不做功课,所以那张书桌上堆满了杂物。

林长世将杂物挪去墙角堆放,林长安更是从床底箱子里翻出一套四书五经,“砰”的一声摞在桌上。

林砚背着小手正色道:“孔子的书要置于最上,孟子次之,其余书籍均不可僭越,要轻拿轻取,要有敬畏虔诚之心。”

林长安:???

心里骂骂咧咧的,手上却不敢迟疑,忙将书本按林砚的要求排好。

林砚又道:“依照朱子制定的排序: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林长安又赶紧按照《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顺序将四书排好,心里暗骂,这不是耍人吗?

照说读书读到林长安这年纪,《四书》及其注解早该烂熟于胸了,可他显然连背都背不过,更不要说理解其中的意义。

林砚翻开书本,圈出一段:“今天将这段背完,我再为你讲解精义。”

“知道了。”林长安作苦大仇深状,唉声叹气的去院子里打水洗漱。

元祥探头探脑的走进西屋,他正要烙饼,找不到面盆和擀面杖。

林砚见时辰不早,从袖中掏出十几枚铜钱:“去巷子口的早餐铺买些包子、小米粥回来吧。”

元祥应一声,端着个空汤盆出去了。

林长世有些好奇的看着林砚,昨天是亲眼看见他分文未取的,哪里来的钱?但他胆子小,不敢问。林砚却也不好意思解释,因为他将小玄孙攒了几年的小金库给端了。

林长济从东屋出来,看到桌上热腾腾的肉包子、酱菜、小米粥,不禁蹙眉道:“太铺张了。”

家里五张口,日日这样吃哪里撑得住?

元祥正在舀粥,看看林砚,没言语。

林砚道:“开源比节流更要紧,吃完了饭,我去街上逛逛。”

“原来您也在思考生财之道啊!”林长安从西屋出来,坐在长济身边,找到共同话题一般的:“我可想了三年,颇有心得……”

“想到最后把祖坟给刨了?”林砚毫不客气的问他:“我若不来,你是不是打算继续刨下去,列祖列宗一个也不放过?”

林长安讪讪的闭了嘴,安安静静低头吃饭,他心虚,因为确实有这打算。

“不要去街上了,太阳好时就在院子里走走。”林长济道:“天冷,你身子还没好利索。”

林砚伸向酱菜的筷子一滞,稍显不快,林长济却目不转瞬的盯着他。

“我若非要去呢?”林砚问。

两人纹丝不动,对峙良久,整间堂屋里的空气都凝滞了,似有一场唇枪舌战一触即发。

长安和长世对视一眼,甚至忘记了呼吸,默默看着眼前两位“家长”不动声色的对峙,这种微妙的气氛从昨天就有了苗头,山有二虎尚且要一争高下,何况是两个傲骨嶙峋的读书人。

就在二人即将窒息之时,却见林长济慢条斯理的喝了口米粥:“我陪你去。”

林砚也神色如常的夹了一筷子酱菜送入口中:“罢了,我缓几日再去,你在家读书吧。”

切——

妥协来的猝不及防,险些闪了两兄弟的腰。

饭后,林长世扛着桌椅木牌,心情忐忑走出家门——这是他第一次独自去做一样营生,满心不安。但他打心里觉得,大哥即将参加秋闱,三弟虽然浮躁但很聪明,林砚的身体只有八岁大小,他从小头脑不灵光,既不会读书,又不善言辞,也只有用这种方式为家里出一份力了。

毕竟小祖宗说过,家族复兴还要靠他呢!

林长世一走,林长济便有些坐不住了,怕长世不敢与人说话,怕长世被人找茬欺负,怕长世赚不到钱受打击……一晃半天过去了,长安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背到了“此以没世不忘也”,林长济来来回回就看了两行字,午饭时也味同嚼蜡。

林砚对此不置一词,从林长济过往的文章来看,他的经学基础可谓十分扎实,行文虽有些暮气,却胜在古拙沉厚,只是常年拘泥于钻研四书五经,涉猎太窄,立意也不够深远。

其实就秋闱来说,林长济现有的水平绰绰有余,但到了春闱和殿试,汇集两京一十三省最为拔尖的读书人,谁拿不出一手花团锦簇的文章,要想高人一筹,从众多锦绣文章中脱颖而出,还是要凭借独到的立论和深远的立意。

林家败落至此,也不剩什么了,唯独祖辈积累的书籍还存下一些,堆积在灶房旁边老仆元祥居住的屋子里。

午饭后,元祥奉命将它们拿到院子里晾晒,林砚惋惜的抚摸着那些被虫吃鼠咬的古籍和发霉受潮的孤本,心中暗暗立誓,有朝一日定要好好安置它们。

晒完了书,三人揉着酸麻的肩膀和手臂回到堂屋——林砚要考查林长安背书,但见他背诵流畅、吐字清晰,果然还是有脑子的,只是没有用对地方罢了。

但林砚什么也没说,只是耐心为他讲解这一段的训诂和朱注,林长安与林长世不同,后者性子怯懦,需多鼓励,前者性格跳脱,再多夸几句怕是要上天了。

林长安机械的听着,时不时望向窗外,一只麻雀经过都能引起他的兴趣。林长济却听的十分专注,因为他接触过的进士屈指可数,即便是府学训导也多为举人出身。

举人和进士,相差甚远。

就拿《大学》来说,作为经学的入门,早已被反复捶读多年,按说也没什么好讲,林砚寥寥几语,却仿若先贤活了一般,启人心智之语层出不穷,使人茅塞顿开。

林长济服了,彻底服了。

原以为他与林庭鹤等各位先祖的差距只在家世和运气上,如今实力差距赤*裸裸的摆在眼前,才明白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家世运气再好,也代替不了寒窗苦读的艰辛,走上科举之路谁不是脱一层皮,皓首穷经终不得志的尚有很多,他还有什么好委屈的呢?

科举一道,林长安尚属外行,不识“货”,心思早已飘去了九霄云外。

“三叔,”林砚突然面无表情的说,“把我方才的话重复一遍。”

林长安心尖儿一颤,机智如他早已经察觉,但凡林砚喊他三叔的时候,准没好果子吃。忙是结结巴巴的将林砚讲解的释义重复一遍,虽省略了不少,大致也说得过去。

林砚微不可查的笑了笑,也是,没个聪明绝顶的脑子,也想不出那么多欺师灭祖的花样来。

傍晚时分,林长世回来了,带着初战告捷的得意:“我今日代写了三封家书,两篇契约,六副对联,还有一封悔过书……”

“啥?”三人险些惊掉下巴。

饶是人生阅历最为丰富的林砚,也从未听说过代写悔过书的业务。

“是个孩子,上学迟到,先生让他写悔过书,他瞧我面善心软,就来求我……我也确实心软,便替他写了。”林长世解释道。

“嗐……”众人恍然大悟。

林长济却道:“学堂先生让他写悔过书是反思己过,你代他写了,不是误人子弟么?以后不要再做这种事。”

林砚淡淡瞧了他一眼,这话听上去怪暮气的。

“是。”林长世从不质疑大哥,一口答应下来,又伸手在褡裢里,一边摸索一边说:“不过,今日找我写家书的都是穷苦人,没收钱,两份契约收了十文,对联每副三文。”

众人愕然,敢情风吹日晒抄抄写写一整天,只赚了二十八文。

只有林长济嘴角微挑:“昨晚谁与我打赌下注来着?”

林砚四十五度望天,老夫还是个孩子……老夫没钱!

林长济正要反唇相讥,却见长世终于从褡裢里翻出了一粒碎银子,昏暗的光线下闪着诱人的光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