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老爷子他飒爽又威风 > 第5章 第五章

老爷子他飒爽又威风 第5章 第五章

作者:大叶湄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16 04:07:26 来源:文学城

族长醒来的消息,瞬间传至全族,连同崔二老爷和崔二少爷被罚的消息,一齐进了众人耳,而族田收回福减的命令,果如预料般的引发了族人的震动,他们不敢来围族长大宅,便全堵在了崔二老爷家门口,那些支持崔二老爷的族老也跟着受牵连,关门闭户的不敢面对愤怒的族人。

崔闾却以身体尚未康复的原由,对前来拜访的族亲施以婉拒,让妄图劝谏者们没机会到他耳边叨叨,真就坐山观虎斗的看起了戏。

一边养身体,一边听着族人互相指责时爆出来的家丑,偷摸占便宜都是小的,偷人养妾生庶子那才叫鸡飞狗跳,崔元逸每天都要来请示他动族法族规的事,忙的焦头烂额,渐渐的就放下了气昏老父之后的拘谨,重拾往日处理族务的从容,不再束手束脚的觉得自己有罪不配。

这个世界是一台戏,戏眼聚焦在京城顶级豪门间,演的是大宁储君如何在开国皇帝打下的江山上,安邦定国,发展民生,然后带领整个国家走向兴盛繁荣。

崔闾身体不好,尚吹不得秋日凛冽的寒风,便搬了软榻靠着窗棱闭目休憩,门外守着的是管家崔诚的长孙,刚从城郊庄子上挑上来,如今立在他跟前学规矩,等训练好了会作为奖赏,送到长孙少爷,也就是崔闾的嫡长孙崔沣身边当管事。

那孩子也十三岁了,年后就会有自己的院子,崔执就是为他准备的院落管事。

本来崔执是得了主家恩典,已经放了奴藉,归田入户可以做个田舍翁富足度日,凭着他祖父与崔氏家主的关系,一辈子安稳是能够的。

可崔闾想到梦中情境,还是找了崔诚提要求,让他将长孙的良藉又归回了府。

崔诚是崔闾的奶兄弟,从崔闾落地时起就背着他,论信任和忠诚度,甚至比已逝的崔夫人更重,放崔执的奴藉是崔闾给崔诚的恩典,收崔执归府再入奴藉,却是一个解释也没有,但崔诚应了。

他相信崔闾这么做必有原由,而崔闾也相信他不会因为长孙的户籍问题而心生怨怼,这是属于他们二人间的信誉和默契。

既然是戏,就会有真实与虚构的区别,梦中崔闾眼睁睁看着家族轮为别人辉煌前途下的踏脚石,痛谔间便从戏幕中弹了出去,然后,他看到了戏幕上“此剧根据真实历史改编,部分内容虚构扩展”等字样。

他没在戏幕前守到家族被灭的原因,后来才知道像他们这样在影象中一晃而过的角色叫炮灰,拍戏的人根本不屑给炮灰正脸,他引以为荣的家族百年传承,守着财库夜夜舍不得花用的宝物,在主角们嘴里,只是目光短浅的贱民,以及一笔意外之财。

但也并非全无所获,至少他知道自己所在的朝代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那些顶尖豪门,以及朝堂上的官爷,都是岁月长河里留下的实力派,或奸或忠,能叫人书写记录并演绎的,都是这个朝代的精英。

戏幕里的精英离他很近,他在幕里幕外来回穿梭时,贴身跟随都能有,可回到他事实所在的空间后,他才发现,那些记熟了名字的精英们,一个也不得近,遥不可及的横跨着犹如天堑般的鸿沟,果然连出现在他们嘴边的资格都没有。

崔闾从没有一刻感受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般的挫败,或许这就是那些人嘴里所谓的见识和眼界,他在戏幕里见到的,听到的,看到的,都与他实际生活天差万别,是感觉永远也触碰不到的无力感。

可他要认命么?

等着炮灰剧情发展到他家门口,然后再次眼睁睁的看着他全族亲人,一起轮为政斗下的牺牲品?

不可以。

绝对不可以。

他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叫他入了戏幕,看到了结局,都不会坐以待毙,干等着铡刀砍颈。

他要反抗,即便是螳臂挡车,他也要尽可能的为家人为族里,谋取一线生机。

所以,他必须要重新整合族中力量,剔除**枝叶,扫清族内一切不安定因素,使之成为臂膀,以及可持续汲取资源的助力。

崔执在门外叫了一声大少爷,随后门帘处便立了一个人,崔闾半坐起身,冲着门的方向道,“进来吧!”

崔元逸立刻抬步进厅,转过翠竹屏风面向崔闾行礼问安,“父亲今日精神可好些了?李大夫那边的药方儿子看过了,说父亲的病症已好,只继续开些滋补温和的药汤,再将养十天半月就可,日常见阳晒个把时辰,精神头会日渐恢复的,父亲,您千万要保养好身体,这个家离不开您,儿子们更需要您的教导和指引。”

一场大病,倒是逼出了崔元逸的口舌,以往这些话他都交给最小的五弟说,所有的关切都只在他的表情和行动里,像这么一番略带孺慕的话,已经逼的他耳根赤红,手足无措了。

他的不善言辞基本遗传了崔夫人,要他唇如抹蜜般讨好老父亲,那真是不如要他命,多少年的关怀都只有“请父亲安、父亲多保重、父亲勿心焦、父亲康泰延年……”

能这么啰嗦的说完一大堆,可真是个大突破,于他的性情来讲,极叫人刮目。

崔闾望着这个由自己悉心培养的长子,心头莫名一疼,那真实的梦境里,长子死于非命的样子,犹如捥了他的心般,刀割似的揪着疼。

“坐下说。”

崔闾一张嘴,就发现自己的嗓子有点哑,忙清了清喉咙掩饰过去,崔元逸却是紧张的望向他,问,“父亲?”

“无事,此来可是把为父交待的事情探实了?”

崔元逸立即低头从袖袋里抽出一张纸,双手递给崔闾,“是,父亲要的朝堂官员分布,以及京中豪族门第序列,儿子都托了人细细打听,县府老爷那边也有朝廷邸报相印证,等派去京中的人回来,基本就能确认手中名单的真实性了。”

因为心中执念,崔闾只能通过戏幕看到自己一家以及族中存在过的,那一小段历史进程,对于戏头和戏尾出场的人物和剧情是看不到的,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一直没弄清自己家族获罪抄家的真正原因,所以他现在能依靠的,就只有家族前后十年间的人事更迭,大小变故,从而往里深挖遭人惦记的点。

炮灰不配有姓名,同样的,炮灰也不配有长线剧情,但有一点值得申明的是,能给主角团垫脚的炮灰,身上必然有超其自身价值的东西,足以令人垂涎到不惜任何手段图之获之。

他现在需要搞清大宁宣和二十年的朝堂分布,再对比着他已知的十年后的朝堂格局,从中分析厉害,辩导真相。

崔闾就像所有家有余财的富贵老爷一般,只要家宅安稳世道太平,本身并无意识去关心朝堂格局,那太遥远了,是他们这些偏僻地的人够手摸不着的高度,再有通信的局限性,和普通百姓不得妄意朝事的禁令,小半生的日子里,他都和旁人一样,只晰知县府台大人的名姓家底,微知些名满天下的文人墨客,以及今朝皇帝是哪家的必对题。

卑如蝼蚁的百姓,只要日子过得去,并不十分关注今朝皇帝哪家坐的说法是对的,只要没有苛政落到头上,哪个做皇帝都是万岁,跪下磕头就好。

崔元逸也跟他爹崔闾一样,除了知道今朝天下姓甚,对于朝堂大人各工分布一概不知,出了江州府外的其他州府区域,几乎情况一抹黑,要不是崔闾让他去打探,他都闹不清当今天子易过姓。

大宁开国武皇帝不姓武,当今圣上才是武姓承宗嗣,其本家就是世代镇守北境的武帅府,太上皇一辈子未婚,打下江州五大族后,就将皇位传给了当今,自己领着亲卫刀头,开始满天下乱窜,行踪成迷,据说连皇帝想跟他请安见面,都得排期等日子。

崔闾在纸上看到一句出自县府台大人的注释,传闻有言,太上皇是不耐处理世族圈地避税,致百姓无自由田耕种等原因,一度与盘根错节的世家刀兵相见,差点又量成乱世灾祸,在杀光世家九族,和温水煮青蛙获利间,他选择了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年,退位让其义子继了位。

崔元逸小声跟后头补充,“其实京中的豪族已经被太上皇杀了一批,皆是诛九族的大罪,消息传到别的州府,便令那些地方上的豪族唇亡齿寒了起来,私下联合着反叛新朝,太上皇的新政令推行不下去,就有他们联合朝臣的手笔,等朝臣也被杀了一半后,地方上叛党的消息开始在民间流动,新朝皇威受胁,百姓躁动不安,太上皇这才收起了屠刀,没有继续宰人。”

崔闾在梦里听过太上皇和当今的治世小传,据说现今所有的治国之策,都出自太上皇手笔,只不过区别在治理的人身上,当今手段是绵里藏针,一点点的分化世家结构,以达到自己的治国目地,而太上皇以兵武见长,最不耐与那些世家周旋,每遇分歧都直接搬人脑袋威慑,久而久之,便与世家大族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这个世道是掌控在利益相关的世家大族手里的,每个高官的背后都有大族支撑,资源分配根本不关普通百姓什么事,太上皇要以一己之力撬动整个天下世族,推行他的人人平等政策,可想而知的要触动多少世族利益,连当初拥戴他的支持者都有倒戈,结局失败几乎不用多想,退位保天下安宁是史官的记载,被逼退位才是举国各地世家族里统一的说辞。

但只有崔闾知道,当今推行的治世方针,尽皆出自太上皇之手,后世将太上皇的退位,歌颂成最机智的阳谋,没有他前面杀穿人心的震慑,又哪有当今即位后,给予一丁点的恩惠就收拢人心的轻松?

这皇家爷俩根本一直将满天下的世族,都玩弄在鼓掌之间,崔闾在梦里可是见到了人人平等,见官不跪的景象,那是他不能理解的新世道,是太上皇和当今圣上努力打下基础的成果回报。

大宁宣和二十年,行踪成迷的太上皇,年刚五十有二。

崔闾捏着手指头算了一下,贵人年长他四岁。

来来来继续点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五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