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负责督办女学的正是得圣上钦点的国子监祭酒程澈和夫人唐玉宁一家,唐大娘子出身林溪数一数二的富商唐家,掌管程家和唐家在林溪、海宁、和上京城的许多店面农庄。大云谁人不知,唐大娘子当真是林溪城最敏慧绝伦的女子:她初次接手部分家族生意之时,当年的唐玉宁姑娘不肯进入唐家已经经营完善的首饰坊和农庄躺平,独独挑了自家刚刚起步的美人华衣坊历练。年轻的唐姑娘充满了商业嗅觉和奇思妙想,她在闺蜜柳姑娘的启发下,大胆选用林溪水乡有名的琉璃瓦下蔷薇花为灵感,设计出一款梦幻又雅致的蔷薇花裙。美人华衣坊的新晋掌柜唐姑娘从冬日就亲自拜访染料商和布行,带着绣娘工人们赶在开春前制成了一批飘逸又灵动的渐变粉蓝色的蔷薇花裙。新品一发售,便迅速赢得了林溪城姑娘们的芳心,订单接到手软;唐家的首饰坊借着蔷薇花裙的名气,跟着出了一批限定又限量的配套蔷薇柳叶银珠步摇,银子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后来,生意场上的奇才唐姑娘外出游玩时遇到了当年还是个监丞的程澈,二人一见钟情;唐大娘子陪着程澈从掌管校规学生的监丞,到司业,再到如今掌管整个大云教育、学府、考生学子的国子监祭酒,至今感情还是很好。成婚后的唐姑娘成了唐大娘子,但她并未放弃打理自己的生意,而是靠着程家和唐家的支持,将衣衫首饰的铺子开到了上京城,新奇的花朵纹样同样俘获了万千贵族女子的偏爱,成了她们的首选。凭着好眼光和创新的胆识,又每每赞助承办大云女子们最爱的花朝节和灯会,唐家的产业已是遍布整个大云,故而林溪城和上京城现在都还流传着这位知名富婆唐大娘子的传说。
本着夫人说的都是对的原则,程澈对苏南在自己升至国子监祭酒后的示好不甚热络,只冷淡礼貌地敷衍着。但因着唐柳两位大娘子的交情,程家极为看重柳大娘子的长女苏稚宜,故而这次前来是给足了苏大小姐排面。两辆豪华的四驾马车稳稳停在苏府的门口,从打头那车架上下来的正是常伴唐大娘子身边的赵妈妈,苏大小姐也带着母亲柳大娘子给自己准备的两篮子糕饼和拜见礼物在门前候着。唐大娘子身边的妈妈规矩极好,说话又很讲究分寸,见到微笑着向自己见礼的赵妈妈,苏稚宜亲自扶起那妇人;一阵子寒暄问好后,柳大娘子走了出来,和气地递给赵妈妈一个装满了银子的荷包,又拿出了好几贯钱叫后半夜就赶过来的车夫小厮们在外面的铺子,分批用些早饭休整,自己则带着赵妈妈进了院中坐下说话儿,熟稔打趣道:
“咱们好几年没见了,你倒是愈发容光焕发了。你们大娘子身子可还好?记得前段日子玉宁来信说失眠,我寄去了沈氏医馆开的安神方子,配上稚宜做的安神香囊,她用着好些了吗?”
赵妈妈说起这个自是眉开眼笑,语里皆是感激,话也多了起来,高兴道:“正要和您说呢!我们大娘子按着您送来的方子吃了有段时日了,很是有效。入睡比平日快了许多,白天瞧着更精神了。你家的大小姐见了便知道,如今我们娘子面色红润,气色也好了许多。常过府给我们娘子诊脉的太医也看了那香包,对你家大小姐配的薰衣草,合欢花,百合,檀香,还有其他几位药材是赞不绝口。太医叮嘱了,照着夫人您的方子和香囊用上两月,再调理作息和饮食,也就无碍了。”
柳大娘子见老友身子好转,很是开心,便跟着吐槽起唐大娘子:“她呀,年轻时就是个急性子,肝火又旺。如今城里大大小小的铺子都要玉宁做主,还要操心两个孩子,你也要好好照顾你家娘子,叫她好生保重身子才是。”
赵妈妈点头称是,便转头看向一旁的苏稚宜。此刻的苏大小姐手里拿着临行清单核对,一边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下人们按着单子搬运礼品上马车,一边叫凌霜检查自己的衣裳和照身符帖;身姿板正的姑娘声音并不大,温和又客气,可周身散发的威严却不容他人轻视怠慢,万事了然于心的细致更是叫人不可小觑。赵妈妈不禁感叹苏稚宜年纪轻轻就已有了掌事做主之风,连颇受宠爱的许姨娘现下对她也是客客气气的;再回想这位苏大小姐接待自己时,举止大方又得体;若是能得用心培养,将来的前途必不可限量,心里不禁多了几分敬畏。行囊礼物收拾得差不多了,苏稚宜向着母亲柳大娘子走来,似是有告别前有话要说;赵妈妈无意打扰二人说些体己话,便借□□代车夫先行离开了。
苏稚宜走向母亲柳大娘子,俯身下拜,语气诚恳道:“我知晓这趟女学之行是母亲以您和皇后姨母的亲缘关系,还有您和唐大娘子十几年的交情作为担保才成的;否则女儿论家世,论名声,都无资格和其他世家贵女们一同去这女学的。女儿万分感激您,不知如何报答才好。”
虽说因着苏南升官,半月后便要搬至上京城与女儿团聚,可想着此次分别还是有些伤感。柳大娘子的不舍很快被掩饰,取而代之的满是对这个优秀女儿的骄傲;一阵微风袭来,吹起柳大娘子的素色衣裙和轻挽起的发丝,她拉起苏稚宜的手臂后坚定道:
“你是我的女儿,你想做的,我定要尽我所能支持你。其他姑娘舞姿翩翩,擅诗词歌赋,可你的攻心谋略和胆识、制香和医术都是一等一的好,便是复刻古方香粉也不在话下。你又心存天下女子,志向远大,何必与人相较妄自菲薄呢?可你也要记住,你选的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便是女学堂也是朝堂的缩影,明争暗斗,刀光剑影必不会少。不过,你既作出抉择,便要一直走下去,没有回头路了,但愿你永远不要后悔。”
苏稚宜再次下拜,水润的眸瞳中尽是认真,一丝惧怕之意也无。阳光之下,海棠玛瑙发冠的光芒与苏大小姐眼中的意气风发交相辉映,她郑重其事道:“谢谢母亲提点,我都省得的。女学堂并非世人理想中的乌托邦,世外桃源,而是另外一个名利场;我不愿做那缩头乌龟,一辈子不问世事任人摆布。我亦知,女儿所作所为已是向贵妃一派不宣而战了,故而皇后姨母和昭阳姐姐必须赢。女儿愿意去真实的朝堂战场,轰轰烈烈厮杀一场;我要用我的能力,将看不起我的人狠狠踩在脚下,让百姓过得更好,让整个大云见证我们女子的风采。”
柳大娘子的面色喜忧参半,喜的自是生女如此刚强有谋算,必然不是池中之物;可她也是个寻常女子,担忧女儿的锋芒惹人忌惮。但柳大娘子转念一想,有些事不是一味的逃避隐忍就能万事太平,苏稚宜也狠狠咒骂过有些人是典型的得寸进尺,给脸不要脸,万千感慨只化作一句话:“罢了,你选了自己的路,那就去闯一闯吧!母亲也希望你所愿皆所得。”
苏稚宜怎会听不出母亲语气中的不舍和担忧?可苏大小姐不能退缩,皇后娘娘,程家的唐大娘子,还有无数不被平等对待的女子,甚至于童年受尽苦楚的自己都在等着她;苏稚宜眼眶微微红了,飞快抹去眸中落下的泪珠,深深下拜后由着凌霜和赵妈妈扶着上了程家派来的豪华马车。两辆马车一前一后出发了,苏大小姐想起刚刚许姨娘暗中给自己透露,苏南本想着在去上京城的路上给马车做些手脚,没成想来的竟然是程家亲自来人,这些小伎俩只能作罢。苏稚宜鄙夷一笑,她掀开窗帘,熟悉的临川城街景一直在后退,暖暖的春风拂面。苏稚宜和凌霜眉染分着篮子里的点心和茶水,童年的一幕幕不禁涌上心头:她想起小时候趁着苏南公务外出,偷偷和母亲来上京城的花朝会来玩的惬意自在;她想起自己尚且柔弱时被厨房管事的欺凌,应有的份例吃食被挪去讨好给弟妹,自己只能被迫饿肚子的痛苦;还有许多,无数次的罚跪面壁,对势利眼下人们的默许和支持,对弟妹的偏袒,甚至是对自己刻意的打压。
程家的马车脚程很快,不到一个时辰便进了临川城和上京城交界,苏大小姐按着规矩给守卫递上自己的照身符帖后,便放行了。到了上京城的主仆三人顿时兴奋起来,见什么都觉新鲜,几人叽叽喳喳道:“咱们都五年多没来上京城了吧?变化真是大,瞧瞧人家多精致,衣服都鲜亮些,真和咱们那里不一样!”
苏稚宜放下点心,用绢子擦擦手跟着凑向帘子外面,指着外面的店家道:“可不是?咱们小时候来过的,那小吃摊改成了糖水铺子,原来卖小玩意儿的地方如今在做好漂亮的手工绢花呢!人这么多,真是好生热闹。”
眉染最是爱美了,和凌霜摇着苏大小姐的手臂,央着苏稚宜定要日后带她们来街上逛逛,买些吃食和纪念品;苏大小姐被磨得没有办法,正巧自己也想着四处转转,观赏上京城风貌,便答应了。不多时,稳稳驾驶的马车穿过喧闹的街市,打头车上的赵妈妈持着一个小小的令牌,过了几个护卫把手的关卡才进入一片幽静却显赫的高级府邸区域,住在此处的多是非富即贵的大户人家,苏稚宜暗暗感叹戍守门户之森严。随着马车细细看去,红色的砖石围墙庄严却不失风雅浪漫,偶有早开的梨树和洋槐花枝漫出,和参天的名贵古树一同见证着朱门的胜败兴衰。苏稚宜心中有了些计较:若非母亲是皇后堂妹兼唐大娘子的手帕交好友,自己绝没有进入这里的资格。
伴着清风送来隐隐清冽的花香,两驾马车慢慢停在一典雅大气的府邸门前,那便是程府了。因着主家格外重视苏大小姐的来访,下人们早早依着时辰打开大门,在院中迎着了。苏稚宜见了这显贵人家的宅邸,天子脚下的威严之气让她不由心生敬畏,更是示意凌霜和眉染噤声,莫要礼数不周叫人家看了笑话去;苏大小姐扶着凌霜的手缓缓下车,在一众仆妇女使的注视和请安下,同赵妈妈一起进了院子。赵妈妈对苏大小姐温和说道:
“为着您今天要到,我们老爷和夫人已经在等您了。快随我进来吧!”
苏稚宜的礼仪师从母亲柳大娘子和女官沉悦姑姑,自是不出错的:那清丽挺拔的女子微微低首,谢过赵妈妈后便迈着雍容雅步款款走来;双手合并覆于小腹前,步履间皆是从容优雅,所到之处留下了些梅花雪水的香气,丝缕梅香中又隐有翠竹的清冽,好闻却不叫人腻烦。国子监祭酒和上京城富商住的府邸自是内敛唯美;为表重视,程澈和夫人唐大娘子已端坐于正厅了。不同于苏南略显狭小的三进院落,程家的宅邸大气又宽敞明亮:四列来来往往干活的仆妇家丁在院中忙碌,带着身后帮自己包裹的丫头们都不觉拥挤,四周种满了月季,在这红砖黛瓦中格外赏心悦目。更有正厅墙壁上的名家画作屏风,古董的花瓶玉器,真是低调中的奢华;初来乍到的苏稚宜不敢怠慢,进入正厅后向程大人和唐大娘子恭恭敬敬行了跪拜礼,规矩一点错都没出。书香世家出身的程澈对礼仪娴熟的苏大小姐很是满意,点点头后便叫下首的女子起身。
可程澈身边的唐大娘子很是激动,受了老朋友女儿一礼后直接从梨花木的椅子上起来,急急走上去拉着苏大小姐的手,这和她平日里万事尽在掌握的平和大不一样;程澈自然是知道夫人和柳大娘子自幼交情的,是而并不意外。唐大娘子望着面容酷似柳大娘子的苏稚宜,不由自主红了眼眶:面前清冷的女子一袭樱粉的宽袖衫搭配了嫩黄色襦裙和淡紫批帛,海棠发冠和简单的珍珠流苏又为她添了些贵气。苏稚宜其实很像她的母亲,高高挽起的发髻干练又清爽,可面容却多了年轻人特有的意气风发,让已贵为殷实富户的唐大娘子恍惚了一瞬,似是想起了自己年少时的时光和风范。
见到情绪有些激动的唐大娘子,程大人更是一脸关切担忧,苏稚宜连忙宽慰道:“大娘子莫要伤心,母亲半月后便会随着父亲来上京城赴任礼部侍郎,到时和您见面的机会就多了。母亲还让我给您和程大人带了一封亲笔信,叫我务必交到您手里。”
苏稚宜说罢从袖中抽出一张信封,双手递给唐大娘子后便悄悄打量着母亲经常提起的老友:这位生意场上的铁娘子眉目间皆是精明,周身的气场十足,只看向程大人的目光充满柔情,而程大人更是深觉夫人做什么都是好的。唐大娘子看了信便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又叫苏大小姐坐下,爽朗道:
“不是我爱背后嚼舌根,可你家也太过分了。那苏知府竟不同意你母亲去夫人们的聚会上走走,他难道不知这聚会对仕途是有所助益的吗?再不济,让你母亲出来走走散散心,也总比一直呆在屋子里面好啊。”
苏稚宜内心不能再同意唐大娘子的看法了,心内对苏南的鄙夷又加了一层。自私自利的苏南知晓这夫人们的聚会不过是轮流做东,这样一来便要拨给柳大娘子银钱;他更怕柳大娘子认识其他女子,起了攀比首饰之心,叫他破费。苏南一直讨厌别人说他升官是因为靠着娶了柳大娘子的缘故,所以他更愿意将大把银子分给妾室们花,好满足自己可笑的自尊心,叫外人看看他的“能耐”。不过此刻的苏稚宜再恨苏南,也不宜在程氏夫妇面前公开表达不满,只笑着说道:“您说的是呢!若是女学不忙,等母亲来了上京城,我定带着母亲好好游览一番。”
唐大娘子这才面色稍缓,程大人跟着劝道:“夫人莫急,等柳氏夫人到了,这见面的机会多的很啊。”
打个照面几句话的功夫,苏稚宜便猜出程大人看重礼仪诗书上佳的小辈,且夫人喜欢的他都喜欢;而当家作主的唐大娘子是个十足的直性子,似乎格外偏爱有话直说的女孩子。想到此处,苏稚宜便半开玩笑半委屈道:“我临走的时候,母亲特意嘱咐要多为您分忧的,没想到却让您想起伤心事不开心了。若叫我母亲知道了,她要怀疑我闯了祸,或是长相举止不合您心意,该责骂我了。”
唐大娘子听了这话不由和程大人一起笑了起来,嗔怪道:“胡说,你母亲每每来信都夸你刻苦好学,最是温柔不过了,我怎会对你不满意?刚刚是我心急,忘了问你,一路可还好?是否劳累?”
苏稚宜连忙感谢程家夫妇的招待,礼数周全道:“谢谢程大人和大娘子关怀,我一切都好,赵妈妈对我颇为照顾。我一路上,赏着上京城美景,和凌霜眉染说说话的功夫就到了。倒是听母亲说,大娘子您前段日子心焦失眠,如今可还好?”
唐大娘子十分喜欢和苏大小姐说话,喝了口茶,感激道:“都好了,无非是为了铺子厂房的事情;还要多谢你母亲寄来的药方,还有你制的香包,我都带着呢,现在已经好多了。你真是个好孩子,为我的事情这样费心。”
苏稚宜也很为唐大娘子开心,便说道:“有用就好,您身体康健,母亲也安心些。大娘子,怎么不见靖柔妹妹?是否我来的不凑巧,她出门有事呢?”
唐大娘子连忙解释道:“她今儿倒是没出去,不过说到靖柔,都中午了,她现在肯定还没起来呢!这一天天的,像什么样子。就是有劳你多等一会儿了,要是午膳时间还不起,我再叫她。对了,我给你准备了个房间,就在你靖柔妹妹的旁边;要是有什么需要的,你尽管开口。”
苏稚宜不自觉想笑,当下说道:“谢谢大娘子费心准备。妹妹劳累,多睡一会儿也是有的。正好,母亲叫我给程大人带了临川城有名的毛尖茶叶,虽不及大红袍和猴魁名贵,香气口感却甘甜醇厚。我还给大娘子您带了古方的香粉,有清泉龙井,雪中春信,椰香茉莉,颐和金桂,不如咱们一同品鉴一番?”
早有伶俐的小丫头将苏稚宜带来的茶叶和香粉盒子呈了上来,一行人便要去往正厅后面的观赏院试香,唐大娘子转头高兴地吩咐道:“好啊,我正想着你调的香呢!赵妈妈,那毛尖就不必跟着拿过来了,老爷最喜茶香的清香纯粹,好生在茶室收着就是。”
品香本是女子们的风雅之事,程大人因着夫人爱品香,自告奋勇要陪着选出最适合唐大娘子的香;唐大娘子的脸上尽是幸福之色,虽有些不好意思,却也由着他,夫妇二人携手带着苏大小姐往院子去了。唐大娘子和苏大小姐带着丫头们理着小香炉的香灰,又将香粉置于莲花和祥云纹样的香篆,抹平后点燃。等香的时候,苏稚宜欣赏着程家的会客院,真心夸赞着漂亮的莲花池和新奇的大片翠竹,眼里的喜欢不似作假。苏大小姐举止落落大方,虽未见过奇珍异宝,但言谈间无一丝羞怯矫揉,健谈又不逾矩,一席话哄得程家夫妇十分开心。程大人更是一一闻过四味香粉,建议夫人工作时用带些药气的雪中春信醒神,晚间用温暖的椰香茉莉静心,其余的香料招待宾客就很好。
正当几人说笑间,出来了位身量纤纤的年轻女子,面上只淡淡施了些淡妆,细看那衣衫首饰都非俗物,像是定做的;只见面生的女子袅袅婷婷走来,手上还拿着苏稚宜放在正厅小桌上的点心食盒,边吃边说:“爹娘,我来了。这香味儿,肯定是苏姐姐又制香了。你多久来的,我竟然没听到?不过这点心味道真不错,好吃。”
唐大娘子看着美丽女儿的做派突然气不打一出来,还未等苏稚宜和程二小姐互相行完万福礼,便不由自主抱怨道:“终于舍得起来了?没让我去请你?你看看你的样子,像我们没给你吃饭一样。那点心是你苏家姐姐带来路上吃的,一个没看住就进你肚子里了。再瞧瞧你哥哥,在学堂是多么用功,此刻应是温了几个时辰的书了;我不求你向你哥哥一般勤奋,可你算账管家调香一个都不爱学,拖拖拉拉,那舞艺还是我坐在那里盯着你才肯多练。你整日不学无术,哪家话本子好看,铺子好吃你倒是清楚的很,你……”
程大人扫了一眼暗自喝茶水憋笑的苏稚宜,好脾气劝道:“夫人息怒,气坏了怎么办?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事情忙。再说,咱们靖柔自幼聪明,学什么都是一点就通。这苏家小姐还在看着呢,夫人要不算了吧。”
苏稚宜解释这点心不过是临川城一寻常铺子里买的,无甚稀罕的。程二小姐听了父亲的话一脸得意,边吃边口齿不清反驳道:“母亲胡说,你布置的账本功课,我哪次没做好?有客人来了,我的礼仪哪次出过差错?再说这点心是不是好吃,我尝了之后自有定夺,这个就当我的早饭了。”
苏稚宜觉着程家的相处模式有意思的紧,她看出程氏夫妇对这位二小姐是捧在手心上的宠爱:唐大娘子声音虽高,却都是揶揄,不见一丝怪罪,反倒是关切之心溢于言表。唐大娘子的火气终于被劝说的消了一些,可看着一脸无所谓还在理直气壮吃点心的小女儿,还是有些假装的嫌弃,只好说道:“都快用午膳了,你少吃点!好在你苏姐姐不是外人,不然叫人看笑话了。我和你父亲还有事要忙,你赶快带她去房间看看。稚宜啊,你先歇息片刻,女学的事情咱们晚上再说吧。”
程二小姐早就盼着这句话了,忙不迭拉着苏稚宜的手跑走了;二位小姐虽多年未见,可却一直通信联络着,很快熟络起来。苏大小姐一路上见了不少天然石制成的石拱门,园丁在打理着随处可见的奇珍异草飘来阵阵清香,看得她快要走不动路。还有最引人注意的便是那玉兰花海中的秋千了,听说是程家夫妇送给女儿的礼物。二人走走停停,许久还未到休息的房间,苏稚宜艳羡道:“你这地方,莫不是给下凡的仙女住的?要走这么远,你都不迷路的吗?”
程靖柔很开心好朋友喜爱自己家,可还是假装不在意说道:“瞧你,马上就到了,你急什么?这几个月你就在我们家住下,我去年九月的生辰,爹娘还送了我一坐小花园,就在宅子后面,回来我带你一起逛逛!对了,我信里和你说的话本子带了吗?”
苏稚宜正感叹程家的出手阔绰,二人便到了给她准备的房间。来不及欣赏华丽的房间,苏大小姐便接过程靖柔手中的木质点心盒,从盒子里的夹层处拿出了几个装订好的小册子,看得程二小姐心花怒放,急忙接了过来,宝贝似的捧在手里翻看,还不忘吐槽两句:“你还挺会找地方藏东西的。”
苏稚宜见程家父母都不在,便也没好气说道:“你说的这叫什么话?我收藏的《风流果子胖橘猫》还有《爱上俏太医》,各城都卖断货了,你就是有钱都很难买到!我好不容易藏好了,又千里迢迢给你装了带来,你还这样说我?不过,唐大娘子好像不太喜欢你看话本子,我就这样都给你了,不会惹她不高兴吧?”
程二小姐拿着两部话本子爱不释手,随口道:“没事儿,我娘就那样,她说的话我耳朵都起茧子了。我偷偷和你说,爹告诉我,娘有时候借口没收我的藏书,都是她自己拿回去看呢!她可喜欢了。”
苏稚宜这才放下心来,她一边想着要欣赏仙女住的屋子,一边准备着和唐大娘子有关女学的谈话,又叫了凌霜和眉染带着程家的丫头们收拾行囊,自己很快靠着软软的床边睡去了。
很轻松愉快的见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老友大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