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狼崽子调教手册 > 第4章 归人

狼崽子调教手册 第4章 归人

作者:君山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2 11:14:36 来源:文学城

桓秋宁走在照府中,见人人披麻戴孝,唯独他穿了一身红衣招摇过市。他低头一看,心想这也不是个事儿啊,于是换了一身黑色束身衣,溜进了账房。

他刚进去,就看见一个人靠在书架上盯着他看,那个人不紧不慢地缠着手上的绷带,脸上挂着一道刀伤。

“你有任务?”桓秋宁走过去,扫过书架上的卷轴,拿起了一本写着“承恩三年”的账本,问道。

“废话。”那人的手背上有一块伤疤,凑近些看清楚了竟然是刻字“十三”。他缠好了绷带,从桓秋宁的衣口中寻了一番,问:“十一哥,你的金疮药呢?”

“扔了。”桓秋宁低头翻看卷轴,不走心地回了一句。

“扔了?”十三难以置信,他想拎着桓秋宁的衣领好好质问他有几条命,居然如此浪费上好的药膏,但是他不敢,所以略微平和地说了一句:“真是暴殄天物,下次断气前别求我救你。”

桓秋宁冷冷一笑,他问:“上面派你来照府做什么,照玊祎是你杀的?”

十三道:“铜鸟堂一向杀人不留尸,他照玊祎的尸体可是凌王收的,怎么可能是铜鸟堂的手笔。十一哥,明知故问,你耍我玩呢?”

桓秋宁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十一哥,更何况我就是个替人卖命的,刀尖舔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丢了这条贱命,我能知道什么。铜鸟代号十开头的除了你,都是跟任务同生共死的死士,只能接,不能驳。”他稍稍侧身,靠近了些,小声道:“前夜子时,我收到密信说宫里要来人,上面派我来盯着,没想到那通幰车上坐的人是你。”

“事急从权,只能变中生智。皇上要动照氏,他身边那几个狗腿子闻着味就来了。想要活着,就只能先顺着他们的意。”桓秋宁低声道,“我的任务是查账,承恩三年,照府所有开支明细都要查清楚。有人花了高价钱卖账本,要一字不差的。来照府,是第一步。”

十三进账房前拉了线,确认过四下没人之后,他靠在书架上,松了口气道:“昨儿我在房顶上看到了,照山白见你的眼神像活人见了鬼,上京谁人不知丞公子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十一哥,你这张皮,对他没用啊。”

“呵,你行你来啊。”桓秋宁转了转眼珠子,“比起红烛帐暖,我更擅长杀人夺命。”

“十一哥,进宫不过半月,你倒是学了不少榻上之事。能不能展开说说,那杯琼脂蜜酿是谁喝了?”他嚼着止痛丸,哼笑着问道。

“对这种事好奇?”桓秋宁抬眸,将手中账本扔给他,“要不然也赏你一杯情酒,送你去与照山白共处一室,让你也体会体会?”

“不敢不敢,饶命。”十三不敢笑了,他正经了几分,道:“十一哥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是你面如冠玉,那要是在满春楼也是头牌,头牌啊。”

“滚。”桓秋宁骂完,不屑地笑了一会。

桓秋宁很少骂人,铜鸟堂的人一般活在暗处,很少与人接触。更何况以桓秋宁的行事风格,但凡有他看不顺眼的人,抹他脖子就完事了。

十三不知道他在笑什么,但是觉得他这个“滚”字骂的很好,字正腔圆,他竖起了大拇指。

他看着桓秋宁,小声嘀咕道:“十一啊十一,横竖都是个光棍啊。完了,这辈子已经完了。”

*

照山白走出祠堂的时候,雪已经停了。天空飞过了几只鸿雁,在红梅上落了大片的阴影。

荆宁提前温好了酒,站在祠堂外候着。腊月天寒风凛冽,他见着照山白出来了,连忙上去替他披上了大衣。

照山白的双唇没有一点血色,背上的伤已经结痂,大块黑红色的血块干在了白色的里衣上,像是蟒蛇猩红的眼睛。

府外传来一声马鸣,随后一大批人涌入了照府,为首的是勋虞将军郑卿远。

郑卿远大步朝正厅走去,长枪在手,威风凛凛。他的铁甲上血迹斑斑,由于常年征战,边境寒风呼啸,他的鬓发不似少年般乌顺,反而根根分明。

照山白见到郑卿远后,心口仿佛针扎一般,疼得他吐了一口血。他的体力已经不能支撑他站立,好在荆宁即使扶住了他,没有倒地。

两人相视一望,心中有共同的苦楚,竟无语凝噎。

上次见面明明才过去数月,两人心中竟有了久别重逢之感。那是琼公子出发前夕,三人月下畅饮,郑卿远立下血誓,“如果阿琼有任何闪失,我郑卿远提头回来见你,就挂在这棵梅树!上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照山白之前不信,没有见到照玊祎的尸体,他不会相信琼弟已经死了。可是如今郑卿远回来了,那个在月下许下承诺的人回来了,照山白纵然自欺欺人,照玊祎也已经死了。

郑卿远单膝跪地,将长枪奉上,低头道:“山白,我失诺了。没能护好阿琼,我万死难辞其咎,这条命,我赔上!”

照山白拢了拢身上的狐氅,轻咳时骨头都是痛的,他走上前,扶住了郑卿远的胳膊:“卿远,不必如此,你快起来。”

“君子一诺,死而不悔。这条命,我郑卿远给得起!山白,是我之过,我要承担,堂堂男儿,怎能苟且偷生?”郑卿远依旧跪在地上,“当日我立下誓言,并非呈口舌之快,如今阿琼落得个死无全尸的下场,你让我怎么活?”

“卿远,快起来说话。”照山白扶着石桌,说,“琼弟死于战场,我虽拊膺大恸,但是没到不辨是非的程度。琼弟之死,怎么可能过在于你呢?”

见照山白虚弱到虚脱,郑卿远扶住了他,问:“山白,你何苦把自己折磨至此啊?”

“见笑了。”照山白轻笑,“并非是我自伤自残,只是家法威严,我身为家中嫡长子,犯了过错,理应受罚。”

“琼弟之死疑点重重,我会查清楚,为阿琼报仇雪恨。至于我郑卿远这条命,从今日起就是你们照家的,是做报仇雪恨的刀,还是做石墩前看门的狗,你们说了算。”他起身,将自己的随身玉佩挂在了梅树上。

桓秋宁在暗处看着这一切,他弹着手中的暖壶,对身后的十三说:“假惺惺,演了这么一出戏,到底是把命保住了,真没劲。”

“十两银子,”十三伸伸手,“十一哥,你不会是耍我玩儿吧。”

桓秋宁摸了摸身上,身无分文,他就是个穷光蛋。但是穷光蛋也是要面子的,所以他懒兮兮地打了个哈欠,不认账:“什么十两银子?”

“刚才打赌,我说郑卿远不会真赔上一条命,你不信,咱俩赌了十量银子,够明白不?”十三掰着手指头说。

“麻烦。”桓秋宁抬了抬眼皮子。

十三问:“什么麻烦?”

“我是说弄十两银子麻烦。”桓秋宁抽出了腰上的软剑,顺便转了转手指上的戒指。

“所以呢?”十三翻了个白眼,心道,没钱你就直说。

桓秋宁拍了拍身上的灰尘,道:“郑卿远没把命赔给他,我去他杀了。人就在眼前,这不比赚十两银子快得多。”

十三啐了口唾沫,“啧啧”道:“真没人性。”

他很快反应过来了,不对啊,十一本来就是个杀手,那肯是一点道理都不讲的啊。

于是他转身飞上屋檐,追上去说:“十一哥,玩笑归玩笑,你别冲动。”

别人可能是耍嘴皮子,但是他十一哥,杀手中的杀手,杀一个人那真就是手起刀落,分分钟的事情。

可那郑卿远可是朝中重臣,暗杀他是容易,可杀完了可就要遭殃了!

铜鸟堂的人潜伏在上京各处,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万不可轻举妄动。

十三身轻如燕,他紧追上去,“十一哥,等等我!”

*

宣政殿内的炉火烧得正旺,稷安帝穿了件薄绒的金丝夹袄,坐在龙椅上吃着剥好的栗子。

照宴龛和杜卫一左一右,唇枪舌战,吵的不可开交。

“贼兵甚精。招募之制,意在选取精勇。罪犯充兵,不服从管制,滥竽充数之辈,怎能抵挡得了萧慎的铁骑?”杜卫急火攻心,脸涨得像烧红了的炭火。

“大徵自建国以来,征兵之法,多用三五[1]。三丁发其一,五丁发其二。如今已经是第三次征兵,百姓家中长子,次子皆已从军,若继续这般征下去,不用等萧慎的铁骑踏破边界线,人早就死光了!”照宴龛看着憔悴很多,虽然体虚无力,心中感伤,但是言语并不饶人。

杜卫见照宴龛口无遮掩,越发放肆:“你懂什么?你以为整日在府中纸上谈兵就能带兵打仗了?三千兵打十万兵,你告诉我,用什么妙计能打得过?将兵法要看实操,你又没上过战场,你硬气什么?”

“行军所用牛马皆出自民间,兵器由官造。且不说百姓还有没有马匹能够上交,近些年国库空虚,东边要修筑堤坝,西边闹瘟疫,你们北边要军饷,从哪里能来这么多钱?百姓手里已经空了!”照宴龛的气势丝毫不输,他一边咳嗽一边说。

两个老头从下早朝开始吵,吵到稷安帝吃完了一盘子栗子又用了午膳,他们两个还在宣政殿上吵。

稷安帝实在是听烦了,他拍了拍手,示意两人住嘴:“给两位爱卿赐座,赐茶。”

“谢陛下。”异口同声。

“宴龛啊,琼公子的事情朕听说了,朕心里的痛并不必比你少。琼公子尚年少,本该是正逢大好光阴,前途无量,却身死沙场,他的身后名朕替他写。”稷安帝挥了挥手,道:“宣旨,中书令照宴龛次子照玊祎,为国捐躯,战死沙场,追封为‘良伟将军’。”

照宴龛跪谢道:“谢陛下。”

稷安帝的视线落在了杜卫的身上,微微一怔,而后道:“后昌关战败,死伤惨重,朕不能心安啊。先祖讨伐流寇之时,亦是天灾**,为免扰累平民起见,时亦发奴客为兵[2]。故此,朕决定遣散部分宫中奴才充兵,以及令各大世家上交府中奴役随军。杜卫,你怎么看?”

杜卫欲言又止,最终道了句:“陛下英明。”

“好了,都退下吧,朕乏了。”稷安帝起身,走到了偏殿。

*

走出宣政殿后,杜卫憋了一肚子的气,他虎背熊腰,撑的官服又鼓又胀,像上京街头上穿着红衣的不倒翁。

他一边走一边跟身旁的手下说:“奴客,罪犯,弱不禁风的世家公子,净把那些滥竽充数的人塞进军营,军队里不缺沙场上的人肉垫子。人数是够了,呜呜泱泱的去了一大片,北疆的寒风一吹,还没开始打呢,人先倒了一半。”

“这像话吗?宫里那些阉人,连男人都不是,怎么上战场杀敌,别吓得尿了沙场一片骚!”

他这话刚好被路过的逯无虚听了个正着,他笑了笑,走过来道:“哟,杜大人,这是刚从宣政殿走?”

杜卫没赏他个好脸色,冷冷道:“逯公公好眼力,这都让你给看出来了,我还真以为没人能看出来呢。真不愧是陛下身边的红人啊!”

“咱家就是个奴才,承蒙陛下抬爱,能在御前侍奉。”逯无虚侧过身,给杜卫让出了路,道:“杜大人慢走。”

杜卫见他这副作态,肚子里的火气消了不少,他走了两步,冷喝了一声,道:“陛下信任有个屁用,到底就是个奴才。”

逯无虚弓着身往前走,他听着杜卫的脚步声,知道他走远了。他挺起身子,抬头看了一眼未时的太阳。

光线最是毒辣,照在人身上火辣辣的疼,竟丝毫没让人想起此时正是腊月,寒风侵袭,本该裹紧宽氅。

他站在石阶下,向上望着庄严的宣政殿。这是整个大徵权利的中心,龙椅上之人是九五至尊,而他跪在殿侧,低了几十年的头。

逯无虚的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不分善恶,不明悲喜。他一步一步地走上了石阶,一步也没有回头。

[1]三五之法:南北朝时期征兵制度。

[2]“为免扰累平民起见,时亦发奴客为兵。”选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归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