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兰若有骨(聊斋) > 第9章 第八章 杨氏夫妻

兰若有骨(聊斋) 第9章 第八章 杨氏夫妻

作者:江心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8 18:50:05 来源:文学城

杨夫人出了李家的门,立即指使等着的小厮和马夫,叫老爷回来。杨家距离李家不远,她干脆带着丫鬟走着回去。刚把素服换成居家衣裳,杨老爷就急匆匆进来了。

杨老爷身高八尺有余,一身彪悍气,脸上络腮胡连着浓眉,比起生意人,更像是匪寇。迈着大步撩帘子进屋,身后追着的小厮喘的直弓腰,杨老爷不耐烦一挥手:“去歇着吧。”

“怎么回地这般快?是在街上跑马了?”杨夫人嗔怪道。

杨老爷揉着眉心,摇头道:“心烦的很,懒得看那帮闲汉,往回走就撞见了。可是有消息传回?还是得了用得上的东西?”

杨夫人摇头道:“都不是,但或许有个人,可以利用。”

杨老爷来了兴致,接过丫鬟端着的茶壶,给杨夫人倒上,用动作催促她快说。

“你可还记得前天,官府告示里衢州知府被革职查抄的事?”

杨老爷点头,杨夫人继续道:“当今圣上是四年前继位的,永泰二年那次官员考评,恩科举子方才任命一年,政绩不足以服众,提拔不起来。今年这一轮的,才算是他们真正的首轮评定。上面想要重用这些人,就得腾挪出晋升的坑位。”

杨老爷见这一开局就是国家大事,便知自己只有听的份了。论智谋,他打胎里就比不上自家夫人。好面子伤银子,听家里最聪明人的话,才是兴家正途。

“另外,圣上继位后设立的监察司,今年也是头回参与评级,看结果,是翻出来不少陈年旧案。”杨夫人挑眉,问杨老爷:“记得衢州知府的革职公告怎么写的吗?”

杨老爷挠头,抱怨道:“我不识字,你念的又快,哪里记得住。”

杨夫人翻了个白眼,撇嘴道:“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舞弊科考、强抢民产。”

杨老爷依旧是一脸迷茫,只附和回了个“哦。”

杨夫人叹口气,转头不看他了,继续说事:“鬼事里祸乱多地的‘报喜书生’,就是成绩遭人顶替,死后变作厉鬼的。朝廷把能促成厉鬼化形的恶事统统定为‘败德’,比其他恶行处罚更重,当官的不像咱们,很是注重这些。这公告上的‘舞弊科举’可是其他官员都不见有的。”

杨老爷在听到‘报喜书生’时激动了下,《七圣传》里这段很是好看,他熟悉得很,但往后听,又没表情了。

“三年前有个衢州籍的书生,在金华月升书院读书,得了两个案首。然后却在院试时被指认舞弊,革了功名,终生不得再考。当时这事还传的很离奇,说那书生舞弊后,父兄不多时就暴毙了,定是遭了报应。再后来听说那书生被宗族给除名了,不知去向。”

“当时我便觉得奇怪,若是报应,为何那书生没事?又为何他前两次能得案首,后面却要舞弊了?若前两次得案首也是舞弊,那为何当时不遭报应?”

“等衢州知府革职公告出来,我才将这事对上,只旁人怕是还没反应过来:当年舞弊的人,不是那书生,而是衢州知府,大概是看上了人家的成绩,想让家里晚辈顶替。至于那书生的父兄,搞不好是被灭口了。而书生的宗族恐怕也与衢州知府勾连,不然早闹起来了,也压不到现在。”

杨老爷倒吸口气:“还能这般?”然后夸道:“我家夫人果真聪明绝顶!”

杨夫人又白了他一眼,好似不屑,但脸上却又多了些自得,继续给他分析:“既然衢州知府的舞弊行为被公布了,那书生的冤情也自然明了。想来要不了多久,就会公告,然后复考。能得两个案首,那书生绝对真才实学;被人顶替后还能在丧期刚过就被平反,其命格必然显贵;能轻易摆脱不修德行的宗族,免受拖累,福泽也肯定深厚。这样的人,肯定是能满足那个‘有德之人’的条件的。”

杨老爷眼前一亮,这才反应过来杨夫人要说什么,问道:“你是说,咱们去请那书生?”

杨夫人点头道:“丁公那边的事太邪性,这么长时间,道士、和尚、巫师都请了多少个了,结果连怎么招惹上那东西的,都没个结论。废大力气请来的那个柳树精,信誓旦旦,可也不见结果,我看是不能尽信。还有那个巫婆,倒是真有本事,能逼得那娘娘一次给了两个信息,可竟然就这么丢下一城人跑了。”

随即叹道:“丁公家虽然好似不严重,但那也只是现在。等前面的人都死完了,怕也要不好。另外,那三家势大,出事的人又多,要是起了歹心,临死想拉个垫背,怕是要不好。苦舟大师确实道行高深,但也只勉强应付鬼神。对付恶人,不止需要武力,还得有谋略。”

“可这样的人,哪能被咱们请动?”杨老爷为难道。

“非也非也。”杨夫人摆手,嘴角噙起一抹笑意,道:“前天宝器行的李大不是给找回来吗?我今儿去随了份子。”

“这事透着蹊跷,李大行商一向走运河,出意外不是被水匪抢了、扣了,就是货船被浪给打翻,但一船人总能逃回来几个。水性好的水手,本就不怕风浪,遇上打劫的直接往水里一钻,水匪也懒得追。”

“一整船人,凭空丢了一两个月,连在哪没的都不知道。忽然就被找回尸身,你不觉得奇怪?”

杨老爷一想,觉得也是,于是点头。杨夫人接着将赵娘子的话复述了遍,总结道:“李二婆娘向来喜欢冒功领赞,那书生肯定是她嫂子请来的。她嫂子为人最是老实,李大那德行,容不得她张罗出自己的人脉。所以亲家那边的人给建议估计是真的。但她手上绝对不宽裕,一二百两拿出来恐怕都要伤筋动骨。那书生愿意走这一趟,一来可能是真的缺钱,二来就是那人心善,同情李大婆娘的处境。”

“无论是哪一种,都值得咱去试试了。”

“李大婆娘不可能认错自己丈夫,按照李二婆娘的说法,人是整船没的,又在水里泡了一个多月。就这样还能找回来,肯定是个聪明有智谋的,再加上有运道,请来帮丁公拖一拖,总归有用。”

“咱们这样的人家,能来往的正经人都没几个。这命格显贵的书生,可绝不能错过。得趁着旁人没猜到、猜到的人不敢说、敢说的人还在等公告,先把人拦下来。到时候咱们就跪下来哭求,再好酒好肉招待,许以重金,总能让他点头帮忙。”

“这事得快,且不能走漏风声。你定要配合我,别乱说话,看我眼色。”解释、交代完,就朝门外吆喝道:“来人,准备马车。”又安排大丫鬟去库房直接取了一匣子五十两一个的大银锭。

“就咱俩去,呼啦啦带着下人,误会咱是逞凶欺人就不好了。”上下打量杨老爷,不满意道:“都说把胡子刮了,一脸土匪样。”

杨老爷赶着车,俩人按照赵娘子描述的,直直去往郊外,找到宁仕居住的小院,结果就见门上落了锁。

隔壁的顾阿婆听见动静,从自家院子探出头来,看见个凶神恶煞的大汉,警惕缩回半个头,隔着门问道:“你们是谁?来找何人?”

杨夫人已经爬下马车,将杨老爷往车前室一推,不让他跟着。噙起笑凑过去道:“听李家大夫人说的,这家公子擅长寻人,我家也想请这位公子帮忙的。人是外出了吗?可知道什么时候回?”

杨夫人瞧着老气,但眉目柔和,是好人的面相。加上通身都是富贵人家穿的绸缎,确实可能是刘娘子相熟的人。顾阿婆心里稍微放下些戒备,回道:“小宁去黄山了,前天走的,估摸还要十来日才能回来。客人若是着急,就得另外请人了。”

杨夫人心里咯噔一下,心道:这一来一回不得把告示等出来了。然后再一琢磨,城郊不比城里消息灵通,只要拦住人,一进家门就接上马车,也不一定会坏事。于是胡诌道:“不急不急,是失散许多年的亲戚,旁的人都没办法,还得是宁公子这样有能为的才行。”

顾阿婆听到这,反倒觉得合理了,于是道:“小宁回来,我打发我家那小子给夫人送信吧。”

杨夫人赶忙摇头,道:“怎敢如此!是我请人帮忙,怎好意思麻烦别人!”

回头看了眼一句话都插不上的丈夫,也不指望了,继续道:“还是让我家小辈在这守着,如此才能表达诚意。”

-------------------------------------

兰溪以东白望山

茂林密织,光影斑驳,一道白色身影划过,惊飞了瞌睡的鸟雀,打破静谧。那是一个十六、七的白衣少年,骑跨矫健雄鹿,在积叶厚实的无人区,毫无障碍地飞奔。

此山地处金华北郊,南向有许多庙宇游人,北面则因为地势陡峭、悬崖遍布而鲜有人来。

少年骑鹿疾驰至一处断崖处,扶着鹿角一个翻身轻飘飘落下,仿若没有重量。丢了颗果子答谢临时的坐骑,少年转身就踏上了悬崖半空。没有跌落的声音,他的身形如同日隐西山,转瞬便消失了。

在少年的视线里,过了幻阵阵眼,就是兰若寺门了。

穿过前院,绕过正堂,来到后面一处供奉许多灵位的偏殿。里面有个身着靛蓝僧袍的少年,正背对大门闭目盘坐在蒲团上。僧袍少年比白衣少年瞧着小了一两岁,听见来人声音,并未理会,只停了手上转的佛珠。

“舅舅!”白衣少年喊了声。

这声音清越,比男子透,比女子亮。少年姿容也和声音一样雌雄莫辨,乍看是秀丽雅致的模样,细瞧又有雍容富贵的雏影,十分灵动。而背对着他的僧袍少年,则苍白许多。浓云般的乌发用一支木簪挽着,脸和唇都没有丝毫血色,黑的黑,白的白,好似一树白梅开雪中。

这两人都生的很好看,前者生机勃勃,皎若朝霞芙蕖;后者则似病中西子,淡如霜月烟波。

“衢州那边都办妥了,再有半月就通报,等公子回来,便能知晓,绝不会误了院试。”白衣少年汇报道。

僧袍少年这才睁眼,眸子漆黑反不出一丝光亮,转过头瞥了眼走进来的白衣少年。只这一眼,两人的区别便体现出来:白衣少年虽然漂亮,但脸蛋身段都有种非人的怪异感,就好似巧匠手里的糖人,仔细看,是找不到骨头痕迹的。而僧袍少年则是骨肉肌理,每一处都清楚,每一处都恰到好处,即使透着森森鬼气,也比前者更像人。

僧袍少年瞧了白衣少年一眼后,什么都没说,又将眼睛闭上了。佛珠转动,又入了定。

白衣少年盯着对方眼角的泪痣,犹豫半晌,还是将憋了许久的问题道出:“舅舅,你就不去看看吗?想来公子也是愿意见到您的。”

一圈刚好转完,僧袍少年指尖按着母株,掐得十分用力。

“香玉。”他的声音倒不像人一样冰冷,反倒温润得犹如春水。“修仙不易,你现在能化形,全因你母亲、姨母和兄长自愿牺牲。你这成日想东想西,如何对得起他们?”

白衣少年不敢顶撞,但脸上明晃晃写着不认同。僧袍少年无声地叹了口气,一挥手,白衣少年就不见了。只门外,多了一株牡丹。

角色视角都只限于自己位置,且所说的话不一定都是真的、对的。前后不一致,如果不是故意忽悠人,那可能就是有人主观臆断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八章 杨氏夫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