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来到大汉,我替老爹改换门庭 > 第22章 第22章

来到大汉,我替老爹改换门庭 第22章 第22章

作者:江芷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22 20:38:30 来源:文学城

她最近用功的很,日也绣,夜也绣,已经绣完一批外面店铺里的活送了出去。

因为绣艺比不上方蝉衣,她少赚了好几个钱。

往日,唐氏身边只有她一个负责绣活的。

她日子过的轻松,又没有比较,自然怎么轻省怎么来,怎么方便怎么来。

时间一长,不知不觉的她就懒怠了,拿出来的绣样儿来来回回就那几个,加上唐氏一直没说什么,她便越做越顺手,越做越觉得没必要钻研别的样式。绣艺自然而然的便退步了。

可惜她自己不知道,还因为活越做越轻松沾沾自喜。

结果就是,她一个靠绣艺吃饭的,居然比不上方蝉衣一个,只能抽出空余时间做两针针线的女公子。

叫她怎能不急。

毕竟,她现在不但要拿外面的活计和方蝉衣比,还要拿府里的活计和绥儿比。

比不过方蝉衣,也就是少赚几个钱;

若是比不上绥儿,她就得丢差事。

“女公子回来了。”

时云如今对待方蝉衣上心的很。

一看见她就放下活计,给她倒水,又说起方蝉衣不在时候发生的事:“方才杜媪来找您,说是那个叫季泓的小哥又来取豆腐脑,还问起您。杜媪不知道您的行踪,便说您有旁的事忙,给装了两碗您新制的酸辣味豆腐脑,请他先走了。”

时云一边说话,一边把桌上放着的一个油纸包推到方蝉衣面前。

“这是杜媪交给奴的,说是季泓小哥给您的谢礼。”

方蝉衣看着瘪瘪的纸包,疑惑不解。

打开后却吃了一惊。

油纸包里包的,竟是两片用香料、花椒和酱油卤出来的切片牛肉,这两片肉纹理分明,卤的内里色彩鲜嫩,外皮油亮,一看就是上等好品的牛肉,用的也绝非王公诸侯府邸的手艺。

时云凑头过来,看见这两片肉,不由笑起来:“女公子这位朋友真有意思,专门托了人,却只送来两片狗肉。这又不是金贵的东西,我家也能吃得起的。”

方蝉衣笑着分了一片肉给时云:“这不是狗肉,你自己尝尝。”

小时候读书,方蝉衣曾经看到过,古代有专门的立法保护耕牛,普通百姓吃牛肉是犯法的;县衙郡府管辖地界内的官员,即便有机会吃上牛肉,也是老牛病牛;其余官员,除非王公贵族,或者在皇帝面前特别得脸的名流文士,才能在祭祀典礼上分到一点牛肉。

这个季节,送到她手里的虽然只有两片,但这样品级的牛肉,只可能出现在皇帝的餐桌上。

这可不是季泓一个小厮能送的起的谢礼,反而像是他主子的手笔。

方蝉衣曾听方蝉锦说过,广平王季家出了个在宫里当皇后的女儿。

是以,季家主君承继广平王之位后,在长安呆了两年,就带女君游历四海去了。太夫人也去了道观清修,每年只有除夕正旦两天住在府里。

如今的季府,只有广平王世子一个主子。

那位广平王世子,估摸也是忧心“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庶羞不逾牲。?”的规矩,才只给她两片,让她尝一尝鲜。

时云咬一口,果然瞪大了眼睛。

“这是什么肉,看起来和狗肉像,却比狗肉更醇香有嚼劲儿。”

方蝉衣自然不能告诉时云,这是牛肉,否则,一定吓死她。

她能把自己会的那么多奇奇怪怪的技能归咎成爱读书,喜欢听府里的老媪老翁们说话,喜欢自己琢磨。却不能在完全没吃过的情况下直接说这就是牛肉。

何况,方家这样的小官人家吃牛肉,是逾制。

被发现是要受罚的。

方蝉衣也咬了一口牛肉,假作不解的皱眉思索片刻,附和时云的话:“我也吃不出这是什么肉。管它呢,反正是别人送的,好吃就行了。”

时云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

她一个做下人的,日日守在宅子里,这世上多的是她没吃过的东西。

如果什么都要好奇,那她可以不用做自己的事情了,问题根本问不完。

“您说的对,既然是别人送来的谢礼,那咱们吃的好,便是承了那人的礼了。”

正是如此。

手头事情差不多忙完,方蝉衣也准备收拾绣线,赶紧把外面铺子里的活赶出来。内宅里接这种活的人不少,活什么时间拿回来,什么时间送出去都是有规矩的。偶尔一两次迟了,铺子掌柜虽然不会说什么,却会给做活的人在心里记一个不好。

她事情太多,好不容易处理完,还是要快点把东西做出来才行。

方蝉衣把床榻上放着的竹简重新收回箱子,那是她默好的《鬼谷子》。

本是要送给方威的,但他一进家门就找唐氏的麻烦,连给几个子女训话的心思都没有,潦潦草草吃了个早饭,就缩在梁姨娘那里不出来了。

她如果这时候再送东西给方威,就变成了寻唐氏不痛快。

这是笔赔本的买卖。

不能做。

取了绣绷绣线,方蝉衣也坐到了桌前。

她在时云的灯旁边又点了一盏灯,不等时云问,就笑着解释:“咱们虽然穷,但买灯油的钱还是能拿出来的,灯点的亮一些不容易坏眼睛。以后,就算我不在屋里,你做绣活的时候,也把两个灯都点上。”

时云其实不穷。

与府里的其他丫鬟比,她的日子过的极好,她只是没有把灯点亮一些做活的意识。

所以,方蝉衣一说,她就明白了。

两个人接下来各做各的,倒座房里只余下针线在真丝绸缎中穿梭的微末响声。

方府外的大街上,小摊贩们正在收拾擦洗,准备收摊;两边店铺的伙计们开始收幌子,用挡板遮门窗;走街串巷的货郎们也陆续归家。街道上人流如织,比早上不知热闹了多少倍。

季归帆撩开车帘,看着街边的热闹景象,再想一想府里的清静死寂,心里莫名提不起劲头。

这世上的人总想着位极人臣,谁又能承受上位者的忌惮。

季家在老太爷时获封广平王,自此祖父镇守边郡,数十年不得入长安;父亲从小就被送进宫里去做了伴读,直到祖父离世,他才在今上面前领了实职;姑母入宫后,父亲便利利索索的交了兵权,带着母亲外出游历,已有数年不曾归家;就连老祖母,为了他能继续安稳的长在长安城,都只能进皇家道观里去清修。

正因季氏一门如此识趣,他才能十几年如一日的受金椅子上那位宠信。

无论是吃穿用度,还是器具摆设,亦或是服制车撵,他都获赐与当朝太子比肩。

太子用四驾的铜制安车轺车,他也用四驾的铜制安车轺车;太子用漆皮车厢,鎏金五末,他也用漆皮车厢,鎏金五末;太子用朱班轮、青华盖,他也用朱班轮、青华盖。

世人只知他风头无两,独步一时。

却有哪个能明白他心中的寂寥与落寞?

季归帆神思怅惘,随驾在车旁的季泓自然明白主子的苦楚。

“主君其实可以在零陵侯府再多住几日,也不影响什么。”

季归帆淡淡瞧季泓一眼,不理人,直接放了车帘。

叨扰过甚,便是无礼。

以后还怎么进人家的门。

车子晃晃悠悠的穿过一段蜿蜒小巷,往皇宫方向去,很快就停在了南宫门口。

眼尖的羽林郎立刻弓着腰上前来迎。季归帆从车上下来,先与人见礼,才道明来意。听说他是有一样新鲜的吃食要往皇帝那里送,羽林郎立刻着人前去禀报。

南宫宫门距离皇帝常居的温室殿不近不远。

传话的,和皇帝身边伺候的,都是一路小跑着来回。

是以,季归帆只在宫门口等了两刻,便将食盒交到了前来取东西的黄内宫手里。

这位是皇帝身边贴身伺候的,今年已经四十有五了,等闲绝不离皇帝的身,也就季归帆有这个面子,能叫他老人家亲自跑一趟。

“听闻陛下这几日胃口不佳,食盒里是建威将军府厨房刚制出来的豆腐脑,滋味不错,某特地拿来给陛下品尝,还请黄内官帮忙呈上去。”

“世子客气了,这都是咱家的本分。陛下知晓您记挂他的身子,十分高兴,这会子怕是已经等着了。”

季归帆笑点了一下头,对黄内官抱拳作揖后离开。

黄内官又是一路小跑着,终于将食盒送到文和帝案头时,只觉自己一身老骨头都快散架了。

文和帝看他额头汗水遍布,气喘吁吁的样子,笑骂道:“想想当年,你可是能连跑十里地不红脸的。现在倒好,温室殿距宫门就那么几步路,就能把你累成这样。亏的是悬悬把东西送到了南宫门,要是送到北宫门去,你岂不是要半路厥倒?”

也不在意黄内官如何回应,文和帝甩甩常服宽大的袖口,亲自动手,掀开漆纹精美的食盒。

食盒里放的是一碗用呛醋和姜蒜调出来的豆腐脑,另一小盘香油和小葱拌出来的豆腐。文和帝大为惊奇,鼻腔被酸酸辣辣的气味一冲,顿时来了食欲。

1、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庶羞不逾牲。

出自《礼记·王制》的品制祭祀篇。相传是孔子的72个弟子和他们的学生所作,由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译文:如果不是为了祭祀,诸侯不能杀牛作膳食,大夫不能杀羊做膳食,士人不能杀狗或猪做膳食,平民不能吃时鲜美味。平时吃的菜肴也不能比祭祀有的牲畜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22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