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窥风月 > 第2章 第 2 章

窥风月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肆清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28 01:27:30 来源:文学城

两人说了会儿话,又将林氏破坏的院子重新收拾好将门重新装上才回到屋子里,听到两人进门的动静,因儿子战死伤心欲绝的周母慢慢悠悠转醒,她睁开眼睛茫然了片刻便想起了刚刚发生的事情,顿时愁容满面,泪水又盈满了哭多了布满血丝的眼眶,她六神无主的抓着周娴的手,喃喃道:“娴姐儿,你大伯母与你堂哥来要那田产,该如何是好。”

“这田产本就是我们的,凭什么给他们!”本是因为刚刚同谢蕴说话平静下来的周娴声音骤然加大,乖顺的周娴少见的红了脸,刚刚谢蕴上了药还红肿着的脸上写满了不服气。

往日里被欺负惨了,今日刚刚得知了兄长的死讯还未来得及伤心,又被林氏他们找上门欺压,饶是好性子的人也受不住这般气。

“你是知道你大伯母与你堂兄的性子的,若是没有要到,岂会罢休……”

周母说着,双眼有泛红着要垂下泪来。

这回,周娴亦是说不出话来了,林氏蛮横霸道的性子,周奇行事龌龊爱用下作手段,惹上了他们轻易没有个好的,刚刚虽然谢蕴说了许多安慰的话,却也没说该如何。

周娴心里想的却是,阿嫂就算平日里知晓的再多,遇到这种事情也是无可奈何的,但是即便是这样想,期待的目光还是忍不住看向谢蕴。

惶惶不安的周母与愁云惨淡的周娴的目光都不禁落到对面椅子上蹙着眉沉静坐着的谢蕴身上。

自打知道谢蕴是个读过书,学问还不低的人之后,但凡周惩不在家中的时候,逢大小事情周母便习惯让谢蕴拿主意。

如今周惩没了,更是拿谢蕴当做主心骨一般,而更有主意的周娴到底是小孩子,还是下意识依赖谢蕴。

察觉到了周母与周家幼妹看她的目光,谢蕴本还有些犹豫的目光定了定,她心中打定了主意,抬眸看了眼一老一小,出言温声安抚:

“阿家与小妹莫要担忧,今日林氏与周奇被我吓着了,这两日应当不会再上门找麻烦,我会想法子解决这件事情的。”

谢蕴这般说了,却没说具体是什么法子,但周母与周娴知晓谢蕴心中定然是有了主意才会说这样的话,心下皆是稍稍安定。

转眼间便到了晌午,周母起不来身子,谢蕴的心思不在做饭上,周家幼妹便主动做起了这些活儿,而谢蕴返回到她自己的屋中,从书架上翻出来一本书坐在书案前,仔细的将书一页一页细细翻看,待到周家幼妹喊去吃饭方才将翻了小半的书倒扣着放下。

饭后,便又钻进了屋中继续翻看书。

周母不知道这般火烧眉毛的时候,谢蕴为何去看书,却也知道她这般做自有她的道理,不敢轻易去打扰。

待到将书翻过大半之后,谢蕴用手揉酸疼发胀的脖子,抬头才发现外头天色已然变暗,屋子里头不知道何时点燃了蜡烛。

这般细心,且轻手轻脚未曾打扰到她翻书,谢蕴稍作想便猜到定然是周娴。

想来她这般模样,定然是让周母与周娴紧张担忧了,谢蕴合上了书,推门出去,果然看见周娴在院子里就着月光缝补衣物。

看见谢蕴出来,周娴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儿,喊了声“啊嫂”,便又快步的走进庖厨,从里头端出来热着的饭菜摆放在院子里的小石桌上,道:“阿娘哭的累了我便让她先用饭了,我看嫂嫂看书认真,便擅自未等嫂嫂,望嫂嫂莫怪。”

谢蕴缓缓摇头,道:“不会,阿家她好些了吗?”

谢蕴清楚周母的为人,知道她心地善良,往日对她也是当做亲生女儿一般对待,这些时日只不过是周惩的死对她的打击太大,让周母顾不上她。

她怎么会在此时责怪一个刚刚失去儿子的母亲照顾不周。

而反观周家幼妹,便是遭遇了这般打击,还记得给她点蜡烛,温着饭菜,如今人鬼不分,易子而食的世道,有这一份心意已经是难得。

周娴陪着谢蕴默默用完了饭,又懂事的将碗筷悉数洗干净才轻手轻脚的走到谢蕴的身旁,依偎在她的肩上,小声询问:“阿嫂,你可想到了法子?如今阿兄死了,他们若是要争这田产,我们恐怕……”

谢蕴知晓周娴担忧的是什么,谢蕴虽出声高门大户,往日过着十指不沾阳春水,不知柴米油盐贵的日子,但是南渡数十年,嫁给周惩这三年,也清楚的知道,在没了男子的门户里头,若是再没了傍身的田产,往日的日子会过成何种模样。

即便此回不是为了周母与周家幼妹,只当是为了自己以后安身立命,谢蕴也会拼尽全力保住这一份田产。

而她今日在屋子中坐了这大半日,将南梁的律例翻了一遍,终于找到了将田产保住的法子,只需明日去一趟府衙将这事情在林氏与周奇找到族长之前办下来。

周娴点了点头,告诉周母好了些,谢蕴才放下心来。

用过了饭,谢蕴同周家幼妹一道将碗筷洗净,又将院门检查了一遍,方才回房间落了锁。

***

第二日天还未亮,谢蕴早早便起来简单收拾了一下,揣了些碎银子悄声在村子口拦了路过的牛车,出发前往宜都郡,待到午时到了宜都郡,寻到府衙,给小吏使了些银子,道明了缘由,便被领到一处大院子中。

便是谢蕴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却还是被里头的场面震了震,算是很大的一个院子,却塞满了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他们紧挨着席地而坐,衣衫破烂,面黄肌瘦,瞧着比寻常人家同龄的幼儿小上许多。

她想到了这些流离失所的孩子会过的不好,却未曾料到过的如此之惨。

昨日,谢蕴翻遍了南梁律法,才找到家中没有男丁,田产要如何才能够不被族里收回,寻到最后,找到了个过继继子的法子。

数十年前,赵氏、安氏谋反,羌人趁着中原乱局,长驱直入,将汉人的房屋良田据为己有,未能逃出的妇孺或被收为姬妾或被罚为奴婢,男子统统被罚为苦力,地位不如牲畜。

这般的打压下,但凡有机会逃出来的汉人,皆寻求机会南渡。

起初的时候,南梁朝廷会给南渡的汉人分田产屋舍,可惜南渡的汉人实在是太多,朝廷又动不得门阀士族的田产,最后田产分无可分,就这般多出许多流民。

流民多了便会生乱,为了安定,各郡县均设收容所,收容十二岁以下的孩童,限制自由,提供食宿。

南梁的律法为了鼓励有余力的百姓收养流民幼子,因而事关过继的律法要较旧律宽松许多,不用通过族里的认可,只需在府衙签好收养的契书,便承认继子的身份。

谢蕴也是流离失所之人,早些年凭借读书识字谋了份写信抄书的差事,又好运遇到周惩才不至于落到如此田地。

物伤其类,不忍看此情形,她扭头问小吏:“他们可好寻到去处?”

待到问这话时眼眶已然泛红,领着谢蕴前来的小吏无奈摇摇头。

虽然律法已然鼓励南梁的百姓收养这些幼童,但事实上,这些年会收养这些孩童的占少数,更多的是大户人家缺少仆役,从收容所中购买。

此交易虽不可取,却也不乏安顿这些流民之子的法子,总比到了十二岁还没寻到去处,在街上闹事或者是被充军了强。

谢蕴看出了小吏所表达的意思,加之这些时日的遭遇心中再度酸涩愤懑,生出对羌人,乃至安氏、赵氏的愤怒,若不是这些乱臣贼子,她们汉人也不至于沦落至此,她更不会遭受这些苦楚。

面对凄凄惨状与殷殷目光,虽义愤填膺,但谢蕴却也无能为力,她今日只带的走一人,便向众人问道:“我家中无子,需寻一继子,可有人愿意跟着我走?”

话落,在院子中引起一阵骚动,一双双黑溜溜的眼睛都紧紧的盯着谢蕴,虽然谢蕴的衣着虽然朴素,可却是来寻继子的,即便是寻常农户的继子,也好过充军或是去当奴仆。

不多时,院子中的幼童便纷纷举着手想谢蕴涌过来,希望能被她选中。

谢蕴的手,将将要点到一个**岁的孩童身上时,拥挤的人群外围一个孩童轰然倒地,旁人听到了,却没有人注意仍旧朝只顾着自己,谢蕴于心不忍,转头问小吏:“大人,那人是谁,如何了?”

小吏往人群后头看了眼,便认出倒在地上的是谁,惋惜道:“小娘子,那人叫钟玄,身子骨弱,识得几个字,只可惜马上满十二岁了,估计会死在充军的半道上。”

谢蕴的手顿了顿,最后落在了名叫钟玄的孩子身上,道:“多谢大人,便是他了吧。”

选定了人后,谢蕴没有敢在收容所多待片刻,她躲开那些孩童失望的目光,匆匆离开随着小吏去过契。

***

将钟玄带回了家,谢蕴向周母与周家幼妹简单交代了几句事情的原委,两人虽然震惊,秉承着对谢蕴的信赖,还是很快的接受了这件事情。

给周母说清楚原委之后,谢蕴回屋拿来了周惩的衣服递给院子中的钟玄让他去屋中洗澡,钟玄看了看她手中的衣服,又快速抬眸瞧了眼谢蕴,急匆匆的接过她手中的衣服,向着屋子里走去。

周家幼妹懂事的默默取出兄长其他的衣服,用针线改小日后给钟玄穿。

不消片刻,钟玄洗干净了从屋内出来,之前未曾细看,谢蕴才发现钟玄的相貌颇为出众,五官深邃立体的不像是汉人,因为羌人对汉人的迫害,谢蕴本能的对这幅长相不喜。

细看,却又能够分辨,这不是羌人,因为那一双眼眸,分明是汉人棕黑色的瞳孔,许是五官长的深邃些的汉人罢了。

似是察觉到她的不喜,钟玄低垂着眉眼有些不安,他的动作局促的站在原地。

意识到她的表情吓到了眼前的半大孩子,谢蕴收敛了神色,她换上副略微温和的神色,却仍旧严肃道:“既然已经从府衙里过了契,我便是你阿娘了,日后便收起那些小心思,安分守己些。”

谢蕴天资聪颖,读过许多书大多都是过目不忘,少时跟着府医学岐黄之术亦是一点就通。

今日在回来的路上之时,无意中抓到钟玄的手腕,他的脉搏稳健,不像是体弱的模样,若是往日养在豫州诗书传家的谢氏府中的谢蕴许是不会多想,但是这近十年的颠沛流离,见惯了人性的阴暗与小心思,只稍作联想,便猜到了钟玄在收容所的晕倒是他耍的把戏,只因已经过了契,便未曾戳破,只是看清楚钟玄的容貌之后,方知他此前的这幅面黄肌瘦的模样也是刻意为之。

这个年纪便有这般心思不得不防,为了一家的安危,谢蕴不得不出言警告,只盼钟玄是个聪明安分的,能够听懂她的话中之意。

钟玄却也聪明,他似是知道他的小把戏蒙骗不了她,表情僵了一刻便收了刻意装出来的楚楚可怜神色,垂眸老实模样点点头,道:“我知道了。”

谢蕴看了眼钟玄的模样便知,他不是真的老实了,但是她也不过是借钟玄渡过这次危机,日后钟玄也需要仰仗她才能过上安稳日子,便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只要不作妖,谢蕴便当做不知道他这些小心思。

***

解决了继子的事情,谢蕴心中的石头稍微落地。

田产已然在族中过了契,如今周家有了男丁,只要契子在她的手中,便是闹到府衙中去,这田产周家大伯一家也别想抢回去。

如今,只等着族里叫她过去,将这件事情在族长面前敲定下来,让周家大伯一家闹无可闹。

***

过了两日,族里果然派人前来叫周母过去,来传话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妇人不像周家大伯一家拜高踩低,对周母的遭遇也多有怜悯,神色之中带着些同情对着谢蕴劝道:

“周家侄媳莫怪我多嘴,你们家里如今没了男人,争不过你大伯一家子的,不如妥协一下,卖个好,往后的日子还能好过些。”

谢氏女曾经身份再高贵,再识书董礼又如何,如今都只是一个家破人亡,没了男人的女子,哪里斗得过族里的那些男人。

不单单是传话的妇人这般想,族中的人大多数都是这般想法,所以笃定谢蕴她们三人最后会妥协让步。

谢蕴看出了妇人所想,却没有应承妇人的话,只敛眉点头道:“多谢婶子劝诫,侄媳心中有数。”

她知晓妇人没有恶意,劝她退让不过也是出于实际考虑,也是暗示族里对此事是个什么态度,可是退一步往后便是步步退,且不说周家大伯如何,林氏与周奇便不是好相与的人。

他们不会见好就收只会得寸进尺。

送走了来传话的妇人,回到屋子中,不甚宽敞的堂屋里头只摆了几把椅子,坐在椅子里的周母的目光殷殷的盯着她,想问如何了,谢蕴的目光扫过周母,与站着的周娴,最后落到前几日领回来的继子身上,点名道:“钟玄跟着我一起去,阿家和小妹在家中等着消息便好。”

说罢,她回到自己屋子内,从上了锁的柜子中取出两份契子,叫着等在院子中的钟玄,一同前往族里祠堂方向去。

夏日里,田里的稻子长得绿油油的,已经挂了穗,再过不了多久就到了收成的时日,谢蕴走在田埂上,她比钟玄高出一个头,后头两步远跟着到她肩膀的少年埋头匆匆的追着谢蕴的步伐,一路上虽是名义上母子的两个人却没有一句话。

那日谢蕴坐的牛车是其他村子路过的人的,她走的早周家村的人都没瞧见她去宜都郡,回来之时谢蕴有用布蒙了钟玄的脸,是以村子里的人头一回见着这个人,不禁多看了两眼,猜测这个人与谢蕴是什么关系。

行至半道,一直安静的钟玄开口,还带着些少年稚气的嗓音青涩,说出的话却成熟稳重,他问前头的谢蕴:“你收养我当继子,是为了保住你亡夫的田产对吗。”

他说的虽是问句,却语气笃定,早就被谢蕴识破了伪装,此时便索性卸下了假面,不再做孩童无辜懵懂模样。

这几日,谢蕴并没有明说为何要过继钟玄,却也未曾刻意隐瞒,知道有那般心机城府的钟玄迟早都会猜到,此时便也没有打算隐瞒什么,道:“是,若是保住了这田产,你或有栖身之所。”

不管钟玄是什么样的心思,如今既然他已经成为了谢蕴的继子,便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了,互相有些防备的两人,又不得不一起对抗外人共渡难关,若是谢蕴失了田产,钟玄只会被她卖出去,没有田产养不活这平白多出来的一张嘴。

钟玄知道谢蕴在威胁他,声音有些沉闷,道:“我知道了。”

谢蕴知道聪明如钟玄,点到为止就够了,不再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