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快穿之我真的不想努力了 > 第5章 第 5 章

快穿之我真的不想努力了 第5章 第 5 章

作者:微云烟波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6-11 18:39:37 来源:文学城

杜氏也是书香人家出身,年少的时候也是闺中的才女,只是,这个年代,女孩子本来就不可能受到平等的教育,对她们来说,琴棋书画就如同华服上的刺绣一般,就是点缀,真正重要的是掌家理事,家世差一点的,最好要有女红方面的才能,这算是安身立命的本事。

杜家据说乃是当年京兆杜氏分出来的一支,但是家中的女子接受的依旧是比较传统的教育,女孩子学一些相夫教子的功课就可以,诗书之类的就是锦上添花。说白了,女孩子的婚姻,主要是拼爹,本身的素质固然也要看,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重要。

杜氏算是京中有名的贤妻良母,其实更多的还是夸赞顾巍的,顾巍这么多年下来,除了杜氏之外,家里也不过就是一个姨娘,这还是杜氏当年的陪嫁,一直到杜氏生下了次子顾慎,那个姨娘才得以怀孕生下了大房唯一的一个庶女,也因为生育有功,被提为姨娘。顾巍并非好色之人,在这方面他一直节制有度,尤其从受封承恩公之后,顾巍就开始摆出一副沉迷于谈玄论道的架势,日常往来的都是玄门道家的高人,有的时候就穿着道袍出现在公共场合。

顾巍真正看重的就是顾家的传承,当日皇后有孕,顾巍就有些忧虑。他其实更希望自个的女儿无子,或者是生下来的是个公主,那么顾家才会进可攻退可守。而对于皇后来说,这也不是什么坏事。从前朝开始,并无因为无子被废的皇后,皇后在礼法上就是所有皇子公主的嫡母,任谁做了皇帝,明面上都得对嫡母恭恭敬敬。如此,皇后也不需要将自己摆到与皇帝对立的立场上,她只需要顺着皇帝的意思就可以,而不是为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站到皇帝的对立面。

顾巍考虑的是利益,却没有想过,一个女人,若是无子,会承受多大的压力。谁能够保证皇帝一直心意不变。万一他将来有了新宠,不愿意新宠将来位于皇后之下呢?所以,在杜氏看来,皇后不光应该要有亲生的儿子,最好还要多生几个为好。

就像是唐朝时候的长孙皇后,她一连生了三个儿子,前面两个都废掉了,最后皇位还是落在了嫡出的李治身上。而在李渊当政的时候,真正具备争夺皇位实力和名分的,也就是窦皇后所出的三个嫡子,李世民干掉了老大和老三,即便还有其他兄弟,那么,也是轮不到他们的(当然,这也是因为李世民手里有枪杆子,又战功卓著,就算是李渊有想法,也只能憋着)。这就是礼法的威力。有嫡子在的情况下,皇后又没有失德之处,那么,储君就得优先从嫡子里面挑。

可惜的是,从长孙皇后之后,即便是皇后有子,一般也就是一个独苗,而嫡子能够继承皇位的几率也变得越来越小。

夫妻两个在关于女儿的事情上并不是一条心,但是这一次,杜氏是真的感受到了危险。

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顾衡是杜氏的老来子,比上头的顾慎小了近十岁,比顾憬更是小了有十七八岁,事实上,若不是顾憬成婚稍微晚一点,顾衡应该跟自个的侄子差不多大,就像是他跟徒景瑞年纪只相差了两个月一样。

顾衡从皇宫里头回来,就有些蔫蔫的,杜氏对此心疼不已,要知道,这个小儿子一向是个活泼的性子,哪有这般无精打采的时候,杜氏对于外孙固然也疼爱,但是真要是说起来,还是更疼自己的小儿子。小儿子这次遭了池鱼之殃,杜氏对皇宫自然产生了忌讳。

同样的,杜氏对于女儿的处境也担忧起来。皇次子如今还小,就遭了针对,等到皇次子再大一些,到了该立储的时候,又该如何呢?

杜氏每每想到,都是一阵心惊肉跳。先帝诸子当年死的死,贬的贬,即便是当今登基,大赦天下,顺便他那几个兄弟也得了赦免,但是,被逐出宗室的,顶多也就是回归宗室,却不可能再有爵位了。而被贬为庶人的,最多也不过就是给个类似于镇国将军之类的爵位,想要封个国公都是不能,毕竟,他们当年涉嫌谋逆,若非是先帝的亲儿子,当今的亲兄弟,压根不可能得到赦免。要知道,当年卷入此事的那些文武官员,最好的下场也是抄家流放。

当今看着对皇后情深义重,但并没有影响他宠爱其他的美人,像是这次的事情,明明跟慧妃有关,但是不管是出于对勋贵的安抚,还是对皇长子的看重,当今根本就是轻轻放过,罚酒一杯,下不为例!慧妃虽说被警告了这么一次,但是这一次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惩罚,那么下一次的时候,她就很可能再次铤而走险。

想到自家外孙将来因为夺嫡的事情引发一片腥风血雨,杜氏就有些辗转反侧,她询问丈夫的意见,结果丈夫的意思却非常冷酷,那就是顾家不能掺和皇后与皇次子的事情,如此最多也就是丢掉承恩公这个爵位,问题是,这个爵位对于顾家来说,不仅算不得什么恩典,反而是桎梏。顶着这个爵位,顾家就不能继续通过科举,对朝堂产生相应的影响,好好的机会,只能留给原籍的旁支族人还有家中的姻亲。许多官职根本不能插手,否则的话,就要被人说成是裙带关系,加以攻讦。

杜氏听到这里,神情就有些发苦:“老爷,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之前带着恒儿进宫的时候,娘娘就提了一嘴,说是恒儿跟皇次子一般大小,到时候叫恒儿给皇次子做个伴读,我想着,恒儿生得晚,将来也不好参加科举,家里的荫封名额也未必能落到恒儿身上。而做个伴读,能在圣人那里露个脸,又有娘娘关照,在宫里不会吃什么亏,因此便答应了下来!”

顾巍听了,眉头几乎都要竖起来,他很想骂一声“妇人之见”,但是想想徒家皇帝的流氓习性,便知道,这未必就是女儿的主意,只怕是圣上的想法,顿时就叹了口气。

朝中的情况复杂,一开始圣上登基的时候,顾巍跟顾家的姻亲故旧联手,顺利稳固了朝堂,但是这也让圣上产生了某种忌惮之心,因此,等到顾巍退下来之后,圣上就开始扶持其他派系的文官清流,因此,如今朝堂上面,文官清流一派做主的,已经不是顾巍这一派的人了,圣上当初跟着先帝,学得最溜的就是平衡朝堂的本事,不管是哪一派,都不能一家独大,如今新扶持起来的一派显然胃口不小,圣上又想着拉顾家这一派跟对方对上。偏偏顾巍不吭声,顾家的姻亲故旧,也觉得圣上过河拆桥,不大地道,因此,在朝堂上也比较沉默。正好家里小儿子跟皇次子年纪一般大小,圣上干脆就拿了个伴读的名额,企图在顾家身上打上更重的外戚烙印。

顾衡摸着自己胖嘟嘟的小肚子,听着杜氏跟顾巍说话,脑子里头有些稀里糊涂的。

小孩子的脑容量很小,发育还没有成熟,容纳不下太多的信息,顾衡上辈子的记忆也比较模糊,就只是大概的印象而已,但是,借着上辈子的那点阅历,顾衡还是很难理解杜氏与顾巍的话。这跟他的专业相差实在是太远了。顾衡所在的那个小县城,学校里面一向就是搞应试教育,初中的时候,政史地生之类的一度只是会考项目,并不列入中考,因此,除了会考之前突击背诵了一番之后,其他时候,这几门课的老师也总是“生病”,然后换成语文,英语,数学,物理等老师堂而皇之地占堂。

何况教科书里头很少会写什么血淋淋的宫廷政变,皇位交替,甚至,历史书上除了少数几个所出的年代特殊,还有过一些重要事迹,扮演了重要角色的皇帝之外,其他的皇帝在那里根本不配有姓名。

到了高中更是高二就分了文理班,顾衡选择了理科之后,距离这些就更加遥远了。他上辈子上学的时候忙于各种兼职赚钱,工作的时候,享受的多半是996的“福报”,偶尔还有007,哪有时间看一度流行过的各种宫斗剧,因此,在他从杜氏和顾巍的话里面听出了一些血腥味之后,顿时就有些懵逼。

不是说自己会生在大富大贵之家的呢?怎么自个还没真切体会到这样的富贵生活,自己就要面临某种危险了?

这般一想,顾衡更是想要将那位时空旅行者前辈揪出来了,我根本不是自愿穿越的,你凭什么强买强卖啊!

顾衡就算是读过的史书很少,历史类的知识简直可以说是浅薄无比,但是总能够想象得出来,皇权更迭伴随着的各种残酷,这般一想,顾衡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顾衡前脚想着是不是要恶补一下历史知识,后脚顾家就给他安排上了。

很多时候,光是教人怎么做是不行的,关键是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此如今顾家正在集体学习历朝历代关于外戚的历史。老实说,这一点真的有点让人头疼。

比较古老的时候,比如说春秋战国,那个时候呢,外戚什么的,其实不好说,因为各国国主的妻妾多半都是其他国家的王女宗女,那时候流行陪媵制度,一国王女出嫁,会有同宗的宗女作为媵妾陪嫁。王后出了问题,陪嫁的媵妾会递补上来。所谓的外戚就是敌国,饶是如此,像是秦国因为几代大王的王后或者是太后是楚国出身,当时秦国朝堂上头,楚国的公子就有不少占据高位的。以至于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的故国,以昌平君为首的楚国贵族直接反叛,造成了秦国在军事上头的失利,可谓损失惨重。

等到汉朝的时候,外戚几乎是最强盛的时候,汉朝的皇帝习惯于任用外戚,他们很多时候觉得外戚更好用,这也是主流的观念所认可的。因此,他们想要越级提拔某个人的时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收了那个人家里的姐妹或者是女儿。

但是呢,这在皇帝比较强势的时候,自然是没问题,强如卫霍,照旧得老老实实给武帝开疆拓土。霍光那般权倾朝野,但是最终也只能落得一个身死族灭的下场。但是,再往后,外戚就是祸害了,先是王莽篡汉,之后到了东汉,因为中后期皇帝换得太勤快,以至于如粱冀这样的,都敢直接毒死皇帝,重新换一个听话的了!

等到了隋唐的时候,外戚依旧是一支比较强大的政治势力,长孙无忌连皇子都敢坑,等到唐玄宗的时候,杨家更是因为杨贵妃的缘故,鸡犬升天,几乎是权倾朝野。以至于到了晚唐的时候,为了防止外戚篡权,一度连皇后都不立了。

至于有宋一朝,外戚听起来没什么威风,但是,垂帘听政的太后却很是不少,一个个都是极为强势精彩的人物。

但是呢,作为外戚,真的能够落得什么好下场的并不多。吕家当年那般功劳,因为吕后去世,开国功臣还有那些被打压的宗室反弹,吕家直接完蛋,至于之后的薄家,窦家,再往后什么卫家,霍家之类的,最终结果也并不美妙。便是那位粱冀大将军,也是被后来的皇帝干掉的。

总之,将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外戚罗列一遍之后,你会发现,作为外戚,能够善始善终的真的不多。

以前的时候,顾衡对于历史什么的兴趣不大,毕竟,那个时候,一切为了考试服务,他所在的小县城,说是要提倡素质教育,但其实就是通过减负之类的手段,将学校应该承担的部分转嫁到校外,至于校外如何,学校是不多管的。因此,顾衡还真不知道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毕竟,似乎电视剧里头的皇亲国戚都是过得非常滋润的。所以,顾衡理所当然对于这些事情丝毫没有理解。

如今,杜氏按照顾大老爷的吩咐,将挑选出来的关于外戚的一些史实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讲给顾衡听,只听得顾衡毛骨悚然。麻蛋,这也风险太大了吧!

顾家呢,在经过这一番加强教育之后,愈发低调起来。原本待在翰林院修书的顾慬,也就是顾衡的大哥,已经准备去国子监了,要不是外面没什么清贵的缺,顾慬恨不得直接外放,远离朝堂的漩涡。至于顾家的老二,也就是顾三老爷的长子顾愔,原本还打算回原籍参加乡试的,如今也不参加了,干脆以游学的名义去了江南的白鹤书院,短时间内是不会回来了。

顾二老爷家的顾三少爷顾怋呢,原本因为是二老爷膝下唯一的儿子,一直以来对他就比较放纵,他虽说不是什么纨绔,却也是胸无大志的人物,读书一向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之前也不过就是勉强混了个童生,估计就这个童生还是原籍那边的主考看了顾家的面子给的,名次也是吊车尾的那种。

顾家有了个承恩公的爵位之后,顾怋就更加放飞自我了,他不喜欢读书,倒是喜欢算账,整日里弄了把算盘拨弄,俨然想要给家里做账房的架势。

顾二老爷对他也没什么办法,或者说,顾家如今本来也不需要多出挑的子孙,真要是太出挑,却只能待在家里,也是一个悲剧。只要不是那种堕落到自暴自弃,胡作非为的,顾家不差多养一个闲人。

因此,顾怋虽说眼看着不乐意继续读书了,顾二老爷只是承诺他,回头考个秀才出来,回头娶妻也好有个名头,那么,不管以后他做什么,自己都不管了。

至于老四顾慎,如今也还是个十岁的孩子呢,大家对他同样也没什么要求。以前的时候,顾慎是大房最小的一个,平时颇为得宠,小时候的时候,更是如今的皇后亲自带着启蒙的,在皇后那里颇有些不同,这才是杜氏觉得小儿子注定要吃亏的缘故。

老五顾悦是顾三老爷的嫡次子,不过他是继室子,顾三老爷的原配夫人在顾愔五岁的时候就因病过世了,后来,顾三老爷就续了弦,如今的顾三太太刘氏原本也是个苦命人,她也算是官家小姐,但是呢,运气却很糟糕,接连守了祖父母的孝之后,还没来得及议亲,连父亲也一病去了,等到孝期结束,她已经二十多岁了,这个年纪哪里还能找到什么年岁相当的,最后在一众求亲的人选中选中了顾三老爷。刘氏是个贤惠的,作为继母,对顾愔也算是照顾,当然,她其实也管不了多少顾愔的事情。大家族的规矩,男孩子大一些之后,就会在前院长大,免得长于妇人之手。至于前头原配留下来的姑娘还有后院的小妾庶女,也一向公正,并无刻意为难之处,因此,尽管她相貌只能说是清秀,并不是特别符合顾三老爷的审美,但是二人还是一直互相敬重,并无什么争执。

顾悦如今也就是个刚启蒙的孩子,顾三老爷自个是个闲散的性子,对于自家儿子要求也不高,所以,他日子过得也轻松自在。

至于顾家的女儿,前面几个都出嫁了,剩下的呢,有跟皇帝做连襟的机会,许多人还是很乐意的,哪怕是庶女,对方也不在意。可惜的是,顾家显然没有利用女儿联姻实权人家的心思,反而准备将女儿嫁到一些书香故交人家,哪怕远嫁,顾家也认了。

顾家一家子都表现得非常低调,皇帝对此也非常满意。毕竟,他登基的时候已经是个成年人了,登基之前也经历过先帝手把手的帝王教育,因此呢,他还真是不愿意被外戚掣肘。

好在顾家非常识趣,在他登基的头一年帮着稳定了朝堂之后,便老老实实退居二线,在朝堂上头几乎就没了任何存在感,这般的顾家,徒明晟自然是放心的。

做皇子的,那是天生的政治生物。以前的时候,徒明晟表现得与世无争,一副老老实实做个富贵闲王的架势。那是因为他有自知之明,比起上面的那些兄长,他起步太晚了,也没得力的母族,妻族呢,是个不喜欢沾染麻烦的,在钱财或者是其他上面补贴一番那是没问题的,但是指望着妻族为他冲锋陷阵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不得不说,最后他能脱颖而出做太子,也跟妻族有关,毕竟,先帝那时候身体不好了,要是换个背后没什么帮衬的皇子上位,只怕就要被架空了。而顾家呢,一向知进退懂分寸,在文臣之中又很有影响力,有顾家从中转圜,起码文臣方面,不会有什么问题。至于武将嘛,先帝同样给徒明晟留了后手,起码几位国公作为先帝的嫡系,是不会拖后腿的。

徒明晟一开始的时候,还担心顾家有什么想法,但是瞧着顾家几乎已经不吭声了,又觉得有些歉疚起来,他不好多赏赐岳家,毕竟,顾家传家多年,不缺什么财富,所以呢,徒明晟表现得对皇后愈发信重恩爱。

像是皇后有孕,到了后期的时候,徒明晟甚至直接下旨,允许杜氏这位岳母进宫陪伴。

杜氏对于女儿自然是非常精心的,若是女儿是嫁给了寻常人家,那么做亲妈的自然恨不得什么都包办了。问题是在宫里面,一切都有规矩。因此呢,许多事情,还真是没有她插手的余地。因此呢,她能做的,就是陪着女儿说话散步,让女儿宽心。因此,即便想着以后让女儿照看小儿子两三分,也没说得出口。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女儿虽说是皇后,但是别说是宫里头了,就算是外头,大家夫人面对内宅的事情,也不能真的随心所欲。因此,起码在这个阶段,还是不要给女儿添麻烦了,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尤其,她盘算着,小儿子只比女儿的这个孩子大不到一岁,说不定到时候还能给这个八成是皇子的孩子做个玩伴呢!经常在皇后面前晃一圈,自然也就被惦记上了。

杜氏觉得来日方长,但是呢,天不从人愿,知道几十年后,杜氏依旧记得当日那满目的血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 5 章(大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