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快穿之我真的不想努力了 > 第18章 第 18 章

快穿之我真的不想努力了 第18章 第 18 章

作者:微云烟波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6-24 20:27:56 来源:文学城

顾衡原本的打算是在这个世界攀科技树,但是很快他就发现,除了一些技术含量不高,配方比较简单的日用品,大炼钢铁什么的,在这个时代有些不实际。中原的铁矿石品位差是出了名的,像是后世的时候,国内的钢铁行业大半的矿石都是进口的,为此还闹出了不少事端。

最重要的是,顾衡除了中学化学课的时候,知道一些铁的化合物,知道钢是渗了碳的铁,至于这里头比例如何,怎么去除其他的杂质,他根本是一窍不通。材料学放在后世也是个麻烦事,这靠的就是不断地试错,反倒是通过力学方面的知识,搞一些机械什么的出来,相对而言要简单一些。但是机械什么的,同样需要相应的材料才行,如今的顾衡,根本没有这个资本去搞这些。

因此,顾衡能做的,无非就是想要搞一搞各种器具的改良,他上辈子的时候根本就没去过农村,也就是老太太在自家院子里头种了点葱姜蒜,撒点种子种点小青菜平常用来下面条而已。那几个平方的土地,压根用不上什么农具,弄个小铲子翻一翻就了不得了。

不过,这个时候,《天工开物》之类的书籍已经有了,可惜的是,朝廷里面真正做事的人对于这等书籍兴趣不大,而对于底层来说,他们却没什么机会接触到这些工具书。或许曾经这些技术被广泛推广过,但是每一次的天下大乱,对于生产力都是一种极大的破坏,像是这些生产资料,在战争年代,并不会得到相应的保护,相反,那等不识货的,在遇到天灾**的时候,直接将这些拿去作为攻城守城的材料也是正常的事情。因此,哪怕是到了现在,天工开物里面的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也没能在各地都推广开来。

顾衡对于外面的情况并不了解,但是他将能够找到的工具书都找了出来,然后借助于自己学过的力学知识还有其他一些常识,想着对这些工具进行改良,却也仅仅只是停留在纸面上而已。

还是那句话,顾衡如今年纪小,不管在哪里,都是没有话语权的。他要是有自己的私产,或许还能暗中做一些什么,可惜的是,如今他除了每个月有十两银子的月钱,偶尔还能有点外快,比如说,圣上有的时候过来考校,表现不错的一般都能得到一点赏赐,而在家呢,各种人际往来,作为顾家长房嫡子,一般往来的礼物里头,都不会缺了他那一份。逢年过节的时候,也能得到一批金银锞子。

但是这些都是有数的,顾衡房里,他的乳母田嬷嬷就管着他的私房,像是带点零碎的钱进宫,用作打点宫里头的宫人,方便自个的生活,田嬷嬷不会有什么想法,但是若是顾衡想要搞点私产,对不起,在这个时代,父母还在,还没分家的情况下,有点私房钱可以接受,想要自个搞私产,若是不通过父母的同意,这就属于不孝了。

至于找顾家来实践自己的设想,那更是不可能的事情。顾家的情况复杂,顾衡又不是傻瓜,看不出顾家的心思,顾家虽说不是准备两头下注,但是却也不过就是将顾衡当做了可以随时抛弃的棋子。反正跟太子有关系的是顾衡,就算是太子输了,将顾衡丢出去也就行了,顾家顶多就是丢掉所谓的承恩公的爵位。问题是,这个爵位原本对顾家来说就是鸡肋,他们巴不得放弃!

在这样的情况下,顾衡根本不可能信得过顾家。他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都是以宗族为重,这也是因为宗族在这个时代本身就是个庞然大物,你就算是不想以宗族为重,那些什么族长,族老一流,也会压上来,逼着你让步,若是不让步,宗族的力量就会让你寸步难行。而像是顾家这样的家族,大家的宗族意识就更强了,宗族可以给予你机会,给予你利益,你就是这个偌大的利益集团的一份子,真要是背叛了这个群体,那么就是千夫所指的下场。

可惜的是,顾衡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生活在一个宗族只剩下了一个虚幻的概念,大家根本没有这方面意识的时代。那个时候,别说是宗族了,就算是家庭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大家还都觉得,家里头一个人出息了,拉拔其他兄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等到九十年代之后,所谓家庭观念就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家默认为,家庭就是你自己的小家庭,你的妻子,你的儿女,儿女成婚之后,就有了他们的小家,做长辈的胡乱掺和进去,导致了小家庭的不合,那就是没有界限感,放到网上去,那也是骂声一片。

顾衡就更惨了,他甚至根本没有真正享受过所谓家庭的温暖,像是他上辈子后来也算是成功人士了,不是没有人给他介绍对象,但是因为当年的事情,他对于婚姻,对于家庭并没有什么认同感。像是顾家这样的情况,按照后世人的观念,在顾衡成年之前,顾家抚养他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等到顾巍和杜氏年纪大了,顾衡赡养他们也是应当,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没有那个义务为了父母鞠躬尽瘁,成年之后,他就有了自己的生活。

有着这样的观念打底,指望着顾衡有点好事就想着家族,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顾衡虽说心里头想法一大堆,但是宁可藏在心里,回去也不会跟顾家人说。

在顾家,真心待他的也就是一个杜氏,杜氏这些年愈发衰老,比起喜欢在外谈玄论道,一副仙风道骨模样的顾巍,杜氏简直像是跟丈夫成了两代人。好在顾巍如今年纪不小了,对于女色也没什么想头,要不然的话,只怕顾家后宅就要多几个侍妾姨娘了!

顾巍明白杜氏的心结,他觉得老妻终究是妇人心肠,丝毫不懂大局观念,生怕杜氏在关键时刻心软,便借着杜氏年纪大了,精力不济的缘由,将内宅的权力交到了长媳手里。

杜氏对于管家理事也没这么多的心力,除了依旧牢牢把握这自己院子还有顾衡院子里面的事情之外,其他的一概不管。

杜氏对顾衡的偏心已经让长媳心中有了想法,对顾衡愈发冷淡,而在妻子的影响下,顾憬对自己这个幼弟也很一般。至于顾慎,他这些年常年在南边,很少回来,顾衡上一次见到他还是两年前的事。

杜氏对于长子的态度根本不在意,她这个年纪了,许多事情都不用在意,她只想在自己临死前,将幼子的前程安排好。

这一日,又到了返回宫学的时候,因着入冬以来,已经下了两场雪,眼看着天色又有些不好,杜氏直接拿了自己私房里头的一件紫貂斗篷给了顾衡,让他带着这个去宫学。

这年头的煤矿没那么值钱,尤其京城附近,煤矿规模一般,销量也一般。盐铁早就是官营了,朝廷冶铁,需要的煤矿自然不会从那些小煤矿采购,而寻常的匠户,其实是消耗不了那么多煤炭的。好在如今人力成本低,甚至许多煤窑里头的窑工都是被拐卖来的苦力,只需要提供一些粗粝的食物,也就能糊弄过去了,死了都没人管的那种,因此,这些煤窑呢,还算是有些赚头。

顾衡也就是做个尝试,因此,压根不需要太好的煤窑,甚至开采得差不多的都不要紧,然后将开采出来的煤炭砸碎,然后混上泥土,用水混合一番,再用模具打成蜂窝煤,晾干了就能用。

做蜂窝煤这种事情,顾衡没打算让顾家插手,顾家做不了这个。这个其实是顾衡打算用来在东宫,甚至是在圣上那里立身的功劳。

因此,等到第一批特制的专门在窑里高温脱硫过的蜂窝煤做出来,顾衡就带了几块,加上专门打造出来的铁皮炉子,直接拎到了宫学那边。

“这是什么炉子?”在场的人都不是傻瓜,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见到炉子的次数很多,最多的其实是那种可以捧在手里的手炉,那种比较精巧。而与这个比较相似的就是那种小茶炉,里面烧木炭甚至是松果果核,就是用来煮茶的。有的时候呢,院子里面没有小厨房,用这种小茶炉也能勉强热个菜,甚至还能用那种银铫子熬点什么银耳燕窝之类的羹汤。

而顾衡做出来的这个铁皮煤炉呢,体积可要比茶炉大不少,也比较深,但是还是一个炉子的模样。

顾衡只摆出一副小得意的模样,说道:“这是我专门叫人做的炉子,可以烧煤的!这天开始冷了,咱们几个哪有那么多炭例,寻常想要多喝点热水都要找宫人,实在是麻烦得很!”

这里头一群人都是一帮不食人间烟火的,连煤长什么样子都没见过,倒是太子身边的一个太监知道煤炭是什么,生怕他们搞出什么麻烦来,赶紧说道:“哎呦,顾公子,这可使不得!这烧煤是有炭毒的,要是一不小心中了炭毒,那可是难救啊!”

顾衡轻哼了一声:“真要是有炭毒,那我怎么会拿过来!所谓的炭毒,无非就是炭不能充分燃烧才搞出来的!我这煤炭专门做成蜂窝的模样,之前也叫人试过一阵子,不光耐烧,而且,只要不是将炉子封闭起来,都不会有什么炭毒!”

小孩子都是好奇心比较重的,当下,贾赦和水昕就鼓动起来:“那快点试试看!”

几个太监哪里敢让这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少爷自个生火,当下赶紧拿了火折子,还有引火的东西过来,开始生火。等到真正将蜂窝煤点燃的时候,他们才吃了一惊。

这蜂窝煤果然跟寻常的煤炭颇有些不同之处,虽说还有些烟味,但是已经非常淡了,最重要的是,不光是耐烧,而且火力还算是不错。

这些太监虽说跟在太子身边,份例已经算是不少的了,但是,冬天的时候,每个月木炭的份例依然不会很多。事实上,宫里头品级低一点的嫔妃,每个月的炭例都很有限,不得不额外掏钱另买。而他们这些工人份例更少,而高一级的宫人克扣普通宫人的份例也就变得非常理所当然。

而如果这煤炭好用的话,情况就变得简单起来了,他们完全可以将自己的份例变成煤炭,如此,就不用担心炭不够用,冬天的夜里冻着了。

蜂窝煤比起这些太监想象得更加好用耐用,虽说也有一点烟气,但是约等于无,一块蜂窝煤能烧不少水,也能用来做饭。也就是说,如今要是想要弄个小厨房,不用大费周章另外搭灶,只需要弄个煤炉就可以了。就算是煮饭慢一点,但是多弄几个炉子,压根不费事。

一群孩子都是不懂事的,根本不知道这蜂窝煤的意义所在,一个个只是觉得好玩,最多就是觉得以后不用如何打点御膳房了,只要有食材,在宫学这边就能简单地做一些吃的,这会儿甚至开始鼓动着几个太监去做夜宵打算尝个新鲜。即便是太子也是一样,圣上就是对太子再好,他这个年纪,也没到可以听政的时候,因此,对于民间用什么取暖做饭,太子同样不清楚。所以,你也别笑话晋惠帝说什么“何不食肉糜”了,人家其实也是一片好心,他对民间的情况丝毫不了解,并非真的愚蠢到那个地步。

但是这些太监不一样,能够跟在太子身边的太监,都是专门挑出来的。这也是圣上对太子的一片关心,这些太监说是主子是太子,不如说主子是圣上,因此,东宫这边才有了动静,就有人报到圣上那边去了。

跟东宫这些孩子不同,圣人可不是那等不食人间烟火的。以前做太平王爷的时候或许没感觉,但是从做了太子之后,每年冬天,顺天府都会有冻死的。

圣人当年开府的时候并不得宠,手里头没什么钱,许多事情不得不亲自过问,自然对于一些行情也还算是了解。比如说炭,最高等的,无非是兽炭,红罗炭,银霜炭,这些价钱都不低,也就是达官贵人才能使用。而寻常人呢,也就只能用质量比较差的木炭了。到了平民这个阶层,连差的木炭都用不起,要么自个想办法在山里头伐木烧炭,要么呢,就是直接烧柴火。柴火这东西可不耐烧,而且也不安全,这年头的房子都是土木结构的,甚至很多根本就是黄泥混着稻草做的泥坯房,屋顶就是茅草,这种房屋可不怎么防火,稍微不注意,就要走水。

可以说,在这个时代,相当一部分人,是取暖都取不起的,到了冬天,只能靠着自身的体温还有有限的防寒物资熬过去。若是能够住在不那么漏风的房子里头还好,否则的话,天冷下来之后,就很有可能要冻死。

这样的事情,每年冬天的时候,顺天府都会上报,哪一天死的人稍微少几个,都算得上是顺天府的功劳了。这还是城里的事情,不算城外那些村镇里头的死伤。

圣上才听到下面汇报上来,顿时脸召幸嫔妃的心情都没有了,立马丢下手里的折子,带着几个人就往东宫这边来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 18 章(大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