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快穿之我真的不想努力了 > 第10章 第 10 章

快穿之我真的不想努力了 第10章 第 10 章

作者:微云烟波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6-15 15:50:00 来源:文学城

一直到匕首刺入了皇后的腹部,戴权才来得及抓住了那个宫女,那个宫女脸上露出了诡异的神情,很快就软软地瘫倒在地,七窍流出血来,俨然已经断了气。

戴权脸色很难看,而圣上已经咆哮起来:“人都死哪儿去了,御医,御医,快看看皇后!”

御医几乎是被拖过来的,他大喘着气查看了一下匕首的位置,顿时就有些为难起来,匕首刺中的是肝脏,上面俨然还淬了毒,这会儿毒性顺着血液已经开始蔓延,皇后已经气若游丝。

“梓童,不,不要!”圣上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皇后已经没有力气说话了,她眷恋地看了一眼圣上,又看了一眼这会儿已经扑过来嚎啕大哭,口中含含糊糊喊着“母后”的徒景瑞,嘴唇哆嗦了几下,却是什么话都没说得出来。御医在一边神情青白,企图用金针阻止毒性蔓延,显然已经晚了。不过是几个呼吸的时间,皇后就在圣上怀里停止了呼吸。

杜氏之前发现不对,就想要跑过来,这会儿听到御医哆嗦着说道:“皇后娘娘薨了!”顿时就支撑不住,直接倒了下去。

顾衡何曾见过这样只能在电视电影里面见过的场景,他已经是呆住了,这会儿瞧见杜氏晕倒了过去,也着急了起来:“母亲,母亲,娘,你怎么了?”

行宫之中乱成一团,好在圣上虽说伤心,还算是保持了几分理智,他厉声喝道:“来人,包围行宫,给朕严查!别以为刺客死了就没事了,她一定还有同伙!”

这会儿老御医已经用金针取了一些血液,放到鼻尖闻了闻,皱起了眉头,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这是南疆那边特有的见血封喉混合了蛇毒所炼制的毒药,即便是在南疆,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掌握的配方,这个刺客,只怕与南疆有些关联!”

这个老御医也是宫里的老人了,几乎是从太祖的时候就在宫中伺候,几代帝王都对他极为信任,也只有他,敢在圣上暴怒的时候开口了。

而那边,戴权已经行动了起来。

圣上的亲卫护送着圣上、徒景瑞、徒景平离开了大殿,而杜氏作为承恩公夫人同样没有嫌疑,圣上之前瞧见杜氏晕倒,心中也是伤心,对这个岳母也生出了感同身受之心,杜氏刚刚被老御医以金针刺穴的手段救醒,整个人却有些浑浑噩噩,看到皇后的尸身,这才哭出声来:“我的女儿,我的女儿啊!”说着,竟是又要晕厥过去,顾衡神情惶恐,他根本想象不到,一次宴会,居然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一副手足无措的模样,只能紧紧守着杜氏。圣上见状,不由叹了口气,又吩咐人将承恩公一家也带上。

之前的宴会,男性在一边,女性在另外一边,也就是上首,帝后二人并肩而坐,因此,在事情发生的时候,顾巍并没有坐在杜氏身边,这会儿他已经冷静了下来,开始在心中盘算皇后薨逝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瞧见顾巍这副八风不动的模样,杜氏顿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她抓住了顾巍的袖子,哀声说道:“老爷,沅儿没了,沅儿没了啊!”

顾巍叹了口气,咬了咬牙,说道:“娘娘乃是救驾,你……”

杜氏这会儿简直要疯了,到了这个时候,顾巍心里头依旧是那些利害关系,那是她肚子里头掉下来的那块肉,顾家的规矩,男孩子过了四岁就要到外院读书,也就是顾衡,因为顾家如今要低调,不希望子孙太出息,所以才能到了六岁还养在杜氏身边。那个时候,她长子除了晨昏定省之外,平常根本见不到一面,是女儿抚慰了她的心,等到次子出生,又是女儿在一边帮着打下手。女儿一向懂事,最初的时候,知道圣上有意让顾家出一个皇子妃,杜氏就不情愿,嫁入皇家,看似尊荣,其实各种不得已。别的不说,寻常人家的小妾主母处理起来根本算不得什么,而到了皇家,只要有丈夫的宠爱,一个庶妃都得对正妃不尊重。杜氏从来没指望女儿会如何大富大贵,只希望她日子顺心。

结果看起来圣上对皇后算是情深义重了,可实际上呢,皇后的苦水只能藏在肚子里。庶长子庶长女接连出生,皇后还得贤惠大度,儿子被人害得发热数日,皇后明明知道背后的推手,却也只能处置几个奴婢,寻常人家的嫡子理所当然继承家业,到了皇家,就有人虎视眈眈。尤其,到了这个时候,女儿还为了那个薄情寡义的男人死了,她想要大吼,想要咆哮,最后只能是伏案大哭不止。

承恩公一家就在偏殿,主殿那边,听着杜氏的哭声从大到小,后来就只剩下了压抑的哭泣,圣上也是忍不住泪流满面,心中的怒火却是愈发高涨,这一次,若不是皇后挺身救驾,岂不是死的就是自己了。御医已经说了,那匕首毒性极为剧烈,就算是擦破点皮,只要见了血,毒性就会迅速蔓延,之所以那个刺客在刺中了皇后的手掌之后还继续合身用力,无非就是担心皇后壮士断腕,或者是,她那时候也有些控制不住自己了。

老御医这会儿也查出来了,那个刺客嘴里有着明显的苦涩的味道,她在端着羹汤进来的时候,就已经中了毒,对方算好了毒发的时间,刺杀不管成不成功,她都必死无疑。

圣上的确喜爱皇后,但是他更爱自己,这回是他距离死亡最近的一次,这让他后怕不已,想着皇后想也不想就舍身相救,又很是感怀,毕竟,夫妻之间同床异梦的多得是,而自己的妻子却是愿意为自己而死!这真是让圣上又是伤心,又是自豪。但是看到一边依旧还拉着皇后遗体的手,一声声喊“母后”,满脸都是恐惧惶惑的次子,圣上不由将次子揽在了怀里,安慰道:“瑞儿,不要怕,你母后先去天上享福了,以后,父皇会照顾你的!”

徒景瑞只是个孩子,他其实不怎么明白死亡是什么意思,他惶恐地哭道:“父皇,我不要母后去天上,父皇,你让母后回来好不好!我会好好听话,母后前两天还问我要不要弟弟,我说不要,宫里两个弟弟都不跟我一起玩,我错了,只要母后回来,不管是弟弟还是妹妹,我都要!”

听到这里,圣上神情顿时大变,他咬了咬牙,直接召来了伺候皇后的大宫女采青,采苹,问道:“之前瑞儿说前两天皇后问他要不要弟弟,这是怎么回事?”

采青采苹本来就是顾家陪嫁的丫头,对皇后一向忠心耿耿,事实上,圣上登基之后,皇后考虑过将她们放良,不必转为宫女,免得耽误了终身,但是采青采苹却不愿意,依旧跟着皇后进了宫。

这会儿她们神情也是惶恐,她们之前距离皇后稍微远了点,早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她们宁愿死的是自己,也不愿意死的是皇后啊!这会儿听到圣上询问,采青连忙说道:“娘娘的月事一向很准,这一次却是迟了几日,伺候娘娘的宋嬷嬷便有了疑心,只是还没到请平安脉的时候,娘娘便也没有宣太医……”

听到这里,圣上脸色铁青,又召来了御医,询问之前皇后的脉象。实际上那个时候,皇后脉象已经非常微弱,就算是真怀上了,那也就是比豌豆大小,只怕之前一番变故,已经没了,御医再好的把脉本事,也感知不到那么微弱的滑脉,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无非就是给刺客多泼一盆脏水的事情,因此,御医犹豫了一下,便是说道:“娘娘当时脉息已经非常微弱,但是,的确有隐约的滑脉迹象!”

说到这里,御医便闭嘴不吭声了,而圣上神情愈发阴沉下来,他一挥手:“你退下吧!”

圣上此时面上已经平静了下来,不过,心中的怒火却是越烧越高,这是一尸两命啊!哪个皇帝嫌自己嫡子多呢?嫡子多,才是多子多福!当日先帝想要让顾家女做皇子妃,有一个原因便是顾家代代子嗣繁盛。对于皇子来说,有嫡子肯定要比没有嫡子强。别的不说,嫡子能够继承的爵位都要高一些。若是正妃无子,那么就算是弄个记名嫡子,除非是上面允许,否则的话,也不能做王府世子,只能另外封爵。

出了这样的事情,行宫中几乎是风声鹤唳,赴宴的那些官员和家眷都被关在大殿之中,那些亲卫对他们还算是客气,食物饮水还有其他的生理需求都能够满足,但是真要是查出来谁跟这次的刺杀扯上关系,那可就完蛋了!

戴权的效率很高,那个宫女是行宫里头伺候的,在圣上做太子的时候,就已经被分到了行宫,一直以来非常低调,从不惹是生非,大家都觉得她就是想要老老实实混到三十岁,然后出宫嫁人的,因此,她人缘还算不错。谁都想不到,她会做出谋逆的事情来。

但是很快,她的同党就被抓住了,也是一个宫女,却是临时的。这个宫女是因为行宫人手不足,从附近的皇庄里头挑出来的,按理说,皇庄里头的人,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跟皇家作对,但是,在顺藤摸瓜之下,戴权查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那个宫女准确来说,也是皇家血脉,她是当年被赐死的先帝大皇子的私生女。

大皇子被赐死,这个被大皇子偶然宠幸,却被忘在脑后的女儿被大皇子的一些忠心下属找到了。要是是个儿子,只怕这些下属就想着带着人找个地方做个富家翁了,偏偏是个女儿,这些下属就起了复仇的心思。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其实是想要搞出个皇家丑闻来,比如说,将这个女孩子送到宫里,最好是送到先帝的龙床上去,问题是,不管是大选还是选女官,都得查看家世背景,宫里头可不要什么来历不明的秀女女官,也唯有小选选宫女的时候不怎么看重这个。

因此,最终他们只得将人送到宫里做宫女。问题是大皇子的这些属下,根本不懂宫里选宫女的流程,这个女孩子一看就是被人专门调教过的,颇有些烟视媚行,自然被刷了下去,结果就被送到了行宫。

原本以为这辈子没机会了,结果听说当今要来围猎,那些人顿时就有了主意,他们这些年憋屈得厉害,原本大皇子在的时候,他们虽说不至于能呼风唤雨,却也过得很是舒服自在,结果一连串的变故下来,一向跟先太子对着干的大皇子第一个倒了霉,他们这些属下能不被追究到,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而在这十来年时间里头,他们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原本就是暗中被大皇子干一些脏事的,大皇子暗中的一些路子,他们也知道,风头过了之后,他们就按照以前的一些路子开始搞事,然后就跟南疆那边有了勾搭。

就算是儿子马上要变成同窗了,大家这会儿依旧因为文武之别的缘故,各自搞了个小圈子,低声说着话,贬低自个的儿子,抬高别人的儿子,都是在那里商业互吹,实际上呢,大家各怀心思。

文官这边,其实大家都是赶鸭子上架,谁真的乐意自家的儿子给太子做伴读了!做文臣的,嘴上喊着忠君爱国,致君尧舜上,实际上,一个个巴不得皇帝垂拱而治,什么都是他们做主。他们当年都不赞成现在就立太子,毕竟,太子年纪太小了,就算是正统,也得等到他真正立住了再说。册立太早,回头出了岔子,那就是国本之争!

何况,今上如今还年轻,说句难听的话,说不定太子都未必熬得过今上。这可是有着前例的,先帝的时候,那位仁慧太子也是以贤能著称的,先帝一直到仁慧太子薨逝,也不曾有过易储之心,仁惠太子没了,先帝甚至因此冷落了好些个儿子,但是最后又如何呢?做了皇帝的还是当今。

只是圣命难为,皇帝叫你让儿子给太子做伴读,是瞧得起你,你要是还推三阻四,是不是对圣上有什么想法啊?

偏偏还不能随便选,毕竟,给太子做伴读,你怎么着都得选嫡子吧,还得年龄相当,又不能蠢顿,也亏得这几家都是世代书香,儿孙不成器的也少,也正因为这个缘故,才叫当今盯上了。这会儿像是张淳这样的,都有些懊恼自家儿孙太出息了,应该弄出几个纨绔出来的。

顾家跟张家也算是世交了,这会儿就在那里低声说着话,张奕也已经开始低声跟顾衡打招呼了。

这边才互相知道了名字,读了什么书,私下有什么爱好,御书房那边,终于有一个太监走了出来,表示圣人召见。

一帮做父亲做祖父的,赶紧开始打量自家孩子有没有失礼的地方,稍微整理了一下,这才跟着那个太监进了上书房,然后头也不抬,就直接俯身下拜。

徒明晟正带着徒景瑞坐在上首,这会儿也不拿捏架子,笑道:“诸位卿家请起,今日召见,却是想要让太子认识一下以后的同窗,也好亲近一番!”

下面一帮人哪个不是老狐狸,心里头想什么不知道,嘴上却都是一副感激涕零,谦逊不已的模样。

徒景瑞如今年纪还小,但是从小被徒明晟带在身边,小孩子最喜欢模仿,徒明晟就是徒景瑞模仿的对象,因此,年纪小小,居然已经显露出了一些威仪。他模仿着徒明晟的模样,开始询问未来伴读的名字,还有其他的信息,就算是娇惯如贾赦,在这样的气氛下,也没敢炸毛,老老实实回答问题。

太子问过一圈之后,感觉还算是满意,主要是他年纪还小,见识过的人也不多,也没见过这么多的同龄人,一个个还都是唇红齿白,颜值在线的那种,一下子多出这么多的玩伴,太子不高兴才怪!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是自个老爹选的,太子相信,一向宠爱自己的老爹是不可能错的,所以,这些伴读自然都是好的,按照徒明晟的意思,他会好好折服这些伴读,让他们为自己所用。至于让他们背后的家族坚定地站在自己身后这种事情,皇帝有这个心思,却也不会说出来。

毕竟,很多事情是要儿子自个去领悟的,而不是皇帝自个手把手地教导。

徒景瑞在见过了日后的伴读没多久,就到了他入学的时候。这对于顾衡他们这些伴读来说,简直是个灾难。因为他们一下子就变成寄宿了,宫学里头,每日里早早就要上课,要是从自家再过来,岂不是要跟自家上朝的长辈一起早起?而下午呢,又得什么时候才能下课,难不成还得让家里人天天在宫门口接送不成。

所以,作为伴读,就是要跟太子一块住在宫里,等到每旬的假期才能回去一天,可以说是非常不人道了。但是跟皇帝讲人道,你睡醒了吗?

杜氏紧张地给顾衡准备了一大堆的东西,虽说宫里头会给他们这些伴读安排粗使的宫人,但是,贴身的事情还是要他们自己做的。另外就是,伴读不像是皇子,在宫里头可不是主人,而且也不能说是客人,只能说是臣子,很多事情,皇子能做,伴读可不能做。

顾衡在家的时候,虽说不至于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是因为后世设施方便,他养成了非常良好的卫生习惯,就算不能天天沐浴,两三天也得有一次,贴身的内衣是要天天换洗的,放在家里,大家都不会在意,顾家家大业大,不欠这点柴火。可是宫里呢?那些宫人会不会嫌弃顾衡多事?要是皇后还在,只要皇后一句话,多的是人巴结。但是皇后不在,圣上毕竟是个男人,细节上头的事情未必能考虑得到,太子身边的宫人,太子自个都未必能够完全支使得动,何况还是伺候伴读?这些粗使的宫人一辈子都未必能出宫,能指望他们看在几个孩子背后大人的份上细心伺候?

但是准备得太多了也是个麻烦,这年头从里到外,一大堆的衣服,真要是一次准备十套八套的,顾衡能提得动?

最终,杜氏只得给顾衡准备了许多银豆子,用专门制作的小荷包分别装好,他若是想要沐浴更衣什么的,就花点钱让那些底下的宫人去做。原本杜氏还想要给顾衡准备一些肉干之类的零食,最后还是放弃了。入口的东西最是说不清楚,顾衡吃嘛嘛香,但是其他小孩子未必如此,万一对方吃了之后闹肚子,这事又该如何收场?搞到最后,还是带钱最方便。

顾衡很有那种听以前学校里的富二代说自己上私立寄宿学校的感觉,寄宿学校等闲不肯出门,学校里面有一系列的增值服务,寝室卫生打扫,还有衣服换洗之类的事情,都可以通过花钱来解决。宫学大概就是这个时代最高档的私立学校了,虽说不用交学费,但是其他花钱的地方却是不少!

顾衡上辈子没得到过父爱母爱,祖父母也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如今杜氏在那里絮叨,顾衡也不觉得厌烦,还将杜氏的嘱咐都重复了一遍,又顺着杜氏的意思将包裹再次查看了一番,这才作罢。

宫学里头如今读书的也就是大皇子徒景平和太子徒景瑞,徒明晟对徒景瑞虽说宠爱,却也没耽误了他宠幸妃嫔,这几年陆续又有皇子皇女出世,不过生母出身不高,位份也寻常,也不曾在徒明晟那里多得宠,不过,等他们大一些,这宫学可就要热闹了。

能在宫学里头讲学的,不是翰林院的翰林,也得是国子监的博士,内阁的侍讲学士,侍读学士,还有大学士一流,三五不时地也是得过来给皇子上课。可以说,论起师资力量,绝不会有什么地方能够超过宫学了。

但是教来教去,还是儒家的那些学问,还不如顾大老爷给顾衡开的书单呢!

对于儒家来说,圣人的微言大义就是可以随意涂抹的手纸,看看历朝历代那些所谓的大儒的注解,许多刚开始读书的准备满脸懵逼,很多都是自相矛盾的,很少有人能完全逻辑自洽,但是呢,出于某种目的,你就算是心里不服,你也得认。而想要做好先生,你就得有那种将矛盾的东西都圆过来的本事。

顾衡上辈子做程序猿出身,最是讲究逻辑,这辈子虽说顾家也有家传的经学,不过他们又不指望顾衡考功名,甚至对他们来说,顾衡平庸一些,反而更好,因此,顾衡还保留着上辈子的思维习惯,听课的时候难免要琢磨一下,听到其中一些自相矛盾的地方,心里头肯定要嘀咕两声。

放到后世,儒学已经变成一种修身养性的学问了,至于治国什么的,呵呵,孔夫子他老人家自个都没能将鲁国治理明白,他那些徒子徒孙又如何呢?顾衡上辈子的时候,一些网友甚至直接表示,儒家鼎盛的时候,莫过于宋明两朝,结果呢,两朝都亡了天下,叫胡人入主中原。由此可见,儒家治国,就是笑话。正儿八经的屠龙术,还得看老马老恩的,又有天朝几代伟人将之发扬光大,最重要的是,从小学开始,就作为学校的必修课。所以,后世随便一个网民,都能指点江山,而不会被一些逻辑混乱的政客如特没谱等忽悠得被卖了还帮着数钱。

心中存了轻慢的心思,顾衡的学业在宫学里头也就是中流而已,不上不下,不会拖后腿,也不会冒尖。大家对此并无意外,顾家的情况,知道的人不少,顾家作为外戚,起码两代之内,是不打算科举入仕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顾家的子弟,能懂得进退,知道分寸就可以了,至于学业什么的,说得过去就行。横竖还有垫底的呢,像是江殊,还有贾赦,在里头就属于垫底的那种。贾赦对于读书兴趣也不大,倒是对于一些杂学比较感兴趣。而江殊呢,也差不多,他喜好诗词音律,如今居然已经开始学着作诗填词了!

让顾衡意外的是,太子在各方面都学得不错,太子本人聪颖不说,他也非常好强,很是勤奋,就算是剥去太子这个身份,在同龄人中,太子也算得上是佼佼者了!

而也不知道太子怎么想的,他对顾衡这个小舅舅很是亲近,这让顾衡有些不知所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 10 章(大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