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快被碾碎成尘埃 > 第125章 125 抉择

快被碾碎成尘埃 第125章 125 抉择

作者:有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2 08:47:00 来源:文学城

虽然大大咧咧,但他心细敏感,凭借这点他从一成不变的沉默中找寻到李凡所隐藏的绝症,又从相同的朋友关系中察觉到和他久哥的变化。

嗨,单纯的“做贼心虚”了吧,吴奕乐回忆起老丈人提到李凡的语气浮想联翩又努力自我劝说。他大概理解韩雪的意图,以为所有人都像他一样了解韩雪进而洞悉到他们不可言说的关系,实际上他们的生活对别人来说不值得关注,生活里没有那么多潜在观众。

现在的日子太平静了,

“咚咚咚。”

“进。”吴奕乐冲门外喊道。

“吴总,四季度人资数据和下一季度的计划李经理说麻烦您过目。”

他会说麻烦他?小助理真会给话语润色。吴奕乐看似是对下属礼貌性微笑,实际上琢磨着李凡根本不会说出“麻烦他”怎么怎么样的话。

“我知道了,给我就行。”他接过材料后说。

打过招呼后小助理离开了他的办公室,屋里又恢复到刚才的寂静之中。窗外的北京围绕冬季散不开的雾霾,下午四点颇有传说中明年将要世界末日的氛围。他问过李凡,如果明年真的世界末日该怎么办?李凡说……挺好的,不用买药、复查了。

或许是察觉到了吴奕乐充满畅想的目光中闪烁出了疑似失落的神情,他当即找补说不行,还有很多动画片没有看完,《第十一个前锋》明年上映还没看到呢。

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才是真的人生。吴奕乐推开办公室的窗子,站在窗边点燃了一支香烟,先是猛嘬了一口冲着窗外吐出去,他夹着烟的手随意地搭在窗边,任由窗外呼啸的风使香烟的红点忽明忽暗,带走萦绕他身边的烟雾融入到这个灰色的城市中。

人生千万不要变得有意义,吴奕乐想,他担心这样平静又漫无目的的生活好景不长。他的预感尤其准,那种“好景不长”的担忧没有出现在李凡身上,却变相应验在他的身边。

“这次……又只有一个名额。”韩金树喝了口水随手指了指桌面上的材料,“援疆。”

主任办公室里韩雪和谢斯年先是对视了一眼,隐约感觉这次事情不同于上次进修,短暂对视后她俩与一众师兄弟们面面相觑,等待韩主任接着把话说下去。

“你们之中一部分人是汶川大地震之后入学的,”韩金树向年轻的学生们看了一眼,又转而看向倚靠柜子站着脸上已经出现皱纹的刘海军,“更早的有**那年入学的。”

“我知道你们年轻,想去最需要你们的地方谋图发展——只有一个名额。”

“安逸的生活与实现人生价值之间要做出抉择,而且这个抉择我希望你们充分考虑……”韩金树的巴掌落在了材料上,仿佛下定决心一般环视一圈年轻的面孔,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凡的经历,不久将来将成为学术界的顶梁和科室里的骨干。“你们谁有意向?”

话音未落,“我,老师。”

“我也报名,老师。”

意料之中的韩金树又滞涩地摇摇头,“面向在读博士及博士毕业生,你们不行。”

上了年纪的人看待年轻人是以一年、五年、十年为刻度,韩金树期待他们到了他现在年纪时的模样,一定比他更加优秀。可他们的优势是年轻,劣势也是年轻,其中还有部分人没有毕业不符合援疆标准,况且只分给他们科室一个名额。

至于符合条件的呢?他们没有那么年轻,现实里老婆、孩子、父母在等着,一去两三年对他们来说是个很艰难的选择。

“最开始我没打算把你们全叫来,后来想想你们十几个人分布在不同年级,有的学习任务重很久轮不上本科室一回,”韩金树如家中慈父一般絮絮叨叨,他笑说:“见见面,聊聊天。”

“你们之中有的人年轻,有的人年长,有的人充满热情有的人被学习、科研和临床的任务压得抽不开身,苦心经营各自的生活。”

“我想这次大家开个会是给每个人加油鼓劲儿的机会,你们的疲惫与汗水有更广大的意义。”

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是每一代年轻人的梦想,他们迫切地想改天换地,需要广阔作为,愿意为梦想付诸一切并以此为荣。或许实践起来很困难,眼下学术的壁垒逐渐越来越高,竞争压力之大改天换地的门槛逐年提升,即便他们每个人都是万里挑一仍然十分困难,没有人生来即拿到主角剧本。

生命无比需要一种信念,回忆起“敬佑生命”时能给他们在疲惫的工作、学习中无法言说的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

刘海军清清嗓子站姿了身子,“主任,”他抿抿嘴唇,“我去。”

听到满意答案的韩金树先是笑了一声,他笑眯眯地看向刘海军严肃的神情,又摇摇头说:“我希望你去,但你不行,你在科里是挑大梁的角色。”

“科里有您呢,您就……”

韩金树没有听他说完又继续摇头。

谢斯年瞄了韩雪一眼,看她神情犹豫立即抢先说:“我报名,主任。”

听见他的声音韩雪瞬间精神起来,她本打算瞪谢斯年一眼一抬头却突然四目相对,“不行,”她说,“我报名。”

“凭什么不行?”

“你博士毕业了吗你?”

擅长挖对方痛点的谢斯年立即回怼:“你还刚结婚呢,怎么着,让你老公搬新疆陪你去?”

眼瞅着两个人又要呛起来,韩雪干脆直奔韩金树去,她猛地站起来撑着桌子紧盯韩金树:“我们里面博士毕业的就我、海军哥几个人,他们有老婆有孩子,父母年纪大了,我还年轻——你闭嘴。”

谢斯年刚要说话被占据主动权的韩雪一指不敢插嘴。

“谢斯年比我年纪大,但他上次延毕的处分还没过,况且明年他要准备博士毕业,如果明年不行还要继续延迟毕业。”韩雪说完又指了指她自己,“我,已婚未育。”

谢斯年端起肩膀耍脾气地嘟囔:“说这个有什么用——我还孤儿呢。”为了争一个指标他们俩又开始闹小孩子脾气,一众师兄弟跟着窃窃私语有说有笑,氛围一下子变得轻松,“我没结婚,两三年我可以熬。”

别念了别念了别念了师傅们……一个脑袋两个大,“行了行了行了……”韩金树招招手示意大少爷和姑奶奶稍安勿躁,从小在家吵,长大了在同一个单位还吵,早知道该让韩雪别报他们院。最主要是千不该万不该在于,为什么要和他哥选一个方向?“理论上说你们两个都合适——对,海军也合适。”

怕一下子得罪两个,他赶紧拉上刘海军。

“我把你们和另外几个已经博士毕业的资料报给院部,我只是向院部建议,其余的交给院部。”

人生的转折点总在一个又一个抉择中,下班的路上吴奕乐开车听说这件事百感交集,他拉着李凡、谢斯年、韩雪一起回家,路上坐在后座的兄妹又呛了起来。

“不是你疯了雪子?两年,你真要乐哥搬去新疆?”

“你疯了小年子?你充什么能啊你,”韩雪皱起眉头上下打量他一番,“你他妈去新疆遭什么罪?我三叔当年援疆没回来,他们一家人都搬那边去了!想回来都难!”

“你知道你还去?”

“我爸妈在北京,我就算定在那里也是我乐意的!”

说完这话后谢斯年不说话了,吴奕乐冲后视镜里瞟了一眼,兄妹俩端起肩膀一致地不理对方望向窗外。

“海军哥不是也报名了吗,你们两个吵什么?”吴奕乐反问。

旁听的李凡撇撇嘴,“乐哥,咱俩可能要分居两地了。”

吴奕乐一怔,什么分居两地?他要和媳妇儿分居两地了,什么时候轮得上跟他分居两地?——这什么词儿啊。

李凡摊手解释说:“雪子去了你就得去,久哥去了我也肯定去——你看,我们得分居两地了。”

刚吵完架又听见这么奇怪的话,谢斯年气得牙根儿直痒痒:“……这词儿不是这么用的。”

不是,他又哪儿来的词儿?

“哦,”李凡不以为意答应一声,“就是这个意思吧,你们懂就行——晚上汆丸子汤?”他又想到刚买的新鲜牛羊肉。

见没人理他,他又故意压低座椅几乎躺在韩雪腿上给她吓一跳,“你不喜欢吃羊肉,我特意绞了两样馅儿。”看见韩雪被气笑了之后李凡将座椅放回正常位置,他美滋滋说:“人说冬天吃羊肉好,但我觉得是肉都行。”

一场重大危机以牛肉丸子汤和羊肉丸子汤化解,反观韩金树这边显得格外冷清。晚餐他在单位食堂解决,办公室桌上摆放着没有吃完的餐盒,凌乱地像他脑子里思考的那些事。

“主任,”科里医生敲了敲门进来问:“我们打算点个夜宵。您吃点儿什么?”

“我不吃,”他挥挥手,靠着椅背揉揉被眼镜压红的鼻梁,压抑在胸口的那口闷气伴着张口说话吐了出去:“我等会儿就回去了,你们吃你们的。”

“哦,行。您早点儿回,有什么活儿我能帮您的?”

随着韩金树摆摆手后门被关上,他又坐在那里半天,他在一沓简历中找到韩雪的那份抽出来放在眼前看了又看。沧桑的手轻轻抚摸贴在简历上的一寸免冠照片,照片里穿着白大褂的韩雪笑容自然,看起来知书达理又充满活力。

冬日里的北京干燥,寒风如刀剑锋利,难以想象新疆的天气是怎样的。他仔细翻看了所有报名学生的履历和之前所从事的工作,有的人倾向于科研,有的人倾向于临床,韩雪进修履历足够贴合国内血液病研究需求,期间的随访工作一直做得很好……相较而言科内六边形战士刘海军有足够的经验和资历,但是他属于科室骨干,这边有更重要的任务。现在看来不管是学科建设还是基层实践,她都是最佳人选。

反观其他人是否能胜任这个任务?能,但他的任务是为院部推荐符合要求又符合科室情况的最佳人选。

这一夜作为父亲、老师、医生的韩金树将她的简历放在推荐给院部人选名单中的第一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