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空生录 > 第54章 同行之二

空生录 第54章 同行之二

作者:风沙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23 12:04:07 来源:文学城

雁灵在温暖的光中再度睁开眼,她回过神来,倏地起身,揉了揉额角。

凝和闻见动静,走了进来,倒了碗还温着的水,放到雁灵手中,然后看着她笑道:“我先前给你喂了些宁神汤,现在还好吗?你忽然倒下去,把我吓坏了。”

雁灵一口气将碗里的水喝了个干净,说:“不知怎的,昨夜看见她那般痛苦,我也有些不适。”雁灵顿了顿,抚上自己的左心口,“这里,隐隐作痛。”

凝和坐到雁灵身边,伸手捂住她冰冷的手,轻声道:“没事的,别担心,海华如今已经醒了,就在隔壁屋子,与孩子在一起,要过去看看吗?”

灵看着凝和,她的眸子如早春初雨般淋漓,也如月下溪流一般静谧,总是温柔、细腻、多情,对于雁灵来说,她可以在那里寻得短暂的平静。

许久,雁灵笑了笑:“走吧。”

经过一夜,生产的那屋已经被众人整理干净了,褥子换了新的,火盆里烧着白姜干。天亮时,海华便清醒了过来,她怀里抱着她几乎是用命换来的女儿,感而落泪,久久无法平复。

雁灵与凝和进来时,屋里只有海华一个人。其余的村妇们见海华情况稳定下来,便都回家去了,文母累了一夜,靠在厅堂的椅子上打盹。

海华看到二人,瞬间红了眼眶,哽咽到:“二位贵人,又救了我与这孩子的命。”

“别哭。”雁灵坐到床边,温声道,“真正说来,也是我有愧于你们,若我当年能早些将库明斩草除根,也许你们就不用遭遇这些苦难。”

“不是他,也还会有别人,好在如今我们终于可以过上平静的日子了。”海华道,“女君,你要抱抱她吗?”

说罢,海华将襁褓中的婴孩递给雁灵。雁灵一愣,随后手忙脚乱又小心翼翼地接了过来,轻轻地抱在怀中。

那婴儿刚落地不久,即使洗了澡,浑身也还是红通通的,此时安静地在雁灵怀中睡着,小脸挤成一团。

雁灵看着那小小的生命,忽地红了眼眶。

她突然回忆起,也突然意识到,她也是舒雅这般拼命地生下来的。

那是一个火光冲天的夜晚,族人用身躯筑起盾墙,挡住金契派来的刺客与杀手,数十条人命,换得让舒雅骑着马逃离照漠岭的机会,然而舒雅身中数箭,伤及心肺,已是回天无力。她在英灵谷外坠马,拖着一副濒死的身躯,留下一路蜿蜒的血迹,硬是爬到了深谷之地,在那里诞下她与境的孩子。

你终会长大,成为一个勇敢、正直的人,你要学会为弱者举剑,却不为强者低头。

最终,舒雅沉睡在金诏花海里,这片温柔的大地养育了她,她便将自己的血与骨反哺给大地。每当雁灵行走在那片大地之上,躺在那绵绵黄沙之中,她便能感觉到从未有过的放松,因为那是属于母亲的脊背与怀抱,如她初生时被她拢在怀中那般。

她不能因为没有母亲的陪伴,便抹去母亲存在过的痕迹,舒雅,其实从未离开过她。

“你一定是个好孩子。”雁灵轻声道,“你终会长大,成为一个勇敢、正直的人,你要学会为弱者举剑,却不为强者低头。”

她说着,就像舒雅那一日在她耳边低语着的那般。

“是二位给了这孩子新生,便由二位给她取个名儿吧。”海华笑道。

雁灵沉默了许久,才缓缓道:“世间大泽,千里同风,唤作泽同吧。”

“泽同……真好听!”海华笑着,又看向凝和,接着唤她,“凝和姑娘,你方便替将我那柜中的妆奁取过来吗?”

凝和点了点头,依言替她从柜中取来了那个海藤木所制的妆奁。海华打开妆奁,里面放的并不是黛墨口脂,而是一支雪桃绒花发钗,绒花工艺本就盛行于东殃,此处近东殃,本也没有什么稀奇,然而这发钗最与众不同的,便是那桃花中间的点缀之物。

那是一枚海珠,通透洁白,流光璀璨。

海华将发钗递给凝和,笑着道:“我与先夫年幼相识,及笄时,他赠我一支桃花钗作为定情之物,后来,他在赶海时拾到一枚海珠,便又亲手将其嵌在了桃花钗上,作为聘礼。”她顿了顿,“凝和姑娘,我知你来此地是为了寻这海珠,如今我留着此物也不过是作个念想,你既需要,我便将此物赠予你。”

“这太贵重了,我不能平白收受。”凝和并未接过发钗,她虽然迫切需要这海珠,但这发钗对海华来说同样意义深重,她不能因此失了原则,“不如你开个价,我以物交换,如何?”

“不。”海华将发钗塞入凝和手中,笃定地道,“此物再贵重,也不过是承载回忆的死物,我与泽同的性命为你们所救,这份便是我与先夫的谢礼。”

见海华态度坚决,凝和也不再推辞,她接过发钗,道:“多谢。”

事情终于告一段落,雁灵与凝和开始收拾行囊,准备次日一早出发,在她们离开后,渔村的百姓们便会把山谷的小路封起来。

这一夜,凝和与雁灵同住一屋。

晚食过后,凝和从行囊中取出纸墨笔砚,伏在桌边写信,雁灵则寻了一把平钳,坐在凝和身边,将海珠从那桃花发钗上小心翼翼地卸下,放进一个不过巴掌大小的木匣子中。

发钗瞬间空了一块,凝和见状,搁下笔,从发间拔下一支发簪,递给雁灵,说到:“这簪子是我回到北堰时外祖送我的礼物,上边的珠子都是用白玛瑙打磨的,替我拆下一颗补在这发钗上吧。”

白玛瑙如冰雪一般洁白通透,虽不如海珠璀璨,但倒是也有几分相似,雁灵从簪子末端上取了颗白玛瑙,补在原本海珠所在的位置。

准备完毕后,凝和唤来两个亲卫,让他们带着信笺与海珠,连夜出发赶回北堰。

亲卫有些犹豫,他们这一走,凝和身边便只剩一个护卫,他们自然忧虑公主的安危,但白王的病也不能再拖,于是踌躇半晌后,他们只能领命离开。

送走亲卫,凝和闭上门,回头对雁灵道:“明日便上路了,从这儿到东殃境内要五六日不止,趁着这有干净的水,我给你换个药吧。”

雁灵点了点头,背对着凝和解下衣裳。

凝和拆下雁灵的绷带,她原先的伤口倒是好了许多,拆下绷带时已经不会再像先前那般的鲜血淋漓,凝和重新替她上药包扎,随后二人才吹了烛火,躺下休息。

寅时初,天尚未亮,弥月、尤雀便已经将马儿准备好了。雁灵与凝和背上行囊,轻手轻脚地出了门,并不惊扰这些村民。

路过村口海华居住着的房间时,雁灵从怀中掏出那支发钗,轻轻放在她的窗槛上。屋内,海华还抱着泽同打着盹,雁灵凝视了片刻,浅浅一笑,随后策马离开了。

卯时,村民们才陆续起来劳作,当他们发现雁灵等人离开的时候,几人已经到了兔耳山之下。

这座兔耳山拔地而起,隔绝了入海处与东殃山岭,山顶分东、西二峰,远远望去形如一对兔耳,故名兔耳山。二峰往下是数千丈的悬崖峭壁,峭壁之下才是那深幽的、可以通往东殃的山谷。

山谷的路狭窄而陡峭,时不时有蛇虫出没,雁灵等人下了马背,一路牵着马儿行走,这些蛇听闻人声,从暗处钻了出来,但迟迟没有上来攻击他们。

“我们从东殃来到海地时,也遇到了蛇群。”凝和看着周围包围住他们的蛇群,有些紧张,“幸好当时是白天,我们身上又带着雄黄粉和苦草,这才躲过一劫。”

凝和想起先前蛇群包围上来蠢蠢欲动的情形,还是心有余悸。

“别怕,至少现在它们不会攻击我们。”

雁灵目光瞥见身侧一条攀在树干上的黑蛇,便伸出了手,那黑蛇吐着蛇信子,沿着雁灵的手臂一路爬了上来,随后伏在雁灵的肩上,束着瞳孔盯着雁灵身后的凝和。

“公主!”凝和的亲卫上前一步,抽出剑来防备着那条蛇。

这个亲卫名叫百里延,是百里怀山的亲侄儿,他的父亲死在白郡一战中,没过多久,叔父百里怀山也命丧岚陵,他母亲、兄妹都被中陵帝梁昌暗杀,只有年幼的他被白霄藏在宫中,这才逃过一劫。

北堰之地过于寒冷,不可能有蛇,在北堰长大的孩子,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见到一条蛇。这种蜿蜒爬行着的、齿间滴着毒液的兽类,仅一眼便让他浑身寒战,然而更加让其毛骨悚然的,是能轻易驯服这般毒物的雁灵。

弥月和尤雀已经司空见惯了。在西川,圣女百毒不侵,与蛇共舞的事人尽皆知,并不是信手拈来的怪谈。

“阿延,没关系。”凝和轻轻拍了拍百里延的手,让他把剑收回去。

没有蛇群的攻击,他们这一路走得很顺利,申时未到,他们便出了山谷,下了兔耳山。眼见天开始黑了下来,雁灵带着一众人一头扎进树林,找了个隐蔽的地方休息,准备明日再上脱骨岭。

弥月生起火堆,尤雀拖着百里延去林子里打野兔。

雁灵看了看行囊里空了的水囊,转头对弥月道:“我去附近找找看有没有水源,你保护好公主。”

“遵命,主公。”弥月顿了顿,又带着些不确定问到,“主公,夜寒露重,您身子还未痊愈,不如还是我去吧。”

“不用。”雁灵将几人的水囊都拿了过来,又从弥月的箭囊中取走了几支羽箭,随后单手戴上兜帽,道“地图上标注了西北方位有一眼小泉,我去去便回。”

说罢,雁灵便离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