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空灵谷 > 第4章 终于醒来了

空灵谷 第4章 终于醒来了

作者:追逐阳光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9-29 19:57:04 来源:文学城

“无论是驭风遁土行气还是幻影,都是要耗损真气和体力的,他本来就失血过多……师弟说什么?师父说给他凝……凝神丹?”晏昊一听要舍出一颗凝神丹,顿时一阵肉疼。

“可不就是。等他喝过回命汤后,你喂给他吧,我是舍不得,反正凝神丹是由你保管的,”子雅回气哼哼地道,“素昧平生,萍水相逢,出手就是凝神丹,师父也太大方了吧。所以说嘛,让他展示下幻影也无可厚非。”

“师父带了一颗去羊苴咩城,我这还有三颗,要是给他一颗,那咱们就只剩下两颗了。”晏昊没听清子雅回在咕嘟什么,一心盘算着还有多少凝神丹。

“给段国主那是因为段国主对咱宗家有恩,给这位算是什么呀。”子雅回仍是翘着个小嘴巴。

“师弟别吵吵,既是师父吩咐过,那我们照办就是,师父自有师父的道理。”晏昊摆了摆手。

“跟了师父这么多年,凝神丹的配制你应该是熟悉的,程序繁琐复杂,原料珍贵异常,没有一年半载是配制不成的。凝神丹的功效对咱们修行者来说,是提升修为的辅助良药,就连宗家人想要师父都不念亲情呢,还得宗主亲自出面才行。”子雅回意难平地道。

“跟我发牢骚也没用,师父既是要舍出去自然有他舍的原由,”晏昊用手扇了扇药钵飘出的蒸汽,鼻子凑近闻了闻,“虽说珍贵,咱俩可没少吃。”

“也就两颗吧,一年不才一颗么。”

“一年一颗足矣,再多也是浪费,你以为吃白米饭呐,”晏昊抬眼道,随即又哀叹一声,“其实咱们还真是浪费了,牛嚼牡丹,多好的丹药啊,可惜咱们资质愚钝,没让药效发挥出来。”

“天贶君曾经跟师父许诺,一千两银子一颗,预订十颗,不过师父没答应他。后来又有人听闻凝神丹功效神奇,竟被抬到了千两黄金一颗,”子雅回呵呵地道,“师兄,要是对外兜售,师父立马就富可敌国了。”

天贶君嬴奇亦是绯院十二君之一,来自金石宗,是宗主嬴飞的弟弟。

绯院的任职者是从岐黄、御气、金石、祛邪四宗遴选而来,从各宗门选调进绯院,除了名额要考虑到各宗平衡外,最主要的是看候选者的修为和德行。

方术天府有一帝四尊十二君二十四士,一帝称为百稔大帝,上一位百稔大帝嬴伯驹在二十多年前得道飞升后,虽然后面也曾召集四大宗门推选过几次,可每次都出点事故不得成功,导致天府最高的职位便一直空着。

百稔大帝的位置没人,绯院大小事务的决策便由四尊共同协作完成,但难免会出现扯皮拖沓现象,拉帮结伙也越来越明显,绯院的威望也弱了许多。

四尊是按四季轮序当值,分别为青阳尊(春)、朱明尊(夏)、白藏尊(秋)、玄英尊(冬),当前四尊的修为都在八境之上。

十二君是按月份轮序当值,分别为孟陬君(正月)、花朝君(二月)、茑时君(三月)、清和君(四月)、蕤宾君(五月)、天贶君(六月)、首旻君(七月)、函钟君(八月)、霜序君(九月)、功曹君(十月)、水正君(冬月)、嘉平君(腊月),十二君的修为至少都在六境之上。

二十四士是按节气轮序当值,分别为翦绿士(立春)、烟柳士(雨水)、卉新士(惊蛰)、浅黛士(春分)、杏村士(清明)、百和士(谷雨)、晴川士(立夏)、腾浪士(小满)、乐启士(芒种)、云极士(夏至)、凝霞士(小暑)、金气士(大暑)、玉屏士(立秋)、离云士(处暑)、玲珑士(白露)、洗色士(秋分)、清光士(寒露)、白明士(霜降)、墨花士(立冬)、孤鸣士(小雪)、折竹士(大雪)、抱影士(冬至)、鹖冠士(小寒)、青苍士(大寒)。二十四士的修为虽然有六境的,但大都在五六境之间,入选二十四士的,主要凭的是个人在道门中的声望,重在其德行。

除了帝尊君士,绯院还有不少外司以及三十六鹤使七十二鹿差,不过,这些都是相当于杂役,修为有高有低,只要突破了四境就行。

“花朝君被魔门中的屠典重伤后,半只脚已踏进了地府,是师父高超的医术把他救回来的。花朝君康复后,师父赠了一颗凝神丹给他,不久之后,便传出花朝君修为大增的消息,法力超强,他南下平江府复仇,十招之内将屠典击杀。天贶君大概是眼红花朝君的脱胎换骨,所以才向师父提出购买的提议,”晏昊沉吟片刻,转头问子雅回,“你知道为什么师父没答应么?”

花朝君周追和茑时君一样,都属祛邪宗,但周追是祛邪宗旁系子弟,来自南康军都昌县(今江西九江都昌县)元晨山周氏,是周氏门主周立之父。

“当然是生气了,把咱们师父当成铜臭味的商人呗。”子雅回哼道。

“师父胸襟宽广,宅心仁厚,视万物平等,对人从来不分三六九等,哪会把商人视为低贱之辈。之所以不卖,是因为天贶君根本不知道凝神丹的妙处。”晏昊正颜道。

“师兄是说‘置之死地而后生’?”

“没错。凝神丹在大伤过后,药性才能彰显,伤得越重病得越沉,效果越好,生死一线,药效最好。这也是咱俩年年服用而无明显裨益的原因所在,不过,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但在服用凝神丹之前,前提条件必须是伤愈病消康复之初,要不然死得更快。天贶君性情急燥,行事最为冒进,如若用错了,岂不是适得其反。”

“凝神丹焙制过程太过繁琐,不是你我能学得了,但我还是觉得师父偏心,茹英丹只传你一人。”子雅回气鼓鼓地道。

“玉脂膏师父不也只传了你一人么。”晏昊不好意思地憨笑一声。

“玉脂膏哪有茹英丹好,法力高深的自然会调养得皮肤白皙,根本用不着玉脂膏。”子雅回委屈巴巴地道。

“天下哪有那么多法力高深的人,你仔细想想,到底是玉脂膏的受众面大还是茹英丹的受众面大?师父安排好了的,师弟要是不满,向师父老人家抱怨去。”晏昊无奈地摇了摇头。

“嗤,我哪有那个胆,”子雅回闷闷地道,“师父的良苦用心我再笨也猜到了,无非是根据咱们的资质,一人传授一项立身之本,真要是完全掌握了玉脂膏的制作,凭此一技,我在子雅氏一门中自是无人敢轻视。虽是如此,但我还是心有所憾。”

“糟践师父的苦心,你为何而憾?”晏昊嗤笑道。

“师兄难道一辈子甘愿做个拨弄算盘珠子的商人?”子雅回不耻地道。

“师父告诫过,天下各行各业都有其道,潜心笃行就是修道,矢志不改便是修行,”晏昊看了看子雅回,“师父苦口婆心教诲咱俩十年,没料到师弟却还是不安分守己。”

“师兄可别乱说,”子雅回不满地道,“谁说我不安分守己了,是你自己愚笨罢了,没领悟到师父真正的教义,你说的是师父教导没错,但师父还说过,为人处世不能过于拘泥法古,要适度遵循本性,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更能取得突破。”

“师弟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事?”

“窝在工棚和商铺多无聊,要是能像蒋溪客、韩定之那样,道法高深,修为过人,为百姓降妖除魔,纵横江湖那多快意,那日子才叫过得爽。”子雅回向往地道。

蒋溪客是祛邪宗旁支徽州休宁县(今安徽黄山休宁县)齐云山蒋氏子弟,韩定之是祛邪宗旁支信州上饶县(今江西上饶)灵山韩氏子弟,两人结伴游历天下十多年,为百姓除害,为官府平乱,在江湖上美名远扬。

“纵横江湖?嗤,蒋溪客韩定之修为再是过人,还不是被杜鹃门给杀害了,身首异处,死得难看得很。”

“可不就是,你以为道法高深就能……谁?……哎哟,道友醒过来啦。”突然插进来的声音让晏昊一惊,回头一看,原来床上那位伤者已经坐了起来,好像自然睡醒了一般,毫无重创患者的虚弱感。

“啊哈,师父说得果然没错,他还真能做到创口自愈。”子雅回也反应过来。

那人从床上起来,躬身向晏昊子雅回行了一礼:“多谢两位小道友出手相救。”

“客气客气,”子雅回回了一礼,“我们也是全凭师父的吩咐,阁下要谢就谢我师父吧。”

“不知尊师是天柱山吕门哪位高德?”那人又行一礼,展颜笑道。那一笑,贝齿半露晶莹剔透,两颗明珠似的眼睛星光灿然,顿时让晏昊子雅回如沐春风。

“吕门?阁下为何猜想我们是吕门中人?”子雅回一愕,立马反应过来,自我介绍道,“我们不是天柱山吕氏的,而是来自岐黄宗沂山宗家的。”

岐黄宗旁支吕氏虽然世居徽州潜山县(今安徽安庆)天柱山,但吕氏子弟悬壶济世足迹遍布天下,基本上各州各县都有吕氏子弟的医馆,大宋周边的国家也时有权贵邀请吕氏子弟去看诊,而且还有很多吕氏子弟以又苦又累的游医作为修行方式,所以吕门医术在民间的声望相当高。

岐黄宗宗家虽然是杏林巨擘,道门医者的统领,但姜姓子弟很少在外行医,求治的人要么不辞千里赶赴沂山,要么修书派函来宗家请医。另外,姜姓子弟行医治病是要分对象的,姜姓子弟深居简出,能被姜家出手救治的要么是名士贤流,要么是罕见的疑难杂症,加上一个暗底下被人诟病的原因是,凡是求姜家人出手相救的,必须要把自己知道的秘辛全盘告知给姜家人,因此岐黄宗宗家在民间的声望并不显。

这人一出口就称他们是吕门的,子雅回略一思索就知道原由。

“尊师是姜家道友?”那人神情甚是意外,“不知尊师名讳是……”

“家师名讳上尔下雍。”晏昊回道。

“姜尔雍……姜尔雍……”那人神情呆滞地喃喃个不停,半晌才反应过来自己失态,含笑道,“原来是绯院的霜序君道兄出手相救,怪不得我恢复得这么快。”

“我师兄正在为你煎药,眼看着就好了,阁下不必拘礼,坐下稍候片刻。”子雅回心里翻了个白眼,套什么近乎,我师父也就让师兄把你背回来了,脉都没给你号一下,都是你自个儿修为到家,只要一击不死,逃过一劫不用多久就能做到完璧无损。但子雅回心里又有些纳闷,为什么一提到师父的名讳他会如此失态,难不成跟师父相熟?

“不知……阁下如何称呼?”晏昊把药钵从炉上拿了下来,往竹碗里滗出药汁。

“鄙道文木。”文木拢了拢袍袖,就着身后的竹椅坐了下来。

“门耳闻么?”子雅回打破脑袋也想不出祛邪宗下面有姓闻的一门。

“不,文章之文,树木之木。”文木莞尔。

“文?”子雅回仍是想不出祛邪宗的文氏出自哪。

“虽属祛邪一脉,但我无门无派无师承,一个散修的修士而已。”文木看穿了子雅回的心思。

“那文道友的表字……”子雅回拱了拱手。

“无家可归的漂泊客,哪来什么表字,就一个名儿,文木。”文木苦笑了下。

看了看晏昊和子雅回略显尴尬的表情,文木这才想到人家不知如何称呼自己,便道:“我是景德元年的,比尊师小两岁。”

“您知道家师岁齿?”子雅回错愕地看了看文木。

“尊师不是咸平五年的么。”文木笑道。

“没错。”晏昊点了点头,同时也很是不解,不知道眼前这人怎么这么熟悉自己的师父。

“文道友跟我师父很熟么?”子雅回直白地问。

“‘熙阳无限好,陌桑春不老’。虽然和尊师不熟,但岐黄宗四大青年才俊人中龙凤,道门中谁人不知何人不晓,何况尊师还是排在首位的。”文木呵呵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