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空梁 > 第22章 22.今日雪

空梁 第22章 22.今日雪

作者:嗷呆鱼河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2 23:07:24 来源:文学城

傍晚,宋却混在人堆里吃烤肉的时候,营帐里的争吵还未停下。

左右不过是因为周景佑的事,皇后觉得对周招渡的处置太轻,柯治劝了几句,现在正在进行三个人的争吵。

傅识若吸了吸鼻子:“真是不懂他们在吵什么,两个人都是皇子,扶持谁都好,干嘛这么乌烟瘴气的。”

“也未必,乐王身后跟着的大臣很多,等到乐王上位,大梁不会有什么改变,但是澈王根基不稳,上位了也难安民心。大家都在这两个人当中择主,赌对了,那就是继续衣食无忧风风光光,赌错了可就是逆党了。”

傅识若看向宋却,火光落在她的脸上,一时间有些晃眼。

宋却意识到她的目光,以为她是有所顾虑,转头安慰道:“你爹这么多年都能独善其身,不会出事的,放心。”

傅识若托着腮:“那你是决定跟澈王一起了?”

宋却点点头。

“但我不想跟着我爹做选择,怎么我们的生死都要掌握在他手里。”傅识若朝她勾了勾手指,“我偷偷跟你说。”

宋却附耳过去,听了半天,最后说:“那我也偷偷跟你说,你别告诉别人。”

傅识若听着听着,眼眸亮起:“真的?”

“真的。”

“为什么这么笃定?不会出意外吗?”

“腐朽的会走向灭亡。”

傅识若被唬住了,她像打了鸡血一样地跑走了。

冬狩到底是在冬至前结束了。

吃完袁青寻准备好的饺子,宋却再一次苦大仇深地上早朝去了。这次吵的架跟她没什么关系,主要是周景佑和周招渡的事。

周景佑说大家不要吵了,五弟也不是故意的,此事就算了吧。

柯治说殿下这话就不对了,做错了事情理应受罚,作为兄长不该替弟弟逃脱罪责。

周景佑说柯相真是深明大义,五弟有您这样的老师真是福分,但我实在是看不下去大家为了我的一点小伤而针锋相对,五弟也知错了,就这样吧。

周招渡在他们的一来一往箭也不甘示弱:“皇兄此言差矣,本就是做弟弟的不是,万不能因兄弟情谊而草草了事。弟弟心中有愧,请皇兄责罚。”

一个两个都想落一个好名声,宋却左看看右看看,觉得这种情况不参一本实在太浪费了。

于是新任中书令拎着笏板就上了:“陛下,既然乐王殿下通情达理,那臣也就放心地参他了。臣要参五皇子乐王,言行无状,持箭伤人,也参柯相有意庇护,无法以身作则,不能为百官表率。”

周招渡:“……”

柯治:“……”

政事堂的老头:“……”

冬至除了朝会还有祭祖,忙来忙去,终于把一天熬过去了,晚间,京城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这场大雪一连下了好多天,堆积的雪漫过脚踝,就连官员的日子都没那么好过。

偏偏这时候,周招渡监管的难民所又出了问题。

粮食炭火具不足,难民饿死一批又冻死一批,有入绝境者拿着柴刀到城中抢劫,因此又死了一批。

满朝官员没立场指责,又只能由宋却来开这个头:“陛下,您委以乐王重任,却不想竟有今日之事。少粮少炭,在京城尚且如此,那在其他地方呢?”

周招渡自知理亏,急忙认错:“父皇,儿臣的拨款并无遗漏,请粮仓放粮的记录也在库中,请父皇明鉴!”

“乐王殿下此言差矣,管好手下也是您的指责,您不能光顾着拨款放粮而放任手下的人克扣吧。虎兕出于匣而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

“宋大人,”周招渡也有点生气了,“我自知有错,但您也不必把责任都推到我身上。我会彻查是谁私吞了钱粮,定会给大人一个交代。”

宋却瞥了他一眼:“殿下可不是给我交代,是给整个政事堂、整个朝堂和天下人交代。”

周景佑适时插嘴:“五弟与宋大人可不必再吵了,父皇,儿臣斗胆,已在昨日开了私库,放粮给了难民,并将俸禄里一半的炭火都下放至难民所。现下并不是追究罪过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如何安抚百姓情绪。”

皇帝被这些人弄得头疼,不由得扶住额头:“那澈王以为如何?”

“回父皇,既然五弟说了要严查此事,那不如就由五弟主管,定揪出这些乱臣贼子。儿臣则请父皇派儿臣安抚百姓,不仅施粥,还要发放过冬衣物,以此来安抚惶惶人心,也不至于落人口舌。”

这些日子争吵不断,宋却还以为只是无聊的消遣,但没想到真的会出这种事。

她又与徐敬慈并肩下朝,对方替她撑着伞,纷纷大雪被阻隔在外。

“还以为能消停一段时间呢。”宋却裹紧了大氅,把脸陷在毛领当中,“我有点不明白了,有柯治在,周招渡怎么会犯这种错?”

“这还不简单。”徐敬慈朝远处喊道,“柯大人!等一等!”

宋却:“?!”

柯治笑盈盈地转身,居然真的在原地等着了。

宋却:“……”

徐敬慈拉着她快步走到柯治面前:“柯相安好。晚辈有点好奇,明明乐王是您的学生,怎么还会闹出这种事来啊?”

柯治愣了半天,大概是没想过有人会直白粗暴地这样问问题,就连他身边举着伞的小厮都忍不住低头笑了。

柯治挑眉,无不谦卑地说道:“学生学艺不精,不懂如何御下,犯错也是难免的。”

徐敬慈:“可惨死了那么多百姓,以此作为纠错的办法,会不会太残忍了?”

“实在是令人始料未及啊。徐大人感念百姓的心,臣已经领会了。”

宋却站在一旁想了想:“哦,我知道了。”

柯治:“什么?”

宋却摇了摇头:“没什么。我娘在家中准备了银耳汤,准备邀请徐大人来喝一碗,柯相要不要也来?”

柯治一下被堵住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但还是撑了抹客气的笑,说道:“不必了,宋大人与徐大人都是少年人,我已老了,插不上话,就不打扰了。”

宋却:“好吧,柯相再见。”

徐敬慈偷笑,甚至不敢往身后多看一眼,拼命挨着宋却问道:“真的吗?真的有银耳汤吗?”

“没有啊。”

“……”徐敬慈闷闷道,“哦……那你知道什么了?”

“柯治既然放任手下的人贪污,那就做好了被发现的准备,现在事情败露,他们却没有动作,宁愿让周景佑得势……显然是要借此机会处理了手下的一些人。他们也觉得在朝中深根驻扎的老人不好拿捏,兴许会去提开春科举的事。”

徐敬慈若有所思地点头:“那也不错啊,我们不也是正要说此事的吗?”

“可真要等他们去提,天下的学子又会眼巴巴地念着他们的好了。”宋却骄傲道,“不用担心,我早用政事堂的名义将科举的事递上去了,眼下周景佑应当在皇上面前提了。”

“你早就猜到啦?”

“怎么可能。冬狩的时候皇上拉我说了几句话,那时我就感觉科举有戏,干脆直接提了。谁知道他们还要搞这一出……啊,不对,就算他们没把这个功劳算在自己头上,也完成了他们的目标。”宋却叹了口气,“这下真能过个好年了。”

宫门外,尺素正在等她,见她来了,赶忙迎上来。

宋却走了几步,却又停步回头:“银耳汤,来喝吗?”

徐敬慈握着伞的手捏紧,但面上却还是一副没反应过来的样子。

宋却很耐心地等了一会儿,才等到他强忍欢喜的一句:“喝!”

诚如宋却所说,贪污官员不多时就挨了处分,朝中牵扯出一连串大大小小的官员。周景佑这边安抚流民和百姓的活动也有条不紊,见着官员数量锐减,他顺理成章地在朝会上提出春节后就举办科举广纳贤士。

柯治和周景佑很难得地在一件事情上保持了相同的意见。

粥棚下每天都有人排队,这些人在严冬过后,将会参与第十九座佛塔的搭建。

于是宋却顺水推舟地抢在委婉的柯治之前奏请,允许各地修建佛塔,无业游民或山匪流寇皆可以工时换取钱粮。

这下总算安定一阵子了,正好,年关将近,大多数百姓都有了盼头。

岁音楼里歌舞升平,尽是靡靡之音,但来往行人络绎不绝,在乱七八糟的年代里,如何倾泻**成了衣食无忧的人的首要问题。

宋却自当官以来第一次来这儿,先前孟浮与她生了场气,又赶上被限制家中、受伤生病,之后又是无穷无尽的加班与吵架,直到现在才有机会过来。

熏香浅淡的厢房内,孟浮替宋却斟了杯甜茶:“京城里到处都说,有个女人竟然当上了中书令。他们大抵是无缘见到了,可我偏能。”

宋却没好意思告诉他施粥的时候自己也在,现在怕是所有人都知道自己长什么样了。

宋却低头,端起茶杯:“我还以为你会生气。”

“我生什么气?”

“中秋时,我想来找你,但出不来,后来就入朝了,没日没夜地忙,更顾不上你。”

“这有什么?”孟浮露出同往常一样的、摄人心魄的笑容,他执起宋却的手,贴在自己半裸的胸膛上,“你现在是宋大人了,一个朝廷的高官带走我,岂不是很容易的事?”

宋却看着他的双眼,最后还是泄了气:“我努力,我将田地抵出去,每年的俸禄全都交给你。当然,这点钱买下岁音楼不够,但你跟我是旧识,想必会让我赊一赊的。”

宋却自讨没趣地问道:“你真的能跟我走吗?”

孟浮笑嘻嘻地答道:“不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