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科举文对照组女配觉醒后 > 第19章 部署

科举文对照组女配觉醒后 第19章 部署

作者:瑟斯特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15 23:02:04 来源:文学城

黎云缨在临池边上的内院茶室,叫人奉上一等的香茗,招待贵客。

小丫环们依次奉上各色形状如春花的茶歇小点心,又从阁楼把正盛开的海棠搬了下来至凉亭中间共赏。

迎春开遍的抄手游廊,一池红白交错的锦鲤,游曳在已发芽的睡莲团叶间划出一串串小泡泡。

春分日,品茗观鱼赏花,很是应景。

这群贵妇先是赞了几句花,又说点心师傅手艺好,做得花型惟妙惟肖。

拐着弯把话绕到,不就是回乡几年又不是不回来,为何将产业着急处理。

她喝着茶与那贵妇人温和而客气地解释:

一是寻不到合适的人打理,账上出现亏损,她自己没心思多打理,老大媳妇不在身边,小的年幼,又青黄不解;

二来乡下地方能兑大票的不多,她不过只是略备三年之用;

另外不当只是换了现银,还留存了写小面额的,在乡下银庄好使唤。

如此一换算,一年才三四万两。

于京都就是普通一五品官的花销,那姜氏也确实低调了很多。

一句话的功夫就平息了风起涟漪之下的风波。

那贵妇人还说自家老爷有熟识的镖运,需要的话可以帮忙引荐。

锦翠在旁摇头谢过:

“有劳夫人记挂。”

又一并解释到:“我家老爷护灵返乡的这一路,随行扈从车辆辎重皆以如数上呈上报,且礼部朱大人还奏请了六皇子,特批了一队禁卫协送。”

言外之意,人家都已经上报过了,你们不用担心。

那贵妇闻言眼波一转,似笑非笑道:“如此说来,倒是我们多虑了。”

另一个着玫红春衫的贵妇从席中起身举杯:

“云缨,今日一别,三年后再见,以茶代酒敬你一杯,望你多多保重。若是有空,可抽空回来看看姐妹们。”

黎云缨举杯回礼,与人静静对视一会儿,方才从容一笑道:

“我那地不过三五千里,瞧你说得如此煽情,今日许你一诺,若是你来,我必叫人杀猪宰羊接待你。”

众人又添了几句打趣话,一番开怀畅饮。

一笑而过。

便是面对京中难得一二要好的姐妹,黎云缨也不好说,不便说,更不能说。

如论何时何地,□□,才是玩政治的那帮心比下水道还脏的人优先考量的。

不能打草惊蛇,不能有异样,黎云缨暂时只能给出这样一个风过无痕的承诺。

希望在她姐妹心中埋下一笔,真若到了变天那日,至少会给她及她的家人留下一个生的希望,一个可以选择的去路。

京中贵妇人们在姜府度过了一个谈笑风生的美丽下午茶时光。

见天色渐晚,明日主人家就要出门归乡,不便叨扰悉数话别告辞。

及夜,食了晚餐后,管家伯携四大管事请太夫人至议事厅。

做最后的人事部署,以及家主训话。

此次随行的人员名单早已定好。

自个都有提前准备行囊包裹等。

这夜仅是公告一下。

相互知悉去处,好道个别。

姜氏旁系及三房众人全数在议事厅集合。

厅内厅外,排资论辈就坐;院里灯火通明,府众列队站好。

黎云缨先让管事伯的儿子,周大管事宣读归乡人员名单。

先从二房开始,走的是几个学龄的小姑娘,与她们各自的丫头。

这是她们自行请求的。

跟着大伯母可以与兄长含光含珏他们一起到学堂读书。

虽然大伯母也留了两个先生在府里,她们知道如果大伯母不在,父母可能就要让多学多做女红的活计了。

说那才是女孩子们该学的正道。

三房的一个也不愿意去。

所以名单里没有他们。

旁系里倒是有七八个报名的,也是读书的童生。

准备考秀才,说想去乡下看看农桑,学学杂物。

黎云缨考量了一下报名者的品行,又结合了西席先生的评语。

去掉了其中品行不端性情偏激的一两个,其余的连他们家属也一起打包带走。

对内的名义是带上老爹老娘能照顾童生念书;

对外说百行孝为先,不能只带小子不带老子,不能让姜氏子弟不孝。

大房所有在册人员,全部随行。

其中当然包括黎云缨从大将军府里带来的陪嫁护卫队,小二十名。

名册念完后,管事伯请家主讲话。

姜含光居正位,先对座下辈分高年岁大的老者起身行一礼,老者们纷纷起做回礼。

礼毕再次落座后,他方才对众人道:

“我与母亲商议着,京中还是得仰仗诸位德高望重的长辈们多多看顾些才好,遂决定请周爷爷与周伯带我全权协管京中庶务。”

管事伯是他爷爷留的人。

周大管事是他爹的人。

论资历,谁也比不过,这是最合适的安排。早也与二人商议过。

周家父子出列行礼:必不会辜负家主与太夫人之托。

姜含光继续安排布置:

至于族中的日常内务,这京中的账簿就请淑三婶子暂持与苏大嫂子、顾大嫂子一同协理,每月往母亲那里抄送一份即可。

前文有提过,旁系的开销也从公中一并走。

靠着老老太爷的供养,这些五服旁系也有一两支渐渐的出头来。

论辈分,有个成字辈的,做了武将,从金吾卫在巡防营,已升了中队长。

儿子已经是秀才。

姜含光说的淑三婶子就是这武将媳妇,秀才亲娘。

怕她一人操劳,又请了她儿媳妇与另一个含字辈的秀才娘子一起协理,既公允又体贴。

这三婶子被点名,连忙起身笑着摆手推辞说自己没做过,怕做不好。

一众却是非常服气的挺她,说非她莫属,若换了任何一人都不同意。

主要是前家主这一走,单靠月响这一项进项,全族算下来也就他家贡献最多。

每月俸禄官府几日发,武将便几日入公中账,数十年如一日,一板一眼风雨无阻。

大房的太夫人虽没说分家,要把他们这些旁支末系趁机分走,照旧出银子供着他们老娘儿子,可到底人在千里之外,难免有些鞭长莫及。

选个留京的好打理,如此甚好。大家一致同意。

而见大房选出如此人选,接叹新家主果然有前家主之风。

公正清明,喜欢有学之士,只要有本事的人,大房都愿意提携。

各自打定了注意,要更加督促儿子多读书。

其他家哪能这么容忍五服开外的穷亲戚上百年的打秋风,这种亲戚打着灯笼也找不到了。

接着黎云缨把账本当众移交。

还提前将下月的月钱,按名册上的人头点算好,给了现银五百两,留百余两备急。

她近身与呼声最高推辞不得上前来接的中年妇人,笑意盈盈地客气道:

“三嫂子往后京中就有劳你了。”

随即又凑前一耳语:

“嫂子万事莫怕,我另在周伯那里留了笔一万两的银子做备用金,只告诉你一人。若是急用,你们三人商议一致了,自行取用便是。”

这三婶子心下明了,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有钱了还怕个啥。

郑重道一定不负重托,好好记账,一笔都不会漏的。

正说着,突然闯入一声高亢之音,在讽刺:

“老婆子我还没死,你们这就在我眼皮子底下把家分了?”

淑三婶子此时接过账簿的手,尬在空中。

她下意识地想还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