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
整个国庆假期,延卿都在实验室。
今天有位学姐要补几组实验。
学姐说,暑假的时候热浪放肆,实验室的空调总给不到需要的环境温度。当时跟实验室的潘老师说了空调的事儿,也不是要求环境舱,就是换个空调……潘老师也抱怨了一番,总之——没钱。
实验间隙,学姐向着延卿道:“你明年应该要盲审。”
“?”延卿震惊,还没开始就——“为什么呀?”
“听宋老师说的,应该是贾老师那边的事儿吧。”
延卿没忍住,假期后的小会上,问了这件事。
“那赵北昭呢?”
“她的第一导师不是贾老师。”
延卿愁眉苦脸。“那盲审不过会怎么样?”
“延毕。”
延卿突然觉得这两个字除了字面意义外有点熟悉,不管怎样,属实是幸运了。
延卿看向宋好,他好像,有点高兴?
霜降
延卿没想到的是,开题就这么轻飘飘地过去了。
开题报告还是一滩烂泥,王老师直说看不懂研究现状的展开逻辑,延卿虽然有点不认,毕竟是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理工科逻辑,但自己确实觉得后面的研究计划空洞无比,怎么就过了呢?
延卿还记得开题答辩前一周去找贾老师签字,当时先找了宋好过目,延卿记得宋好有些惊讶地接过要导师签字的文件。
他说:这就改好了?
大概宋好觉得有些丢人吧,写成这样就要开题了。
之前赵北昭还安慰延卿不要焦虑:没有不过的。
可延卿总是回想起宋好的那句话。不得不承认,有些受伤了,就像一个气球,此时气球被扎了一个小洞。
自己的心情因为一个人的态度而摇摆,延卿不喜欢。明明不喜欢被评价,尽管要拿到学位就要接受评价的过程,但这不是一回事。
有私心,这不是一回事。
晚上在浴室冲澡,延卿听到旁边的两个男生在讨论最近新闻上的一个女生,公布的行动轨迹有夜店。
什么年代了,还在搞荡(censor)妇羞辱。延卿翻了白眼没收住,路过两人身边时骂了一句。
霜降的夜晚,延卿又一次梦到了宋好。
黑暗里延卿睁开眼,开始回忆初见宋好的印象:既不高大也不威猛,言行有如静水深流。
一年过去,延卿承认,这个既不高大也不威猛的人,无论在身高还是专业上,都比自己强多了。改开题报告的这段时间,延卿注视着宋好的每一个批注上的时间:有深夜十二点,也有早晨六点。
这个既不高大也不威猛的人,不睡觉的吗?
延卿说服自己,这是仰慕;身在权力关系中,难免受了诱惑,只要自持自守,走好自己的路,都不算什么。
决定要试一试的考研,自己一定会去做的。
延卿想过,一群人为了一个方向的研究,聚在一起贡献自己的想法,这就是开题的意义。开题就这样过去了,延卿第一次感觉到,有些东西并不是完全可靠的。
直到一年后,延卿才把这句话说完整——学术体系并不是完全可靠的。
不过,延卿愿意为了换行而从这个体系中的一角走向另一角。
只要承受住当下的侵蚀。没来头的,延卿想到了去找陆西虔那会儿——夜行的百鬼试图把我拉回地狱,我决不回去。
不管这鬼来自外界还是本心。
小雪
延卿这个月已经花了些时间调模型参数,小论文只差整理最后的验证数据。延卿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人的失误能有多离谱。
比如,延卿在小会上再三保证重复性的代码已经替换好了变量,宋好拉过电脑慢慢翻屏,又将屏幕转向延卿,抬手点了点一段代码。
再比如,电脑跑模型跑到发烫,把代码发给宋好才被指出用错了单位。
延卿到现在还记得赵北昭高分贝的笑声,当时延卿和她一起从体育馆打完羽毛球去拿快递,赵北昭听了延卿的小失误后调侃道:要问毫米和米之间有多远,十的两次方!
大雪
上次开会,宋好还在提醒延卿注意进度,把中文翻译成英文还要时间,得抓紧,不然后面撞上大论文的进度压力会比较大。
或许是上个月在宋好面前漏洞百出,延卿发奋图强,索性直接边写边翻译,从早干到晚,废寝忘食。极其欣慰地,两个星期就完成了实验论文初稿。
当然,做实验的时候就已经及时整理了数据,框架也已经在了。若是算上前期的准备,时间跨度也有几个月了。
邮件发送成功——延卿松了一口气,发给宋好之后责任就暂时转移了!
没多久,宋好像往常的每一次一样,发来消息表示收到。
延卿关掉手机,心中的欢喜涌来。
刚刚,宋好发来一个呲牙笑的表情,后面跟着“效率真高”,还有一个感叹号;第二条消息是点赞的表情。
被夸了。
延卿试图让此刻平静下来,或平淡一些。嗯,只是客套而已,正常正常。
被宋好夸了哎……
从前帮宋好干活,大多是查资料或给论文提意见,宋好每次必不忘说谢谢。偶尔——几乎没有闲聊过——偶尔多说一两句话,宋好也发过一两次呲牙笑的表情。
宋好大概今天比较开心。
嗯,只是客套而已,正常正常。开题的时候还被阴阳怪气了,不要记吃不记打。
冬至
十二月中下旬,延卿冲刺着最后的实验论文修改阶段,另一方面准备着大论文的预实验、寻找合适的模型。
今早宋好去实验室——
“宋老师,”潘老师叫住了宋好,“昨天你那学生在我跟前掉眼泪了。”
宋好不解,首先问道:“昨天不是周末吗?”
“连着几周了,那小伙子插缝用环境舱做预实验。”潘老师有些动容,“一口一个谢谢、麻烦了,硕士课题搞那么难干嘛,抽空关心关心。”
宋好若有所思,没再追问,笑着说好。
想到这,宋好冷下嘴角,整理了思绪接着看延卿发来的修改稿。
可以了,可以投了。
小寒
昨天,综述论文被第四次拒稿。
这段时间,延卿在大论文中最核心的模型方面四处碰壁,虽然上次宋好说如果现有的方程很难解决就别探索了,但预实验也令人焦头烂额。延卿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可行性”——现有的仪器支不支持?组里有没有研究基础?
说白了,实验室里有你要的仪器吗?你导师懂你做的课题吗?
延卿想起刚开学时宋好说那仪器没啥人用,这就是伏笔了,现在才懂。
自搭仪器的路罢了。
焦头烂额就是,前期没定好预实验方案,后期实验室约不到,好不容易求同学、求实验室老师求到了时间,仪器出问题数据用不了。
这段时间,延卿觉得自己好卑微。
两人的小会上,延卿先跟宋好讲了预实验的进度,后面说到了拒稿的事儿——
“我可以放弃吗?”延卿已然没了心气儿。
宋好回答:“当然可以。”
从返校后第一次见宋好,那时,延卿在见过那位小邓学弟后,尤其是在开题签字之后,就注意跟宋好保持着距离:表情严肃,绝不多说,利落地离开。
敬畏一位老师,那样的距离。
此刻,延卿不再管,“那你怎么不早说。”这种话和语气,延卿知道自己说过头了。一定是宋好太过年轻,不足够让延卿形成“敬畏”的距离。
宋好并没生气,慢慢地回答:“这是你辛苦写的,我不能说让你放弃。”
延卿抬头,一时间全身的委屈不受控制,又红了眼眶。延卿觉得自己很丢人,匆匆跟宋好说了后续的安排便冷着脸离开。
奇怪,有泪花的是自己,生宋好的气干嘛。
延卿从地铁站出来,刚去吃了顿美餐,越不开心越要好好对待自己,起码不会可怜。
过了校门附近的第二个十字路口,赵北昭发来消息。
赵北昭:你没事吧?
延卿:?
赵北昭:宋老师让我问问你。
延卿无语,好丢人。
赵北昭:不要着急,你不是还投了一篇实验论文吗?
延卿:不是小论文的事儿,课题的预实验太烦了。
延卿过了校门附近的第一个十字路口。
赵北昭:你还需要什么材料,宋老师说一块买。
得,现在知道关心了。
延卿:你跟他实时汇报呢?
赵北昭:【嘻嘻】我觉得宋老师人挺好的,好像怕你生气,才通过我来找你……
延卿:我没事,你别管了。
大寒
今日也是腊八节,延卿坐上了回家的高铁。
时间过得很快,一年前延卿还在北京和陆西虔待在一起。转眼便是读研以来的第二个寒假了。
去年年初,或者前年年底,那场瘟疫似乎吞掉了大半的时间。
自从在宋好面前红了眼眶,呃,还发了点小脾气——不过,延卿照常向宋好交周报。离校前,宋好叫延卿去他那里拿了实验材料,延卿依然没什么情绪,说了谢谢便离开了。
如果说,从前为了斩断权力关系中由仰慕而起的心思,延卿刻意去跟宋好保持距离,且不论有没有做到,那么现在的延卿好像不必刻意了。
是有点奇怪的,明明在知道宋好通过赵北昭来关心自己的时候是有些——心软?或许不准确。
反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好像没有什么痛苦了。
延卿终于愿意承认,有一段时间他很喜欢宋好,甚至在梦中插足了宋好的婚姻。
其实这几个月,延卿不止哭了一次,真的是因为课题的事情,只有经历过才知道有多么,令人窒息。
宋好确实是挺好的,从未有过不当之举,他年轻也有为,给了延卿很多指导。延卿也觉得自己很幸运,他遇到了一个尊重学生的老师。
不是宋好的错,也不是自己的错,就是很正常的,人生进行时。
很正常。
到西安的时候,延卿收到了宋好发来的消息:有结果了,是好消息。
幸好,去年跟着宋好学了点皮毛;幸好,是有点用的。
延卿通过手机端的邮箱看到了完整的来信,那篇实验论文大概要成了。可是,延卿想起了那篇被拒稿四次的综述论文,在前两次被拒的时候,宋好说“我觉得写得挺好的”。
延卿又想起那天,跟宋好发了脾气的那天,晚些时候收到了宋好的消息——不要灰心,**文有时候就是看运气的。
延卿觉得自己过不了这个坎儿。
不过,当一年后,延卿看到宋好的一作论文被拒稿五次,还被审稿人说结论superficial的时候——延卿抑不住嘴角的笑,根本抑不住!
你也有今天。
Fine,这坎过去了!
回到自己的房间,延卿打开躺了好久的笔记。吃了些苦头,有点想记下来。
于是,延卿在开头写道:
我才知道,如果你打算做一件事,和这个准备过程并行的,是除此之外的生活。必要且避不开,它是那件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