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 > 第5章 路遇刘铁柱

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 第5章 路遇刘铁柱

作者:满天风雪莫愁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3-16 22:41:09 来源:转码展示1

中牟在郑县的边上,距离登封不算太远,也就一百公里左右。

二者之间不通铁路。

对于当了和尚后,最远只到过山下镇子的魏大勇来说,这次算是出远门。

他可以选择骑马、坐马车或者步行任意一种出行方式。

空明寺日常养着十几匹马,魏大勇的骑术也不赖,不过考虑到马匹在黄泛区没有用武之地,带在身边反而诸多不便,因此他放弃了这个打算。

若是时间不急,魏大勇可以沿着登封——新密——郑县——中牟这条路线,直接步行前进。

反正以他的脚程,不到两天时间,应该就能抵达中牟。

只是眼下魏大勇急于赶路,他打定主意,想要乘坐马车直达郑县,然后步行进入洪水泛滥的中牟县。

不过当魏大勇到了镇上,一问车马行的价钱,才知道他那点可怜的积蓄,如果直接乘车到郑县,顷刻间就会破产。

原因很简单。

当时空明寺的僧人,十五岁后,每个月就有固定的月银,只不过数额甚为微薄,聊胜于无罢了。

反正僧众们吃住都在庙里,平素的衣服鞋帽,也是统一供应。

就算是外出游方,也是一路化缘,自有善男信女施舍粥饭,没有花钱的地方。

魏大勇当了10年和尚,但早年还是小沙弥时,没有一星半点的收入,也就这两年才开始拿月钱。

因此他的口袋里,根本没有几个钱,多亏下山前师父给了他两块银元。

换在平日,魏大勇决计不会乱花钱,坐马车出行对他而言,实在是再奢侈不过的事情。

不过眼下他心急如焚,恨不得肋生双翅赶到中牟,因此思前想后,最后还是雇了一辆马车。

师父给的银元,魏大勇舍不得花,自己的钱又不够。

无奈之下,魏大勇就把目的地定在新密,决定在那里下车,然后步行经过郑县,继而再向中牟进发。

饶是这样,车马行上上下下十几号人,都用怪异的目光看着魏大勇——

花钱这般大手大脚的客人,他们见得多了,但是舍得花钱雇车的和尚,还真是头一回看见。

说是马车,其实就是敞篷的平板车,平时都是用来拉货的。

但是小镇上找不到更好的交通工具,魏大勇穷孩子出身,没有那么多讲究,也就没太在意,直接跳到车板上,车夫一扬马鞭,马车“得得得”上路了。

经过一路的颠簸,马车花了近半天的时间,从登封抵达新密城郊。

这里是一个郊区的三岔路口,四周没有什么民居。

他脚下的路,一条是来路,一条路通往新密县城,另一条马路则绕过县城,通往郑县。

车夫勒住缰绳,吆喝马匹停下,朝靠着包袱补觉的魏大勇大声叫道:“到了,下车!”

魏大勇睁开眼睛,坐直了身子。

他一大早就起来练功,又在比武会上耗费精力,如今在车上睡了一觉,顿觉神清楚气爽,整个人精神了许多。

看看天色,已经是傍晚时分。

魏大勇付了车钱,背着包袱跳下马车。

拍拍身上的浮尘,活动一下筋骨,魏大勇也没急着赶路,而是先扫视一眼四周。

他没有去过中牟,由于庙里的规矩,他爹娘只到过空明寺一次,当时还让他把具体住址写在了纸条水面。

此后每年春节前后,他娘还会托人给他稍点东西,

新密对于魏大勇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地方。

不过在此之前他已经打听好了路线,只要沿着这条公路绕过新密一路东行,就会到达郑县,再过去就是中牟了。

刚下车的魏大勇,立刻就注意到,马路上很多三三两两的人群,拖家带口从郑县方向徒步过来,朝着跟自己相反的方向前进。

也有不少走累的人,无力地坐在路旁休憩。

这些人全都面露愁苦神色,身上脏兮兮的,满是没洗干净的泥浆,也没带几件像样的行李,大多数都只有简单的几个包袱。

不知道是受惊吓过度,或者走乏了,抑或是饿得慌,魏大勇感觉他们个个神情恍惚,几乎所有人都不说话,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魏大勇意识到,这很可能就是黄泛区幸存的灾民。

他们侥幸逃出生天,不敢呆在老家等死,于是开始往他们自个儿觉得相对安全的地方逃难。

可是,郑县算是比较大的城市,他们为何不在郑县逗留,却一路朝登封方向而来?

魏大勇有心找人打听灾区的情况,不过转念一想,这些人刚遭了灾,心情定然无比沮丧,若是贸然去拦住问话,人家多半根本就不会理睬他。

这么一想,魏大勇就没有轻易去打听消息,而是细心地扎好包袱,沿着马路前行。

走了很长一段路,魏大勇看见路边有一座废弃的凉亭,旁边搭着偌大的草棚,想必原本是卖大碗茶的地方。

现如今,这里破败不堪,早就没人在此讨营生,只有众多的灾民滞留其中。

此时天色将晚,魏大勇决定就在这里落脚过夜。

他看见有人在草棚外生火煮饭,往里面扔几棵挖来的野菜,再倒点面粉,煮成面糊糊,就可以凑合一顿。

也有人默默地啃着自带的干粮。

因为刚出来逃难没两天,这些人手头多多少少还有些吃食,等再过几天,日子就难过了,恐怕只得乞讨为生。

魏大勇扫视一眼,看见草棚的一个角落,独自坐着一个少年,年纪跟自己相仿。

此人长得敦实粗壮,两手空空,身上的衣服跟叫花子一般,布满了黄色的泥点和泥斑,很是邋遢。

再看他的裤子,很可能在泥水里趟过,虽然眼下被太阳晒了两天已经干透了,不过黑色的裤子被黄泥水泡透了,几乎变成了黄色。

不单是穿的衣物不成样子,这少年面目呆滞,仿佛已然灵魂出窍,只剩下一个空空的躯壳。

惟有那一双依旧跳跃着生命火苗的眼睛,死死盯着人家手里的食物,还不住地用舌头舔一下干裂的嘴唇。

魏大勇心想:这个少年孑然一身,应该能够从他口中,掏出一些有用的东西。

他不慌不忙踱步上前,双手合什,面对这个失魂落魄的少年说道:“鹅米豆腐!小僧有礼了!”

那少年抬起无神的双眼,茫然无措地望着不知从哪里突然冒出来的小和尚,嘴角抽动了两下,似乎想说什么,却一句话也没能说出口。

看看少年令人堪忧的精神状态,魏大勇在他身边坐下:“小施主高姓大名?”

这个时候,少年像是突然有些醒悟过来,警觉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人,没有答话。

魏大勇当然可以露出一副凶相,威逼对方回答,不过他没有这么做。

就见他从包袱里掏出两个窝头,将其中一个递到对方面前,自己拿着另一个大口啃了起来。

那少年明显是长时间没有吃东西,已经饿坏了,毫不客气地接过窝头开始狼吞虎咽,因为吃得太快,险些噎得无法呼吸。

魏大勇把装水的竹筒递过去,少年连喝两口,又赶忙去吃窝头,唯恐魏大勇收回去似的。

有了食物进肚子,少年的精神头,恢复了一些,原本呆滞无神的目光,也变得稍微灵动起来。

魏大勇觉得以这个少年的岁数,必还有家人。既然此人独自一人,也许他的家人被洪水冲走了,也有可能是在逃难路上失散了。

于是,他换了个语气说道:“我知道你是因为黄河决堤出来逃难的,我就问你一句话,你想不想找回你的父母?”

少年的眼睛一亮,闪过些许的神采,连咀嚼也停止了:“此话当真?”

魏大勇神色一凛:“出家人不打诳语,只要你好好回答我的问题,我会尽最大努力,帮你寻找父母。”

少年连连点头:“小师傅请讲,小子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还是方才那个问题,你的姓名?”

“刘铁柱。”

“哪里人?”

“中牟县。”

魏大勇闻言心头一喜:“中牟哪个村的?”

“刘家庄。”

魏大勇没听爹娘提起过刘家庄这个地名,就问:“去过姚家镇吗?离刘家庄多远?”

“听说过,我们的镇子叫虎头镇,姚家镇是我们邻镇,总有二三十里路,我从没去过。”

魏大勇点点头,开始询问与洪灾相关的问题:“说说你看见的一切,就从洪水淹没刘家庄开始说起。”

一提到“洪水”两个字,就见原本浑浑噩噩的刘铁柱,下意识地打个激灵,似乎对这个字眼感到深深的恐惧。

他缓缓闭上双眼,回想着他十六岁生命中,那最为恐怖的一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