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开隋 > 第七十八章 兴国策 如掌阅

开隋 第七十八章 兴国策 如掌阅

作者:茅不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20 09:08:04 来源:转码展示1

宇文邕哪里会反对?赵开赚的钱里面,有四成是归他个人的,又有着教导太子、扶持亲信的野望,自然乐见其成。

强练不愿与勋贵多说话,鱼倶罗人微言轻,赵开只好自己做起导游。一路行来,随口介绍着各处城池搜集到的土地面积、人口和风俗情况。

这个时候,人口满万的,就算中型城市,人口满十万的,便是大城。人口超三十万的,不过建康、邺城、长安这几个帝都罢了。

这些数据都在城池上插着一个小牌,密密麻麻地写着,这却不算机密。

以他的口才,自然是极为引人入胜的,又自动把各种设计理由讲解清楚,一路行来,众人除了傻傻地观望和倾听,竟全无问题。

宇文邕、宇文孝伯、杨坚这些勋贵,虽然每日耳濡目染各种军事地图,哪里见过这么一眼阅尽天下的山川模型?无不在惊叹之后,愣愣地呆望许久,总觉得太过迷人,怎么也看不够。

基地的东南西北各有一个烽火了望台,这两日,他特意又在长安城区位加建了一个了望台,设定了从东走到西的参观路线,最终在长安城外纵观天下。

可不要小看这个参观的入场顺序,按照惯性思维,长安出身的勋贵,一定是以长安为中心,考虑一切军事行动的。赵开偏偏让众人先从东边进场,首次站在敌国的位置观感天下,受到的心灵冲击自然要大得多。

原先狭隘的,必然会增广胸襟;原先自大的,也定会明白渺小。就凭这个心理震撼,赵开就敢说,收百两银子门票,对豪掷万金的勋贵子弟来说,已经物超所值了。

整整半个时辰后,众人登上了长安城外的了望台,再次四顾,又是另一番完全不同的感受,整个参观天团各有心思,竟安静了下来,半晌无语。

这个过程,赵开称之为心理重塑。先给你一个下马威,生出江山如此多娇的惊叹后,再一路溯游而上,看到强敌环伺,生出胆战心惊的危机感来。

再到入了长安城登高望远,心生安定。此时,各人心里,便都有了一番建功立业的迫切愿望。

赵开仔细打量宇文邕、杨坚等人神游天外的神情,默默地等了一盏茶的功夫,才出声笑道:“陛下,诸公,承惠收取一百两银子做门票哩!”

杨坚已经来看过,心神最为轻松,闻言笑骂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谦之,你恐怕是第一个敢向陛下收银子的臣子了!”

宇文邕慨叹一声,恢复了从容之色,仰天长笑道:“如此江山,才不枉生我一场。诸卿,朕仿佛看到尔等领着铁蹄踏遍河东,饮马江南的魏巍英姿,我大周统一天下之时,便是你们封侯之日!”

此情此景,不论身边众人作何感想,无不热血沸腾,高声唱喏道:“臣等誓死追随,敢不效命!”

宇文邕满面红光,却收敛笑容,叹道:“大兄若是也在此处就好了,臣弟就可当面聆听大兄的教诲,这大好江山,正要晋公带领百官去收入囊中哩!”

尉迟纲笑道:“陛下如此敬重丞相,晋公岂有不知之理?老臣回去也定会转述给丞相知晓。皇家亲睦,乃是大周百姓之福。”

宇文邕颇为感动,举袖擦擦眼角,对尉迟纲肃容道:“朕本弱冠少年,要不是大兄拥戴扶持,哪里有我的今日?你也是朕的姻亲表兄,一家人莫说两家话。几句肺腑之言,不值一提,无须打扰大兄视听。”

尉迟纲极为受用,拱拱手,笑呵呵地不再说话。

宇文邕从腰间玉带上摘下一块随手白玉,丢给赵开,笑道:“赵卿,莫听那延罗的,就凭如此逼真的山川基地,就该赏。这块玉佩就当是朕为诸卿付的门票好了。”

赵开慌忙接住,苦笑道:“陛下折煞小子哩,这玉佩太贵重,我不敢收呀!”

宇文邕不以为然,道:“朕向来节俭,这玉佩不过装饰之物,价值不过几百两银子,收着便是。”

宇文孝伯笑道:“谦之,天子赐,岂可辞?陛下此举,也是为你打个招牌,以后不管哪家的儿郎来此,也不敢不乖乖交钱了。”

赵开珍而重之地放入怀里,行礼谢恩后,才转头对鱼倶罗道:“倶罗兄弟,陈公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你记得跟先生说一声,在东门外建个收钱处,把陛下的玉佩供奉起来,让咱那帮孤幼兄弟每日感念天恩浩荡。”

这是摆明要借皇帝的名头公开收费了。

尉迟纲脸色一黑,偷眼一瞧皇帝,只听他笑骂了一句“胡闹”后便不多言,也就咬咬牙,不再发作。

杨坚与宇文孝伯几人面面相觑,这是他们首次领略到赵开的厚颜无耻,内心大为叹服。

尉迟纲却是有些不耐,沉声道:“赵驸马,你前番危言耸听,现在已到了此处,且说来听听,究竟有何惶恐之处?”

赵开故作讶然道:“吴公还记得呐,小子以为经过这一番介绍,诸位已然明白哩!”

这也不算虚言,经过这么一场心理重塑,任谁也晓得,统一天下不是那么简单的,光靠粮食多、兵多将广就能打胜仗?尉迟纲自己没这个信心。

只是他不忿赵开小小年纪,竟然比他还冷静,更不信赵开真有宏大远见,便想叫他多说几句,抓着话柄,好羞辱一番。于是坚持道:“莫要推脱,动摇军心可是大罪,快快道来!”

宇文邕也想趁机整理一番长久国策,便笑道:“谦之但讲无妨,你我小辈探讨,纵有错误,正好请吴公指正。”

赵开揖礼领命,却没有直接开口,对着杨坚说道:“那罗延兄,你看完这江山图后,作何感想?”

杨坚感受到汇聚而来的众人目光,心中一紧,苦笑道:“不瞒诸位,我见到这个广袤天地,才知大周不过一隅之地,仅北边突厥,就是我们几倍的土地,强敌伪齐,实力与我大周只高不低。大周四围皆有敌国虎视眈眈,要真想一统天下,怕是要从长计议才好。”

宇文邕颇有同感,问道:“那罗延,计从何来?”

杨坚摇摇头,道:“臣心神乍乱,尚未想好。”

宇文邕望向其他几人,众人也是齐齐垂头。

这些人中,包括尉迟纲,都不是长于军事谋略之人,突然之间,就要想出一个统一天下的国策,确实为难了。

整个大周,估计也就宇文邕、于谨等有限几人,才能纵观全局。

当然,现在还要加上一个洞知历史的赵开。

越是如此,众人越是好奇,赵开能说出什么真知灼见来,都把目光转向了他。

宇文邕虽知赵开有些才华,却没报太大希望,笑道:“谦之,就你了,说说有何良策?”

赵开肃然道:“诚如那罗延兄所言,大周四围强敌环伺,论国力,不如伪齐、南陈;论军力,不如突厥,勉强与伪齐持平,略胜于南陈。五年之内,想要一统天下,就算多了几倍兵力,也极为困难。以小子构筑这山川基地的经验,有几个建议,请陛下和诸位指正。”

宇文邕急急道:“快快说来!”

赵开从容道:“所谓远交近攻,大周北有突厥、西有吐谷浑、南有陈国、东才是伪齐大仇。其一、深挖洞、广积粮。举全国之力,专事农桑,在各州府设立谷仓,就近纳粮。其二、胡汉一家,举荐寒门贤才。释放汉人奴隶,允许汉人募兵;其三,出使四方,远交近攻。联姻突厥,交好南陈,结盟吐谷浑,专攻伪齐;其四,扩充军队,设立长刀步兵,专破伪齐骑兵。”

他这几个策略,其实就是大周未来几年真实的国策,并无自己的创举。不过那是在宇文邕慢慢掌权的十来年里逐一实现的,从没这么总结性地提出来过。

这对赵开来说,却不过是掌上观纹。

其实还有一点,大周真的要扩充军队,必然要涉及到灭佛运动。因为大周八百万的总人口里,竟然有一百多万僧尼。但这个策略,赵开觉得太过一刀切,日后的反扑也会很大,自然不会主动提出来。

这几个策略一讲,其他人还在琢磨利害,宇文邕却是如拨云见日,完全打开了心中的雾霾,不禁大喜过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