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并蒂羹吗?
它是泰南一带在八百年前流行过一阵的美食,那时泰南还叫做江府。
江府因多藕而出名,每至莲藕丰收的时节,江府人就会下河捞藕。而江府的藕,又并蒂莲所长出的同心藕为上佳。相传只要以并蒂两朵莲花的叶片做底,将同心藕以秘法熬成羹粥喝下,即便多年不育的夫妻,也能在一年内诞下龙凤双生子。
龙凤二子截然相反,一人内向安静,一人便开朗活泼;一人精通水性,一人便愿上山岭;一人喜读诗书,一人便爱舞枪棍。若是一人长命百岁,则另一人必不足岁便夭折。
起初人们并不了解个中详细,都是好好养着双生子,直到各自平安长大。
但想要好好养育他们并不容易。双子必不可能兄友弟恭,只因一人谦良恭顺,另一人便离经叛道,一人敬长爱幼,另一人便不忠不孝。一旦一方身体康健过头,另一方就要小病小灾不断。
如此反复,除了父母之爱子,再无旁的可能将他们抚育成人。饶是如此,仍有数不清的夫妇,在多年未育后终于求来一子一女,却无法承受压力,最终选择将二者一起溺毙于产出同心藕的湖底。
终于,不知道是哪户人家先承受不住。兴许是个有上顿没下顿过惯了清贫日子的穷苦人家,或者是个家大业大亟待有人继承的豪门显贵,又或者只是个寻常百姓家里,有人轻轻地念出了那句咒语:
“我们把老二淹死吧,只淹死一个就好。”
淹死一个,让气运都集结在另一个身上;淹死一个,让不通诗书的得已考取功名;淹死一个,让自幼跛足的征战沙场。
淹死一个,让世代采藕为生的江府人,成为家家艳羡的皇亲贵胄。
那时江府多么显赫啊,世家大族集聚,文武百官参拜。百姓只知江府桃李满天下,不知当朝皇帝圣名。
而当外地人来到江府试图问询有关并蒂羹的秘密时,只有在最小的酒馆中听老板醉后胡言几句,方能窥得一二。
不是没有人想要夺取这美食的秘方,只是单取得同心藕已称得上天方夜谭。
江府人才辈出,那些个自知河底埋藏着自己最深秘密的达官显贵,心照不宣地封禁了长满莲花的湖泊。并不是不叫后人取用,只是秘密不该被没参与其中的人知晓,更不该便宜了外人好。
不过哪怕有人侥幸得了一叶并蒂莲片,又暗中挖出同心藕私下制成羹粥,也会因缺少最关键的一味药引不得其法。
实际江府对外也售卖着并蒂羹,只是同样没有使用秘法调制,只是普通的羹粥而已,美味则已,却无奇效。如今流传下的并蒂羹烹制方法,就是这份明面上的佳肴做法。
江府人靠着并蒂羹和双生子去其一的法门昌盛了足足十代。
后来?后来朝廷覆亡,新皇登基,下令斩杀前朝文武,九族一个不漏,家产悉数充公。大火连天在河岸烧了三日三夜,稚童的啼哭声与流出的血填满了江府上下,过城的河水都被染成通红一片,据说至今未褪,已然成了当地特色景观。
而从那之后,江府的水便不再出产并蒂莲及其下方的同心藕。并非因水质变化连鱼虾也不再出产,而是惨剧过后,江府的各大河流湖泊,一夜间深不可见底,凡下水之人,一个也没有回来。
并蒂羹就此成为古书上的奇闻轶事之一,又随着时光荏苒一步步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只有泰南一带的人们,仍坚信着有关龙凤双生子此消彼长的传说,并为其雕刻了形貌,称为——
执岁。
执岁又名生辰神,出了泰南,也有守节神、双子神、门童神的叫法。不论哪一家供着执岁,都必要一同供上一块未经雕琢的顽石,也就是岁石。
相传这块石头,便是当年将双生子之一沉塘时绑在他们身上用的。沉塘者的冤魂附着在石头之上,镇邪压祟的本质是,以更怨毒的亡魂逼得其他邪祟不敢靠近。
到了现代,岁石则有了美好的释义,人们称其为女娲补天裂时遗漏的碎片。
而双生子的恩泽虽不再眷顾,泰南一带的显贵人家仍找到了更适合他们的方式去帮助自己的子女掠夺他人的气运。譬如领养一名孤儿,譬如选中一名八字相近的替罪羊。
往往受益者自己是不知道受到执岁庇佑的,有关掠夺气运的法门一概被封存在高门的宗祠中,一代代更换着最高级的防盗措施,以防泄露出去。
至于生活在泰南的普通人家,不信执岁者好说,凡相信且供奉执岁的,各有各的祭拜方式。
称其为守节神的,往往在逢年过节或家中遭逢劫难时,才会将岁石与神柜请出,摆放在显眼位置,以求阖家安康。
称其为双子神的,非要诞下双生子,才肯停止生育。若是一家中迟迟未有双生子降临,要么受尽邻里亲戚的白眼,要么受不住压力以离婚终场。
称其为门童神的,会将怀上的第一个孩子人工引产,收集其残骸与母体胎盘和父亲双脚一起,放入特制的密封容器,安置在门廊之上。此后再出生的幼儿,则会吸纳兄姊父母的灵气,走出这片穷乡僻壤。
当然,随着时代发展,进步的思想随着电线网路传入闭塞的村庄,这些陋习也逐渐被更科学的优生优育方式取代。
只是对于从未借此获得过成功,甚至致使家庭不幸的人们来说,改变想法或还可能,一代不成,总有下一代会发觉传统的不合理。对于曾在其中谋得利益的人群,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舍放下哪怕听来十分荒诞的秘法。
尽管向他们讲明道理吧,说成功是运气,成功是人事已尽,成功是天赋与努力的结合体,可是谁又敢说,这背地里的腌臜活计,不属人意,不算天命?
他们不愿尝试,也不敢尝试。因为一旦得到,便没有人再想失去。轮番的教育与打压,无非是将明面上的供养转移到地下,无非是将身份敏感的影响,转移给不敏感的一方。
他们是现代的并蒂双生花,花开两朵,其下是淤泥和罪果。敢于去发掘真相的人群被深不可见底的罪恶淹没,再不能上岸将事实公之于众。
并蒂羹的做法确已失传,并蒂羹的效用却未必消散。
那一味最关键的药引,如今翻阅古籍细细想来,其实答案就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为何要供岁石冤魂?为何要求双子降生?为何要取子母血肉?
古之爱莲者,喜其淡雅、清香,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所以出淤泥,乃是自泥泞而生,着污秽降世。并蒂莲并非生长于任何水域,而是源自污浊的人心。
**、恶念,一丝丝对人世间不平衡的怨怼,都能供莲种扎根,于内腑生长。至于长成什么样,就要看提供营养的“母体”,有多少令莲生叶开花的淤泥了。
不错,最原始的并蒂羹,不局限于父母一方,不如说,因男人怀孕生子有违常理而心生反胃情绪的父亲,是更适宜双子诞育的温床。
这也是为什么哪怕身为血缘至亲,父母仍能狠下心将孩子溺亡。人的自私本性虽是莲花生长最舒适的环境,却也能成为摧花的辣手,使其连根折断。
仔细查考就会发现,这世上其实并没多少奇珍异物,无非是人心的多种形态。行善者能坐化出舍利子,作恶者自然也能凝结成……
竹子溪就是在这样浓烈的恶意中诞生的。
并非虚无,并不尖锐,不似锋利生锈的剪刀,划破手指后还带去深入骨髓的伤痛,也不像寒冬冷风卷过的空气,带着刺人的凉意,让人触之即退。
一定要形容的话,竹子溪更愿意称其为:脐带。无法斩断,与生俱来。是温润但滑腻的,握不紧,反倒会沾染一手鲜血。缠绕在每个人的生命中,如同夏季一场急雨,天气尚晴便泼洒落地,带着令人窒息的闷热潮意。
没有人能一生坦荡不与人交恶,更没有人能一生清白不被人记恨。实则负面情绪远比其他更易产生,毕竟人之性本恶,其善者伪也。
因此他与生俱来强大,就像修仙一途,堕魔总比成仙轻松得多。
“所以,这和你的过去有什么关系?”他在镜屋之中站立,拢了拢披散在肩膀上的长发,看着那一动不动的倒影,向对方问询。
和他对立站着的宁无虞用他的皮囊和他的口回答:“别急,马上要说到那里。你难道就没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比如……”
“执岁?”竹子溪明白她的意思。抛开进入《招魂》的玩家,也就是林嘉茵曾说过自己家也供奉执岁一事,副本世界中,江雨凝捏造出的林家崇拜的也是这位奇怪的神祇。
但他其实没什么兴趣:“比起这个,我更好奇系统的事。你能回答吗?”
宁无虞一阵沉默,从镜中伸出了他那只苍白透着青筋的手:“跟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