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开局一个东宫 > 第10章 英年早逝的太子

开局一个东宫 第10章 英年早逝的太子

作者:郁郁葱葱2010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27 01:19:52 来源:文学城

10

虽然颜色种类不算丰富,但比起之前只有黑白两色的可强多了。再加上这些图都是吴诩亲手画的,与如今世家大族推崇的清雅出世的画风完全不同,十分喜庆可爱,颇符合世俗百姓的审美。

至于教材内容,那反而不是什么问题。

毕竟,印刷技术一出,接下来的操作就容易多了。

如今的世家依然以家族藏书为傲,轻易不肯把自家的书籍拿出来,便是亲朋好友想要借阅都不容易,更不要说上交给国家了。

但李治和吴诩是什么人呐,几世混下来,脑子里存的典籍都够开一座图书馆了。

都不用吴诩出马,李治这边随手就能默出一套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出来。

但吴诩到底心疼太子的身体,皇帝夫妇也时刻关注东宫动向,李治也不好太操劳,只能跟吴诩商量着先整理了一套适合小学的教材出来,交给二皇子去印制。

别看只是小学教材,两人精心挑选了律学、文学、数学和科学作为主科,另编撰汉语拼音和思想品德两册全年级向教材。

教材有了,就剩师资和生源了。

眼下新朝立国还不足十年,前朝一些文人大儒还有不少遗于野,这些人或多或少受过前朝世家权贵的打压,对做官没啥兴趣,但学问却是极好的。

这不就是极好的师资么?

至于生源,这还真不用担心。

这时代想要靠读书出人头地的人多得是。

此外,吴诩还想到了另一个重要生源。

为此,两人特地微服出宫了一趟,专门去走访之前朱皇后主持组建的那些慈幼局。

前朝政治**,民不聊生,再加之后的战乱连年,像建武帝这样失去父母家族庇佑的孩子就特别多。

其实,在新朝建立之初,建武帝为了防止世家趁机掠夺人口,就让个州府组建专门收容这些孤儿的慈幼局,但成效如何,还真不好说。

李治和吴诩带着打扮成家仆的一干东宫侍卫到京都城外不远的慈幼局,装作城中富户,借募捐之名查看了局里的孩子。

结果这一看,两人的脸色都变了。

这间慈幼局是朱皇后前不久才筹办的,当时在册的孩子差不多有一百二十余人,如今却……

吴诩不动声色道:“孩子倒是不多……我之前只道慈幼局会人满为患呢!”

慈幼局的主事是个面相憨厚的中年男人,自称老侯。

“两位郎君有所不知……”老侯一边引着李治和吴诩去到慈幼局会客厅,一边道:“自从皇帝老爷下了令,买卖人口这事可就做不得了……皇后娘娘仁德,筹建了咱们这慈幼局,娃娃们总算有个遮风挡雨的去处……只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局里进项少,娃娃们饥一顿饱一顿总不是办法……”

说到这里,老侯又恭维了李治一句:“当然,也有不少相郎君这样的善人捐助……”

李治恰如其时露出忧虑之色:“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此时,会客厅已在眼前,吴诩让随侍的护卫在外间等候,自己跟着李治入内。

老侯引着两人到厅堂坐下,倒了两杯粗茶,笑道:“鄙处无好茶,委屈两位郎君了。”

李治两人自是不会在意,但也没有喝那茶。

老侯笑眯眯问两人道:“两位郎君此来,可是为了领养之事?”

这话问得李治和吴诩两人面面相觑。

吴诩眼珠儿一转,笑道:“侯翁说得是,却不知这‘领养’该如何运作?”

慈幼局毕竟是国立机构,一应支出全靠国家财政支持。朱皇后之前考虑到年岁太小的孩子在慈幼局恐怕很难得到比较妥善的照顾,就允许当地百姓按照程序收养慈幼局的幼儿。

根据这条规定,吴诩一开始预估,如今慈幼局里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应该比年幼的孩子要多些,正好可以去上学。

但今天两人在局里看到的结果却是出乎意料的。

三岁以下的孩子确实不多,但也不少,超过十岁的孩子却是极少。

这就有些古怪了。

现在,这位主事一提‘领养’,李治两人就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前朝曾经有位仁君极度厌恶人口买卖之事,一度取消了奴籍,不允许官宦富户蓄养奴婢。

官宦富户便想出对策,将买来的奴婢对外称是收养的子女,令其称主家为‘爹’‘娘’。

这种操作,就是官府来查,也没有办法干涉。

想来那老侯所说的‘领养’也是这种操作。

果然,那老侯见吴诩对‘领养’十分感兴趣,便开始介绍业务了。

也诚如两人所想,所谓‘领养’,就是官宦富户买用奴婢的说法。

而这家慈幼局消失的这些孩子,除了少数走正常流程被百姓认养走外,几乎全部进了那些官宦富户家里了。

还好建武帝立国之初就废除了贱籍,要不然,这些孩子还不知道会被弄到什么鬼地方去呢!

吴诩越想越生气,但又不能立马发作,正想伸手去取茶喝了顺气,却被李治不着痕迹的拦了一下。

青年神色如常,甚至还带着一丝浅笑。

“不知我们今天可以带人走么?”

闻言,老侯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黄牙:“郎君放心,您看中哪个只管开口,手续慢慢弄便是……对了,不知两位郎君是哪家府上?要领走几个人?男娃女娃?”

说着,老侯不知从哪里掏出一个册子来,开始提笔记录,甚是熟练。

吴诩与李治快速对视一眼,笑眯眯开口道:“我家郎君是京都李氏之嫡长子,城中最大的那座房子就是咱府上。”

老侯听完一脸茫然:“京都李氏?”

吴诩继续道:“人呢,不拘男女,我们都要了。”

老侯:“都、都要了??!”

吴诩点点头,戏谑道:“包括你。”

老侯指着自己的鼻子,不可置信:“我???”

李治被两人的对话逗笑了,拍拍手掌召了亲卫进来,吩咐道:“带走吧。”

老侯不及反应,就被两个壮硕汉子堵了嘴拖走了。

东宫亲卫们立刻将慈幼局内外检查了一遍,把所有可疑人物都堵嘴绑了。

之后,吴诩带人翻找了管理人员的住所,找到了好些账册和不明来路的财物。

“这帮可恶的东西!”吴诩气咻咻地把这些东西拿给李治看。

李治的脸色也不好看。

天子脚下,这些人就敢这样放肆,别的地方怕是……

吴诩看他神色不对,顿时有些懊恼:他居然又忘了这位殿下的身体好像不太好= =

“把人送去诏狱。”吴诩交代了亲卫头领一声,就拉着太子殿下的手,笑道:“咱们去看看小朋友们吧~~~”

当日,京都小学第一批学生就到位了。

吴诩回宫就跟朱皇后告了一状,把后者气得不行,当下就命心腹带人去查京畿附近那些慈幼局的情况。

另一边,建武帝已经得知了太子夫夫两个微服出宫的事,听绣衣使汇报到慈幼局的事时,这位气得直接拔刀了。

“混账东西!简直是%……&*¥#……”

绣衣使总指挥立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喘。

建武帝骂骂咧咧发了一通脾气后,就让绣衣使的人都下去办事了。

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弄鬼,那些人是不想活了!

皇帝陛下甩甩袖子,招呼了一旁那个眼观鼻鼻观心的中年内侍一声:“愣住干什么,去看看慧娘去,这事八成要气坏了她!”

中年内侍笑了笑,并不接话,脚下已麻利地向中宫方向走去。

建武帝来的时候,朱皇后已经被吴诩哄好了。

她手上拿着一本小学拼音课本,正微眯着眼看得入神。

“原来这个字可以照着这样念,哎呀,这什么拼、拼音可太方便了!”

吴诩在旁笑着补充道:“统一读音,简化文字,这样百姓都容易学习,朝廷但凡有什么政令,也能靠自己看懂,免得被官吏欺骗盘剥……”

朱皇后闻言,不住地点头。

“百姓若是有什么冤屈,也可以靠自己写状纸了……”朱皇后开始发散思维。

吴诩笑道:“是的呢……”

这时,建武帝背着手缓步进来了,对着吴诩道:“幺儿,你怎么这么机灵?二哥儿他们几个但凡又你一半聪明,我何至于天天生气!”

眼见丈夫又要开始数落儿子了,朱皇后顿时不乐意了,把手上的书拍到建武帝手上。

“二哥儿怎么了?这书可是二哥儿负责印制的!”

“咦?”建武帝拿起书一翻,神色变得郑重起来。

他之前听说自家好大儿把一座作坊交给二哥儿,后者把那作坊围得严严实实,秘密捣鼓了一段时间,却原来在弄这个?!

“这书印得不错,还是彩画……”

建武帝摩挲这书页纸张,翻来覆去地看。

这书是按照现代书籍的装订方法制作的,每一页都有插画,十分适合学龄儿童。

“幺儿,这、这书……”

吴诩看皇帝陛下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顿时乐了。

“您喜欢就好,我已经让人给您送了一套到御书房……”

说着,吴诩又向建武帝展示了其他课本。

“这么多啊?”皇帝陛下神色有些复杂,怜惜地看向吴诩:“幺儿,你要是缺钱了,尽管跟阿爹开口……”

吴诩:???

“这纸张看着就不一般,还有雕版……”皇帝陛下一脸肉痛,“你这孩子也太实诚……”

朱皇后也附和的点点头:“你们这两个小家伙也没多少进项,这样大手大脚花钱可使不得……陛下,不如这些制书的费用从内帑出吧……”

吴诩这才明白皇帝夫妇在纠结啥,不由笑道:“这批书并不贵,制作也不难……”

“我随时能让二哥儿印个一百套出来^_^”

皇帝夫妇:!!!

基础教育搞起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英年早逝的太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