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 第202章 你是地主头子

洪武三年,朱元章终于决定,在全国各地推行户贴制。

由于是在全国范围推行,不但规模宏大,对户贴的制作标准自然也要严格得多,新户贴除了有原有的几项外,还增加了士绅家里的奴婢数量,并且为了公平公正,朱元章下令制作户贴的所有官员,无论大小只要参与过监制过程都要在户贴上签字画押,防止有些官员投机取巧。

于是,大明的户贴制正式诞生了。

至少在诞生之初,户贴制有利于明朝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朝廷的税收,进而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是一项国富民强的政策。

然而,任何制度都不能一成不变,否则,就会变成制约社会发展的枷锁。

朱祁镇知道,若是下旨废除户贴制,必然会遭到百官反对,甚至他们压根就不会去思考,户贴制究竟该不该废除,只揣着一句祖制不可违,就跳出来反对。

可是,有些事是必须要做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只能走下去。

哪怕我这个皇帝亲手推翻了大明朝廷,也总好过被别人造反。

朱祁玉眉头紧皱,他很不理解,为何皇兄变得越来越激进。

最近这一年多以来,皇兄的所作所为,实在让人瞠目结舌。

亲率大军伐漠北,平倭寇,十足的一副千古明君的气派。

可是,动不动就要改祖制,大肆抓捕朝廷官员,却是一副专横跋扈的暴君形象。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有的时候,他很迷茫,自己究竟是该怎么办?

现如今江南人人自危,甚至波及到京师,满朝士绅官员已经表现出极大的不满,他担心有一天,皇兄刚愎自用,终将引来反噬。

现如今,大明百年来的户贴制也要改了吗?

如果没有户贴限制,如何控制百姓流动?

如果农户都去作坊务工,没人种地,粮食怎么办?

更严重的,如果军户也去务工,没人当兵,打起仗来怎么办?

朱祁镇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便笑着说道:“新政涉及到方方面面,很多细节朕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吾弟若是想知道答桉,不妨亲自去一趟蔚县。”

“蔚县?”

“不错,就是蔚县,正好和于谦做个伴。”

“于学士也在蔚县?”

朱祁镇点点头,说道:“蔚县是新政的试验点,这一年来,商辂干的还算有些模样,等你亲自到了那边,才会理解,朕所说的新政究竟是什么,朕所追求的天下是什么样子!”

朱祁玉这才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他现在急切地想知道,让皇上不遗余力,甚至不惜和全天下作对的新政,究竟是什么模样?

这时候,怀恩前来禀报,内阁曹鼐、张益求见。

朱祁镇顿时有些头大,可想而知,这两位老哥肯定满腹怨言,特别是张益,据说亲自跑了一趟漠北,想来吃了不少苦头。

不过,又不能不见,只好摆手道:“让他们过来吧!”

朱祁玉起身告辞,曹鼐和张益来到书房,叩拜行礼。

“两位卿家免礼!”

朱祁镇努力挤出一丝微笑,摆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

“谢皇上!”

两人站起身,曹鼐忍不住说道:“皇上,您,您……唉!”

朱祁镇抬起手,微笑道:“曹卿家不要着急,有什么话慢慢说,怀恩,去倒茶!”

曹鼐摇了摇头,说道:“皇上,您出去……倒是跟我们说一声啊,这么大的事,老臣竟然事先毫不知情,实在是……有些不合适啊!”

他很想大喊一声,我是堂堂内阁首辅,我是首辅啊!

张益紧跟着说道:“皇上突然不辞而别,臣等心中甚是不安,后与礼部尚书邝埜追去了漠北,只看到一个唐行古……”

朱祁镇听到这里,突然意识到,对啊,唐行古这家伙在哪了?

新政即将推行全国,手底下得有人,现在很多得力的部下都不在京师,比如说张懋,暂时住在黔国公府,没错,其实他压根就没去安南,只走到云南就停了下来。

哈铭、陈懋、井源这些得力干将,分别镇守在西北和北方防线。

文臣之中,最靠的住的是于谦,其次是贝琳、商辂等人,太少了,远远不够。

年轻翰林之中,倒不乏一些开明之辈,可是,这些人现在还没有成长起来,说话的分量差了些。

唐行古倒是个不错的人选,这家伙最大的优点就是……识时务!

自从被掌掴以后,此人就彻底蜕变了,上次群臣议论开海的事,唐行古几乎用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朝廷。

张益在一旁絮絮叨叨说个不停,朱祁镇只面带微笑,时而点一下头,根本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两人犹如怨妇一般,诉了半天苦水,总而言之一句话,下次再有类似的情况,跟我们内阁说一声好不?

要不然,南京都打翻天了,内阁却毫不知情,我们内阁不要面子的啊?

这还不算,内阁大学士说抓就抓,家也给抄了,事先我们也不知道!

照这样形势下去,等着哪天早上醒来,发现自己家被人抄了,也不会觉得很诧异……

朱祁镇也不反驳,始终面带微笑,听他们说下去。

两人直到把自己说的口干舌燥,实在没什么话好说了,这才告辞离去。

朱祁镇吩咐怀恩:“去吧唐行古给朕叫来!”

唐行古就在都察院当值,听到皇上召见,几乎是一路小跑着来到御书房。

“臣唐行古问圣躬安!”

“朕安!”

朱祁镇笑笑,他突然感觉到,其实御史也没那么令人讨厌,甚至还有几分欣赏。

“唐卿家,漠北之行如何?”

唐行古不动声色道:“回皇上,臣此行漠北,感触颇深!”

“哦?有何感触,且说说看!”

“是!”

唐行古顿了顿,似乎在酝酿着什么。

“自有明以来,前元势力虽退回漠北,却一直对我大明虎视眈眈,自太宗皇帝起兵北伐……”

朱祁镇听着听着就发现不对劲,刚还想夸一夸这家伙懂事,立刻就来了一套废话文化。

唐行古这番话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废话文学,全篇高谈阔论,倒是没什么错误,唯一的问题就是,全是废话!

朱祁镇突然想到,这货似乎很有当发言人的潜质啊!

回头给他放鸿胪寺去,专门负责接待外宾,主掌朝会仪节,当个发言人什么的,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唐行古足足说了小半个时辰,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你把北元灭了,你很叼!

朱祁镇听的直打瞌睡,终于等他说完,这才摆了摆手,说道:“朕有事跟你说!”

他现在不想说任何废话,就连用词也是尽可能简洁明了。

“皇上请吩咐!”

“大明百年来,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初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有些应该改一改,你觉得呢?”

唐行古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道:“臣觉得,皇上说得对!”

朱祁镇问道:“那好,你说说看,怎么改?”

唐行古立刻回道:“皇上说怎么改,臣就怎么改!”

朱祁镇突然意识到,这货似乎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不知道执行力如何?

“朕准备改户籍,允许百姓自由择业,自由迁徙。”

唐行古点头:“将百姓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臣深感认同!”

朱祁镇说道:“朕准备改军队,废除屯田制,改为募兵制!”

唐行古再次点头:“屯田导致军队战斗力严重不足,臣认同!”

朱祁镇说道:“朕准备改吏制,在九品以下设置十品、十一品、十二品吏员,并且,考核优秀者,可以从吏员晋升为官员,同理,官员考核较差的,降为吏员!”

唐行古脸色变了变,却还是说道:“能下能上,调动官员积极性,臣觉得……可行!”

朱祁镇继续说道:“朕还准备改科举,以后不光考四书五经,要考天文地理,物理算术!”

唐行古咬了咬牙,艰难地说道:“皇上,这个真不行!”

“哦?”

朱祁镇反而笑了,问道:“为何不行?”

唐行古用力摇头道:“启禀皇上,读书人是大明的根基,科举不能动啊!”

朱祁镇反问道:“朕来问你,科举是选拔人才的,是不是?”

“是!”

“若是选拔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朝廷的需求,你觉得这样科举还合理吗?”

唐行古再次摇摇头,说道:“臣以为,经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已经是大明最顶尖的人才,若是这些人都不能胜任,那就没有人可以胜任了。”

朱祁镇澹澹一笑,说道:“好,朕就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燧发枪你会造吗?”

“这个……”

唐行古迟疑片刻,说道:“臣大致知道一些原理……”

“朕就问你,现在让你动手造一支燧发枪出来,你能不能做到?”

“臣……做不出来……”

“朕再问你,燧发枪重不重要?”

唐行古只得点头道:“重要!”

“有多重要?”

“这……关系到大明整体军事力量,自然是十分重要!”

“那好,你说说看,谁能造出来?”

“王恭厂的匠人……”

朱祁镇收起笑容,缓缓道:“如此重要的东西,堪称国之利器,你一个进士出身的翰林造不出来,还不如一名匠人,你现在还觉得,单纯用四书五经选拔人才,很合理吗?”

“这个,这个……”

饶是唐行古口舌如黄,却也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应对。

朱祁镇神色凝重,继续说道:“朕要的不是每天捧着论语,子曰前,子曰后的,朕要的是真正能做事的人,能造燧发枪,造飞虎炮,能修路铺桥,能造宝船的人才,你现在还觉得科举很合理吗?”

唐行古神色慢慢转变,说道:“臣懂了!”

“懂了就好,朕会在新年初一发下诏书,宣布全国推行新政,到时候定会有人跳出来反对,你该怎么做,不需要朕多言了吧?”

唐行古点点头,不就是吵架吗,我擅长啊!

御史嘛,就是干这个的,咱专业!

不过,这次要面临的将是一场硬仗,需要提前做一些工作,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皇上能否将新政的各项条款细说一番,臣想多了解一些。”

“如此甚好,朕正准备传待诏翰林来整理,就由你来代笔吧!”

“是!”

唐行古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提起笔开始记录。

朱祁镇理了理思路,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全数说了一遍,唐行古一一记下,接下来,就需要回翰林院去加以润色,然后由内阁票拟,司礼监盖章,便可昭告天下。

唐行古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纸张收起来,正准备离开,似乎想到什么,便说道:“臣再多说一句,皇上刚刚提到的关于土地方面的改革,特别是降低租金,恐怕很难实现。”

朱祁镇摆手道:“朕主意已定,再难也要推下去!”

唐行古神色纠结,迟疑道:“臣有一句话,不知该说不该说……”

朱祁镇不耐烦道:“说!”

唐行古显得有些犹豫,思索再三,终于还是鼓起勇气说道:“天下的土地,七成在士绅手中,这其中……皇庄占了很大一部分……”

说到这里,他便没有继续说下去。

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在大明朝,皇帝才是最大的地主,你不是要改土地吗,降低租金,来呀,从你自己开始啊!

如果你自己都不去做,所谓的新政,岂不成了废纸一张?

朱祁镇顿时陷入沉思,半晌之后,他才说道:“朕知道了!”

唐行古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朱祁镇再度陷入沉思,这番话倒是给自己提了个醒,只盯着士绅官员了,却忘记了,自己才是最大的地主。

“怀恩!”

怀恩赶忙上前:“奴婢在!”

朱祁镇说道:“朕想去皇庄看看,你挑一处距离京师比较近的庄子,明日一早,随朕一同前去!”

怀恩愣了一下,心说这么多年来,皇上从没有关心过皇庄的事,今天这是怎么了?

不过,既然是皇上的吩咐,他马上应道:“奴婢这就去准备!”

朱祁镇这才起身,回乾清宫去休息。

两个多月没见钱皇后,甚是想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