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嬴政,秦国之下很多人都在更认真倾听。
尤其是被天幕“点过名”到现在还没死的,比如英布,比如韩信等,在听到“成名战”这几个字的时候,多多少少有些期望。
有些甚至想,天幕现在讲这些,谁知道秦末的乱世还会不会来,更何况现在才是什么时候,咸阳那位还活着,有那位坐镇,估计这秦国想乱,也乱不到哪里去,可他们却已经被天幕给“揭了底”,与其想未来那些没有定数的,不如先想想当下。
想想怎么活命才是要紧事。
既如此,如果有天幕背书,岂不是能力越强,越是自身的保障?
这么着,不少人都开始盘算起来。
但天幕能再讲出些什么来,他们心里也没底,只能越发认真听着,搜集且牢记所得到的各种信息。
现在天幕讲的显然更是重点中的重点,更让人想要凝神细听,迫切想要知道这场战役究竟是怎样的——
【楚国出兵了,动静也不小,甚至带的人还挺多,然而宋义在带领军队走到安阳这个地方时,就按兵不动了。】
【整整四十六天,一直寸步不前,而此时距离巨鹿,还有五百里。】
众人:“???”
这倒是有些把他们搞蒙了,不是要出兵吗,怎么就按兵不动了?
【对于这样的情况,项羽终于按耐不住,去问宋义,想要催宋义出兵,然而宋义的回答是——】
【他觉得现在应该等着秦国和赵国的军队两败俱伤,然后他们好坐收渔翁之利,万一秦军那边胜了,到时候秦军的兵力肯定也会出现疲惫的情况,到时候他们再出兵去攻打也不迟,如果是赵国那边胜了,那更好,他们可以一起跟着痛打落水狗。】
【宋义觉得自己这番话很有道理,认为项羽不如自己懂得运筹帷幄,还觉得项羽过于盛气凌人,于是为了挫一挫项羽的锐气,还故意颁布了一条间接打了项羽脸的军令,即——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就是说,不服从命令的人等,全部都要斩首。】
听到这里,田荣忍不住嗤笑出声,这楚国,不也是这样?而且更加无耻才对!
另一边赵国相关的人也是脸色不好,尽管现在天幕说的这些都还没有发生,可这楚国既然都决定出兵了,怎么还来这一套!
那个叫宋义的,可当真是无耻!
至于此时此刻被天幕揭短的宋义......心情实在是难以言说。
不过他觉得自己这番话也没错。
打仗不就是这样?更何况先前那诸多战役中,也不是没有过类似的策略。
他并不觉得自己哪里有错。
怪只怪那项羽确实太着急。
正巧这时候天幕也在说——
【其实宋义讲得也没错,战场上瞬息万变,确实要看准时机再出手,既然是救兵,也要讲究一下“神兵天降”的排场才是。】
宋义听着不由得连连点头。
看吧,天幕果然也是这样认为的。
他就知道自己说的没错——
【但问题是,这种坐山观虎斗,瞅准时机再出手的策略,也要能出手才行啊。】
【在五百里开外的地方就停下来了,就算秦国和赵国的战斗分出个胜负,想要摘桃子赶过去都来不及了吧?】
宋义:“............”
【先前宋义还劝谏过项梁,让项梁不要被三战三捷的胜利蒙蔽了眼睛,从这一点上看,倒也算是个明白人。】
【然而这次宋义当上将军带领楚军,却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
【这起义队伍谁拉起来的?是他吗?】
项梁冷笑一声,怎么可能。
然后摸了摸侄子项羽的脑袋,心想自己战死后,他这侄子的性子,倒也还是一点儿都没变。
冲动,耐不住性子。
这可不好。
但项梁说,项羽又不好好听,只得在准备赶回老家的“忙碌”中,还督促项羽好好听天幕说话。
他有种预感,这场战役,没准和他这侄子有关......
【先前也说过项梁的起势,说到底,这支起义的队伍,实际上是项家拉起来的才对,所以换句话说,宋义虽然是上将军,名义上是这支楚军队伍的统帅,可真到了关键时候,也不一定能指挥得动这支被项家拉起来的起义军队。】
【再有就是,他在人家项羽面前这么说,有没有想过,项羽他叔父项梁之所以战死,有一部分齐国没答应联盟的原因在?】
【现在宋义又搞这一套,这还不得让项羽想起他叔父是怎么死的?】
【人的恨意总得有个依托,宋义这么一搞,显然撞枪口上了。】
【再加上宋义在安阳也不闲着,不过他这种不闲着,不是为了搜集情报或者观察战局什么的,而是送他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不仅亲自将他儿子送到了无盐县,还大摆宴席招待宾客......据说那时候天气严寒,还大雨不停,士兵们正饥寒交迫呢。】
【看看宋义这做的,又是齐国,又是送儿子去为相,还下那种命令打项羽的脸,这不就是妥妥的作死的节奏嘛。】
宋义:“............”
救命,有些呼吸不上来。
不知道为什么,他仿佛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
果不其然,就听天幕继续说——
【十一月份,天气寒凉下雨,士兵忍饿受冻,宋义那边大摆宴席,假公济私,项羽便趁此机会,准备收揽人心。】
【于是在宋义送完儿子回来后,就被项羽给逮起来了,什么上将军,没有兵权在手,不受士卒们拥戴,不还是说逮就逮,不仅被逮,还被项羽毫不犹豫给杀掉了,并且在其后聚集三军,提头示众,表示这是楚怀王密令他行刑并处置宋义的。】
【正好宋义又是才送完儿子回来,项羽就还给宋义安了个谋反的罪名,说他和齐国准备合谋反楚,所以杀了他是正当的。】
【之后项羽还派人去追杀宋义的儿子宋襄,一直追至到齐地,把宋襄也给杀了。】
【再之后,项羽被楚怀王任命为了上将军,这下没人再挡在他前面了。】
嬴政不由得眯了眯眼,现在越发确定,这场战役的主角,大概就是这项羽了吧。
不过这项羽的名声在先前并不显,也不知道天幕会说出什么来。
而且嬴政也想象不出来,这一场战役,究竟是怎么成为这个人的“成名战”的?
【项羽一直想的就是继续出兵,所以拿到兵权以后,当然就是要前往巨鹿战场了。】
【不过在此之前,宋义还在的时候,楚军待在距离巨鹿五百米开往的地方时,章邯那边也并不是什么都没做,在继续说项羽之前,先让我们来看看巨鹿这个主战场上,章邯都做了些什么——】
天幕说到这里,又放出一张地形图。
对于天幕“爱放”地形图的行为,众人也都习惯了,抬头看起来,发现地形图上在黄河横向的位置标注了一条通道。
而这条通道穿过黄河,直达巨鹿城下。
【章邯在黄河渡口建筑了一条运粮甬道,这条甬道直通巨鹿这个主战场。】
【这么做的有利之处就是,从敖仓运来的粮食经过黄河水运,再转到这条甬道上,能够源源不断运到巨鹿围城前线。】
【此时章邯算是“后勤”,而在巨鹿主战场指挥的则是副将王离。】
【有源源不断的粮草运输,加上王离手里十多万的精锐军,对巨鹿的攻势越来越猛。】
【他们这里粮食充足,而巨鹿城内则是快要弹尽粮绝了。】
【这时候,在巨鹿城北的地方,陈馀手里应该还有几万人的军队,其他各国也有援军,但简单算一下,张耳的儿子张敖只带来了差不多一万人,魏国和齐国的田间,总共带来的还不足一万人,燕国臧荼带的人倒是多点,但也差不多只有三万人左右。】
【虽然这几国的援军少,但也还是有的,可问题是......这几国带来的援军,同样和楚国一样,选择了按兵不动。】
赵国人听到简直要气死了!
可以,猛猛记名字,以后绝不同这些人为伍!
但下一秒,又听天幕继续道——
【而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赵国这边,赵歇和张耳一直催促陈馀前来解围,可陈馀的回答却是,他觉得秦军实力太强悍,看这个情势,他出兵也是去送死,还不如留下手里的几万人,这样将来还能找准时机报仇。】
【简直把见死不救说得冠冕堂皇,但赵国那边使者的态度是,都兵临城下了,还以后什么以后!要死大家一起死好了!】
【于是陈馀不得不心痛拨了五千人给赵歇派出的使者陈泽。】
【然后这五千士兵上了战场。】
赵歇和张耳等人的心顿时揪起来,然后呢然后呢?
看看陈泽的慷慨陈词与坚决态度,赢不了就一起死,所以这五千士兵上了战场,会不会在逆境中能够——
【结果就是......全军覆没。】
“............”
【其实这也不怪这些士兵抵不住。】
【秦国,还是很强的,再算一下,这时候从陈胜吴广起义到现在,其实也才将近两年的时间。】
【两年时间,秦国就能将这些起义军和六国的复国运动打到这份上,谁看了不得说一句,秦国当真不愧是战争机器。】
【但有时候历史就是很神奇,成败可能在一件小事,成败也可能在一个人身上。】
【章邯手里有将近二十万大军,王离手里有十多万大军,算起来有将近四十万大军左右,而我们这时候再来看看项羽手中的军队人数——满打满算,才堪堪五万人,而这五万人,还算是楚国最后能集结起来的人数。】
【所以说,成败在此一举,失败了,谁都要玩完。】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这五万人,才经历过项梁的大败,被打得可惨,惨到章邯都觉得这些楚国士兵不足为惧了,所以章邯才没去追击这些逃跑的楚**队,没有选择斩草除根,而是选择了北上围攻赵国。】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楚国的士兵前往巨鹿战场,可想而知,信心能有多足,又能有多自信?】
所以已知这么多优势条件,他秦**队究竟是怎么败的?
嬴政不由得捏了捏眉心,看了章邯一眼。
章邯此时也是脸色有些不好,毕竟结果已知,能猜得到,所以此时听天幕说这些,就越是想不通。
想不通的同时,心下也越发忐忑。
究竟是怎么败的?
这大概不止是秦国朝堂在思索的问题。
毕竟听上去,秦**队可是占尽了优势。
【项羽北上,要前往巨鹿战场,就要渡过黄河,可黄河现在有章邯在管后勤,毕竟要保证黄河的运粮甬道通畅,所以单是渡过黄河这一点,就不太容易,但章邯的防备也不是面面俱到,比如这条甬道的东部防备就相对薄弱了很多。】
【选定要渡河的方向,项羽在黄河边,先命令英布和一位蒲将军率领两万军队渡河,这两万军队渡河后,便破坏了秦军的运粮甬道,这点很关键,算是破了秦军的粮食供给,而且初战小胜。】
【但刚才也说了,这个地方是秦军布防的薄弱点,所以在英布这两万先锋部队小胜之后,章邯便迅速集结了秦军主力,开始向英布反扑,不过这时候英布也成功给项羽报信了,等待项羽率领剩余的三万楚军前来增援。】
【这里不得不简单提一下英布——其实章邯聚集兵力前来反扑的速度,要比项羽率领军队增援的速度快,所以这就意味着,英布率领的两万先锋部队,要先顶住章邯的反扑,这样才能等到项羽的增援,否则就算项羽增援后面到了,恐怕也事成定局。】
【而英布做到了吗?他做到了,并且还成功拖住了不断赶来的章邯主力军。】
两万军队就拖住章邯召集的主力军,确实不简单。
嬴政总有预感,这天幕所说的秦末乱世,这些将星人才,到这时,才真的是要一个个涌现了。
所以这英布都如此不简单,那这项羽?
究竟又能不简单到什么地步......
【在英布拖住秦军的情况下,项羽带领三万楚军增援也赶到了。】
【战局开始急转而下,章邯没有夺下这条往巨鹿城下运粮的甬道,所以此时王离那边,开始面临断粮的危机。】
【我们从先前章邯对战项梁的时候,不难发现,在对战项梁失败后,章邯就带领军队败走,然后在濮阳这个地方积蓄力量,而这一次,没有抢回甬道,章邯也是再次带着秦军退下了,并且他还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楚军就是来断这条运粮甬道的。】
【其实这么想也没错,楚军好不容易渡河,并且抢下了这条运粮甬道,能够断秦军的粮,肯定要好好看守住吧?】
【毕竟粮食供给,可是对战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军队每天都要吃粮,粮食能维持精力,稳住军心,所以没粮是万万不行的,正常来说,只要守住这条粮道,断了秦军的粮,用拖字诀,化攻为守,既稳妥,也能有更多希望拖垮秦军。】
【章邯不会不知道,但估计他觉得王离那边还能坚守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足够他再次整军待发了。】
这倒符合章邯的用兵特点。
嬴政也不觉得这决策是错的,现在就看这两方军队谁能把握住时机,一个是拖住时间,一个是在有限时间内整顿军势。
不止是嬴政,包括其他人也基本上都是如此想的。
按常理推算就是这样,若是让他们抢占到这条粮道,必然也是要死死守住,好拖垮秦军那边,等待秦军的崩溃。
可天幕接下来说的话,却是出乎所有人预料——
【时间对于所有人而言,都变得很重要,楚军士气大振,其他国的援军也看到了希望,大概率都准备守着这一份优势了。】
【但在项羽这里,却完全不准备遵循这份保守又稳妥的守粮策略!】
【在他这里大概就是“时不我待”,让他安安静静守着粮道是不可能的,而且项羽不仅不打算用拖字诀守着这一条运粮甬道,还下令五万楚军在渡河后,直接凿沉渡船,并且打破锅釜,烧掉房屋帐篷等,并只允许士兵带了仅仅三日的粮食!】
【这就是“破釜沉舟”这个成语的出处——项羽准备直接再次和秦军硬碰硬,决一死战!】
一时间,秦国之下大多数人都惊了。
他们无不产生这样一个念头——
这不是纯纯找死吗?!
五万楚军对抗近四十万的秦军?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不可能赢的吧。
怎么可能赢......
如此的莽夫,好不容易抢下的粮道不守,竟是又要整军出击?!
他们不理解,但大为震撼。
简直想不通。
也想不通这究竟如何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