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开局给古人盘点美食 > 第14章 东坡与荔枝

开局给古人盘点美食 第14章 东坡与荔枝

作者:开心大薯条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4-13 21:39:49 来源:文学城

【然而荔枝本属热性水果,吃多了非常容易上火,比如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

文豪苏轼亦曾因喜爱为荔枝作诗: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元丰六年,承天寺

苏轼拿着酒壶闲庭散步去寻找好友:

“怀民兄,今夜月色正好,不若小酌一杯如何?”

“子瞻兄,莫不是因为天幕又谈及你的名讳,来我这儿抒发内心激荡之情来了?”

被张怀民一语道破的苏轼略显窘迫,举了举手中的酒壶:

“饮酒,如此良辰美景,饮酒为上。”

张怀民微笑着摇头走进了屋内,他还不知道这位老友么,此刻心里必定美滋滋的。良辰美景时节总被好友抓着饮酒闲谈的,约莫古今也就他一人了罢。

待桌椅移至庭院中,张怀民拿出一套青瓷酒盏,斟满美酒与苏轼碰杯小酌。

苏轼赏着月,又与友人喝着美酒,被贬谪的愤懑之情此时都一扫而空:

“吾虽被贬至此,然有美酒美景好友相伴,痛快哉!”

迎着月光,张怀民道:“一起接着看看天幕对你的评价吧。”

【这句诗词被广为流传,也因其夸大手法得到大家的喜爱。但一天吃三百颗荔枝显然很不现实,一人一天吃三十颗都要受不了啦。

三百颗荔枝这回事,还要从苏轼被贬至惠州说起。】

苏轼听罢脸色大变,带有岁月痕迹的双眼紧盯着天幕,攥着酒杯的手也在微微颤抖,片刻后稍稍释然:

“合该如此,合该如此啊!”

张怀民拍了拍苏轼的肩膀安慰道:“子瞻兄切不可因此而妄自菲薄,天幕只言及惠州,并未曾说明是何事由。”

苏轼垂眸沉默不语,他知道他这一生仕途坎坷,然于政见这一道,岂能说改就改。

眼瞧着哪方得势便依附上去,与那小人行经的墙头草有何区别?

他深知自己的某些观念与朝中主政派不合,甚至与皇帝不合。但那又怎样?他苏轼做不来落进下石之举,也做不来违背本心强颜欢笑之态。

若因政见不同各自为政,最后还是百姓之苦!

苏轼对着张怀民举起酒杯:

“怀民兄,今夜咱们不醉不归。”

“好!不醉不归。”

看着好友如此痛苦,张怀民心里也不好受,只因他也被贬谪至此,十分理解好友心中所思所想。

哪怕他并不是那千杯不醉之海量,今日就算是舍命陪君子了。

言罢两人将杯中酒一口干了,继续抬头看向天幕。

【众所周知,苏轼此人正如他豪放的诗词风格般,十分豁达。到了惠州的他也并没有消沉多久,只因当地人们慕其名已久,闻得大名人大文豪苏轼到来,纷纷争相来见。

惠州当地无论官员还是百姓都对他景仰不已,今日你送一筐鸭蛋,明日我就送一只母鸡;你邀请酒宴一顿,我便要温泉泡澡一条龙走起。

咳…就是如此情形,在这样可谓如鱼得水的人文环境里,苏轼哪里有机会自怜自叹?每日行程都安排得满满的,稍有晚来者可就要约到下旬啦。】

怀民石化了,同样是贬谪,你这样真的好吗?

“子瞻兄到底是‘一骑绝尘’,非吾等可相比也。”

哎哟~知老友莫若苏轼,一听便知不得了了。此刻的怀民兄整个人都泡到醋坛子里去了,该如何才能安抚暴躁小民,苏轼抓耳挠腮想了片刻。

“不若,怀民兄也跟着我一道去惠州罢?”

苏轼越想越觉得这主意好,他们俩很早便熟识,又一前一后被贬来黄州,要是以后还能一起被贬去惠州,那也不错啊。

正所谓人生难得一知己,自古以来最是知己难寻啊!

‘嗬’得一声从张怀民口中发出,他表示并没有被安抚到,贬谪什么的你还要邀请我一起?!

正在斜眼偷瞄好友的苏轼暗暗奇道:怎么怀民兄好像更生气了些?

【惠州正是处于岭南地区,岭南地区什么出名呢?】

-

“刚说过了,杨贵妃的荔枝最出名啊!”

‘梆梆梆’得敲头声瞬间传遍整个大殿,另一平行时空的李世民气得快要七窍升天。

“雉奴,赶紧去寻你先生去吧。”

这小儿子好似缺根筋怎么办,李世民头疼不已。

‘缺根筋’的少年李治摸了摸被敲得很疼的脑袋瓜,觉得很委屈。好好的天幕怎么不给看了,他今日可是提前完成了先生布置的课业,还得到了先生的夸赞呢。

【苏轼尝到了惠州的荔枝,大为惊叹。惠州的荔枝怎生这样鲜甜,以前在京师或其他地区为官时,未曾尝得荔枝,今朝食得荔枝后诗性大发了。

当地农夫看着苏轼一颗接着一颗的吃荔枝,觉得不妥,善意提醒道:

“一啖荔枝三把火。”

苏轼深以为然:“没错,正是日啖荔枝三百颗啊!”

农夫和苏轼一个以为自己讲明白了,一个以为自己听明白了,都放声大笑。

然则岭南客家语与官话不同,就像如今的广东话和普通话的区别,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农夫提醒苏轼吃多了荔枝上火,苏轼听成了一天要吃三百颗荔枝方可痛快,激情创作大笔一挥写进了诗里。

这便是广为流传的苏轼也爱吃荔枝的来源了。】

“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哈……”张怀民捧腹大笑,顶着好友黑沉沉的脸色也无法阻止他此刻的欢乐。

张怀民打着酒嗝,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子瞻兄,切记不可日啖荔枝三百颗啊!嗝!~”

两人迅速从微醺地状态中走了出来,苏轼无奈听着好友大笑不止,还得给他拍嗝顺气,又看了眼天幕,难道真的是以后的他听错了?

【以上只是苏轼与荔枝的一件小趣事,真正作此诗还是因为苏轼虽被贬谪,处境也不好,但他仍心系百姓家国。虽向往出世,但仍在红尘俗世中为国为民忧心不已。】

苏轼看着天幕不禁湿了眼眶,泪水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转,一时天幕已朦胧模糊,不得其形。

一代诗人放下酒杯,又理了理褶皱的衣襟,对着天幕深深鞠了一躬。他虽不知天幕之后为何人,但此刻他胸中满是被理解的激荡之情。

因两派不同见地,他空有一身抱负却无从施展。想随陶公那般出世归林,又有万般的放不下丢不开。

果真如天幕所说,在这滚滚红尘中辗转反侧,踽踽独行。所以他郑重地对着天幕鞠了一躬,真为知音尔。

望向一旁早已睡去的好友,苏轼给张怀民盖上被衾,悄悄离去了。

【所以现在我们都知道了,一日不可啖三百颗荔枝。吃太多荔枝会出现果糖不耐受从而得“荔枝病”,以现代医学来讲就是低血糖症状。

因此怕杨贵妃吃荔枝上火,李隆基寻来一块美玉让贵妃含在口中以缓解火气,美人含玉由此得来。那李隆基如此劳民伤财,就没人出言反对吗?

自然是有的,民间许多读书人都大为恼怒,纷纷出言谴责。

然时下世人总对女子过度苛责,对始作俑者百般维护。他们觉得是杨贵妃魅惑了他们英明的帝王,从此妖妃一词便始终跟随着杨贵妃了。】

-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杨家小娘子受咸宜公主相邀,赴公主府参加公主的婚宴。初接到帖子时,小娘子高兴极了。

“小姐,你今日打扮得可真美,定要将公主也给比下去了。”

丫鬟眼冒星星看着自家小姐,杨家小娘子今日身着窄袖上襦,外搭繁花褙子,下着高腰裙,披子松垮搭于肩侧。粉嫩圆润的小脸上薄施粉黛,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她眼中小姐便是最美的。

杨家小娘子作势朝丫鬟打去:“休要胡言。”

主仆两人坐着马车往公主府而去,正坐得烦闷,天幕突然显现。两人都激动不已,只因年岁尚小,天幕对她们的吸引力是无穷的。

本以为能看哪位帝王与妃嫔的痴恋话本子,丫鬟‘哧哧’一笑。待天幕说起杨家玉环时,车上的小娘子与丫鬟都惊呼出声。

不是两人心浮气躁,而是杨家这位小娘子,闺名正是‘玉环’。

[1]荔枝病原理来源于网络

[2]《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唐,李白:“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东坡与荔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