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君心何归 > 第2章 初入宫宴

君心何归 第2章 初入宫宴

作者:啃牛大芒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9 05:24:10 来源:文学城

夜幕低垂,咸阳宫城内却一片金碧辉煌。高悬的宫灯随风轻摆,琉璃彩绘在火光中折射出绚丽流光。宫门两侧,禁军甲胄森然、刀戟森寒,为这喜庆外表平添几分肃杀。今夜,秦帝为庆贺边关一场大捷,也为接风洗尘,特于王宫设下盛宴,邀群臣及有功之人共襄盛举。

嬴离与父亲率数名随从,乘着宫内差遣的马车抵达。老将军身体仍未痊愈,不便长时间应酬,但因是君上所邀,只得勉力出席。一下马车,嬴离便抬眼望去:巍峨的宫殿飞檐斗拱,灯火连绵如星海。两排侍女与内侍恭立殿前,衣衫鲜丽,面带恭谨笑容,引领宾客入内。正殿门楣之上,陈列着盛大的宫徽,象征秦统万邦的威仪。

嬴离略微扶着父亲,缓步走入长长的甬道。脚下白玉石板泛着微光,殿中乐声悠扬,隐约可见前方大殿上已是人声鼎沸,衣香鬓影。想到自己多年来征战边关,忽又回到这繁华宫廷,心中不免五味杂陈。

刚刚踏上台阶,负责礼仪的内侍快步走近,屈身道:“嬴将军、嬴小姐,陛下特意在殿内留了座位,请随我来。”父亲微微点头,以示谢意。嬴离扫视四周,触目所及皆是华贵摆设:精雕玉柱、鎏金屏风、瑰丽伞盖……能工巧匠之巧思尽显其上,与边关那种原野苍茫的景象大相径庭。

步入正殿,只见群臣早已落座。大殿中央临时搭建的台基上,歌舞姬衣袖翻飞,节拍恰似凤舞龙吟,曼妙多姿。桌案林立,陈设着各色珍馐佳肴,酒香四溢。嬴离与父亲被安置在不算靠前也不算偏远的位置,正好能将殿中全景一览无遗。

父亲虽不善应酬,但此番再度返京,总有熟悉或陌生的官员上前敬酒、问候。嬴离只得代他应答几句,一时礼貌寒暄不停。她并不喜这般繁复虚礼,可仍要把分寸拿捏得当。匆匆间,她注意到大殿右侧有一排座席,似是供文武要员或得宠官员就坐之处。那里人影攒动,服饰华贵,笑语声声。

不多时,梁子昊悄然现身,身边还带着两名侍从。他远远对嬴离作了个揖,又轻快地走过来。嬴离心中一宽:有他在,多少能替自己化解一些尴尬。梁子昊笑嘻嘻道:“嬴姑娘,老将军,稍后可有闲暇?我给你们引荐几位大人物。”

父亲因体力不济,摆摆手:“我不必了,你多费心,若有要紧之事,你们自行商议,切莫强拉着我。”说罢,他轻咳两声,示意自己并不想过多寒暄。嬴离微微颔首,让仆从陪伴父亲歇着,自己随梁子昊往殿外回廊的一处偏席而去。

梁子昊低声解释:“方才那边的座席集中了一些近期得势之人,你若能先与他们见礼,也算为将来铺路。况且,这些人里就有你熟悉的公孙煜尘和赵昭言。”他言语中透着兴奋,似对接下来“老友聚首”格外期待。

嬴离跟随梁子昊来到偏席处,先看到一抹沉稳的身影:那人身着深色宽袖官服,衣纹裁剪简洁,却自有一股内敛气度。他正与两三名官员低声交谈,神色温雅,却不显得讨好谁。此人正是公孙煜尘。

公孙煜尘发觉有人靠近,转身时目光与嬴离一触。霎那间,嬴离心中微动:他与少年时相比,神色间更多了些沉静从容,眉宇间依稀保留那份礼貌与疏离。看见嬴离现身,他并不大惊小怪,仿佛早已得知她会来,言语里只是淡淡的友好:

“嬴姑娘久别,边关一路辛苦。”

此句问候简短,却听得出他对边关之苦似有了解。嬴离记得当年在边境时,公孙煜尘也曾奉命前来传达军令,与她匆匆相识几面。他不是多话之人,现在也保持着那般沉稳。嬴离微微一笑,施礼道:“公孙大人似乎风姿更胜往昔。都城繁花盛景,不知比那北地如何?”

公孙煜尘闻言,眸中似乎掠过一抹轻微笑意,道:“北地虽苦寒,倒也能磨炼心志。嬴姑娘终归得胜而返,今日宫宴也算对你我二人的嘉许。”说完,他朝嬴离微微颔首,又替她引荐身旁两三位朝官。嬴离礼节性寒暄数句,内心却在暗暗思量:公孙煜尘如今掌管军务文案,必定在庙堂和军中都颇有威望。若父亲日后在军中仍需接洽,此人或许能提供助力。

梁子昊在旁打量,瞧见公孙煜尘对嬴离虽客气,却始终维持那份克制,忍不住想要挑动气氛。然而话未出口,忽然见人群外围一片躁动,纷纷回头望向殿门方向,似有重要人物到场。

只见一队簇拥踏入大殿中央,那当先一人衣着华贵,玉冠束发,身姿颀长。一举一动都带着几分贵气与自信。他边走边随意与人点头示意,却没有刻意谦卑,反而显得坦然大方。此人便是赵昭言。

殿中不少人向他投以注目礼,似乎对他的到来早有预料。赵昭言身旁则跟着几位赵氏旧部,他们乃六国旧族后裔,因时代更迭已归属秦朝,却保持着家族底蕴和人脉。他们簇拥着赵昭言,一路向王座或贵客席行去,期间不时有人与他招呼,语言恭谨。

梁子昊凑到嬴离耳边悄声道:“昭言现在可不只是个旧贵族公子,他深得陛下倚重,宫里宫外都给他几分面子。你若想在朝堂立足,与他打好关系也颇为关键。”

嬴离心中未置可否。正想着,赵昭言已注意到他们,隔着几步对她露出一个极具热情的笑。只见他对左右低语两句,旋即抬步朝这边走来。众人目光随之而动,似是在看一场“佳人故友”的小小重逢。

“嬴离!”赵昭言声音浑厚,却带着几分喜不自禁,他在人前毫无隐晦地呼唤她名字,一扫常见的宫宴礼节,“听闻你这几日回咸阳,果真今日能在宫宴见到,倒省得我亲自登门拜访。”他话语热络,仿佛老友久别重逢。

嬴离见他这样坦率,不好失礼,微微福身:“赵公子客气了。许久不见,你如今英姿不减当年。”她本该称他“赵大人”以示对朝堂身份的尊重,可赵昭言似乎并不在意这些虚礼,只哈哈一笑,伸手示意下属取来两坛好酒。

不一会儿,赵昭言捧着玉壶般的酒器,竟亲自为嬴离斟酒:“此乃西域进贡的琼浆,据说酿自雪山融水,香醇无比。嬴离,你不妨品上一杯。”他举止风度翩翩,却又不失豪爽,一时将众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

公孙煜尘也注视着这一幕,眉目平静,仍保持恰到好处的疏离。梁子昊却在一旁窃笑:赵昭言可真是高调,连公孙煜尘这等深藏不露的人,也被比得像是旁观者。

嬴离有些无奈,却不好拂了赵昭言的盛情,只得微抿一口,果然香甜绵软,入口回甘。赵昭言见她面露赞许,更显得志得意满,立即又招手让下属取来一只檀木匣:“姑娘远赴边关,染风沙之苦。这点薄礼,还望你收下,可做玩赏。”

嬴离微怔,心想:这番宫宴又不是专为我而办,赵昭言竟如此当众赠礼,未免太过张扬。可匣子已当众呈上,她只得接过。打开看时,里头是一把琉璃匕首,匕身通透晶莹,映着灯火仿佛有流光闪烁,雕工极尽巧妙。确实是贵重之物,但更令她心头一紧:在这样的场合收下如此珍宝,是何意图?

赵昭言并不避讳众人,不疾不徐地道:“听闻嬴离姑娘剑术高超,想必也对器物精绝之工有品鉴之心。此匕虽不足与天下名剑相比,却算得上我赵家珍藏,盼你莫要嫌弃。”

嬴离正想客气推辞,却发现四下已有不少人侧耳偷听,若此时纠缠,反而尴尬。只能含笑收下:“多谢赵公子厚礼,来日若有机会,当再向公子当面道谢。”

这一幕落在公孙煜尘眼中,他神色仍淡定,只是目光微微敛了敛,似在藏着某些波澜。梁子昊见状,嘴角噙着窃笑,觉得今夜看来很有看头:男一内敛,男二热烈,女主左右逢源,气氛妙不可言。

果然,梁子昊轻咳几声,在旁半玩笑地出声:“赵公子可真是雅致。若每个人都能得你如此珍贵礼物,只怕你家底子也得空了一半。”话音一转,他又看向公孙煜尘,“煜尘兄,看你今日也一身清贵,却没见你给嬴姑娘预备什么惊喜。你可要当心,莫让他人捷足先登啊!”

此言一出,四周几名官员忍不住发出善意笑声。嬴离瞪了梁子昊一眼,眼底却带着几分无奈:“子昊兄快别乱说,煜尘大人身居要职,岂能随意携带礼物?”

公孙煜尘微微一笑,神色并不慌张:“梁兄说笑了。我与嬴姑娘旧识重逢,比任何礼物都更难得。她若需要我相助,煜尘自当竭力。”说话时,他不动声色地与嬴离对视,那眼神里似有一种“若你需要,我会出手”的无声承诺。嬴离微微一怔,心下却隐隐生出一股暖意。

赵昭言听到这话,笑容略带挑衅:“嗯?煜尘兄,好一句‘竭力相助’,看样子你对边关形势也颇熟悉。想来咱们还得找机会切磋一番。”此话虽是玩笑,却隐约带着与公孙煜尘暗中较劲的味道。殿内气氛登时有了一丝暗潮。

梁子昊急忙打圆场:“哎,你们二位都是人中龙凤,与嬴姑娘亦是投缘。再说了,你们这次的目标不都是为大秦立功、护卫北地吗?何必明里暗里较真。”他故意呵呵一笑,把话题稍作转移,引得众人笑谈不已。

嬴离看得分明:赵昭言的热情坦荡中蕴含锋芒,而公孙煜尘更像深潭般难测,表面不与人争,却有独属的自信和力量。一时之间,她也不知该如何回应,唯有微笑。

正当几人谈笑,忽有一名身着华服的年长朝臣端着酒杯凑了过来,声音不大不小,却似有意为之:“嬴将军近来归京,我等尚未有机会请教他的边关见闻。可听闻匈奴近两月虽消停不少,但羌族又有异动。听说嬴将军仍掌握一部分边军兵权,不知接下来如何安排?莫不是想趁机扩张军备吧?”

此言一出,嬴离心中一凛。她警惕地望向此人,察觉此人话锋犀利,似在探询父亲对边关兵权是否仍具影响力。再联想到近来朝堂内皇族后继之争等传闻,更令她心头警钟作响:莫非有人想利用边关军力,引导皇室分歧?

嬴离不动声色,沉稳回道:“家父早年在边境虽有驻守之责,但此番回京后已逐步交接相关事务。边关驻兵完全受朝廷节制,我父亲并无僭越之心。”话到此处,她停顿片刻,抬眸看向那朝臣,“若大人对羌族之事有疑虑,可于明日去兵部查案卷,或许能更详实。”

那朝臣微微一愣,似不料嬴离答得如此干脆,又说不出更多指责。就在气氛稍显冷凝之际,公孙煜尘微垂眼眸,似欲开口替嬴离缓和,未料赵昭言却先行一步,笑着端起酒杯为那朝臣斟酒:

“大人此言怕是多虑了。嬴将军征战多年,何曾做过逾越朝制之事?如今父女俩受陛下召见,不过是论功行赏罢了。若谁想打听兵权,可得先问问咱们宫里是否同意。”他这一番话语看似随意,实则带着宫中力量的暗示:对方若要生事,应先掂量赵家的影响,以及朝廷对嬴将军的态度。

那朝臣被噎得只能举杯笑着自圆其说:“哈哈,我不过是随口一问,大伙别误会。”一边说着,一边告退而去,仿佛自己只是好奇罢了。

嬴离心中暗松口气,同时也感到几分复杂:明明公孙煜尘想为自己解围,却让赵昭言抢了先,且赵昭言的话锋无形中将自己与父亲“收”在他一方势力之下。她心里明白这种“示好”并非纯粹的善意,也是一种高姿态的拉拢。公孙煜尘看在眼里,却未多言,仍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

梁子昊轻声对嬴离道:“你看,这便是宫宴的真实模样。一杯酒,一句话,都可能牵动朝堂暗流。你父亲要好好保重身体,你亦要三思而后行。”

嬴离点头,面色沉稳,但心绪难免受影响。她环视这奢华的殿堂,宛若金丝笼子,将人笼罩其中。刚回咸阳不久,就遭遇这般试探与较量,足见朝局远比想象更为复杂。

酒至半酣,歌舞升平中,陛下简短露面,向群臣说了几句“边关幸赖众将同心”“愿天下太平”等场面话。随后便退下,整个宫宴仍在继续。嬴离碍于父亲身体不适,不便久留,多敬了几杯后,便辞别众人。临行前,赵昭言再度走近,作势要亲自送她出殿,嬴离委婉谢绝,示意:“赵公子身份尊贵,何须送我?我先行一步吧。”

公孙煜尘立于灯影之中,见她离开,眼神追随到殿门外,终是静默不语。梁子昊看在眼里,心想:可怜煜尘兄的一片默默深情,却被赵昭言这样的直球打法抢了风头。他摇头苦笑,也没再多言。

嬴离一路小心搀扶父亲走出正殿,一股夜风袭来,驱散了宫中浓重的酒香与喧嚣。父亲倦意上涌,在她的搀扶下上了马车,闭目养神。她轻轻掩好车帘,回首望向金光闪耀的殿堂,脑海里浮现公孙煜尘那淡然的注视与赵昭言那炽热的目光。

回程路上,梁子昊一路相伴,坐在车外护卫位置,隔着帘幕向嬴离低声道:“姑娘,今日可谓收获颇多:你初见了煜尘与昭言,二人都显对你关怀。只是这朝堂风波,恐怕也才刚刚开始。”

嬴离半倚在车厢之中,抚摸那琉璃匕首,微微叹息:“他们二人,一个似暖玉深泉,不知底细;一个如烈火骄阳,高调不羁。可我父亲的身体要紧,边关也随时变幻莫测,我不想陷入朝堂争端,却又不能完全置身事外。”

梁子昊低声安慰:“姑娘勿忧,至少你如今有这两位助力,多少能在官场上稳住步伐。再者,我也会尽力帮你打探消息,若真有什么阴暗势力想对付你们,也不会那么容易得逞。”

嬴离听了,只报以一声轻轻“多谢”,随后陷入沉默。她望着车窗外的夜色,心绪渐渐平复:**宫宴的纸醉金迷下,隐藏的试探令人防不胜防。而与公孙煜尘、赵昭言的重逢,更像一把双刃剑。是困局?或是机会?**她尚无答案。

此时,正值上弦月斜挂西天,夜风拂过宫墙,带来些许凉意。人声喧闹渐行渐远,咸阳街道归于深夜的昏暗。马车之上,老将军沉沉入睡,嬴离却久久未能合眼。她脑中回放着今夜种种:公孙煜尘举止的含蓄与深沉,赵昭言不加掩饰的示好,还有那名朝臣旁敲侧击的试探。

最终,她轻闭双眼,暗下决心:既然必须面对这一切,那她就不会逃避。身为嬴氏之女,又曾守边关沙场,岂能惧怕这帝都的诡谲?无论是赵昭言的赤诚抑或公孙煜尘的内敛,她都要先看清对方的真实意图,再决定自己要走的道路。

一念至此,她缓缓松开手中匕首,放回檀木匣里,默默将匣盖合上,仿佛将那一夜的燥热与暗流也一并封存。马车辘辘而行,载着嬴离父女驶向昏黄夜色的深处,等待他们的,是更加考验人心与筹谋的明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