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君不悟 > 第7章 胆小鬼

君不悟 第7章 胆小鬼

作者:任淞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16 11:06:01 来源:文学城

午后,周智远有事出门,沈娴在书房看账。刚坐下没一会儿,便看见自家儿子气冲冲地走进来,额头浮着汗,满脸通红。

未等沈娴说话,延之急吼吼地跑上来道:“母亲,乔君来咱们家到底是做什么的?为什么她自称我没、没过门的妻子。”

延之不过是个十三岁的少年,还是孩子心性,只觉得儿女情长是世上最讨嫌的东西。因此,莫名被安了个“娘子”让他又羞又怒。原是带着一股气,真说出来又觉得丢脸,等到“妻子”二字出口,都快没声了。

尽管如此,他的气可没消,只是一脸怨气地等着答复。

沈娴放下账本:“你听谁说的?”

也不必回答,始作俑者含着一大包眼泪也跟进了书房,又不敢上前,只怯怯地守着门边站着。延之一看乔君又要哭的样子,心中说不出地烦躁,哼了一声,转头不肯看她。

沈娴心中此刻已明白了九分,把怒气冲冲地儿子放在一边,和蔼地问乔君:“你方才跟延之说啦?”

乔君委委屈屈地点头,她不明白延之为什么生那么大气。像乔君自己,从小就被父母告知了这段亲事,日日教育她早晚都是要嫁过来的。因此在她心中,早已将这门婚事当作与吃饭睡觉一般自然而然之事。

但看延之气成那样,她立刻就知道人家是不愿意的,自然而然地害怕起来,唯恐被周家扫地出门。

娘和爹在这次出远门之前告诫过她,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以后她得永远住在扶稷山庄。

沈娴还没说话,延之已经急了。他本还抱有三分侥幸是乔君胡说八道,可看母亲那样子,倒有九分真。

延之突突走到沈娴面前,瞪着一双漂亮的眼睛:“她、她说的是真的?”

看自家儿子一副火烧屁股的模样,沈娴满心的无奈里又觉得有一丝好笑,点了点头。

延之立刻爆了:“我不干!我也不要什么未过门的妻子!把这门亲事退了!”

一听这话,乔君好不容易停下来的眼泪又开始往外流。延之看了就烦,没好气地对她道:“哭哭哭,你就知道哭!”

“延之,你怎么同人家说话的?”沈娴低声道。

周延之气鼓鼓的,很是不服:“我不管,反正我不要这门亲事。凭什么不跟我说便擅自定下来?”

沈娴厉声呵斥道:“小鹤!”

周延之名松鹤,延之是开蒙后取的字,沈娴一般在外人面前都唤他延之。现在忽地叫出他本名,也是动了气的。

沈娴严肃地道:“你今年十三岁,不是三岁!做事冲动,不计后果,还敢来顶撞母亲,又对你没过门的妻子乱发脾气,像话吗?”

延之咬着牙梗着脖子,见他一副倔样子,沈娴也觉得头疼:“你给我到外面站着去,想通了再进来说话。”

延之十分委屈,刚往前走了一步,沈娴将账本握成桶装筒状,对着他的右肩膀轻轻一推。这一下是带着内力的,延之便不由自主地往后径直退了五六步。多亏他日常功课做的好,下盘还稳当,才没摔个屁股蹲。

沈娴朝院子里扭了扭头:“连我这点微末功夫都赶不上,你又凭什么挑剔其他人?到外面自己想去,想通了再来同我说话。”

延之低着头径直走进院子里,一眼也没看乔君。

沈娴素来对延之是既疼爱又极严厉的,知道他气性来的快去的也快,因此也不甚在意。

方才一直不敢说话的乔君却抹抹眼泪走过来,大着胆子对沈娴道:“周...周夫人,您别生延之的气了。”

自从乔家一行人离开,乔君便重新开始将沈娴唤作周夫人,可见当时一见面就喊娘是她家里人教的。

沈娴道对乔君道:“延之本就该挨罚了,乔小姐你不用担心。”

与乔家的婚事本来足可以瞒上个两三年,今日被乔君这么一说,再加上延之方才闹这一阵子,就瞒不住了,沈娴的计划被全盘打乱。虽说她明白这不过是乔君的无心之举,但心里还是觉得略微烦躁,对乔君也就没了笑容。

乔君最是会察言观色的,一见沈娴不笑了,再不敢说话,悄悄退了下去。

这一下午,少庄主的婚事便自院中的侍女那里传出,很快就传遍了山庄的门人和弟子。

至于两位主角,延之一脸不快地独自在院子里罚站,而乔君则默默缩回自己在西苑的房间,断然不肯出来,像一只躲避敌人的兔子。

好容易等到周智远办事回来,一进院子便看到延之板着张脸呆在角落里,便知道自己这儿子定是又惹他母亲生气了。

周智远咧嘴一笑,径直进房寻沈娴,发现自家妻子手持账本,却脸色不善,也在生闷气。

沈娴烦躁了半日,看见周智远回来,向他倾吐了一番内心烦忧才觉得好些。

周智远想了想,道:“既已如此,你也别忧心了。都还小呢,长大懂事了自然就不会吵闹。况且我看乔家小姐温柔心细,说不定反而适合咱们延之。”

沈娴无奈之极:“延之这孩子有时候冲动,我总想着他将来若能娶个能辖制他的夫人方好,唉。若指望这乔小姐,只怕是不能...所以,智远,你看乔家那边......”

周智远严肃道:“夫人,我自知儿女之事玩笑不得。可如今乔大哥一家已入南海那派蛮荒之地,生死未卜,不知何年何月才会重返中原。说不定,上次一见便是最后一面。他从不曾求我,只此一件事,又危及他家人生死,你叫我如何忍心驳他?”

沈娴犹豫片刻道:“乔小姐在咱们这里难道就十分安稳了?我看未必,咱们家放着的东西,你又不是不知道。”

周智远道:“那东西我自然一日也不会掉以轻心,但你看,这些年来不都好好的么?”

沈娴见素日里对自己千依百顺的丈夫此次如此坚决,也知无转圜余地,便带着一丝气笑着道:“罢了罢了,也不是我娶媳妇,便让延之这猴儿受着罢!”

周智远笑着劝解道:“好啦好啦,夫人,你一不高兴,两个孩子都垂头丧气的,还得请你出山主持大局呢!”

沈娴自去安抚乔君,周智远则勾着儿子的脖子去了练武场。父子二人不知说了些什么,回来的时候,延之虽然还是没什么笑意,可也没再因为这桩婚事闹过。

自那日之后,周氏夫妇虽未对外明说,可扶稷山庄上下都知道了少庄主有了一个未过门的妻子。

风波过后的第二天,一切如常,众弟子依旧一大早聚集在练武场上准备日课。

昨日一整天,乔君都躲在自己房间里,后来沈娴去安抚了她一番,告诉她延之没有生气。即便如此,乔君也没有真的放下心来。

在家里就一直看人眼色度日,她自然能敏感地察觉到自己是个不受欢迎的外人。

原本今日想继续躲在房间里,可沈娴来过一趟后,乔君又害怕自己不露面不去上日课,会被扶稷山庄的人当作摆架子甩脸色,所以还是硬着头皮出门了。

等到了练武场,大多数人已经到齐。其中的好事之徒不敢招惹延之,却不怕乔君,不少人用戏谑地目光打量着她。

乔君忐忑不安,本能地感觉到许多人的目光是不怀好意的。因此,她更不愿意往人堆里凑,只远远地站在外面。

周智迁早就到了,人一齐便开始主持本日的功课。他对这些杂事毫不关心,自然也不会有任何反应。

周智迁今日仍旧继续传授清溪剑法,本剑法可算得上扶稷山庄门人必练之剑招。最早是周家先人所创,据说当年此人辞官回乡,于江东定居,常在清溪边练剑读书,排遣胸中不得志的郁郁之情。天长日久,他看到清溪溪水清澈明净、无论旱涝都潺潺不绝,便从中悟出一套清溪剑法。

此剑法如其名,不以刚猛为噱头,讲求一个飘逸灵动、变化多端。剑法共十四式,看似简单,想要练出境界却极难。故门中之人常说,清溪十四式,入门只需几个月,可若要学成,需得几年。若想有所大成,只怕要一生来钻研。

现在众位弟子中,剑法最好的当属这一代的两位大弟子唐显和汪若华,周延之紧随其后。他们对清溪十四式的前半卷已经烂熟于胸,但想要学下半卷,还需要周智迁本人的首肯。

而周智迁此人性格又有些古怪,总觉得这几个小弟子性格张扬,因此一直压着不许他们学后半卷,想挫挫他们的锐气。

周智远开门收徒时间不长,周智迁于收徒一事更为谨慎,只有几个亲传弟子,因此如今练武场上的众弟子最多也不过十七八岁,大多数还在“百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阶段。

至于乔君就差的更远了,清溪剑法固然飘逸,可对基本功要求极高,很多弟子入门是从日复一日的扎马步开始的。

而乔君平日走路尚且有时摇摇晃晃,周智迁知道她底子不行之后,便令她与新入门的弟子一处,从扎马步、压腿、开肩开始练起。

半日练下来,到了用膳时分。山庄弟子们若囊中羞涩,自可去吃山庄的大锅饭,若有闲钱,也可自行开小灶。若是往常,乔君总避着其他弟子,自然是回西苑吃饭。

可今日她混在新弟子中,被周智迁留的时间长了,赶不及回西苑吃饭,便去了山庄弟子集体用膳之处。

她贴着墙边阴影刚进院子,便看到以唐显为首的一群弟子吃完饭坐在外面说笑消食,一行人恰好堵在门口。乔君便站在山石后面,想等他们走了再出去。

这边,这群弟子似乎在讲什么笑话。大师兄唐显挤眉弄眼:“下个月就是中元节了,你们可小心别晚上出门。”

其中有个蒜头鼻、脸上有雀斑的少年拍了拍大腿道:“大师兄,往年可能还怕些,今年却是不用怕的。”

众人好奇,都问他为何。

塌鼻头的少年故弄玄虚地道:“今年山庄来了个嫫母,只怕方圆百里都不敢有妖魔鬼怪踏足了。”

自古传说嫫母是“锤额顣頞,形麁色黑”,据说是“黄帝时极丑女也”,有驱邪之神技。众弟子一听就知道他说得是乔君,登时哈哈大笑。唐显也忍俊不禁,但他为人乖滑,明明想笑,也只笑了一下便赶紧忍住。

雀斑少年自觉讲了个极好的笑话,乐得最厉害。只可惜乐极生悲,斜刺里忽地跳出来一只小□□,不偏不倚地扑到他嘴上,把他吓得直接仰倒过去,狼狈不堪。

接着便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背后说人坏话,我看七月份你就得先做个烂舌头鬼。”

唐显眼尖,马上看到远门口站着的正是周延之,显然刚才出手的人就是他,赶紧转身将雀斑少年从地上拽起来,故作严肃地道:“你说你们是不是吃饱了撑的?不去练剑,净在这里说闲话。”

雀斑少年自入了扶稷山庄就没吃过这种亏,他一把扔开□□,便要发作。忽然发现对方居然是周延之,又犹豫起来,可又咽不下这口气:“你凭什么拿脏东西往我身上丢?”

周延之好整以暇地走到对方面前,他今年不过十三岁,仍是少年身形,直视对方时需要略微仰头,可气势一点不落:“凭我要打醒你。你今天说这些废话,若被父亲和师叔听见,是一只癞蛤蟆能混过去的么?我劝你管好自己的嘴,费少仁。”

费少仁心里极为不忿,眼珠转了转,忽然笑道:“唉,是我出言不慎了!怪我,怪我,延之你可千万别多想,谁不知道少庄主夫人的美貌,绝不会有人因为我的傻话乱想的,哈哈哈哈。”

周延之最怕别人提他的未婚妻,此刻如猫被踩了尾巴,白玉般的脸颊腾得红起来,咬着牙道:“你!”

唐显连忙插进来打圆场:“行了行了,少仁师弟。忘了师父说过什么了?‘君子当讷于言而敏于行’,少说两句吧,走,跟我对上几招去。”

唐显连说带笑地拖走了费少仁,其它弟子见延之闹了,也立刻作鸟兽散。

延之长长地叹了口气,突然开口:“费少仁管不住自己的嘴,我来管他,但是扶稷山庄大部分人绝不是这样不分是非之人,也不会允许这种人胡闹,你...你放心。”

说完,他转身就从另一个门走出去了,也不知他这话是说给谁听的。

这时,藏在山石后面的乔君慢慢走出来。她脸色发白,眼眶却发红,独自落了几滴眼泪,便悄悄离去了。

扶稷山庄临水而建,即便是夏日,到了夜晚也有些凉意。乔君独自在灯下,打开一本书,里面夹着一朵干花,是她第一天来山庄时周延之给她的那朵海棠。

当时放在瓷缸子里养了几日,终究是支撑不住。乔君无法,便将其制成干花,夹进书页里。

乔君呆呆地盯着这朵花,脑海中忽然划过白日里发生过的事,又想起延之离开时,他头顶那长长的蓝色发带在空中飘动的样子。

她那稀里糊涂的脑子第一次清楚地意识到,全扶稷山庄上下,把这桩婚事看作理所应当的只有她自己。

周庄主一家也好,其它门人也罢,在他们眼中,乔君不过是个突然闯进来的陌生人。

从第二天起,乔君做日课时便会自觉走到入门弟子那边。她不会再指望延之对她特殊对待,而那以费少仁为首的那群嘲笑过她的人,乔君更是对他们避而远之。

日子平淡起来,乔君看起来与山庄里任何一个最普通的弟子没有任何区别。再加上众人忌惮着周延之,渐渐地也就不再有人提他们两人的亲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