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绝弦思 > 第3章 月仙临,白华绽

绝弦思 第3章 月仙临,白华绽

作者:以木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8 21:03:26 来源:文学城

晨曦透过薄雾照到氿儿的脸上,她微微睁开眼;阳光明媚,显得刺眼。她微微用手遮挡。少许,氿儿撑手坐起。

周围还因昨夜的雨意而充斥着露水。

山间清新,伴着泥土的芳香,显得别样的宜人。

听着林间的鸟声,昨夜的记忆逐渐苏醒:

大火,忧愁,还有……阿朝!

氿儿突然想起,大声的向周围呼喊,寻找着少年的身影。

“阿朝!阿朝!你在哪?林朝——”

可是不管她怎样呼喊,回应她的永远只有低低的虫唱……

昨夜倒毁的树木的残根,经过雨水的洗礼,变的腐朽。

寂静的林中,偶尔传来风的嬉笑声。还有一个无助的少女,被轻纱裹着双眼,摸索着吶喊,痛苦的哭泣。

“阿朝!你出来啊!出来啊!不要让氿儿找不到,找不到……”

少女低低的哭泣着,青烟弥漫,随意变幻,直至她绝望,嗓子再也无法发出声音。

再次醒来,氿儿擦去眼角的泪痕,她知道,她必须振作起来,带着阿婶的那份牵挂,好好的活下去,她要找到阿朝,一定!

氿儿起身,不再迷茫,向着阳光的方向前进。

·

眼前再无遮眼的巨木,渐渐变得空旷;氿儿站定,用心感受着周围的一切。

“应该出山了,”她这样想着,继续前行。

耳边渐渐有了喧嚣,还有行人的叫喊声。氿儿呼了一口气,扬手擦过脸上的汗;她第一次觉得,人烟的气息竟会是这样的使人心宁。

往事如烟,也是时候有个新的开始了。

一天的路程过去,氿儿也感到了疲惫,便想着先去吃点东西。

越往前走,便越热闹,似乎隔着眼前的轻纱,也能够看到周围的人声鼎沸。

“来哎,周记包子”

“好吃的卤鸭”

“人间美味,白荷面呐……”

氿儿莞尔,向着声音的方向走去。

“哎呦,我这一把老骨头哦!”

一个苍老的声音轻呻道。

因为看不见,加上人声嘈杂,氿儿一不小心一头撞在了一个老翁身上:“老爷爷,对不起,您没事吧?”她说着忙伸手去扶。

老翁跌坐在地上,看眼前的姑娘乱/摸一气,不禁发笑:“小姑娘莫非是瞎子?”

氿儿一听,不禁红了脸,轻声道:“是……”

老翁一惊,跪坐在地上;随即用力的摆手在氿儿眼前挥了挥,见她毫无反应,心中不禁有了主意。他站起来,问道:“小姑娘,哪里人呢?”

“宁晚庄。”

氿儿答道,仍心怀歉意:

“爷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您没事……”

“没事没事。”

老翁笑开了花,心里虽从未听说过,但却满口答道:

“宁晚庄啊!我也是庄里人嘞!只不过出来几十年了,不知道庄里现在怎样?”

氿儿听完,想起那一夜的大火,不禁黯然;她只字不提,只是轻轻一屈身,便要告别老翁。老翁见状,忙伸手拦住她,问道:

“小姑娘,还没吃饭吧,想必也饿了,要不赏脸和我这个老头一起吃顿饭,就当是还同乡之恩,如何?”

氿儿听完想到自己也确实饿了,加之自觉对老人有愧,欣然答应。

一面摊内。

“两位客官,你们的面来嘞。”

“多谢。”

氿儿用起筷,吃起面来。

老翁坐在对面,满脸笑意,眼睛却一次次不住的向她背上之物看去。

氿儿的背上,墨色的琴,安静的被琴带束住,细巧的雕工勾起琴的轮廓,似有徐徐暗香;不用想,便知是把好物。

老翁看氿儿吃的似乎有些吃力,正合他意,忙说:

“小姑娘,这又没外人,把那背上之物暂且放放怎样?”

氿儿一想,点头道:

“好,那麻烦老爷爷暂且替我守一会儿,饭后我再拿回,多谢您了。”

“不用,不用丫头挺知礼呀!”

他欣喜的伸出双手去接过琴;古琴到手,心中一喜,便转身要走。

临走前回头一瞥,看见盲目少女低头吃面,终觉不忍,走上前拿出袋中碎银付了饭钱,又将几日前捡得的琴谱悄悄放于她袋中,才欣然离去。

“客官,这是剩钱,您收好。”

店小二将钱递到氿儿身旁,氿儿转头一脸茫然:

“店家,我何时曾付过钱?”

“是刚刚离去的那位老者拿的。”

“爷爷走了!”

她猛然起身

“什么时候?”

“就刚刚。”

氿儿飞奔出店,耳边除了嘈杂的声音外,什么也没有,氿儿心慌,但又不知所措。一切都是陌生的气息。

“我的琴!阿娘的琴!娘的琴还在爷爷那!”

“不行,不行的……”

一路上,她心急如焚,只好凭着声音,一点点的寻找;想要再次听到那个熟悉的声音……

周围渐渐传来了收摊关铺的声音。氿儿还在街上。

没有了白日的喧闹,街道上显出了难得的清冷。氿儿走着,渐渐走进了一条小巷;几道人影紧跟着堵住了巷口。

“哟,这是哪家的小娘子啊!”

“这月黑风高的,小娘子一个人嘿嘿嘿……”

氿儿转身,听着身旁的声音,透出一丝警惕:

“几位是……”

她的眼前,几位穿着华丽的富家子弟,团团围住巷口。轻摇折扇,也难掩其脸上的轻浮。

“小娘子,干嘛用纱把脸遮住啊,还怪神秘的,嘿嘿……”

“瞧这细/腰……”

“你们要干什么!”

氿儿下意识的用手护住身体,眉头紧锁,她看不见,也能想象出那一张张可恶的嘴脸。

几个男人步步逼近,怀着不怀好意的笑,氿儿咬紧下唇,渐渐向后退去,没几步便到了头。

她靠着巷中的墙,只觉一阵惊恐。

天色渐晚,巷中阴暗,弥漫着一阵潮/湿的味道。

“小娘子,你看这天也黑了,不如让几位哥哥好好……嘿嘿……”

“就是就是,哥哥肯定好生招待你。”一个男人说着,便用手抓/住了氿儿的肩。

氿儿大惊,伸手阻止,不料却因此将后背从墙后侧出,另一个男人随即从背后抱住了她,便伸手去撕她的裙衣。

耳边是令人作呕的呼吸,左右都是粗暴的手掌,只听嘶——的一声,氿儿瞬间感觉后背冰凉,她挣扎着,想呼声喊救,却早已被掌封住……

月还亮着,只是毫无声息,凄冷的光下,映照着花的娇艳,如同那双眸一般,清冷而美丽。

眼前是男人的恶劣的笑声,一个女孩儿踏着月下的清影而来。那一身淡蓝的裙,微微透着光。

她的脚步轻轻回响,连带着那月色也现出微波。女孩在巷口站定,一双淡眸看向巷的深处

——几个男人,残暴的撕扯着少女的衣,被捂住唇的少女不住的挣扎。

月光清寒,一片孤寂,除了巷口的女孩儿;像月下的花,冰冷而绚烂。

·

女孩凝视着眼前的一切,直到渐渐明白此幕的含义。

她轻轻闭眼;

一瞬间,夜空中的云在不断的变换着,直至整轮圆月泛出轻辉;明亮的月轮,高高悬挂,再无遮月的云。

耳边渐渐刮起清风,拍打着街边的寒灯;月,洒下清影,竖直的落在女孩的周围;让女孩那一身淡裙,也泛起月辉。

衣与光交织着,四散成皎洁的白华。

再睁眼,她悬挂空中,淡裙四溢,裙带飞扬。

发,随微风而动;眸中散发着月的余光,清亮的眸中映照着月。

月嵌入眸,眸中有月。

男人感到凉意,下意识的转头,看见了空中飘扬的少女。他紧拍身旁的同伴,嘴唇不住的颤抖。

“老三你干嘛?哥我正,正要……”

女孩扬手,轻指男人:

“画月——为牢。”

几个男人的脚下瞬间化出一个个白色光圈,散出层层白辉,将男人团团困住。

几个人大惊,用力拍打白辉,浑然不动。

霎时,氿儿的身边再无男人的声响,那恶劣的呼吸也似随风散去……

只是她不知,身边仍是那四个男人,只是被白辉困住,挣扎不已。

她渐渐感到有一股寒气逼近,但又不似那么冰冷;反倒是如月辉般的皎洁。

“你是……”

女孩没出声,轻轻低下头,好奇的打望着跪在地上的少女。

——被撕扯开裙,凌/乱的贴在她的身上,露出一大/片雪白的肌肤,顺着乌发下,是那若隐若现的乳|沟;女孩的眼中却是一股幽蓝,她望着地上的少女不再冰冷。

她悄悄脱下自己的外衫,披在少女身上。氿儿一惊,在感受到渐渐温暖时,她抬头忙问:

“你是谁?”

“刚刚,是你救了我吗?”

回答她的只有一片沉寂。

月光轻/盈的洒下,似乎能为这寒冷的夜稍稍带来一些温暖。

但那一晚,真正使氿儿温暖的,是一阵沉寂后,握着她的手——虽然微凉,但总似有不尽的力量,从她的掌中不断传遍自己的全身。

凭着感觉,她知道眼前的人是一个女孩,只是她一直未开口,而是用手紧紧的将她握住,偶尔有她的细发,扫到自己的皮肤上

……

“哎,姑娘,姑娘,你醒醒啊,怎么一个人在这睡着了?”

氿儿被轻轻的摇晃声唤醒,身边是一个妇女急切的声音。

街边又有了阵阵热闹的吆喝声,她轻轻坐起,突然想起昨夜的事,急忙往身下摸了摸;可奇怪的发现,她丝毫不感到疲惫,反而神清气爽。身下的裙衣也完完整整,丝毫没有了昨夜的扯痕。

“哎哟,姑娘,你可算醒了,可吓死我了!”

妇女长呼一口气,进而将氿儿扶起来。

“谢谢您。”

“姑娘,你没事就好啦,你看,要是不嫌弃,就到我家去吃个便饭吧!”

“啊,这……不太好吧,我很感谢您能这般待我,但您真的不用这样的。”

“哎哟,姑娘,你别客气,所谓相见便是缘,你我今日能一见也是缘分呢,我也只是小家小户而已,姑娘这般,莫不是看不上我罢?”

“不是,不是,您误会了。”

氿儿忙解释道:

“那就对啦,走吧走吧,我家离这儿不远的;我丈夫姓萧,你就叫我萧婶吧。”

“萧婶”

“哎,你这孩子真乖,不知姑娘叫何名呀?”

“氿儿,萧婶,我叫氿儿。”

“氿儿……这名字真好听。走吧,走吧;哦!对了,我一早就看见你身旁的那只兔子了,是你的吧?别忘了,这么好的兔子可别丢了。”

“兔子?”氿儿不解

“对呀,就在你身边的,全身雪白雪白的,漂亮的很呢。”

氿儿蹲下/身,伸手摸/到了它。小小的一只,她把它抱起来,一点也不闹;倒是泛着一阵淡香,氿儿顺顺它的毛,虽然不清楚它从哪来,但就像箫婶说的,相见便是缘,

你我也是有缘分的吧?氿儿想着,心中不禁一喜。

她突然想起昨日相救自己的女孩,氿儿摸/摸她,小声说道:

“小家伙,以后就叫你小月,好吗?”

小兔子也似听得懂般,轻轻仰起了头看向了她。

一双清亮的眸望向氿儿,它随即摇了摇耳朵,躺在了氿儿的臂弯中。

一路上,妇女对氿儿问东问西,倒是知道了不少关于她的故事;氿儿也从妇女口中得知,她家是开琴铺的,在这镇子上也算有些名气。家里也有一个和自己一般大的女儿。

走到门前,箫婶己知氿儿眼不明,一再小心的扶着她进了屋。

“老萧,我回来了!”

一阵脚步从里屋渐渐响起:

“回来了啊,闺女都饿了,快去做饭。”

“哎呀,知道了,知道了,这就来伺候你们爷俩。”

妇女说着,欣喜的进了厨房,一个男人从屋中走出,看见的氿儿,一时有些呆住:

“嗯?这位是……”

“哦,这是氿儿,今早上街碰巧遇到的姑娘,这不到饭点了吗,就带着人家来吃个便饭。”

“原来如此,哈哈哈,姑娘你也随意些,大可当做自己家。”

氿儿谢过男人,轻轻在屋中走动。

这屋紧靠街边,屋中有古沉的香气。

她轻轻用手拂过,随意之间,便可以碰到一把古琴,

果真是琴铺!氿儿细思,发现主人极用心:每一把琴都精心摆放在特制的位置上,丝毫不挡路,倒是布置得新奇,直添心意。

她身心愉悦,一手抚过一把把琴,另一只轻轻着手托住兔子,所幸它小,也不至于落下。渐渐走到里屋,指尖琴的触感渐渐变得不再那么生硬,有一些细美的雕工似有些熟悉。

氿儿越发感到不对,她继续摸索,直至抚到那坚利的琴弦。

她的瞳猛的一缩,手中的它也似感受到了她的异动,微微一晃。氿儿停止抚琴,她快步走出里屋,凭着声音找到男子,问道:

“萧伯,可否告知我关于里屋内那把琴的来历?”

男子听完,若有所思:

“哦?那琴?可真是好物啊,这还是几天前镇上的那个酒鬼老人卖予我的,说是家传古宝,要了一百两银子,离开了。”

“萧伯,那琴可是墨色的?”

“嗯,姑娘怎会知道?我家内人说姑娘眼盲,可是真话?”

“我的的确确眼睛看不见,但这是琴……是我娘的琴!”女孩语气坚定,又说道:

“可刚来镇上不久,却不巧被一老者骗去。”

她的眼中染上一丝气愤,继续说道:

“萧伯,这是我娘留下来的琴,所以我无论如何也要将它取回,还请您见谅!这是我出门后仅带的银两了,都给您,虽不多,但还请您,一定将琴还我!”

氿儿从随身的衣中取出一个钱袋,交于萧父手中。

萧父看见眼前的孩子,不禁哈哈大笑:

“傻丫头,我可从未说过那琴是我的啊!我也只是替主人家收着,如此好琴,我可受不起。快把钱收起来,那琴既是你的,便快些拿去,想来该是很着急了吧!”

萧父走进里屋,拿出琴,递给氿儿。氿儿感激不己,连声道谢。

在她将琴放入琴带后,一颗悬着的心才重新定下,她欣然一笑;笑得天真又灿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