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猫在客人的笑声里扔下闻度一溜烟跑了。
闻度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用作造型的平光镜,一本正经的看着面前的两位女士。
“抱歉,我身体不好,刚出院,医生嘱咐我要多注意休息。”
他这个人很好的,该配合演出的时候他就超配合的,情绪价值一定拉满。
更何况还是面对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至交好友关夏禾跟祝余,他们可是铁三角诶。
关夏禾闻言倒是立刻翻了个白眼:“拜托,你只是去割了个痔疮,不要搞得好像大病初愈一样好不好?”
闻度振振有词:“我又没有说错,要饮食清淡,作息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可是我出院宣教里面写着的,我还有出院医嘱为证,过几天还得去复查呢。”
关夏禾被他噎得一时说不上话,祝余忍俊不禁的抿住嘴唇,坐下后先拿纸巾擦桌子,接着开始烫碗。
扫码点单,由于闻度刚出院,加上手术的位置确实比较重要,再怎么嘴馋也得控制住,所以关夏禾只给了他一份咸猪骨熬的砂锅粥,还有一份凉拌海带苗。
“其他的都是我们的了,你看着吧。”关夏禾一边说,一边将一份椒盐虾端到自己和祝余面前。
闻度无语的冷笑一下:“有你这样的姐妹真是我的福气。”
“感不感动?”关夏禾笑嘻嘻的反问道。
他们其实已经两个多月没见了,大家的工作都忙,关夏禾和祝余合作经营着一家生意不错的咖啡店,每天从大早忙到天黑,闻度则是忙着赶稿子和去外地参加活动,即便是亲如家人的朋友,也因为各自职业的缘故,有着不同的圈子,早就不可能像小时候那样朝夕相见。
但好在他们早就欣然接受这种变化,好朋友无需时常见面,只要在有需要时,能永远坚定站在彼此身边,就已经足够。
祝余给闻度叫了份用石斛和西洋参炖的乳鸽汤,里面还放了麦冬、红枣和枸杞,看起来就滋补。
“趁热喝,不油腻的,毕竟是做了手术,多补补。”祝余劝了一句,接着开始好奇他的住院生活,“怎么样,是不是很多人跟你一样?”
闻度吹了一下汤,点点头,应了声确实不少,“但是也有很多其他的病人,我住的是结直肠□□科,也有很多结直肠方面疾病的病人,像我隔壁床那位,就是什么……溃疡性结肠炎,十来岁就开始经常腹泻腹痛,还大便带血,二十年都这么过来的,我入院第一天,就碰到他病情加重要做手术,对比起来我这种的,已经是最轻的病人了。”
所以说人有点什么都好,就是别得病。
大家都是自己人,关夏禾和祝余也不觉得在饭桌上说屎尿屁难听恶心,很好奇闻度的手术怎么做的。
“手术室里面是不是真的有人放音乐啊?”
“麻醉医生真的能玩手机吗?上班时间也能这样?”
“哎,手术的时候医生他们聊什么?我看很多网友说他们都是聊八卦,真的假的?”
对于这些问题,闻度是一个都答不上来。
他有些讪讪的摇摇头:“我不知道,我全麻的,往手术台上一躺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醒的时候是在复苏室。”
关夏禾和祝余不约而同发出一声表示疑惑的:“啊???”
全麻,痔疮手术,这两个词放在一起,真让人有种杀鸡用牛刀的既视感。
闻度被她们的反应搞得很尴尬,“……怎么了,人家医院有这个选项啊,做个胃肠镜都选无痛的,割肉的选个全麻,免除尴尬和紧张,不合理?”
绝口不提自己如果不是遇到了徐相悦,应该也会和其他人一样选个腰麻这件事。
更加不会说后来发生的种种让他社死的事,绝对不,他死都不会说的,这个秘密他要藏着带入土!
不过这个理由听起来倒确实是合情合理,祝余笑眯眯的道:“少见多怪嘛,是这样的啦。”
等听说他的管床是他高中时的女同学,俩人就更惊讶了,祝余甚至震惊到差点把刚喝进嘴的啤酒都给喷出来。
“……不是,我不懂,你为什么要去容医大一附院,那么老远的,你家不是离省中医更近吗?”
闻度再次讪笑:“就是离家近……我这不是怕碰到认识的街坊么。”
结果街坊是躲开了,却碰上了徐相悦,一时也不知道到底哪种情况更让人尴尬。
但他没想到,不是只有自己重逢了很久没见过的人,祝余和关夏禾也碰见了以前曾经一起玩得很好的邻居家的孩子。
一时忍不住感慨实在是缘分。
饭吃到后面,因为关夏禾说起她家老宅的水管之前好像出了问题,一直也没叫人去修,闻度突然想起自己去住院之前发生过的事。
“小禾,有件事忘了跟你讲,我去住院之前,有人往状元巷那边去打听你。”
他们三人能从小一起长大,说明家里是住在同一片的,那是在一片叫状元巷的老街区。
说是叫状元巷,其实是过了刻着“状元巷”的石牌坊之后的一大片街区,分为南几巷北几巷,道路纵横交错,在中间一片地区又形成十字交叉路口。
关夏禾和祝余的老家就住对门,在北二巷的巷尾,闻度家是在北三巷,家里的书店,则是开在骑自行车都还要十分钟路程之外的十字路口。
那一边住的都是几十年的老街坊,关家的情况无人不知——关夏禾有个在她一岁时就走丢了的哥哥,她的父母在支教地因搭救学生牺牲,祖父母将她抚养到成年后因病离世。
关夏禾已经没有什么亲人了,突然说有人打听她,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不会是你哥找回来了吧?”
“不知道啊,无所谓了。”关夏禾毫不在意,她对这个走丢的哥哥没什么印象,更别提情分了,“不过要是能回来也好,爸妈和爷爷奶奶还在的时候就一直惦记他。”
但具体怎么样,“再说吧,该来的总会来。”
闻度听了点点头,“再有情况我会及时通知你。”
她们俩因为开店,也因为祝余那个重男轻女到极致的家庭,很早就搬离了状元巷,也很少再回去,如今只有闻度还住在那边。
无他,离书店近,而且有院子,他喜欢在露台上看远处的天空和周围民居的灯光烟火,也喜欢院子里父母一起打理照顾的花草绿植,那都是他创作灵感的来源。
吃完饭回到家,他推开院子门,看见迎接自己的满室灯光——智能家居就是这点好,提前开启的灯光,可以让他做片刻自欺欺人的美梦。
一楼客厅有个红木柜子,柜子最上层中空,放着一个银边相框,相框里的照片是父亲走后闻度用软件合成的,已经年过五旬的父亲和英年早逝的母亲,在这一张照片里终于重逢。
果盘里装着时令鲜果,倒是没有香,因为闻度在庙里给他们供了长明灯,逢年过节都会有师父诵经焚香,比起他在家供奉可能产生的不到位,显然要更靠谱。
看着照片里的父母,闻度突然想起中学时的家长会,作为年级第一,徐相悦总是天然的受到更多关注,高三有次开完家长会回来,他爸感慨说:“你这同学不得了,怎么次次她都是第一名?太稳了,这孩子以后不得了,清北预定了吧。”
结果后来他们那一届,不管是他还是徐相悦,都没有选择清北,徐相悦那边他不清楚,班主任和校领导倒是都找他聊过,招生办的老师也来过电话,都被他拒绝了。
幸好他们学校向来实力雄厚,清北率一直很高,就算他和徐相悦没有选择这两所学校,也不影响学校面子。
洗漱后他去书房转了会儿,没敢坐着,而是将升降桌拖出来,移到窗边,调好高度,方便他工作时可以一抬头就能外面的露台,还有楼下院子一角。
接着将电脑和数位板也转移过来,放好后打开iPad,决定将今天和徐相悦提过的将就医经历画成漫画的设想立刻付诸行动。
时间不多,但好在他画习惯了,也没有规定的更新量,所以画了个开头,再修改调整一下,就直接发布了。
想了想,他还是把链接也发给了徐相悦。
直到他回了卧室,徐相悦也没有回复信息,不知道是去休息了,还是在处理病人。
熄灯的那一刻,闻度想起来,他入院那天是徐相悦值班,今天出院,值班医生也是徐相悦,这怎么不算一种缘分呢?
徐相悦看到闻度发过来的链接时,已经过了半夜十二点半,她刚给一个小伙子取完直肠异物。
半截黄瓜,病人说是收拾厨房时不小心坐进去的,徐相悦装作没看到患者本人以及陪同他的另一位小伙子尴尬到如出一辙的表情,用司空见惯的平静口吻应了声好,然后带他们去换药室,要用血管钳把异物取出来。
对方的肌肉非常紧张,绷得紧紧的,一碰就哇哇叫,那个位置徐相悦也不能用蛮力,就在她差点想放弃,准备说那就去手术室打了麻醉再取的时候,东西夹出来了。
半截黄瓜上还穿着硅胶雨衣。她眨眨眼,在病人和家属面前继续保持淡定。
——其实也不用怎么装,毕竟这种在他们科属于“常见病”,比黄瓜更夸张的东西,徐相悦也不是没见过。
无独有偶,这位病人刚离开没多久,同一层楼,对面的泌尿外科,也接到一个急诊,有个男患者,把自己的生殖器卡在矿泉水瓶的瓶口取不下来,让泌尿的下去帮个忙。
还是值班护士去对面拿完奶茶回来跟徐相悦说的,她听完忍不住眉头直皱,“虽然不稀奇,但是……我想不明白,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法的?”
这都不是爽不爽的问题了,是万一有点什么就得社死,这些人觉得无所谓,还是侥幸心理太重?
值班护士嘿嘿笑道:“每个人的兴奋点不一样嘛,可能刚开始比较容易兴奋,时间长了,阈值就会拔高,就要更激烈的手段才能兴奋起来,然后一不小心,就玩脱了呗。”
说完朝她眨眨眼睛:“等你有对象,就明白了。”
徐相悦嘴角直抽抽,语气一本正经:“我不明白,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我还是个单纯的宝宝。”
这话说了谁信呐,你都在这个科了,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么。
说笑几句,徐相悦去值班房休息,躺下以后玩手机时,才看到闻度发过来的链接,点击后跳转到微博,她先是看一眼博主昵称,就叫闻度,后面还有个红色的闪光的V,认证信息是儿童绘本作者,另产漫画和人生笑话,兼职二手书收购与销售。
看来是本人,于是徐相悦点了个关注。
这才继续看他发给自己那条链接里的详细内容。
几乎是手指往上一划,条漫就看完了,内容也很简单,可爱的阿拉斯加犬有一天上大号时发现自己竟然痔疮流血了,它很害怕,一瞬间想到了很多可怕的后续,我会不会死啊,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的有人会因为痔疮出血太多就死了吧,好吓人,于是决定要去医院。
狗子的脑补很可爱,慌里慌张耳朵都耷拉下来的样子也很有意思,但是……
徐相悦看完,认真在评论区留下回复:【很可爱,但痔疮这种疾病是人类独有,其他动物都不长,所以狗也不会长。】
闻度第二天醒来看到这条评论:“……”严谨,太严谨了!
闻度:这就是个漫画,寓言故事……
阿悦:涉及专业知识就是要严谨,不然小朋友信了怎么办?
闻度:我听说不好好吃饭不好好休息会……
阿悦:哎呀,怎么舒服怎么来啦,一辈子很短哒!
闻度:……这时候不需要遵循科学啦?
阿悦:强词夺理啊你[爆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