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九零之虽然暴富却被套路 > 第10章 创业

九零之虽然暴富却被套路 第10章 创业

作者:葫禄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1-03-16 21:19:13 来源:文学城

贺若渝反手,从裤兜里拿出来一部白色的手机,他看了一眼屏幕,按了挂断键,刚才不知何处来的声音戛然而止。

常越凑近了脑袋瓜探过来,仔细的辨别了一番这个会叫唤的物件,妈呀,这不是爱立信牌的手机吗?好像比上次他见到的那个大老板的还要好!

察觉到了对方的惊愕,贺若渝收起手机,解释道,“我们公司事情多,人人都给配手机,公司出一半钱,另一半每个月从自己工资里扣。”

常越恍然大悟的“哦——”了好几秒。

等看完了电视,常冬龄回屋拿了一袋东西,“这是艾草叶,你要是觉得房间潮的话就熏一点,上回从同仁堂买的,一直忘了给你。”

“谢谢姐姐。”贺若渝接过来,家中灯光昏黄,映的他眼睫似鸦羽般柔和。

到底说是南方的水米终归把人养的温软,他这左一声姐姐,右一声姐姐,喊得常冬龄的心都要化了,什么好东西都想给他。

*

尽管卖豆浆是个小本儿买卖,但是常冬龄也没有蛮干,每天鸡一叫她就起床,用家里的石磨磨豆子,好在石磨已经被大哥改良过,磨起来并不多费力气,而后加水煮成豆浆,她不断的调整水和豆浆的比例,让它既有豆香味,又不至于太浓省的赔本。

待到晨光越过胡同老墙照亮了土地时,常冬龄便骑上二八大杠出门,寻摸她摆摊儿的地方。

看了好几天,发现几乎全北京城人多的居民区都已经有了早点铺,人家都是一看就是常年扎根儿的老街坊,且卖的种类都比她多,她上来就跟人家抢地盘不现实。常冬龄琢磨了一下,既然她开始的晚,那就得去一个新一点的地方。

于是她抛弃了二八大杠,起了一个大早去坐公共汽车,准备去远一点的地方看看。

然而刚到站台,常冬龄就傻眼了。

她本来以为这个年代人烟稀少,早晨的公共汽车该是无人问津,可她到了地方才看见,车站上的人竟是乌泱泱的一大片,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看见车来了几十颗脑袋一块堆儿往上挤,她眼睁睁的看着两百多斤的胖子愣是给挤悬空了。

常冬龄废了好大劲才挤上了后面一辆公交车,心里又生出了许多感慨。

人的记忆总是会美化许多东西,比如她后来总以为从前的人都闲淡无事,原来倒退三十年,大家也是一样,起早贪黑的上班赚钱,养家糊口;比如她总以为以前的天比后来的蓝,可其实这会儿还没环境改造,重工厂围了内城一圈,一抬头全是灰蒙蒙的雾霾,还不如后世呢。

下车人最多的那站常冬龄也跟着往下走,找了块风水宝地——视野宽阔又不显眼的马路牙子,蹲在那里仔细观察着来往的行人,这里好像有不少公司跟厂子,人流量极大,早上除了有坐公共汽车上班的,还有不少人骑着自行车,形成一道独特的自行车大队风景线。

他们多是手里拿着个煎饼或者包子烧饼什么的干粮,赶着忙的骑车,要等到了单位再吃。最重要的是,他们手里都没拿喝的,应该是路上颠簸给弄洒了。

常冬龄一乐,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的机会来了。

第二日,她起的更早了些,赶上了首班车,一个人潇洒的坐到了昨天下车的地方,接着考察。

原来这附近也有早点铺,早上也挺忙活的,一个铺子三四个伙计忙着后脚跟沾不上地。这些食客也都是以上班的人为主,专门早起过来吃。但饶是如此,他们的客人比例也就是这边上班人数的百分之一还不到。毕竟大早上的谁不惦着多睡会儿,乐意早早的起床,安生吃一顿早点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常冬龄注意到他们的早点摊卖的东西虽然多,但是有局限性,好比豆浆老豆腐这些东西,都要盛在碗里坐下喝,像后来装在一个塑料杯子能直接带走的那种,现在还没人想出来。

常冬龄脑子里的想法越来越清晰。

再次坐上公交车,这次她直接去了东大桥,这边有各式各样的批发大棚。

路过逼仄的地下甬道时,几个男人依次把她拦住,二话不说的敞开马甲,一开始常冬龄以为是遇到暴/露/癖,直到听见他们问,“买碟么?”

过去她遇到这样的人,心里总要生出几分鄙夷和轻视,觉得对方做的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事,可如今想想,人家一没偷二没抢,抓住了时机靠自己双手吃饭,也算是一种能力。

只不过他们卖的光盘是倒班的,涉及到版权问题,损害了创作者的利益,如果他们卖的要是正品的东西,哪怕卖的方式不够光鲜,也不至于被人如此瞧不起。

批发市场比肩叠踵沸反盈天,头顶的钨丝灯忽明忽暗,各式各样口音的人在问价砍价。这时候室内管控的还不严,汗味里夹着烟味一起往鼻腔里涌,常冬龄活了两辈子都没见过这样的杂乱的人世间,跟演电视的一样,怕看上去太像新手容易挨宰,她强忍着臭味,不敢捂鼻子。

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她想要的那种薄薄的用来装豆浆的塑料杯,最后只能用纸杯凑合,磨破了嘴皮,谈下来的价格是一千个纸杯八块钱,她直接买了五千个凑整,塑料杯盖一千个五块钱,她配套买了五千个。

她买的多,店老板为了让她好拿就给了她一个大纸箱子,常冬龄哼哧哼哧的从批发市场搬到公共汽车站,额头上已经布上了一层细密的小汗珠。

她蹲在地上,从口袋里掏出小本记下账。

支出六十五元。

累,但是却很兴奋,把笔放回口袋时,才感觉到指尖都在微微泛麻,仿佛身体里的血液在翻滚倒流。

车门打开,常冬龄在售票员的催促声中往上抬箱子,忽然手一轻,有人过来搭了把手,“哎?这不小九儿么?怎么一个人拿这么多东西?老大老二呢?”

常冬龄擦了把汗抬头,一眼认出对方,“大婶子?”

尽管曾经因为卖房的事情两人闹了些不愉快,但毕竟也不是什么大仇,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了,谁也没往心里去,大家住在一起那么久,总是有些情分的。分别不多时再相见,彼此仍旧是笑脸相迎。

“今儿我儿子回来了,我正说做顿好的,就遇上你了,今儿你们要没事儿都上我家去吃啊!”大婶子热情的招呼道。

“不用了不用了,我大哥中午都买好菜了。”人家一家团聚,常冬龄不想过去给人家添麻烦,“婶儿,你们现在住进楼房了没有呢?”

“哪那么快,装修队还没装修完,回头都弄完了还得散味儿。”大神满心欢喜,她可是憧憬楼房很久了,总觉得住进去了,身份地位都不一样了似的,“我们现在租平房住,就租在咱家过两条街的平房,你有空儿跟老大老二过来玩啊,要不小乐天天念叨你。”

宁可搬两次家,也要赶紧把房子卖出去,可见当初贺若渝买房时给钱给的有多爽快,才能让两位老人家不辞辛苦的折腾这么一大圈,生怕过了这么村儿就没这店了。

两人说着说着,又说到了长广哥快结婚的事,然后七扯八扯,难免就扯到常冬龄身上,“对了,小九儿,你找对象了没呢?”

见常冬龄摇头,大婶戳了她肩膀头子一下,压低了声音,像是怕这满车的陌生人听见她俩说话,“就买我们房的那个小伙儿,要我说可不赖啊,长得挺精神,脾气也挺好,肥水不流外人田,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这家伙的,小词儿整挺溜。

常冬龄只说不着急,到站了便匆匆下车。

可这人呐,就是禁不起念叨,前脚刚说完贺若渝,后脚常冬龄还没走到胡同里就看见他了。

贺若渝迎着太阳向常冬龄走过来,自然而然的接过箱子往家走,“姐姐这是买了什么?”

常冬龄神秘中带有一点骄傲,“我创业要用的东西。”

贺若渝,“创业?”

“嗯。”常冬龄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说,问道,“这个点,你怎么没去单位?”

“我的工作相对自由,没事的时候不用一直坐班。”

常冬龄这边才刚开始有了点眉目,就拿出了一番年少有为的架势出来,“小伙子啊,不管工作性质怎么样,都得认真工作,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要对得起自己。”

贺若渝浅笑,不急着接话,就听常冬龄又问,“平房住着还习惯不?”

“第一次住,倒是跟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听话听音儿,听他这略带不满的语气,常冬龄眼睛提溜一转,感觉有戏,“是吧,胡同窄又潮,人又多,而且你没看见冬天的时候,水管堵住得回水,阴冷阴冷的,麻烦死了。”

“是啊。”贺若渝把箱子抬到北房,点头应道,“那姐姐为什么不住楼房呢?”

常冬龄一噎,心说不对啊,这话明明该是我问你的啊!

QAQ求小可爱们收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考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