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 第21章 上课

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第21章 上课

作者:非鱼2019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2:32:18 来源:文学城

洗了个澡,徐荷叶继续看书。这次过的是初一和初二上册的内容。

晚上十点,拉闸关灯,准时上床睡觉。

一夜好眠,徐荷叶是被煮面条的香气叫醒的。

刷了牙,吃一碗青菜面条。母女两各自出门,徐荷叶去学校上学,董桃花则要去火车站买回赣省的火车票。

“小月,早上好。”徐荷叶进了教师,和同桌孔小月打了声招呼,然后拿出语文课本开始背诵古诗词。有些诗词她是真的忘记了,现在得赶紧补回来。

“早上好。”孔小月小声回道。见徐荷叶正在背诵古诗词,也拿出语文课本,开始背诵。

很快早读课结束,课间休息十分钟后,就到了上午的第一节课——语文课。

语文老师名叫倪壮,五十多岁,扈城本地人,不会说普通话,只会说扈城话。上课也不例外,只用扈城话讲。

上课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同学们一个下马威——抽背古诗词课文。

“上个星期布置了背诵任务,现在挑几位同学抽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会背的举手。”

孔小月下意识低下头。

徐荷叶环视一周,发现大多数同学都低下头,只有寥寥几人依然高昂着头。

这几个同学估摸着就是班级里学习比较好的那一波。

果不其然,倪壮叫了几个,都完整得背了出来。

徐荷叶正想着,衣袖被人扯了扯,她回过神,就听到语文老师倪壮点了她的名字。

徐荷叶站起身,淡定背诵:“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幸好提前预习了下。

倪壮点了点头:“不错。不过下次上课不能再走神了。”

“好的,老师,我下次不会了。”徐荷叶乖乖应下。

倪壮更满意了,“很好,坐下吧。还有没有其他人要背的,主动举手。”

他环视一眼整个教室,目光在另外几个外地转学进来的学生身上落了落,见大家都死死低着头,像个鹌鹑,叹口气:“现在上课吧。都打开书,翻到书第六十八页,今天学习的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谢谢。”徐荷叶压低了声音向孔小月道了声谢,然后将自己的课本翻开来。

等大家都打开书,倪壮道:“讲这首诗前,咱们先来复习一下,大家对杜甫这位诗人有多少了解?”

“杜甫,唐朝诗人,被誉为诗圣,他与李白合称大李杜,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同学们都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当然都是用扈城话说的。

孔小月一句话都听不懂,不由得把目光落在她的同桌身上。

徐荷叶在做笔记,似乎全都听得懂。

孔小月小声问道:“徐荷叶,你听得懂吗?”

“嗯。”徐荷叶点了点头。

“真好。”孔小月呢喃一声,见徐荷叶忙着做笔记,也不好意思打扰她。只能一脸茫然局促得盯着自己的书看。

徐荷叶见状,把书往孔小月那边偏了偏,“你看我的笔记吧。”

“谢谢。”孔小月满脸欢喜,小声道谢,赶紧拿出圆珠笔开始补笔记。

一节语文课结束,徐荷叶去上了个厕所,回到教室开始抄课文。

诗词虽然背熟了,但未必能把每个字都准确无误得默写下来,所以抄写极有必要。不是有句话那么说的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考试可不管你会不会背,只管你能不能写的对。

徐荷叶一边默读一边抄写,孔小月见状,也跟着徐荷叶学着边默读边默写。

只是写着写着,她就停了下来。因为听不懂老师教的话,很多字词她都不知道读音和词义,虽然有跟抄徐荷叶的笔记,但她不是所有字词都标注了的。大概没有标注的词语,都是她所掌握的。

孔小月停下笔,侧过头看了一眼徐荷叶,继续抄几笔,再次看一眼徐荷叶,有心想向她请教,但又不好意思开口。

孔小月的欲言又止,徐荷叶早就发现了,不过她没有理会,而是坚持抄完课文,又把她觉得写的不顺或者比较生疏的字词单独拎出来,多写了几遍,直到确定自己都掌握了,然后才停下笔。

此时距离下节课上课还有不到三分钟。她扭过头看向孔小月,道:“还有三分钟上课。”如果孔小月能鼓起勇气和她请教,徐荷叶会毫无保留地教给她。

从熟悉的地方转到这个陌生的语言不通的城市读书确实很难,但她如果连开口求助的勇气都没有,徐荷叶也不想多事浪费自己的精力。

她是要考高中,考大学的人,没有时间浪费别人身上。

孔小月愣了一下,很快回过神,指着课文里“高者挂罥长林梢”里的“罥”字问道:“这个字怎么读啊?”

徐荷叶道:“这个字念Juan,四声,意思和挂一样。‘高者挂罥长林梢’,是指飘飞的茅草挂缠在高高的树梢上,至于下一句‘下者飘转沉塘坳’,意思是飞得低的茅草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谢谢。”孔小月看着徐荷叶,眼里都是羡慕,“徐荷叶你好厉害。”

“没事。”徐荷叶嘴里说着没事,嘴角却不自觉地上扬。她道:“你还有没有什么想问的?”

孔小月:“那你能帮我讲讲这整首诗说的是什么吗?”

徐荷叶点了点头:“根据诗词的意思大致可以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担忧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走茅草的无奈,第三段写雨夜屋里漏雨的痛苦。

最后一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全诗的升华,诗人由己推人,自己没有好屋可住,却也希望全天下和他一样的贫寒人士都能有屋可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地。所以杜甫也被誉为现代派的伟大诗人。”

孔小月手下不停,快速誊抄着。知道意思后,再要背诵全篇就会容易徐多。

徐荷叶看着孔小月,就仿佛看到了前世的自己。她想了想,建议道:“孔小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言不通确实是个很麻烦的问题,但既然不想放弃学业,咱们就只能咬着牙坚持。

我建议你可以去书店或者废品店买个新华字典,每次上课之前先把不认识不确定的字词读音标注好,提前预习,这样上课时才不至于什么也听不懂。”

她前世就是这样,一边自学,一边努力学习扈城话,用了两年多(前世留了一级)时间硬生生把学习啃了下来,最后顺利考上了高中。

像他们这样的回扈知青子女其实是没有退路的,不努力考高中读大学,将来就只能进工厂打工。

打工攒不下钱,更买不起房,就算他们有扈城户口,也只是这座城市的过客。

好的工作都要求学历,本来七七年高考制度恢复后,初中生高中生的学历就贬值过一次。

等到九九年大学扩招,大学生成批成批出来,职场上就更没有初中生或者高中生的出路了。便是这个时候,很多初中生想要去考的中专,都没有成长空间。

被时代裹挟着前进的他们,根本没有与时代的洪流抗争的资格。他们能做到只有顺应潮流,努力舀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瓢水。

上课铃声想起,徐荷叶集中注意力,再次沉浸到学习中。就算这些课本她前世都学过,也不意味着她就可以轻忽大意,不把学习当一回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